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光博古不行,你還得通今
本
字
拆
字
上一周,我的朋友圈被展覽刷了屏。一個是故宮的展覽,有「趙孟頫特展」和《千里江山圖》展,一個是天津美術館的「中國書法大展」。一古一今都很有代表性,朋友圈刷屏顯現著兩個展覽的分量。這周我特別想談「古」論「今」。
古
故也。從十、口。識前言者也。凡古之屬皆從古。(《說文解字》)許慎老先生講:「古」就是很久遠的年代,這個字由「十+口」夠成,表示眾口相傳,記識前人的言語和故事。這個解釋和我們今天理解的「古」的意思是很相近的,但十張嘴巴講過去的事情就是「古」么?我覺得這是眾說紛紜。
這是甲骨文的「古」,上部不是「十」像是「中」字的樣子,其實上部是一個盾牌的圖形在「古」字中可能還具有表示讀音的作用。下部的「口」與我們理解的嘴巴不是一個意思,在「古」字中「口」是古人造字時使用的指事符號。這個用盾牌象形符號造出的「古」字,是要表達堅固這個概念的「固」字,後來假借為古老,故舊的意思,「古」是「固」的初文,也就另造了「固」字。
01
《大盂鼎》中的「古」上部的筆畫富有裝飾性,還真有點像盾牌的樣子。
02
後來逐漸省減為「十+口」。
03
非常古樸的「古」。
04
古人中柳公權是楷法嚴苛的代表人物,楷法嚴苛並不等於死板。這個「古」字左寬右窄,「口」部右移,整個字非常活潑。
05
《蘭亭序》中的「古」上部一豎弧形成圓勢,下部方「口」呈方形,充滿張力。
06
《集王聖教序》中的「古」上部充分打開,「口」部壓扁,疏密收放自如得當。
07
草書的「古」,「口」草化為兩個點,像是「十八」。
談完了「古」,開始講「今」。
今
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是時也」,就是現在這個時候。關於這個字的構件,《說文解字》中拆為「亼(集)」和「7(及)」
兩部分。這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這兩部分和「今」有什麼關係?
01
在小篆中「今」確是「亼+7」的樣子,可是為什麼是這兩個構件呢?
這個字似乎更有助於我們知道「今」字怎麼來的。這個字並不能拆開,這是一個整體,是講表示言說講的「曰(yuē)」字倒過來了。表示閉口而講,古文中多用「吟」來表示閉口而講的意思,「今」就是「吟」字的初文。「今」假借為現在講之後,「今」加上了「口」部另造了「吟」字。
02
再往古追尋,甲骨文中就有這個字了
03
《西峽頌》中「今」寫作「人+下」。
04
楷書中「7」的部分常常被寫為「丁」的樣子。
05
《蘭亭序》中的一句之內的兩個「今」字,一個洒脫一個凝重,頗合文意。書法隨著情感而抒發,這就是古往今來的經典。
「今」字的草寫很簡單,就是一個倒過來的「7」加一點,僅僅兩部分而已,在歷代書家的筆下這兩部分就能千變萬化。
現在我們將年代久遠的都稱為 「古」,現在的都稱為「今」。學書法入古是為了取法,觀今是為了取創作意識,這是一橫一縱兩條學習路線,都不可丟,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要傲今藐古。全由「今」得來便是無本之木,過分的守舊會被稱為「老古董」, 真正的學問應「博古通今」。
本文作者
本堂
1987年生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
天津印社社員、現供職於天津市津南區文化館。
※京津冀30位書家五體書法大碰撞——草書篇
※瞧瞧,啟功先生怎麼玩瓦當!
※今天我想和你談談,關於潤筆的事兒
※崔寒柏書法新作微展(9月13日)
※中鋒為根本?用筆會用鋒,書法自精妙
TAG:書法日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