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產後抑鬱的預防和應對

產後抑鬱的預防和應對

認識產後抑鬱

  • 全球產後抑鬱的患病率約為13%-19%,更多女性會經歷產後暫時性的情緒低落;

  • 產後抑鬱通常在產後六周內出現,但也有病例在產後一年內發生;

  • 儘早識別、接受治療,多數產後抑鬱都可被治癒;

什麼是「產後抑鬱」

由於荷爾蒙的變化、角色的轉變、照顧嬰兒的挑戰和家庭環境等綜合因素,女性在分娩後的一段時期出現情緒問題的風險相對較高。產後的情緒問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 產後情緒低落

影響約40%-80%的產婦,其特徵為情緒不穩定、易哭泣、失眠和煩躁不安,癥狀為其短暫且相對輕微;

應對策略:給予產婦適當的關心和支持,癥狀一般會在數天內自行緩解。

2. 產後抑鬱

影響約13%-19%的產婦,癥狀可能與其他抑鬱症相似,產後抑鬱的女性通常會內疚自責,覺得無力照顧嬰兒;癥狀通常在產後六周內出現,但亦可以於產後一年內發生;

如果以下癥狀已經持續出現超過兩周,需要注意很可能就是產後抑鬱在作怪:

  • 大部分時間情緒持續低落,例如感到沮喪、憂愁、無故的哭泣或欲哭無淚;

  • 對以往有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甚至對孩子也失去關注);

  • 食欲不振;

  • 失眠或早醒;

  • 經常感到疲倦及缺乏活力;

  • 難以集中精神及作出決定;

  • 自責內疚,感到一無是處和絕望;

  • 過分焦慮、煩躁不安。

應對策略:儘早識別,及時接受治療,並得到家人的體諒和支持,多數患有產後抑鬱的女性均能康復。

3. 產後精神病

這種情況較少出現,影響約0.1%-0.5%的產婦,癥狀嚴重且急速,通常出現於產後兩周內,主要癥狀包括幻聽、有被害的怪異想法、自殘或傷害嬰兒的念頭。

應對方法:產後精神病屬於精神科的急症,必須立刻到醫院求診。

綜上,產後抑鬱並不神秘,但卻非常需要我們的重視,儘早識別、儘早治療,給予產後媽媽們支持和理解,是非常必要的。


母親的心理健康對於她們能否在產後體會初為人母的樂趣,享受親密的母親關係,應付育兒的重擔,以最佳狀態為嬰兒的成長和發展做出準備等均至關重要。為減少患上產後抑鬱的風險及影響,以下是給准媽媽和身邊家人預防和應對產後抑鬱的建議:

作為媽媽可以:

1. 對初為人母抱切合實際的期望,有助於適應產後的生活。例如參加產前和育兒的講座及工作坊,有助減輕焦慮。

2. 與丈夫及其他家庭成員建立良好的溝通,促進了解,加強支援。

3. 確保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減少不太重要的職責,例如託人在產後幫忙料理家務和照顧嬰兒。

4. 保持飲食健康。不吸煙,避免食用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飲品。

5. 抽時間多進行戶外活動,多散步多探訪朋友。

6. 多認識其他的夫婦,分享育兒經驗和獲得他人支持。參加母嬰健康院的共享育兒學習班以及產後支援小組。

7. 如有任何育兒或情緒問題,尋求醫護人員的協助。

產後抑鬱的預防和應對

作為伴侶可以:

1. 在她懷孕前作充分的準備,例如做出適當的家庭和財務安排。

2. 與她一同學習更多有關懷孕、分娩和照顧嬰兒的知識。一同面對懷孕的需要,例如陪伴她做產前檢查。

3. 主動分攤家務和照顧嬰兒的責任,讓她有更多機會休息。

4. 主動關心她,了解她在懷孕和產後的情緒變化。給予她時間和空間,讓她抒發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要耐心聆聽,不必急於給予意見。

5. 多鼓勵她。常常透過說話、簡訊、紙條等,肯定她的付出,例如「辛苦你啦」、「喂孩子真的好需要耐心啊,你做的好棒」等。

6. 體貼她在懷孕期間的情況和生產後康復的進度,調整性生活。

7. 鼓勵她安排時間消遣、休息,例如午睡、散步或與朋友相聚。

8. 跟其他父母分享懷孕和育兒的經驗,增強支援。

9. 多了解產前或產後可能產生的情緒問題,如有需要,鼓勵及陪伴她尋求專業協助。

產後抑鬱的預防和應對

作為長輩可以:

1. 現代社會資訊發達、日新月異,照顧嬰兒的方法可能兩代有別,可多以開放的態度,與下一代溝通,理解她們在懷孕和坐月期間的生活習慣,在適當的時候分享自己的經驗,在互相尊重的情況下給予意見,亦要明白他們不一定要跟從我們這一代的做法。

2. 有時也可幫助照顧嬰兒,可以讓孩子的爸媽有二人世界的空間,培養伴侶間的感情。

3. 孩子長大了,該放手了。

產後抑鬱的預防和應對

尊重原創,感謝原創,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隨時聯繫做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大多數媽媽為什麼怨氣重?婆婆越位、丈夫缺位、自己錯位!
無條件但有原則的愛——母愛
高效提升孩子記憶力的秘訣!
家庭教育中不容忽視的「大於號」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