在可以拼爹的時代,他選擇拼才能
子昂自幼聰敏,讀書亦過目不忘,
下筆成文,寫字運筆如風。
十四歲時,
子昂因其家世代為官亦入補官爵,
並通過了吏部選拔官員的考試。
南宋滅亡後,子昂一度蟄居在家。
其母說,「聖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
你不多讀書,如何超乎常人?」
他因此愈加努力,拜老儒敖繼公
研習經義,學業日進,聲名卓著。
明明可以拼爹拼家產,
卻非要拼才能,
這人如何能不聲名大噪?
本是宋氏之後,前朝遺臣,
卻能在新朝平步青雲,受寵重用。
後世眼中亦為聖賢,
好評如潮,此生尚有何憾?
孫承恩:前代王孫,異時翰學。粹質令儀,高吟大作。繪事擬聖,墨妙入神。文採風流,照映後人。
項穆:若夫趙孟頫之書,溫潤閑雅,似接右軍正脈之傳,妍媚纖柔,殊乏大節不奪之氣。
元仁宗:使後世知我朝有斗家,大婦父子皆善書,亦奇事也。
元仁宗的一句「大婦父子皆善書」,
便不得不說一說子昂兄的賢內助,管道升。
她與東晉的女書法家衛鑠「衛夫人」,
並稱中國歷史上的「書壇兩夫人」。
《秋深帖》便是這兩位「合作」的作品,
其實這個《秋深帖》是
子昂兄為妻代筆給家中回信,
結果寫的一時興起,
在結尾絲毫不「拖泥帶水」的
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子昂覺得不妥,連忙又給改了回來。
這樣的細節,足見夫妻情深。
想想也是夠浪漫的。
「有夫如此,婦復何求啊!」
趙孟頫 《秋深帖》
元代在書法上一改
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風格,
向書聖二王學習,
通過繼承、發揚古法的方式
確立了自己的風格和位置。
子昂曾指出:
昔人得古刻數行,
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
況蘭亭是右軍得意書,
學之不已,何患不過人耶。
趙孟頫在繼承二王筆法的基礎上,
創建出儒雅遒勁、妍麗精絕、清和灑落的書法境界;
以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強烈的藝術個性,
卓立於當時的書壇。
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
僧獨孤贈與子昂一本定武蘭亭帖拓本,
子昂大喜過望,為之曾前後題跋十三次。
當年《蘭亭序》流傳到唐太宗手中時,
他為使《蘭亭序》真跡永遠伴隨左右,
便命拓書人分別鉤摹,作成副本流傳世間。
鉤摹響拓,精細費時,
在唐代已數難得之珍品,
至宋代更不易得。
於是,有人摹以刻石,
其石在定武軍州,遂稱定武蘭亭。
《定武蘭亭》原石拓本
到元代,一本好的定武本蘭亭,
已不是能輕易見到的。
貴為一代宗師的書法家趙孟頫
也是挨到五十七歲才得到一本。
他自稱「一旦得此,喜不自勝」。
他一生所臨的《蘭亭序》不下數十本,
只可惜留存於世的怕是難以找尋,
幸好這件縮臨蘭亭的墨跡
可以讓我們大飽眼福,
一睹一代宗師的翰墨風采。
趙孟頫 縮臨蘭亭序
在趙孟頫生命的最後一段旅途中,
有一幅難得一見的大字行書精品
《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
此卷書於至治元年12月,
趙氏時年68歲。
在此後的第二年六月,
一代書法大家與世長眠。
趙孟頫 《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局部)
此卷雖為行書,
但無論是從整體看,
還是單字拆開欣賞,
都會發現其中蘊含了,
舒放而不輕浮一種法度。
運筆婉轉停勻,字形遒麗妍潤,
既見圓融如意的成熟技法,
又具美妙多姿的書卷意趣,
極富溫雅清朗的審美意蘊,
由此可見此時的趙氏書法,
已達到了爐火純青之境界。
堪稱書法生涯的完美的謝幕!
趙孟頫 《雪岩和尚拄杖歌卷》
想必管夫人也無比慶幸,
「有夫如此,婦復何求」。
索要白名單
或在公號首頁回復「轉載」二字查看轉載須知
今天來看看伍佰藝書畫網中,這篇文章《<女史箴圖>:古代白富美如何在後宮活到全劇終?》中的留言吧,親愛的,找到你了嗎?後期我們會持續的展示熱心粉絲的留言,期待你的留言哦~
@志學 :八國聯軍在北京掄去或損毀的國寶級文物數以萬計,這幅畫能得以保存,應該是不幸之中的萬幸吧!現在國家日益強大,相信這樣的悲劇不會重演了。
@?冰?糖?? :十幾年前第一次參觀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一邁進敦煌展廳,看到十幾米高的壁畫。二十歲的我淚流滿面,第一次感受到心底濃郁的傷悲,不知道當年炸廢了多少山頭,才偷了搶了這麼一幅完整的!
@June SUN :它確實屬於人類歷史。不管保存到哪裡,只要能被世人所熟知,也就發揮了它的價值了。
親愛的,找到你的留言了嗎?
如果沒有,下期見哦!
※一件壽山石作品的成石之路
※它是養不大的「千金木」,具備極高藥用價值!
※大型泥塑《清明上河圖》,太震撼啦
※品鑒:極品海南黃花梨「石飄壺」
※我國各地珍稀寶玉石大全,一飽眼福!
TAG:伍佰藝書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