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宮寒用艾灸,說明你已經站在養生前沿了

宮寒用艾灸,說明你已經站在養生前沿了

現代社會,女性婦科疾病呈上升趨勢,婦科病魔傷害著越來越多的的女性健康,很多女性為此失去了做個正常女性或者當媽媽的權利,轉而投向與病魔的戰鬥,並忍受病痛與折磨。為此,今天我們就談一談艾灸如何治療婦科疾病之一:宮寒?

所謂宮寒,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寒冷。中醫所說的子宮與西醫所指的子宮不同,它的範圍要更大些。包括子宮、卵巢等多種器官。宮寒是指婦女腎陽不足,胞宮失於溫煦所出現的下腹墜脹、疼痛、得熱則緩和、白帶多、痛經、月經失調、脈沉緊、舌苔薄白多津為主要癥狀者。宮寒是中醫理論下的病名,不能與西醫的具體病名來套,但是西醫臨床常見的一些婦科急慢性炎症可以用宮寒辨證治療,在臨床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宮寒有哪些癥狀呢?

子宮寒冷並不單指某一種癥狀,而是中醫學對患者形形色色臨床癥狀的總結,例如月經周期延後、月經量少且色黑、有血塊、甚至月經停閉;月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熱敷後疼痛可得到緩解;白帶清稀量多;嚴重的才可造成不孕或妊娠後胎兒發育遲緩等等,典型癥狀主要表現如下:

1、發胖:宮寒者的另一表現是渾身發胖,並伴有氣短乏力、失眠多夢、月經過少、不排卵等癥狀。子宮熱量不足,為了維護自身的生理機能,脂肪就充當起「護宮使者」,子宮越冷身體就越需要囤積脂肪,從而引起發胖。

2、下腹寒冷有時作痛,經期有時錯後、色淡而量少、精神較差,平時腰酸腿軟、小便較多、月經量少、性慾減退、舌質淡苔白、脈沉。真陽不足的則腰酸如折、面色黯黃、自覺下腹部不暖、四肢不溫,主要腳冷而疲軟、口淡而無味、喜食辛燥,月經略有錯後、有白帶、小便頻或失禁、舌質淡、苔白膩而滑、脈沉弱。

3、月經異常:經前小腹有墜脹感,白帶清稀量多,腰酸或痛、兩乳脹痛等現象,少數有反胃、作嘔反應;行經腹痛、小腹發涼,月經周期延後、月經量少、月經色黑有血塊,甚至月經停閉不行;月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熱敷後疼痛可得到緩解,個別女性痛經達到難以忍受之程度或妊娠後胎兒發育遲緩等等。

宮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臨床上造成「宮寒」的原因很多,根據眾多臨床經驗得知,主要與體質和生活習慣有關。

1、與生活習慣有關。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造成宮寒。有些女性朋友特別愛吃冷飲,或者為貪圖涼快,將空調溫度調得過低,或者是為了漂亮,在冬天也著裝單薄,這些習慣都易因寒冷邪氣侵襲而導致宮寒。

2、與體質有關。例如平日里就怕冷、手腳發涼的女性,由於體內「陽氣」不足,就易出現「宮寒」。很多女性天生體質較寒:四肢容易冰冷,對氣候轉涼特別敏感,臉色比一般人蒼白,喜歡喝熱飲,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熱。這就是寒地宮現象。寒性體質大多由後天因素造成,居住環境寒冷、嗜好寒涼食物、過勞或易怒損傷身體陽氣……這些是讓身體偏寒的常見問題。

了解了宮寒的癥狀和病因,該怎麼用艾灸改善呢?我們可以將艾灸作為主要療法,將泡腳療法、調養進補作為輔助治療,另外平時要合理飲食和運動等。

一、艾灸療法:可以取神闕穴、中脘穴、命門穴、足三里、八髎穴、曲骨穴、子宮這些穴位。每天艾灸1-2次,每次20-30分鐘。如果時間充足也可以再加上關元穴、三陰交、腎俞穴、氣海穴、腰陽關這幾個穴位。

二、調養進補:

1、月經期間調養:用紅糖、艾葉煮水喝,以暖宮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紅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讓月經排除乾淨,也活氣血,暖宮。

2、茶飲調養:紅薑茶,取紅糖50克,去皮生薑4片,溫火煮四到五分鐘。月經來時堅持喝幾天。平時一周左右喝一次。長期堅持,宮寒癥狀就會減輕。也可用黃芪、大棗、或者當歸泡水喝或者煎服,補氣調血,使得氣血雙盈,這樣也是有效驅除宮寒的方式。

3、日常進補:枸杞子、核桃、龍眼肉、大棗、桑椹子、當歸、雞血藤、生薑和雞肉或者羊肉煲湯,湯水具有溫腎助陽、填精養血之用。多吃補氣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棗、花生,讓先天的不足由後天的高能量來補足,不用擔心上火,宮寒體質屬於火氣不足,不容易出現火大體熱的癥狀。

三、泡腳療法:

平時可以中藥泡腳:用艾葉、肉桂、花椒煮水,也可以用巢元方益母草泡腳包,用以浸泡雙腳,具有溫腎散寒、溫經通絡之功。

四、日常運動:動則生陽,宮寒多是寒性體質者,特別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體質。快步走是最簡便的辦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可以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使全身溫暖。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面肌痙攣的艾灸解決方法
針灸、艾灸、體針治療陽痿的取穴及治法
小兒艾灸公益課,有點長,但全面,兒科艾灸百科
艾灸這三個穴位,幫你去掉身上的火氣
聽聽央視怎麼講:艾灸就是這麼神奇!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