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三面強悍出擊,論「瘋狂」俄羅斯甩了朝鮮幾條街
普京大帝最近三面出擊,強悍的舉動甩出朝鮮幾條街。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昨天開始在歐盟門口展開大規模聯合軍演。這次代號為「西部-2017」 的軍演將持續一個星期。據俄方介紹,共有12700軍人參加這次軍演。但一名軍事專家向法新社表示,俄羅斯是操縱數字的高手,其實俄方這次軍演至少有10萬人參加。
俄白本次聯合軍演的範圍涵括靠近波蘭和立陶宛的邊界地區。儘管俄方宣布這次軍演不針對任何國家,但北約一些成員國認為這是莫斯科在「展示肌肉」。
包括軍演在內,俄羅斯最近在歐洲可謂動作連連,包括在敘利亞向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投下號稱「炸彈之父」的非核炸彈,停止向歐洲委員會繳納會費等。俄羅斯刷存在感為何頻頻拿歐洲「開刀」?有分析認為,北約東擴、美國在東歐國家加強軍事部署一直被俄羅斯視為本國安全重大隱患。烏克蘭危機後,美國和北約國家在東歐地區、黑海和波羅的海地區頻繁舉行大規模軍演,不斷挑戰俄羅斯的底線。俄羅斯也急需通過類似手段震懾對方,顯示本國軍事實力,以維持這一地區的地緣政治均勢,儘管是無奈之舉,但也在情理之中。
坦克戰機開到歐盟門口
儘管俄羅斯方面一再表示,這場軍演「純屬防禦性質」,但北約方面已經神經緊繃。
此次軍演持續至20日,演習場地從俄羅斯科拉半島開始,一直到白俄羅斯,主題是訓練武裝部隊,以保障俄白聯盟國家軍事安全,主要目的在於優化兩國各級參謀部的行動兼容性、對接兩國軍隊及武器指揮系統等。
今日俄羅斯通訊社報道,本次軍演動用了約70架軍機、250輛坦克、200門火炮和10艘軍艦等裝備。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說,本次演習是「今年最重要的武裝大練兵」。
近幾個月來,雖然俄白兩國多次聲明,這不過是一次純粹的防禦性演習,不會對歐洲或某些鄰國構成任何威脅,然而北約國家始終對其透明度表示質疑。「俄羅斯威脅論」甚囂塵上。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就曾表示,將有10萬軍人參與這次軍演。她的說法隨即遭到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批駁,稱馮德萊恩「純屬憑空捏造」。
儘管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認為俄白聯合軍演不會給北約帶來「迫近威脅」,但他同時宣布,北約將對軍演進行嚴密監控。軍演開始前夕,北約在立陶宛投入7架戰機,用於加強波羅的海空中巡邏力量。立陶宛媒體披露,近兩年來,從立陶宛起飛執行波羅的海空中巡邏任務的北約戰機通常只有4架。而據俄羅斯紅星電視台網站報道,來自美國和烏克蘭等多國的2500多名軍人目前正在烏克蘭舉行「快速三叉戟-2017」多國聯合軍演。
其實,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北約與俄羅斯在中東歐地區的軍事對峙就呈現出強化趨勢。特別是在反導和東擴問題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俄羅斯持續施壓,蠶食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根據2016年北約華沙峰會的決定,北約從今年開始實施加強在中東歐國家的駐軍計劃。
白俄羅斯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別洛科涅夫8月底說,北約在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不斷加大軍事部署並頻繁接近白俄羅斯邊境地區,「西部-2017」聯合軍演正是在這個複雜背景下舉行的。
不過,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福明13日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不應賦予俄白聯合軍演政治涵義,軍演名稱「西部」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可以理解為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西部地區,而非特指西方國家、歐盟或者北約成員國。東歐和波羅的海國家居民盡可「安心睡覺」。福明還說,俄羅斯相信在一年最多兩年內能夠重建與北約的關係,包括完全恢復像俄羅斯-北約理事會這樣「出色的互動機制」。
外界也注意到,就在此次聯合軍演開始前一周,北約與俄羅斯進行了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在軍事領域最高級別的一次接觸。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帕維爾與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在亞塞拜然舉行會晤,雙方同意將「繼續保持接觸」。
目前階段,雖然導致北約與俄羅斯關係一度中斷的烏克蘭危機解決進程幾乎陷入停滯,現有的「諾曼底模式」(包括法國、德國、俄羅斯和烏克蘭)似乎難以破局,但不容忽視的是,北約與俄羅斯在打擊國際恐怖主義、防止武器擴散和解決地區衝突等諸多領域有共同利益,存在合作空間。
歐委會會費?不繳了
軍演同一天,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副主席彼得·托爾斯泰表示,俄已停止向歐洲委員會繳納會費。
俄羅斯《消息報》當天援引托爾斯泰的話說,俄羅斯決定不向歐洲委員會繳納會費的原因是其對俄的歧視政策,俄被剝奪了在歐洲委員會議會大會的投票權。
托爾斯泰說,俄合法權利不被恢復,就不會參加歐洲委員會議會大會的工作,也不會繳納會費。他還表示,歐洲委員會議會大會是由各成員國人民選舉出的議員組成的,剝奪俄羅斯投票權,就是對俄人民的歧視。
據此前媒體報道,俄羅斯每年繳納的會費佔歐洲委員會財政預算的7%。
歐洲委員會是一個全歐範圍的組織。俄羅斯於1996年加入該組織。2014年4月,歐洲委員會議會大會通過決議,以克里米亞問題為由取消了俄羅斯的投票權等權利。俄多次要求恢復俄在該組織的一切合法權利。
你投炸彈之母,我扔炸彈之父
據英國《每日鏡報》報道,俄羅斯軍隊近日在敘利亞向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投下了號稱「炸彈之父」的非核炸彈。
炸彈落在了敘利亞代爾祖爾附近,摧毀了「伊斯蘭國」的一個指揮所、一個通信中心,打死了大約40名武裝分子。據悉,被打死的武裝分子中包括「伊斯蘭國」的「戰爭部長」哈利莫夫和主要指揮官謝馬利。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俄羅斯在敘利亞高調亮出「炸彈之父」,除了要對恐怖分子形成巨大威懾,從而掌握戰場主動權外,也有要與美國的「炸彈之母」一比高下的用意。
「炸彈之父」威力驚人。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軍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方曉志介紹說,「炸彈之父」主體升空後,將拋灑出環氧乙烷和鋁粉混合物,使其與氧氣混合後進行引爆。「環氧乙烷遇熱後急劇膨脹,燃燒爆炸,產生大量的熱量和高壓衝擊,其中超過5000℃的極高溫度可以讓爆炸範圍內的物體變成廢墟。」
今年4月,隨著「轟」的一聲巨響,美軍在阿富汗東部針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投放有「炸彈之母」之稱的GBU-43炸彈。「炸彈之母」重約9.5噸,內部裝葯8.2噸,爆炸當量11噸。與普通炸彈相比,「炸彈之母」的爆轟反應時間比普通炸藥多出幾十倍,所以衝擊波的破壞作用要比普通炸藥大得多。
長期以來,美俄一直在軍事技術優勢上相互抗衡,從「炸彈之母」和「炸彈之父」的誕生上便可以看出。2003年3月,「炸彈之母」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炸響,此後,俄羅斯也加快了對巨型炸彈的研製步伐,並立志要研製出比「炸彈之母」威力更大、爆炸力更強的炸彈。2007年9月,俄羅斯成功試爆了被稱為「炸彈之父」的新型炸彈。
從性能和威力上看,「炸彈之父」確實比「炸彈之母」高出一籌。「炸彈之父」的爆炸當量相當於44噸,是「炸彈之母」的4倍。「炸彈之父」的爆炸半徑300米,殺傷面積28.3萬平方米,而「炸彈之母」的爆炸半徑150米,殺傷面積7.07萬平方米,遜色不少。
分析人士認為,在美國使用「炸彈之母」之後,俄羅斯在敘利亞亮出威力更大的「炸彈之父」,不排除在武器裝備性能上「叫板」美國的意圖。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長安街知事APP
點擊展開全文
※「一號工程」倒下了兩博士廳長
※得罪中國樂天成下一個三星?韓國企業提心弔膽
※書記市長雙落馬 副市長交易三女子今被開
※巴西版「崔順實」被捕,推翻總統還有幾步?
※《末日孤艦》里的美軍「神器」,現實中是怎樣的存在?
TAG:長安街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