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的奇葩皇帝朱厚照為什麼推崇伊斯蘭教?

明朝的奇葩皇帝朱厚照為什麼推崇伊斯蘭教?

明武宗朱厚照崇信伊斯蘭教,在其在位期間(1506—1521),曾對當時中國社會的各個宗教進行過評述,他認為:「儒者之學雖可以開物成物,而不足以窮神知化。佛老之學,似類窮神知化而不能復命歸真。蓋諸教之道各執一偏,唯清真認主之教,深源於正理,此所以乘萬世與天壤久也。」可見其對伊斯蘭教的推崇。

+

明武宗朱厚照

他還親自寫了許多讚美伊斯蘭教的詩,後來被編輯成了《御制尊真主事詩》。在這裡,舉其中一首作為例子,詩曰:「一教玄玄諸教迷,其中奧妙少人知,佛是人修人是佛,不尊真主卻尊誰?」

明武宗朱厚照還有一個阿拉伯文的名字,叫作妙吉敖蘭(mejid-Allah),意思為安拉的榮耀。

說完明正德皇帝,可能大家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朱厚照為什麼會信奉伊斯蘭教,是不是有什麼緣故,還是他就是明代唯一一個特例呢?

他當然不是明代僅有的穆斯林,說起明朝皇室信奉伊斯蘭教,要追溯到其開國皇帝朱元璋。目前學界對此問題還有爭議,但其中的一派就認為,朱元璋本身就是回族。我在這裡列舉此派觀點的兩個主要依據。

+

網路配圖

一個就是朱元璋對其父母的安葬形式。據《明史》記載:「至正四年(1344年)旱蝗,大飢疫,太祖時年十七,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里人劉繼祖與之地,乃克葬,即鳳陽陵也。」而什麼是「克葬」,又如何「克葬」的,《明史》並沒有詳細記述。

而在海外史學家黎東方博士所著之《細說明朝》中,則說朱元璋是在鄰居的幫助下,與其二哥朱興盛一起將其父母和大哥朱興隆的遺體,用白布裹起來而下葬的。照此推斷,《明史》中所謂「克葬」,即伊斯蘭教中規定,穆斯林去世後,必須先穿「克凡」(白布殮衣)然后土葬,故朱家當為回族。

+

回族的葬禮

第二個就是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權,跟隨他一起打天下的主要將領都是回族。元末蒙古統治者把大量的回回人、色目人從大都、中都貶到豫南、淮西等地區。朱元璋當時就在這些地區,發展聯合了許多色目人、回回人組成起義軍。在這些回回人中,湧現出後來的明朝開國功臣名將,著名的有常遇春、胡大海、馮國勇、馮勝、丁德興、藍玉、沐英、華雲、李文忠等。因此中國民間流傳著「十回保一朱」和「十大回回保明朝」的說法。

+

網路配圖

再有就是朱元璋的夫人馬皇后是回民,因為她的後裔尚存。

朱元璋登基後敕建清真寺於南京、西安及滇、閩、粵等地區。南京清真寺賜名「凈覺寺」,落成後朱元璋數次臨幸,並御制至聖《百字贊》賜清真寺,其文如下:

乾坤初始,天籍注名。傳教大聖,降生西域。受授天經,三十部冊,普化眾生。億兆君師,萬聖領袖,協助天運,保庇國民,五時祈佑,默祝太平。存心真主,加志窮民,拯救患難,洞徹幽冥,超拔靈魂,脫離罪業。仁覆天下,道冠古今,降邪歸一。教名清真,穆罕默德,至貴聖人。

從《百字贊》中不難看出,朱元璋高度讚頌了真主和穆聖,褒揚了伊斯蘭教。如果他對伊斯蘭教沒有信仰和深刻認識,是寫不出如此贊文的。

+

明代有阿拉伯文字的青花瓷

正德皇帝是否信仰伊斯蘭教,這是個有爭議的學術問題。不過自明清以來,中國民間,尤其回民聚居區流傳著明朝開國大帝朱元璋、馬皇后及扶助朱元璋開創明朝天下的文臣武將多為回民,如李善長、劉伯溫、徐達、常遇春、馮國用、馮勝、胡大海、藍玉、湯和、鄧愈、華雲等,在起義前不但彼此相識,而且是拜把為兄弟的回民,故民間才有「十回保一朱」和「十大回回保明」之說。但是,明正史並未提及朱元璋的族屬和宗教信仰,而只記載他在起義前當過「和尚」,也未載常遇春、胡大海、李文忠、丁德興、華雲、沐英等武將的族屬和宗教信仰,在《大明英烈傳》中主要宣揚他們的武功業績,形容他們為「剛烈之回民」。

現代以來,穆斯林史學家從他們的出身、思想言論和行為以及從他們的後裔中考證出他們的族屬和宗教信仰,確定他們是元代來自西域,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其中多數為回回。因此,回族中世代相傳是有一些根據的,而不全是憑空臆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案組37號 的精彩文章:

網路組隊、暗語溝通……「內訌」引發5盜墓團伙被「端」
創紀錄:遼寧黑老大袁誠家獲6.79億元國家賠償
榆林產婦墜亡,家屬醫院各執一詞:「是誰拒絕剖宮產」?
關於羊水的N個秘密,孕媽們都驚呆了!
「一屍兩命」的悲劇再次上演,如何避免下一次悲劇?

TAG:重案組3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