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黛玉三笑「金玉良緣」,寶玉瀟湘館哭靈,天上人間豈能再聚?

林黛玉三笑「金玉良緣」,寶玉瀟湘館哭靈,天上人間豈能再聚?

一笑:當她聽了傻大姐無心吐真言,「泄機關顰兒迷本性」,身子恍恍蕩蕩,徑往怡紅院去,說:「我問問寶玉去。」見了正在瘋迷中的寶玉,一向含而不露的黛玉,竟對著寶玉傻笑,竟直問寶玉:「寶玉,你為什麼病了?」寶玉回答:「我為林姑娘病了。」

此情此境,彷彿對面坐的不是林姑娘,而是他們在以口問心,以心答口,自言自語,說得那麼直率,竟把在旁的襲人紫鵑嚇得「面目改色」,連忙用言語岔開。

黛玉與寶玉早已知己相托,但由於封建統治者最忌這種「心病」,於是他們的戀愛始終是潛在的,非但不敢明說,連自己都不敢承認,平時的情感總埋在心理,許多問題不能用嘴來問,只能用心來探索。

而此時,一旦得知大事有變,便不自主地失常。只有失常,她才可能如此直接地問寶玉;在那樣的社會,那樣的家庭,黛玉只有失常,才可能當眾吐出她的真情。

當她吐出血來,恢復常態時,卻一如既往,不能當眾道情。

二笑:黛玉病體垂危,張羅金玉良緣的長輩們,看她病了,全來探看她。

她們勸她:「你養著吧。」

她微微一笑把眼睛又閉上了。

此時精明的黛玉已知逼她走上絕路的就是賈母等。逼迫如斯,冷酷如斯,可反過來,還勸人保重,多麼虛偽。黛玉對這主宰她的命運之神,報以輕蔑的微笑,連多看她們一眼的興緻也沒有了。

她們又說:「我看這孩子的病,不是我咒她,只怕難好。」不僅不體諒苦命的外孫女,反而說「這個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沒心腸了。」

「心病」不醫,身病也不治,何等冷酷,難怪黛玉對她們的勸喻,付之一笑。黛玉這一笑,是劃破黑暗長空的閃電,是刺破宗法家庭皇上心肺的利劍。

三笑:黛玉之病日重一日,紫鵑怕黛玉難以支持,於是以謊言善意規勸她:「姑娘的心事,我們也都知道,至於意外的事,是並沒有的。姑娘不信,只拿寶玉的身子說起,這樣大病,怎麼做得親呢?姑娘別聽瞎話,自己安心保重才好。」

黛玉微微一笑,也不答言。

她既希望寶玉、寶釵成婚是「瞎話」,但又不相信是「瞎話」(別人可以說瞎話,唯傻大姐不會說瞎話)。

她懂得紫鵑不像別人,而是出於疼愛之心,而唯其愛心過重,所以才會在這病重之時騙她。這更反證傻大姐之話並非「瞎話」,多麼複雜的心理推斷啊,可這些黛玉又何以向紫鵑說得清呢?於是只有無言。

在無言之中,正反映黛玉悲痛欲絕,於是又咳出好多血來,這血是悲切的回答。她絕望了,於是將那詩稿一起丟入火爐焚燒起來.可見任何安慰對她都是多餘的。

如果說,第一笑是傻笑,第二笑是嘲笑,第三笑則是苦笑。這三笑中,除第一笑是非正常的笑,其餘兩笑均是清醒的笑,黛玉對自己的前途和這種悲劇形成的原因,已有清醒的認識。

然而,黛玉對寶玉在造成這種悲劇中究竟充當了一個什麼角色,在臨死時並不清楚。她臨死前對這荒唐的世界只能付之一笑,而對寶玉卻是反常地直聲叫道:「寶玉I!寶玉!你好… … 」

這未盡的半句話,或許寄託著無限的哀思和憤慨:寶玉寶玉,你好狠心,你為什麼如此負心?

就連紫鵑也一時認為是寶玉負心:「今日倒要看看寶玉是何形狀,看見了我怎麼樣過得去。那一年我說了一句謊話,他就急病了,今日竟公然做出這件事來,可知天下男子之心,真真是冰寒雪冷,令人切齒的。」「寶玉我看她明兒死了,你算是躲得過,不見了!你過你那如心如意的事,拿什麼臉來見我!」』

紫鵑到底還能看到真相。然而黛玉話沒問完就咽氣了,從此再也得不到真實的回答。

直到寶玉來到瀟湘館哭靈,才作回答:「林妹妹,林妹妹,你別怨我,只是父母作主,並不是我負心。」然而林妹妹已謝世,他永遠解釋不了這天大的誤會。生時肝膽相照,訣別卻無法交心,叫人焉能不傷悲。

在這之前有晴雯的負屈而死,可晴雯臨終還能和寶玉談幾句衷心衷情的話,還交換過紀念品,她死而無憾。黛玉卻連這點安慰都沒有。假如黛玉知道寶玉完婚是病中受騙的,這對她尚有一點安慰——寶玉終是知己不變。然而她是在徹底絕望中死去的,以為世間一切人包括唯一知己相托的寶玉,都拋棄了她……,假如真的是寶玉負心,如《 杜十娘》 中的李甲,讀者心中尚可不存遺憾― 原來他是如此,終是不值得愛的。

黛玉死前,一個在病中,一個在謎中,兩相隔絕,無法交心。寶玉婚後,一個在九泉,一個在靈前,雖寶玉千呼萬喚,也無法使黛玉知道自己的真心和委屈,這樣的悲劇,意蘊深厚,發人深思。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港台文學選讀 的精彩文章:

林黛玉一生的境界,都蘊藏在蘇軾這句詞中!
白落梅:《紅樓夢》是誰的情場?又是誰的名利場?
為什麼中國男人的啟蒙老師都是日本女人?
嚴幼韻式優雅晚年:「擺脫痛苦的最好方式,便是帶著它繼續生活」
重逢的戀人問你過得好不好,實際是在問?

TAG:港台文學選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