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慢性病患者心理護理不容小覷

慢性病患者心理護理不容小覷

慢性病患者心理護理不容小覷

李薈,解放軍306醫院,幹部病房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左天宇編輯

慢性病專門是指不構成傳染、具有長期積累形成疾病形態損害的疾病的總稱。慢性病會導致巨大危害,一旦防治不及時,會造成經濟、生命等方面危害。以下是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點:

主觀感覺異常:注意力轉向自身,健康人精力集中於工作或學習,心理活動經常指向外界客觀事物。人患病後,注意力轉向自身,感覺異常敏銳,甚至對自己的心跳、呼吸、胃腸蠕動的聲音都能聽到,心中總想著自己的病,而對其他事物很少關心,這容易被別人誤解為自私或冷漠。

心境不佳:情緒不穩生病屬於負性刺激,勢必影響病人的情緒,形成不良的心境,容易看什麼都不順眼,好生閑氣,好發脾氣,給人以不近人情的感覺。病情越重,病程越長,這種異常情緒反應越嚴重。這種消極情緒,不僅容易被人誤解,使人不願意接近,而且還不利於病體康復。

被動依賴:情感脆弱由於不斷受到親人的關懷與照顧,病人會變得被動,依賴性增強,本來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不願意動手;情感變得脆弱,甚至幼稚,像個孩子似的,總希望親友多照顧、多探視、多關心自己。

多疑、神經過敏:往往會變得神經過敏,疑慮重重,聽人低聲談話,就以為是談自己的病,對醫護人員和親友的好言相勸也常半信半疑,甚至無端懷疑醫護人員給自己開錯了葯、打錯了針。這種異常心理不僅會對醫患關係起破壞作用,也不利於病人安心養病。

緊張、焦慮、恐怖:許多病人入院後會感到緊張,特別是看到周圍的病人死亡時,會產生恐懼心理,怕疼痛、怕開刀、怕變殘、怕死亡。這種心理對康復極為不利,會削弱病人的主觀能動性,使機體免疫力降低。

慢性病患者學會自我管理,有助於擺脫疾病的痛苦;學會與病「共舞」,可提升自身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今天就來總結下「慢性病自我管理10步曲」,與大家一起分享。

慢性病患者心理護理不容小覷

第一步:自我認同

一旦患者被確診患慢性病,會產生焦慮、挫敗感;會不由自主地緊張、迷茫、恐懼;甚至出現抑鬱、人格障礙。這些負能量情感體驗與疾病相互呼應,易形成惡性循環。人食五穀,豈會無病?早發現、早反思、早干預、早治療、早管理,可明顯改善慢性病患者的預後。患者應以理性的態度面對、管理、駕馭慢性病,這是疾病康復的第一要素——態度決定結果。

第二步:尋找同伴

部分慢性病患者會因自我暗示而產生淪為弱者的心理,這種思維模式不利於患者心境的穩定和平衡。慢性病患者主動尋找一個與自己有類似患病經歷的朋友,可以獲得心理上、情感上的支持和慰藉,通過相互交流、提醒、幫助,增強自己戰勝疾病的信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個患者的經驗教訓可以成為另一個患者的「前車之鑒」,同伴的支持在慢性病自我管理中越來越受到重視。

第三步:主動尋求家庭醫生的幫助

隨著社區醫療衛生的發展,家庭醫生已走進千家萬戶,這是一種全新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模式,家庭醫生既是患者的醫療顧問、健康老師,也是患者的朋友。與家庭醫生做朋友,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發生率和患病治療成本。管理慢性病是家庭醫生的基本職責,患者應摒棄被動接受管理的心態,主動尋求家庭醫生的指導和幫助。

慢性病患者心理護理不容小覷

第四步:選擇一個可信賴的親人做情感後盾

一個人患慢性病後,會經歷一段情感脆弱期,這時最需要他人的支持。誰能持久地給予患者支持?唯有親人。患者應主動選擇一個可信賴、有耐心的親人做後盾,幫助自己度過情感低潮期。

第五步:記錄監測項目數據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隨著慢性病病情發展,患者各項監測數據如血壓值、血糖值等會發生變化,這些數值反應患者病情控制情況,應進行長期監測、觀察,患者主動記錄各監測項目的數據並將數據給醫生查看,可使其更切實地、更有根據地、更細緻地獲知疾病控制情況。因此,讓患者養成準確記錄數據的習慣,對自身及醫生駕馭病情十分有利。當數據出現異常變化時,患者要及時向醫生諮詢,儘快找到原因,對症下藥。

第六步:自購血壓計或血糖儀並學會使用

自測血壓和血糖並不難,具體操作患者一學就會。患者自測血壓、血糖不受環境限制,通過連續的測量各數據值亦更加可信。患者自購血壓計或血糖儀並學會使用,不僅方便,還能增加患者疾病自我管理意識。

第七步:與醫生一起選擇藥物

患者應記住一個原則:只選對的,不選貴的;只選適合的,不選潮流的。要想做一個精明的患者,一定要與醫生多溝通,學會聽取醫生的建議,選擇最適用於自身疾病的藥物。

第八步:細心觀察用藥效果並及時記錄

藥物也是有「個性」的,要很好地駕馭藥物,就要細心觀察用藥效果。很多藥物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藥效發揮滯後,患者要耐心分析,適時向醫生反饋。只有醫患合作,認真觀察、記錄、分析、判斷藥效,才能更科學地改進用藥方案。

第九步:調整用藥方案,找到平衡點

慢性病患者的用藥方案應與疾病發展相適應,故應隨時監測病情變化和藥效,適時調整用藥方案。這是一個需要慢慢摸索、調整的過程,找到該病現階段最適合的藥物、劑量,就是找到兩者的平衡點,慢性病自我管理才會收穫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十步:走出患病陰影,在「糊塗」中長壽

患者只有從疾病的陰影里走出來,忘記自己有病,才能身心健康。要學會把疾病當成「朋友」,把葯當「零食」或「保健品」,把血壓計、血糖儀當玩具。在「糊塗」中快樂的人,一定可以在「糊塗」中長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顧事 的精彩文章:

睡眠剝奪後的嚴重影響
艾灸治療熬夜後體虛
神經系統是如何調控機體的運動的?

TAG:醫學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