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七旬老人帶病到居委只為送感謝信:「你的真情和幫助使我們感到人間的美好!」

七旬老人帶病到居委只為送感謝信:「你的真情和幫助使我們感到人間的美好!」

近日,70多歲的凌姨回來了。凌姨剛從員村西街3號大院搬離,現居住在番禺,這次,她專程為了送一封感謝信到二橫路社區居委會而來——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信上說:

長期我的身體多病,多次住院手術治療,近年身體一直欠佳。十多年前女兒不知什麼事情突然精神上出了問題,但她長期認為自己無病,不肯看病、吃藥等,給我的顧慮十分大。在我們對她無能為力的時候,是你們居委領導、街坊、工友伸出援助之手,幾經聯繫醫院和有關部門,將女兒送入廣州腦科醫院進行治療,幫助我解決了十多年來解決不了的困難和煩惱,現在女兒病情經治療有所好轉,能吃藥、沖涼等。

為此,我和先生感謝一路幫助過我的各位領導和街坊工友們,是你的真情和幫助使我們感到人間的美好,中國社會主義國家的人與人之間和諧。謝謝您們!祝好人一生平安!

這封感謝信情真意切。事情具體是怎樣的呢?這要從今年7月開始說起。

勸服精神失常女子就醫

7月19日,3號大院老黨員羅姨向二橫路社區黨總支部反映問題。她稱,鄰居有個女孩叫阿艷(化名),經常在屋子裡大吵大鬧,既吵著要跳樓,又亂開煤氣灶,種種舉動嚇壞鄰居,希望黨總支部和居委會幹部幫助解決問題。

二橫路社區黨總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徐雪華說:「我們一直有關注這個家庭,知道他們家經濟不太好,兩老有重病在身,所以把他們列入困難群體幫扶對象,逢年過節送物資上門慰問。」但是,由於老人家顧慮很多,一直不願說出女兒生病的實情,所以社區幹部的幫助有限。

次日,二橫路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居委會幹部、派出所民警、3號大院物業管理處一同上門走訪,但阿艷不肯開門。母親凌姨無奈之下才說出實情。

工作人員上門走訪,阿艷拒絕開門,僵持了一個多小時。

原來,阿艷從2008年開始,在失業和失戀雙重打擊下,精神狀態逐漸失衡,經常把自己鎖在房門內。阿艷父母年事已高,體弱多病,由於不想住在高樓而搬回番禺老家,阿艷不願隨行,獨自在家才出現上述異常舉動。

工作人員與阿艷家人協商如何解決問題。

「我們勸兩老把阿艷送到腦科醫院治療。老人家不捨得,又怕費用太大。但是為了鄰居的安全和病人的身體,我們堅持給他們做思想工作。」徐雪華說,在他們的勸說下,阿艷父母也同意了,工作人員終於「半哄半騙」地把阿艷帶上車。

經過一段時間治療,阿艷從以前不會自己吃飯、洗澡,變到現在能自行吃藥、洗澡。凌姨十分欣慰,便請人代為寫了一封感謝信,在8月29日送到二橫路社區居委會。

凌姨(中)專程到二橫路社區居委會送感謝信。

類似的溫暖在二橫路社區還有很多。

對末期癌症病人進行臨終關懷

林偉是二橫路社區黨總支部第一支部書記,他跟3號大院一位剛去世的居民阿明(化名)感情深厚。

阿明39歲,從今年4月起,因患有某種疾病而經常耳朵痛,直至說不出話,因此無法上班,女朋友也跟他分手。但他一直沒去醫院診查。

8月8日,3號大院一位居民蘭姨來到居委會反映:「受駱姨(阿明母親)所託,希望找人幫他們家下樓買菜做飯。因為駱姨腰骨不好,下不了樓,阿明患病後也不能出門。」

次日,林偉和社區幹部、家綜社工帶著米、油、面到阿明家探訪,才得知阿明的病情,他甚至有尋死傾向。「他連遺囑都寫好了,我就跟他聊天,叫他樂觀面對生活,給他傳遞正能量。」終於,林偉勸服阿明去醫院治療。可惜,阿明已是鼻咽癌晚期。

二橫路社區工作人員探望阿明。

二橫路社區黨總支部得知情況後,在工作群上發布求助消息。有人認出阿明是其小學同學,並動員校友為其捐款1萬元。

在黨總支部與阿明家人溝通下,阿明被送往養護院進行臨終關懷。說到去醫院探望阿明的事,林偉至今很感觸。「他寫了一封信給我,說要把2台電腦和他收藏的限量版公仔給我處理。他這麼信任我,我很感動,但我還是把這些東西交給他的家人處理。我向他保證:『以後只要你母親有事相助,我都會儘力而為。』」

林偉(右)跟阿明(左)感情深厚。

9月8日,阿明去世了。後來,阿明家人告訴林偉,阿明走的時候很安詳,有很多義工為他服務。「駱姨跟我聊天時總會握著我的手,我也很感動。她的年紀跟我母親差不多,所以總有一種親切感。」林偉說,現在一有時間都會去看望駱姨。

「他們人真的很好。」駱姨告訴小e,兒子走後,她經常感到寂寞,常常去居委會走動,工作人員雖然忙,但也會跟她聊天。但她不好意思經常打擾林偉,希望有社工能常常來她家看望她,陪她說說話就行了。

徐雪華表示,現在已把駱姨歸入獨居老人群體,他們會替阿明照顧好駱姨。

二橫路社區已把駱姨列為獨居老人,逢年過節都會進行探訪慰問。

暖心幫扶困難「邊緣戶」

其實,二橫路社區還有很多特殊人群,如戶籍在二橫路,但人不住在此;或人住在二橫路,但戶籍不在此的。

二橫路社區擁有13個小區,其中包括風栗園、百興園等城中村,也包括3號大院等老舊小區。3號大院是原二棉廠職工宿舍,退休、下崗職工多,他們經濟條件一般、身體多病。社區內符合民政幫扶政策的只有1戶,像阿艷、阿明這種不符合幫扶條件、但有實際困難的「邊緣戶」有7、8戶,這讓二橫路社區「兩委」組織面臨更多挑戰。

「幸好,我們社區有100個黨員,60歲以上的黨員佔57%。大部分黨員空閑時間多,人較熱心,幫助黨組織和社區解決很多難題。」

徐雪華說,只要大家遇到問題向他們求助,社區黨總支和居委會都會儘力協助解決。

「我們的工作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僅要對得起居民的信任,而且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二橫路社區

十九大召開在即,為了展示廣州這五年來在城市基層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績,尤其是在建設「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環境的過程中,全方位促進基層改革創新,探索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的優異成績,《信息時報》、微社區e家通聯合策劃「喜迎十九大 基層看變化」系列報道,敬請垂注。

【記者 盧舒曼】

【編輯 甄曦】

圖片由二橫路社區黨總支、居委會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社區e家通新員村 的精彩文章:

TAG:微社區e家通新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