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16種常見中草藥,蒼耳子、野薄荷、燈籠草等中藥的功能與主治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鬼針草
嫩時可當菜吃,還算可口,據說對降低轉氨酶效果很好。可疏散肝熱。
鬼針草
苦菜
雲南人稱青菜為苦菜,其實圖中的才是苦菜,古本草列為上品,可健胃益膽,抗腫瘤,很適合現代人。
苦菜
葵菜
有野生和家種兩種,《本經》列為上品,是食之有益於健康的蔬菜,現在大部分地區不知道食用。上圖中為野生種,可通利五臟,根用以通利腎竅,葉以紅糖為引,治療瘡腫外敷有效。
葵菜
蕁麻
葯書或言有毒、或言小毒、或言大毒、或言劇毒。實際上,民間過去多作藥用,現在多作蔬菜食用。其刺生時接觸汗毛有刺痛感,煮湯或與雞蛋煎味道都很可口。可治療小兒風咳,風火牙痛等症。一患者雲其根治療蕁麻疹有奇效。
蕁麻
黃袍
果實味美,開胃,柔肝緩急,小兒食之良。
烏袍
果實和黃袍同功,葉和嫩尖以紅糖為引煎服,治肝急水瀉有奇效,並且沒有副作用。
烏袍
野薄荷
味道和作用和家種者相似,散風熱,逐穢氣,解魚蝦毒。
野薄荷
棕櫚
棕毛、花、根入葯,性收澀,可以止血,但婦科白帶用之更為對症。
棕櫚
灰灰菜
一般不入葯,古方用之製作冬灰,今少用,能清肺腑淤積。
灰灰菜
夏枯草
應節令而生,能和血,引陽入陰而治療失眠。味咸,能軟堅散積。無毒,嫩苗應該可作菜,但滇中一帶蔬菜多,無人食。
夏枯草
垂盆草
靠水的田間地頭有
甘淡微酸,涼。能清熱解毒,消癰腫、利尿,解蛇毒.
主治用法: 大火燙傷,癰腫瘡瘍、毒蛇咬傷、癌腫:鮮草一至四兩,洗凈,搗汁服.干品五錢至一兩,煎服.外用鮮草適量,洗凈,搗汁敷患處
垂盆草
燈籠草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相信小時候經常採食
酸平.清熱解毒,利尿止血,消腫散結.
主治用法:
(1)咽喉腫痛,肺癰,腮線炎.
(2)小便不利,血尿.
以上病症用量三至五錢,煎服.
(3)牙齦腫痛:鮮草洗凈,搗爛,浸醋含漱.
(4)天皰瘡:鮮全草洗凈,搗汁塗敷患處.
<注>此葯有收縮子宮作用,孕婦忌用
燈籠草
蒼耳子
【性味】 性溫,味辛、苦。
【功能主治】散風濕,通鼻竅。用於風寒頭痛、鼻淵流涕、風疹瘙癢、濕痹拘攣。
附註 蒼耳全草亦供藥用,治急、慢性胃腸炎,菌痢。
蒼耳子
馬蘭
也是一種常見的野菜。
又名:馬蘭頭、階前菊、雞兒腸、紅梗菜等。菊科馬蘭屬。
藥用全草。性涼,味辛。入手太陰肺、足厥陰肝經。
涼血,清熱,利濕,解毒。
治吐血,衄血,血痢,創傷出血,瘧疾,黃疸,水腫,淋濁,咽痛,喉痹,痔瘡,癰腫,丹毒,蛇咬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6錢(鮮者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研末摻或煎水洗。
選方:
1、治衄血不止:鮮葉一握,用第二次淘米水洗凈,搗取自然汁,調等量冬蜜加溫內服。
2、治肺結核:根四錢,燉豬心肺服。
3、治諸瘧寒熱:馬蘭搗汁,發日早服,或入沙糖亦可。
4、治絞腸痧痛:馬蘭根葉細嚼,咽汁。
5、治喉痹口緊:馬蘭根或葉搗汁,入米醋少許,滴鼻孔或灌喉中,取痰自開。
6、治咽喉腫痛:馬蘭全草二至三兩,水煎頻服。
7、治乳癰:馬蘭搗爛敷患處。
8、治外耳道炎:馬蘭搗汁滴耳。
馬蘭
薺菜
是一種最常見的野菜,既可炒食、涼拌,又可作餃子餡。
又名:護生草、香田薺、攬鼓菜等。十字花科薺菜屬。
藥用全草。性平,味甘。入手少陰、太陰、足厥陰三經。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治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經過多,目赤疼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調敷、搗敷或搗汁點用。
選方:
1、治痢疾:薺菜葉燒存性,蜜湯調服;或全草二兩,水煎服。
2、治陽症水腫:薺菜根一兩,車前草一兩,水煎服。
3、治內傷吐血:薺菜一兩,蜜棗一兩,水煎服。
4、治崩漏及月經過多:薺菜一兩,龍芽草一兩,水煎服。
5、治小兒麻疹火盛:鮮薺菜一至二兩(干者八錢至一兩二錢),白茅根四至五兩,水煎,可代茶長服。
薺菜
小薊
野菜之一。又名:刺兒菜、貓薊、刺蘿蔔、刀菜、野紅花等。
菊科薊屬。藥用全草或根。性涼,味甘。入肝、脾二經。涼血,祛瘀,止血。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傳染性肝炎,創傷出血,疔瘡,癰毒。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3錢,(鮮者1~2兩);搗汁或研末。
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宜忌:脾胃虛寒而無瘀滯者忌服。
選方:
1、舌上出血,兼治大衄:鮮葉一握,搗,絞取汁,以酒半盞調服。如無生汁,只搗干者為末,冷水調下三錢匕。
2、治陰癢:小薊煎湯,日洗3次。
小薊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老中醫:家裡的這8樣東西可以治腳氣、防腳氣
※23個降血糖的食物、草藥,原來都不知道糖尿病有這麼多剋星
※中醫治療失眠中藥葯對(七):養心安神葯對,酸棗仁-五味子
※艾灸溫通之艾主百病,灸為用(一):凝滯不通,寒則熱之
TAG:神黃中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