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殖民一邊不斷「完善」亞洲全景
葡萄牙人從印度一路走來,先後佔領並控制了科倫坡、爪哇、摩鹿加群島等香料產地,基本壟斷了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海上貿易。東方的財富從馬六甲海峽源源不斷地運往歐洲,西方世界由此進入靠「發現」而「發家」的時代。
這幅1588年德意志出版的亞洲全圖(圖7.11),圖名寫在地圖的上方:「依當下劃分來描繪的亞洲全圖」。這個名字反映出此時的西方殖民者,已經全面進入了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繪圖者較為準確地描繪出東印度重要國家的位置,標示出了馬六甲海峽,也描繪出了香料群島。地圖左下的說明框里寫著:亞洲是地球的四大洲之一。現今分為五部分:一,莫斯科人統治的鄰近歐洲地區;二,再往東的韃靼,蒙古帝國;三,土耳其人所統治的非洲到波斯地區;四、波斯王所統治的地區;五、印度,綿延寬廣,分由許多勢力統治。雖然,此圖標明是「依當下劃分來描繪的亞洲全圖」,但對東邊國家描繪不清,甚至沒有畫出來,如朝鮮半島。日本群島還是清楚地畫了出來。但對南亞國家的描會還是多有缺失。
此圖雖說名為「依當下劃分來描繪的亞洲全圖」,實際上,許多國家的變化並沒在地圖中反映出來,比如,此時大明帝國已建立200多年,但在中國北部仍標註「TARTARIA」(韃靼),而南部則標註「CHINA」。
德意志一直是歐洲的地圖出版重鎮,它對亞洲的關注隨著越來越多西方殖民國家進入到南亞的爭奪,德意志地圖出版界,也進一步跟進了這一地區地理信息的修改與補充。如,這幅用拉丁文標註的1600年德意志科隆出版的東印度地圖(圖7.12)。
印度在西方地理學中,是一個奇妙的概念。在公元2世紀托勒密的世界地圖上,世界的東方,基本上畫到印度為止,再往東就是傳說之地。哥倫布跨越大西洋,撞上了一塊新大陸,至死都認為,自己到達了亞洲,見到了印度人。後來西方人將錯就錯,就將哥倫布發現的中美洲諸島,稱為「西印度群島」。而葡萄牙人在印度落腳後,穿越馬列六甲進入到爪哇一帶,對萬千島嶼無可名狀,於是統統稱之為「東印度」。這幅拉丁文標註的地圖之名即「India Orientalis東印度」。
這幅東印度地圖的內容恰如圖名,側重描繪亞洲東部的「東印度」,圖左下方框中的標題為「東印度及其島嶼,其最容易辨認的部分,是亞洲大陸向南突出的兩塊海岬」。圖面上沒有畫經緯線,但是在地圖邊框標明了緯度,在地圖上半部用單線畫出了北回歸線,在地圖下半部用雙線突出標示了赤道線。此圖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北方繪出的大片山脈為青藏高原,北面的海里,日本被畫得很大。東南亞部分的交趾支那、占城(今越南)、真臘(今泰國)、蘇門答臘、爪哇(今印尼爪哇島)等標示清楚,位置也基本正確,但未繪出呂宋島。此圖的右下角,在今天的新幾內亞位置上寫著「不確定這個海島是否是南方大陸的一部分。科隆?1600出版。」由此可以看出,此時的西方,對東印度已經有了較全面的了解,但對南太平洋還不是很清楚。
德意志出版的「依當下劃分來描繪的亞洲全圖」 1588年
德意志科隆出版的東印度地圖 1600年
※歐洲地理學家眼中的東方之極——金國日本
※「海上馬車夫」搶下香料核心區
※荷蘭,一隻手在家鬧獨立,一隻手出海去搶劫
※葡萄牙佔領香料群島抓住了世界的錢袋子
※印度洋上的「人間天堂」和寶石中心
TAG:梁二平的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