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莉‖中國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熱點與缺陷
本文載於《歷史與社會文摘》2017年第2期,摘自《武漢大學學報》2017年第1期,原文約10000字。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近代社會變革中,城市近代化具有先導和火車頭作用,生活近代化則是社會近代化變革的一種標誌和結果。自晚清上海、天津等早期通商城市生活領域出現變化,直至清末以後伴隨政治變革和制度變遷,生活變革潮流向其他城市擴展,各大城市新生活元素成為引領中國社會生活近代化變遷的播種機。因此,伴隨近代社會史和城市史研究的深化,城市生活史也越來越引起研究者關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已經成為一個熱門領域。
一、研究歷程及發展階段
中國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以城市為空間範圍、以生活為主要內容,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90年以前,附屬期。有關近代城市生活的內容,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社會史復興帶動城市史復興以後,即開始有了相關研究,但90年代之前研究成果不多,相關內容主要附著於兩個領域:一是近代城市史研究中,所佔分量不重;二是近代風俗史等論著中,一般內容比較綜合和籠統,缺少城市特性和城市空間感,尚不能稱為一個專題研究領域。
第二階段,1990—2000年,初興期。進入90年代以後,隨著城市史和生活史研究走向深化,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領域得到開拓,開始出現較多研究論文,也出現了較早的研究專著,近代城市生活史開始形成獨立的研究領域。
第三階段,2000—2016年,興旺期。2000年以後,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快速發展,開始有了比較成熟的系列研究專著,標誌著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開始進入成熟發展階段。近十餘年來,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日漸興旺,成為一個吸引海內外研究者關注的熱門領域,表現為研究成果快速增多,涉及面不斷擴大,論題愈益細化,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也有創新,形成一些研究熱點,也顯示出一些特點。
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的成熟與成就,還反映在近年出版的近代生活史綜合通史著作。由於城市生活是近代生活變化時間最早、速度最快、程度最大、領域最廣、具有先導性和代表性的領域,因此城市生活史研究的積累,為撰寫大部頭近代生活通史著作奠定了基礎。
二、研究對象城市的分布
中國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對象城市的分布,取決於以下因素:第一,該城市由中西文明交匯引起生活領域變化的先後、程度及範圍,出現新生活元素的數量、種類及層次,在中國人生活近代化變遷過程中的地位及影響力;第二,留存歷史資料狀況;第三,研究力量。這些因素具有優勢的城市,會成為研究者優先或集中選擇的研究對象。其中第一是首要因素,由於各地生活領域變化先後及程度極度不平衡,由此導致研究對象城市的分布也呈現極度不平衡狀態,表現為高度集中在少數全國性及區域中心城市。
1、集中在全國性及區域中心城市
上海是近代中西文明交匯時間較早、發展最快的城市,也是西方生活元素進入及社會結構變動而引起生活領域發生變化時間早、速度快、規模大、領域廣、影響最大的城市,在全國首屈一指,而且貫穿整個近代百年,是中國近代新生活文明的中心,因此受到研究者集中關注。稍後興起的北方通商及新生活文明的中心天津,及清末新政以後全國政治與社會變革的中心北京,相繼成為城市生活史研究最受關注的重點城市。
上海城市生活的豐富內容、在中國近代社會佔據的特殊地位及對全國的強大影響力,吸引了眾多研究者關注。20世紀90年代以來上海生活史的研究論著數量,也遠遠多於其他城市,呈現一枝獨秀的狀態。近十年來,上海生活史研究呈現噴涌式發展,出現了批量性研究成果。
上海生活史研究的興旺發展,得益於三個優勢條件:一是近代上海生活本身具有其他城市不可比擬的豐富性、先導性、代表性和典型性;二是留存歷史資料、研究資源相當豐富,是研究中國近代城市生活變遷的一座寶庫;三是擁有一支強大的研究隊伍,上海科研機構及多個高校都有研究上海城市史的團隊,他們有分有合,相互協調,形成老中青相結合、組織得力、合同作戰的上海本地研究軍團,成為研究上海生活史的主力軍。上海作為近代全國中心城市的地位,也吸引外地學者的關注。作為近代東方國際都市和中國近代城市典型,也吸引著海外學者的關注。「國際化」成為上海城市生活史研究的一個突出特點,在美國、法國、德國、日本、中國台灣等地都有上海生活史的研究者,並出版了一批研究論著。
天津是稍後興起的通商城市,也是北方中西生活文明交匯的中心,在北方地區有廣泛影響,在天津城市史研究中生活史內容也日益受到關注。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在清末新政以後生活領域出現明顯變化,對全國產生廣泛影響,北京生活史也陸續出現研究成果,上海、天津、北京這三個全國性中心城市,成為城市生活史研究的重點城市。
在全國性中心城市之下,具有影響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也日益受到關注。大致趨向是,晚清時期主要集中在通商性中心城市,民國以後集中在政治性中心城市,這些城市生活變遷都具有一定的區域性影響,因而受到關注。此外,一些省域城市的研究成果則多取決於研究力量的強弱,近年隨著各省加強文化建設,紛紛制定了編撰省級城市史、甚至次級城市史的計劃,因而省域中心城市史研究有所擴展,可以預期,有關更多省域城市近代生活史研究成果會隨之增多。
就以往的研究成果而言,由於在近代省城以下的府、縣城及小城鎮,生活方式一般受上級中心城市的輻射,在研究視野下大多與鄉村結合而納入區域史範疇,大致屬於城鄉一體結構,不具城市近代化典型意義,故本文暫不討論。
2、研究對象選擇的優勢與不足
中國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對象集中在全國性及區域中心城市,這種集中研究的優勢表現在:
上海是中國近代開放通商城市的典型,也是中國城市生活變革的先鋒和代表,對上海生活史的集中研究,可以使我們了解和把握中國城市生活近代化發展的最高點。其他幾個研究比較集中的全國或區域中心城市,也代表著一定區域範圍生活變遷達到的高度。城市生活史研究集中在生活變遷的前沿地帶,反映了生活近代化達到的最高水平。
城市生活史關注重心在中西文明交匯下西方生活元素進入的狀況,對研究對象城市的選擇,也以吸收西方生活元素的程度為標準。反映了中國近代生活變遷的根本特徵,即是中西文明交匯及吸收西方近代文明生活元素,這對於延續至今的中西文明交匯融合下的生活變遷具有借鑒意義。
但中國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對象過於集中在中心城市,也存在明顯的缺陷與不足,主要表現為:(1)集中研究中心城市生活,即以城市生活近代化的高點來選點,易使我們對於中國城市近代化的觀察流於片面,只看到點而忽略了面,只看到突出的高點,而忽略普遍的低面,只強調城市近代化從點上達到了怎樣的高度,而忽略了對城市近代化全面狀況的觀察和估量。對城市近代化狀況這種「高點低面」的極度不平衡狀況關注度不夠,估計程度不足,對於城市生活變遷極度不平衡的狀況、程度及造成後果缺乏研究,因而影響我們對中國城市近代化的總體判斷,特別是對不平衡狀況及難度的判斷。(2)多數研究是對特定城市的個案研究,而對於各城市生活變遷不同類型的相互比較、相互聯繫缺乏研究,因而難以對城市生活變遷的複雜性及整體狀況作出比較全面的評估。(3)對城市生活變遷中吸收西方生活元素集中關注,而對中西生活元素交匯融合的機制特別是傳統生活元素的演變與作用研究不夠,使得城市生活變遷史,往往成了引進吸收西方生活元素史,而對人們的原本生活如何發生變遷則甚少注意,使得城市生活變遷的面貌片面化。
三、研究熱點領域
20餘年來,中國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成果已經相當豐碩,正式出版的相關研究專著已達近百部,專題研究論文有數百篇,還有一批未正式出版的博士、碩士論文,論題涉及城市生活的諸多方面,且有日益細化的趨向。近代城市生活的突出特點是消費性和商業性,商業繁榮、人口流動,市民生活市場化、消費慾望增強、消費能力提高、社交需求加大,特別是西洋消費品引入、新消費形式出現,共同催生了消費商業、休閑服務業發達,而休閑生活又與人們的公共生活、社會交往、人際關係密切相關。因此,近代城市生活中休閑娛樂和文化生活的變化,是最顯眼、富有特色、多姿多彩、內涵豐富的生活領域,因而受到研究者的集中關注,研究成果數量較多。報刊是近代城市中出現的一種新大眾傳播媒體,報刊閱讀也成為新的大眾化文化休閑方式,城市市民是閱讀報刊的主要人群。
近代城市市民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是外國商品輸入流行且影響較廣的領域,也是城市居民在實際生活中感受最直接、最廣泛的方面,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最大,因此研究成果也比較多,主要偏重於西式生活器物的引進與影響。
新式交通工具是西方近代技術應用於生活領域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其引入和推廣使人們的交通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對城市市民的日常出行和流動方式具有很大影響,因此受到較多研究者關注,這方面的研究往往與交通史相重合。衣飾服裝方面,更多研究偏重清末以後的服制改革和女性服飾的演變,主要是仿西服及簡約化。飲食方面變化主要是西餐館的出現及流行。此外還有一些諸如洋油、洋燈、火柴等日用洋貨進入市民生活。
人以群分,一個群體或階層的人們往往具有相近的生活方式,與他們的生存方式及習俗文化有一定聯繫,因此一些特定人群的群體生活,也受到研究者較多關注。
第一個研究比較集中的是婦女群體。女性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角色在近代發生了巨大變化,城市女性是這種變化的主要體現者,因此吸引不少研究者,出版了一批數量可觀的研究成果,這方面的成果往往與女性史相重合。一些特殊女性群體受到集中關注,還有對舞女群體、職業婦女的研究、政治人物夫人生活的研究。
第二個研究比較集中的是文人群體。城市文化人群體是社會文化精英、是城市文化的主要創造與傳播者,在社會中有廣泛影響,他們的生活狀態對他們的文化活動具有重要影響,因而研究比較集中,論著數量多,研究專著即有多部。
第三個受到較多關注的是工人及下層勞動者群體。這些多是城市出現的新勞動群體,特別是民國以後人數日益增多,在社會中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大,尤其是中共領導的革命以工人階級為重要力量而予以重視。
以上幾個研究成果比較集中的熱點領域,反映了這些生活方面出現的變化比較突出,吸引研究者關注。這種突出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一些西方生活元素引進比較多、與傳統生活相比變化顯著的現象,二是在中國近代社會變革中影響比較大的生活領域。這兩個方面正是中國人生活近代化的兩條主線,是標誌生活近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標和體現,其內含的生活「現代性」價值觀,反映了研究者的普遍共識。
縱觀這些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與缺陷明顯:(1)對新生活元素的描述比較多,而對這些元素與市民生活的互動關係研究少;(2)對生活元素分門別類的專題研究多,綜合性研究特別是對各種生活元素在生活變遷及社會整體變遷中的地位與影響研究少;(3)對單一城市生活變遷研究多,對不同城市生活變遷的特點及異同比較研究少。這些不足與缺陷,在城市生活史研究發展初期階段也許是難免的,在個案研究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隨著研究的深入,應有所改觀。
四、「公共生活」與「公共性」
在中國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中,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就是不少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理論關注點,形成一種理論化研究範式,即生活的「公共性」問題。這一問題是借鑒西方「市民社會」理論及「公共領域」理論,把「公共性」作為城市近代化的核心價值,而這種價值的主要體現在生活領域,即「公共生活」或生活的「公共性」。因此,許多城市生活史研究者,將生活的「公共性」作為或顯或隱的價值指標和理論解釋範式。
有不少研究論著以城市生活的「公共性」作為論題,在城市生活史研究論著的行文中,也多見一些體現生活「公共性」的名詞。這些研究論著,都把「公共性」作為論述城市某一方面生活的核心,形成了一定的理論範式。「公共性」是城市近代化、市民社會的一個核心標誌,「公共性」理論在中國城市近代化變遷研究中有所體現,而體現最為突出和集中的即在於城市生活史研究領域,或者說城市的「公共性」主要就是在城市生活領域集中體現的,也因此吸引研究者的關注。在研究實踐中,「公共性」理論範式對近代城市生活變遷及其意義,也確實體現了一定的解釋力。
「公共性」理論範式在城市生活史領域的突顯,提升了城市生活史研究的深度與理論高度,特別是在近代社會史各研究領域普遍存在平面化、碎片化而理論稀薄、缺少理論解釋範式的狀況下,具有引領和提升理論高度的意義,也突顯了城市生活史研究的價值及研究者的理論關懷。
但是,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中「公共性」理論範式的應用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在一些研究中,借用西方的理論或名詞,還比較粗糙、隔膜、生硬,與實際生活狀況及中國人的生活感受和觀念契合度不高。二是西方的理論,對於中國近代城市生活中西生活元素的交匯融合、對於傳統生活元素的近代演變等本土性問題,其解釋力不足。因此,在以後的研究中,還需更深入地探索基於中國近代城市生活變遷本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形成本土化的理論解釋範式。
中國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比較豐碩的研究成果,在整個中國近代社會史領域中可以說是一個成果突出、具有鮮明特色並達到較高理論高度的分支領域。
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總的趨向是研究對象城市日益增多,隨著今後各省級城市史研究的擴展,各地城市生活史也都有隨之擴展的前景。從研究涉及城市生活的層面來看,呈現日益多樣化、精細化及問題意識增強的趨向,特別是與當今城鎮化關係密切的生活問題,以後會更加受到關注。這些新趨向既是學術深入發展的內在邏輯,也是對當今我國城鎮化改革現實需求的回應。
對於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存在細碎化、平面化缺陷,以後應當注重加強理論性、聯繫性、綜合性研究,特別注重探索對近代城市生活變遷的理論解釋,以提供對中國近代城市化及生活變遷具有更強解釋力的理論創新成果。
END
關於《史學月刊》網站的公開聲明
據反映和編輯部發現:近期互聯網上有假冒的《史學月刊》網站,並以本刊編輯部名義組約稿件、收取費用等。對此非法破壞我刊網站、涉嫌詐騙的犯罪行為,我刊已向公安機關報警立案。
《史學月刊》官方網站(http://sxyk.henu.edu.cn)由於遭到黑客攻擊,目前暫時無法使用,修復啟用時,將登刊告知。作者來稿,請採用列印稿和電子文本同時寄送的辦法。列印稿請寄至「河南省開封市河南大學明倫校區《史學月刊》編輯部」,郵編:475001。聯繫電話:0371-22869623。來稿請勿寄至個人,以免誤時。
在此鄭重聲明:本刊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政策法規進行出版,發表文章不收取任何費用,凡以我刊名義收費者,均系毀壞我刊聲譽之假冒詐騙行為,我刊有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再次提醒作者,謹防上當受騙。
敬請廣大讀者和作者相互轉告周知,感謝您的支持和厚愛。
《史學月刊》編輯部
2015年9月
※19-21世紀人類發展的重要瞬間,都在這裡了
※他們想讓全世界都美國化,結果是一連串的失敗和憤怒
※有了這本日曆,你也是「文化人」了
※不看不知道!驍勇善戰的奧斯曼帝國所使用的兵器竟然這麼文藝
※周濂:哈耶克為什麼不是一個保守主義者?
TAG:東方歷史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