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面對巨頭的步步進攻,AWS做雲計算這條路並不好走

面對巨頭的步步進攻,AWS做雲計算這條路並不好走

前言:

AWS雲計算領域一度被VC很看好,然而事實證明,AWS雲計算依舊屬巨頭之爭。

AWS雲計算領域,一度被風投所追捧。

2020年,我們看到中國公有雲服務總市場規模達到50億美元,比2014 年同比增長 53.8%

IDC預計,2020年之前企業對IaaS的需求依然強烈,複合年增長率達到36.6%,PaaS 平台的複合年增長率為38%,SaaS為28%,整個公有雲市場以每年32.2%的速度增長。

然而,幾年下來,當結果開始明朗的時候,我們開始為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開始擁有自己的高增長、高利潤率的雲業務而欣慰,也為很多中小雲服務商的節節退敗而悲哀。

面對巨頭,這條路依舊艱巨。

因此,如同你恨他,那麼就讓他做AWS吧。

巨頭攢動與中小企業的悲哀

作為AWS行業的一個IT技術男,A近期頻繁接到獵頭的電話。

在一個又一個電話的背後,A感覺到了行業的火熱。

然而,作為一家創業公司的技術總監,其實,A並沒有太多離職的想法。作為一個海歸,在回國後在BAT公司都有過工作經驗之後,他已經適應了國內創業的氛圍,實在適應不了外企的節奏了。

或許,錢並不是他這種技術人才所看中的東西。

創始人是他的朋友,他有義務幫助哥們。

但是,他也同時感受到了創業的艱難,面對BAT及國際巨頭的湧入,留給他們這種創業公司的機會不多了。

「這些公司的產品一再降價,這給我們小公司提供帶來不小的壓力,而且從工資待遇上來說,我們也不能跟他們競爭,雖然我不太考慮工資,但是大部分員工都會比較。」A找到GPLP君,狠狠罵了一下BAT們。

2014年開始,AWS這個行業內,各家的競爭激烈起來,2014初阿里雲第一次降價時,這讓行業開始轟動,結果阿里雲一年六次降價。而在阿里雲的帶動下,行業競品基本上都開始降價。

2016年,伴隨著巨頭阿里雲的強勢發力,行業更是發展到了赤身肉搏的時候,彼此之間不斷混戰,短兵交接,咬牙廝殺。

當中也包括A所在的創業公司,只不過,每次競爭之後,他們的盈利遙遙無期,很多企業,比如多次融資的七牛雲等被迫轉型,由公有雲轉到了私有雲。

這讓A對巨頭不得不愛恨交加。不過。罵完之後,A開始自言自語,這是行業的問題,AWS本就是資金及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如同房地產生意,前期投入巨大,成長周期漫長。要繼續玩下去,他們還要布局更加高端、適合大型企業的技術和服務,中小雲平台公司還要過人才關、技術關和運營關,這一切都需要錢。

追堅持到最後,誰才有可能像電信公司一樣,嘗到寡頭壟斷的甘甜。

當技術不再成為決戰的主要因素的時候,遲遲不能盈利的創業公司則希望渺茫,不光他們這種創業公司,即便BAT之間,競爭也異常激烈,也有可能因為戰略而掉隊。

讓我們看這個行業的參與者:

歸根結底,在中國做雲計算的不外乎以下三類公司:第一是大公司系,除了BAT,還有360雲、京東雲等等,目前除了BAT,這些公司大多以服務母公司為主;第二是Ucloud之類的創業公司,未來面對BAT的夾擊,最好的選擇只能是做好自己的細分,等待被收購;第三類是AWS、Azure之類的外來戶,技術上確實有一定優勢,但是由於政策的限制,很難有真正的發展空間。

圖表2:中國雲計算供應商排名

換句話說,亂世出英雄,就看你夠不夠拼。

因此,AWS的激烈競爭之下,面對巨頭的步步進攻,很多創業企業要麼負重前行,快速前進,要麼倒閉在血泊中,車輪之下,多少有點悲涼。

其中包括身為巨頭的百度與騰訊。

一失足千古恨,而他們僅僅因為一個戰略失誤。

2010年的深圳IT峰會上,李彥宏說雲計算是新瓶裝舊酒,馬雲說不做雲計算就會死,而馬化騰則認為雲計算將變成水電一樣的基礎設施但實現還要上百年。

如今他們都為此付出了代價。

在這個市場當中,據德銀的報告統計,阿里巴巴雲計算規模是騰訊的10倍,百度的30倍。

「騰訊百度在思想和行動上的落後給了阿里太多的機會去擴大領先幅度。對於我們來說,也相當於失去了選擇的機會,只能削減腦門往阿里擠。

第二梯隊里,作為基礎供應商的聯通電信還是有不少的份額的,作為國企能做到這樣已經算不錯了;

第三梯隊里,3年前就入華的AWS上個月才拿到「居民身份證」,此前一直水土不服,現在增速很快,不久後應該就會進入第二陣營,甚至跟阿里雲交鋒。」

事實如此嗎?

巨頭之爭

對於經歷了雲計算從0到1過程的人,應該不難感覺到,全球雲計算市場已經越來越往亞太地區傾斜,歐洲是最排斥雲計算的地區,美國的大型科技企業又自信到不屑用雲計算,唯獨亞洲這個新興市場,一枝獨秀,對雲計算有強烈的需求。

因此,中國也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谷歌、亞馬遜、微軟都開始進軍中國。

英特爾的伺服器業務正在高速增長,其中,約有30%的客戶雲計算公司,也就是說,在英特爾的200個客戶中,前7家雲計算領域公司的晶元需求量佔到了三分之一,這7家公司分別是谷歌、亞馬遜、微軟、Facebook、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

而從亞馬遜自身來講,在此行業耕耘了十年,他們不過才嘗到甜頭——2015財年第一財季,AWS營收為15.7億美元,高於2014年同期的11億美元。此外,在2015年的前三個月,AWS為亞馬遜帶來了2.65億美元的利潤,營業利潤率為17%。

一直以來,因對短期利潤缺乏興趣而聞名的亞馬遜,在AWS的幫助下,在矽谷的鼻子底下建立了一個快速增長的現金牛形象。

自那以後,AWS一直在繼續提供服務。在2017年第二季度,AWS的銷售額為28.9億美元。在2016年第二季度的表現中,這一增幅達到了令人瞠目的42%。該部門的運營收入驚人的9.16億美元。

而阿里巴巴,或許可以說是亞馬遜的中國學徒。

只不過,它學的還不錯,而且比較快的成長起來。

2017年8月17日,阿里巴巴公布其半年報,在驚人的總收入74億美元當中,沒有人注意到默默無聞的AWS業務,雖然仍處於起步階段,但該部門的營收增長近100%,已經達到3.59億美元。

圖表三:阿里雲收入

而且,這家公司正在布局海外,在海外設立了8個數據中心。

師傅與徒弟的直面競爭不可避免。

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則是,亞馬遜的中國之路並不容易。早在兩年前,亞馬遜就開始嘗試在華開展業務,其間經歷了兩種擦邊球的運營模式——「前店後廠」和「有限預覽」模式。最終,在牌照問題上糾纏了兩年後,2016年9月份,亞馬遜才以光環新網代運營的方式在中國獲得了合法身份。

不過,由光環新網代運營的機房,AWS無權進行管理,技術支持能力有限,這讓亞馬遜苦不堪言。因為數據中心所有的安裝,部署,排錯,包括後續的運維,技術支持等工作均由光環新網來處理,但他們並不具備處理問題的技術能力。

此外,騰訊雲的步步追趕也讓行業並不平靜。

雖然比阿里雲起步晚了三年,然而目前升勢明顯。

據騰訊2017年6月30日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現實,在來源於支付相關服務及雲服務收入的增長方面,這部分業務同比增長177%。

據其公開資料顯示,「雲服務是騰訊戰略布局的重點方向之一,今年騰訊雲在全球範圍進一步擴展其基礎設施的覆蓋範圍,目前在全球已有34個可用區。

在計算機視覺領域,騰訊雲聯合騰訊優圖實驗室,開放OCR識別(光學字元識別)、人臉核身、圖片處理、鑒黃等多項智能雲服務。順豐使用OCR識別服務,3小時即可識別2000萬張快遞手寫運單,此外OCR還可以應用於證件類型的識別,比如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營業執照、車牌、名片等。

除了重點布局以上領域外,本季度本季騰訊亦提高了TMT及金融行業的市場份額。目前,騰訊的金融業務並未完全獨立分拆,主要歸屬於基礎平台與金融應用線,包括財付通(微信支付)、理財通、微黃金和騰訊徵信等」

也就是說,在智能雲、遊戲雲及金融雲業務當中,騰訊開始發力。

華為的加入,這讓這場戰爭直接升級為生態戰爭。

對於雲計算,華為這次與中國電信結盟而入——國際數據公司報告顯示,電信和聯通分別佔據2015年中國公有雲13.1%和7.6%市場份額,僅次於阿里雲,遠高於微軟、亞馬遜、IBM等外資雲巨頭。但運營商並不擅長獨自運作雲,和科技巨頭的結盟,對它們是更好的選擇。

鹿死誰手,尚不可知。

或許,面對中國超50億美元的市場,每家都有機會。

然而,即便贏了中國市場,又能怎樣?畢竟在公有雲市場,中國與美國相比至少有 5

年的差距,當中國雲服務剛落地的時候,美國已經實現了從企業到公眾的成熟應用階段,公有雲應用的市場規模更是天壤之別。

與其相互廝殺,如何縮短差距才是當務之急。

誰是未來?IAAS、PAAS與SAAS之爭

如果在IAAS領域內沒有機會,那麼是不是整個行業創業者都沒有機會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在雲服務這個市場當中,雖然企業使用比例方面,IaaS使用比例最高,達到56%;PaaS其次,為38.9%;SaaS比例為5.1%。

然而,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代表未來。

IaaS(Infrastructure ass Service)

基礎設施即服務。在這個領域,巨頭的優勢明顯,因此IaaS之爭主要就是巨頭之爭。主要市場份額來自於阿里云為首的互聯網公司,創業公司並沒有湧現多少,巨頭競爭情況如文章所示。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平台即服務,PAAS可以提供軟體開發所需要的基礎功能模塊,比如通訊、存儲等服務等,這塊業務屬於低端業務,很多巨頭不屑於顧,這給創業公司提供了機會,而在中國還沒有專門創業公司涉足,或者還沒有成長出獨角獸。

而且這種公司對整個創業影響巨大,這種公司可以幫助創業公司快速開發維護,又能夠提升客戶體驗,比如說Uber及whatsapp等公司,就曾找到這種公司提供匿名電話溝通服務,或者簡訊驗證服務。

SaaS(Software as aService)

軟體即服務。

雖然SaaS最貼近用戶,但是國內的用戶尚沒有付費的習慣,加上版權問題,軟體易用性問題等等原因,導致SaaS行業沒有巨頭出現,但這也跟中國的軟體行業本身就缺乏巨頭有關。

除了CRM,SAAS領域內還有很多細分領域,比如團隊協作軟體等等。。

當然,國內在這個領域,三個行業正在逐步融合。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谷歌Alphabet「看上了」Lyft,彭錦洲出任鎚子科技總裁
智能機器人玩具備受爭議,黑科技是否適用於孩子?
Fittime朱驍瀟:不怕被同行複製,未來將重點布局大健康
估值近60億元的TalkingData稱,人本數據和感知計算是大數據發展方向
押金難退,酷騎單車會跑路嗎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