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揚:比特幣並未服務實體經濟 且危及金融穩定

李揚:比特幣並未服務實體經濟 且危及金融穩定

摘要: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不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有很多,對它們進行炒作是金融業的自娛自樂,比特幣就是一例。比特幣打著高新科技旗號,並不具備貨幣特徵,且危及金融穩定,進而危及宏觀經濟穩定。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作者張家偉。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有些金融創新並沒有服務於實體經濟,比特幣就是一例。他稱,比特幣不是貨幣,而且危及了金融穩定,進而危及了宏觀經濟的穩定。

李揚在「2017金融街論壇」上表示,不服務市場經濟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說在MBS、ABS基礎上產生了非常多的衍生品,衍生品本身和市場經濟的關係就已經疏遠了,衍生品的衍生品基本上找不出他們之間聯繫的蛛絲馬跡了。

對它進行炒作,就是我經常說的金融業自娛自樂,這種自娛自樂把整個經濟,整個金融推到了危機的風頭上,以至於全球不得不用一次非常大的,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的危機,來糾正這種不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

他表示,要說起來,現在還有一些不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比如說比特幣。

李揚稱,比特幣本來打著高新科技的旗號,覺得可以擺脫央行,擺脫黃金,可以給社會一個新的定價標準,新的支付手段,促進宏觀經濟穩定發展,打的是這個旗號,但是事實上產生的不是這個效果。

他稱,比特幣不是貨幣,貨幣所需要的幾個條件比特幣並不具備,比如說必須幣值穩定,幣值不穩定怎麼能做貨幣呢?比如說它的供應能夠隨著經濟增長而穩定地增長,但是它並不具備這些特點,它危及了金融穩定,進而危及了宏觀經濟的穩定。

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女士、先生,大家下午好!

我每年都要在這兒跟大家分享一些看法。今年要講宏觀穩定、金融穩定。如果講宏觀經濟和金融之間的關係,就離不開7月15號結束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我們一定要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精神來搞好宏觀經濟和金融穩定的關係。

下一步的金融發展應當有三個標尺或者說有三個原則,一個原則就是服務市場經濟,第二個原則是支持普惠金融的發展,第三個原則是支持綠色金融發展,金融如果做到這幾點,對宏觀穩定來說,就是功莫大焉。今後,宏觀經濟要想穩定發展就取決於這三個領域的進展。

先說服務實體經濟,這個話是一個老話題了。我想結合金融創新,Fintech最近出的一些情況來說一說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問題。

昨天最大的新聞是丁氏兩兄弟被判刑了,他們做的就是Fintech,在這個領域中呼風喚雨,坑害了很多人,對宏觀經濟產生了危害。金融是一個高科技產業,所有科技的成果都會在金融行業當中率先廣泛使用。我可以舉一些很熟悉的例子,比如說抵押貸款證券化,這在當時也算是高新科技應用於金融活動的非常著名的例證。最早這種把一批信貸資產放在一起,分割出各具特色的現金流,依據它發新的證券,滿足不同人的投資需求,這種想法早就有,由於科技沒有發展到這種程度,這個想法變不成產品。在上個世紀50年代前後,隨著新的計算技術的發展,它變成了現實。所以現在我們在市場上,大家都可以看得到,可以投資於大量的證券化資產,因為必須能夠迅速地算出價值,然後給他定價,這就是高新科技服務於實體經濟的例證。

但是與他相關就有很多不服務市場經濟的例子,比如說在MBS、ABS基礎上產生了非常多的衍生品,衍生品本身和市場經濟的關係就已經疏遠了,衍生品的衍生品基本上找不出他們之間聯繫的蛛絲馬跡了。對他進行炒作,就是我經常說的金融業自娛自樂,這種自娛自樂把整個經濟,整個金融推到了危機的風頭上,以至於全球不得不用一次非常大的,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的危機,來糾正這種不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

要說起來,現在還有一些不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比如說比特幣,最近中國政府明確說,在中國關閉比特幣的交易。比特幣本來也是打著高新科技的旗號,覺得可以擺脫央行,擺脫黃金,可以給社會一個新的定價標準,新的支付手段,促進宏觀經濟穩定發展,打的是這個旗號,但是事實上產生的不是這個效果。比特幣它不是貨幣,貨幣所需要的幾個條件比特幣並不具備,比如說必須幣值穩定,幣值不穩定怎麼能做貨幣呢?比如說它的供應能夠隨著經濟增長而穩定地增長,但是它並不具備這些特點,它危及了金融穩定,進而危及了宏觀經濟的穩定。

今天我們講金融和實體經濟的關係,講金融和宏觀穩定關係的時候,第一條,這個產品是不是有助於實體經濟的發展。我們看到全球的趨勢,在危機之後,金融業回歸簡單,回歸標準,回歸本心,找回了初心,線上線下統一,基本上是這個趨勢。我體會這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主要的思想也是這樣。

以美國的情況來說,危機之後,很多金融的泡沫都被擠出去了,但是股票、債券、信貸市場穩定發展,說明經濟還是需要金融的,但是需要和實體經濟密切關聯的金融活動穩步發展。

第二條,我們必須支持普惠,普惠這個概念在中國的引進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我印象很清楚,三中全會公布的時候,很多人打電話問我什麼叫普惠金融,可見這個概念在我們這兒的時間並不長。普惠金融進入我們視野的時候,只是當做金融業主業做完以後順便去做的事情,沒有把它當成金融業多重要的活動,覺得賺錢之餘搞一點這個事情就可以了。但這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把普惠金融作為金融業必須做的事情之一,金融只有普惠了,才能對宏觀經濟的穩定,對社會的穩定產生積極的作用。

2014年法國有一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寫了一本書《21世紀資本論》,另世界動容,這裡面基本的結論就是資本主義世界的市場經濟體系,三百年來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短暫的20多年,其他的時候都是加劇了財富分配的不公平。因此它是所有社會動蕩的根源。你仔細看一看就知道了,此言不虛。這樣一種不公平進入上世紀後十年以及本世紀以來,更集中的體現為做金融的人處於收入分配的頂端。本世紀以來,與此有關的事件都是針對金融業,像佔領華爾街就是指向這批高收入,特別是金融業的高收入者,這些問題需要解決,當然需要普惠金融的方式去做。

獲得公平的金融服務,是每個人的天賦人權,你不能剝奪他獲得金融的權利,但是過去的金融體制事實上沒有向他們提供服務,他們存在就是提供無窮無盡的血液來供大資本去使用的,這種情況不能繼續下去了,如果再繼續下去的話,會危及宏觀穩定。會危及整個國家的穩定。但是要做普惠金融也不容易,如果我們拘泥於傳統的手段,是做不了的,所以也需要創新。

我非常高興最近幾年一些使用新技術的金融活動,金融安排,大大降低了金融的進入門檻,大大的方便了最普通百姓接入金融系統的路徑,使得普惠金融真正能夠做得到。現在有很多機構,我們看到做得非常好的,特別是基於互聯網的機構,其實就是在普惠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們也看到國內的大機構,由於普惠是他的一個任務,而基於他原來的體制機制,原來的這套方法做不了,所以傳統的大機構正在和新型的金融機構相結合,今年上半年可能最大的新聞之一,就是中國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中國的四大互聯網巨頭戰略結合,這樣的話,就會使得普惠金融這個事情在中國做實了。金融普惠做實了,宏觀經濟穩定了,社會也因此能夠穩定。

第三,綠色。說實話,按照現在的架構,金融是很難服務綠色的,簡單的說,如果做綠色的投資,綠色的經營,是不掙錢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我們想兼得,但是事實上這兩者存在衝突,非此即彼,要想得金山銀山就得不到綠水青山,要想保住綠水青山,就很難得到金山銀山。如果是這樣的話,宏觀經濟運行也是不穩定的社會的安定也是不穩定的,如果綠色得不到強調,隨著經濟增長,我們會獲得一個越來越不適宜人居的環境,我們要這個經濟幹什麼呢?社會的安定何在呢?這也需要我們金融創新。

現在我看到已經有很多這方面的探討,使得我們在商業可持續基礎上推進綠色金融有了條件,只有這個做到之後,宏觀經濟運行,社會的運行才會進而穩定。

總之,這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給中國的金融發展撥正了航向,有一些新的坐標,我們必須按照新的坐標來對標,按照新的坐標來改造我們的金融,這樣才會使得金融能夠成為促進宏觀經濟穩定增長的因素,從而能夠為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正能量,這方面需要我們努力。

謝謝!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見聞 的精彩文章:

股價跌超7% 創下四年最差表現 甲骨文的財報究竟有多糟?
比特幣暴跌近10% 數字貨幣全線下挫
軟銀滴滴牽頭 Uber700億估值敲定百億美元融資
淡馬錫要投Magic Leap 估值飆至60億美元 但依然沒有一款產品發布……
印度人直呼往返飛香港買蘋果手機都比本土便宜!

TAG:華爾街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