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豆瓣影評:諾蘭的,和真實的,敦刻爾克

豆瓣影評:諾蘭的,和真實的,敦刻爾克

本文作者「瑞鶴」,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人得非常堅強,才能直面那些脆弱和不堪,勇敢地活下去,所謂Be British,大抵如此

放一張我覺得很贊的劇照鎮樓

幾天前,豆瓣上忽然發起了一個討論,什麼樣的戰爭片才是好的。

我就隨便寫了幾句—— 能讓人看了以後對戰爭犯噁心,對命運的無常感嘆不已,而不是泛起什麼雖遠必誅的狗血和不知所云的豪情,都是好的片子。誰說的來著,戰爭如此殘酷是一件好事,不然會有太多人愛上它。

彼時我還沒看到這部電影。我讀書不多,不是諾蘭的粉,且不是一個經常刷電影的傢伙,並不能見微知著,說出許多高屋建瓴的話出來,以下寫的東西,權當是一個無聊的傢伙寫的一些無趣的文字罷了。

1, 阿登(Ardeness)

影片開始的時候,德國人的傳單漫天飛舞,傳達的信息也非常言簡意賅——你們被包圍了。

這個包圍圈形成的原因,我簡單地畫了個草圖。

1940年5月,敦刻爾克包圍圈形成的原因,自己匆忙畫的一個草

簡要地說一說,法國對德國的敵意是早有防備,在直接接壤德國的南部,法國有完備的馬奇諾防線(Maginot Line)。在北部,法國不直接和德國接壤的地方,是荷蘭和比利時這幾個中立國。按照英國和法國的設想,這幾個中立國起碼也能擋住德國軍隊幾天,到時候英國遠征軍和法國軍隊直接救援中立國就是,嗯,一切看起來沒有問題。

只有一個地方被遺漏了,南部的馬奇諾防線和北部的中立國之間,德法交界處的一片山地,阿登(Ardeness)。山地嘛,丘陵嘛,還到處都是森林,不用設防。

當德國人開始進攻的時候(1940年5月10日),德國人的B集團軍群(下轄3個裝甲師)向著荷蘭和比利時進攻,英國遠征軍和法國軍隊也就迎著德國人上去了。

與此同時,德國人真正的主力,A集團軍群(下轄7個裝甲師)從基本不設防的阿登山地沖了出來,在色當(Sedan)這裡迅速渡過了默茲河(River Meuse),然後向右轉,沖向大海,一路上如入無人之境。德國的兩個集團軍群打出了非常漂亮的Hammer and Anvil戰術,徹底切斷了英法聯軍退回法國的道路。

站在德國人的對面,英法聯軍發現自己的處境很不妙,一周前的局勢不說是一片大好那也是勢均力敵,現在,忽然一切都崩了。不用德國人的傳單,換誰心情都會很崩。

這種絕望,是那種從充滿希望突然跌落到地獄的那種,最殘酷的絕望。

在這種絕望下你不需要別人再給你提醒,所以那些傳單其實跟廢紙差不多。提醒那些士兵自己還活著的,大約只有槍聲和同伴的屍體。

諾蘭用跟拍的手法一路跟著那個主角晃動著跳過了牆,爬過了街壘,你以為他會得救的時候,他的面前出現的,就是大海,沙灘,還有等著撤退的士兵,就是幾乎沒有船。

絕望,那種深不見底的絕望。

2,斯圖卡(Stuka)

我大概在兩年前就知道諾蘭要拍敦刻爾克的消息,我當時就在想,看看電影里的斯圖卡該怎麼表現。

Ju-87,這個東西最恰如其名的詞,就是斯圖卡,而不是什麼「俯衝轟炸機」這類很平淡的表達。在我看來,斯圖卡這個詞的含義,遠遠超過飛機,它是那種現實化的死神和恐懼。

從天而降撲向目標的時候,斯圖卡除了引擎的聲音,還有那種異常尖利的汽笛聲,很難形容那種聲音給人的感覺,但至少有一點,這種聲音比撕心裂肺要瘮人得多(很多二戰紀錄片的片頭就是斯圖卡的哨音,雖然經過了很多的弱化,但還是讓人聽了悚然一驚)。大概自己受二戰荼毒比較深,很長一段時間,當我看到siren這個詞的時候,想到的不是海妖的歌聲,而是斯圖卡。

對斯圖卡可以有很多的表現,二戰初期,作為德國空軍的明星,斯圖卡留下了很多經典的照片,但在我看來,這些照片都不能完全展示「斯圖卡」這個詞的全部含義。

向目標俯衝的斯圖卡,注意俯衝的角度近乎垂直

一張非常著名的照片,斯圖卡投彈的一瞬間

這兩張筆者選的照片,站在德國人的角度的確是很好的宣傳素材,但還不夠。

對斯圖卡最深的理解,應該來自於它們的目標——這就是諾蘭選的角度,他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諾蘭用很慢的慢動作記錄了斯圖卡俯衝的場景,不需要天空中飛機的樣子,只要聽著那個尖銳的,死神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就夠了。你看地面上那些人聽到這些聲音之後那種慌亂和麻木兼備的神情就能夠知道斯圖卡意味著什麼。

Stuka Diving!

人到了最恐慌的時候大體都是麻木的吧。有些士兵機械地躺在沙灘上拿著手裡的步槍對著斯圖卡開火,全然沒有注意其實自己就躺在斯圖卡的俯衝路線延長線(也就是炸彈落點)附近。炸彈爆炸的特效也做得特別好,沒有太多的煙火,只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沙子和濃煙,等這些過去了,原先的那些人什麼都不剩。

片子到後來也有另一架斯圖卡俯衝的鏡頭,在這個從天而降的死神面前,那個無比堅強的海軍軍官默默地垂下了眼睛——那一刻,可能他認命了。

那種穿透屏幕的恐怖壓倒一切,無處可遁。

現在是沒有會飛的斯圖卡了,倘若有,我覺得最好的飛行表演就是這樣,它帶著這樣尖銳的嘯叫聲沖向地面,在一片驚愕的觀眾頭上猛然拉起。非如此,斯圖卡的這個詞代表的恐懼和絕望,怕是要失傳的。

諾蘭在這個片子里用了很多音樂,音效和慢鏡頭分鏡頭去烘托各種氣氛,在我看來,他對於斯圖卡的處理可以打滿分,甚至說句略誇張的話,那兩段斯圖卡俯衝的鏡頭,就完全值回票價。

3,膽怯(Trepidition)

我沒經歷過真正的戰爭,但大概還是惜命的。用我的話說,戰爭片能給人看的血脈噴張的,基本上導向都出了問題。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這種話誰都會說,但不到臨死,誰都不知道這句話到底在講什麼。

所以將近20年前的拯救大兵瑞恩是一個永恆的經典,片子開頭那個登陸的場景拍的應該是前無古人,後難有來者了。擰開水壺蓋子的時候手會不受控制的抖動,隨著海浪的顛簸,人會不自覺地嘔吐,甚至可能尿失禁,等等等等,重要的是,這都不受控制。反正一會兒登陸艇一開門,等著他們的就是德國人的機槍子彈。

這部敦刻爾克用了很多篇幅表現了顫抖,抬著擔架的人們腳步蹣跚,一群人躲在那條拖網漁船里,聽到外面的響聲抖得不行。這種顫抖伴隨那種愈發強烈的音樂節奏,給人說不出的感覺——這部電影要去電影院看,選3或者4排的中間,我去看的時候人不是很多,就很容易有那種代入感——代入自己之後,表示自己並不想被代入第二次,然則諾蘭在這個電影里把我帶入了何止兩次,1940年當事人的很多痛苦,就這樣通過顫抖傳到了2017年。

就是一直抖,不受控制的抖,戰場上那種膽怯如此輕易就可以把人俘虜。

那個被遊艇救出來的傢伙不想再回去敦刻爾克,一失手把遊艇的夥計打成重傷,終於不治。但這個人讓人無法恨起來。

那個傢伙似乎連害怕都不會了......

他完全不會說話了,即使會說話,按照遊艇老船長的話說,那種恐懼或許一輩子都不會好了。沒經歷過戰場的人,很難去指責這個。

那種穿透屏幕的膽怯壓倒一切,無處可遁,嗯,這就是戰爭吧。

PS:我覺得戰爭片的意義不在於反戰,這是個很簡單的「事實描述」和「價值描述「的區別。好的戰爭片只是對戰爭進行事實描述,至於價值描述,戰爭的意義何在,那就見仁見智啦。(這也就是我覺得日本戰爭片,像男人的大和,永遠的0,拍的不如敦刻爾克這種片子的原因,反戰意味太濃,人物的很多內心獨白其實脫離了戰場,為了把一些話說出來而會削弱許多必要的東西~~)

4, Be British

這是我和朋友聊天時經常說起的一句話,沒記錯的話,這是泰坦尼克號船長臨死時的遺言吧。

說到英國人,很多人會很嗤之以鼻。很多人會覺得這個國家在歷次戰爭中總是窩囊地戰敗戰敗戰敗,一戰的時候,日德蘭海戰,英國人的損失比德國大很多;二戰就不必說了,敦刻爾克在這個電影問世前被很多人當做笑柄,英國的軍隊在北非被隆美爾打的灰頭土臉,英國的海軍在印度洋被日本人打的跑到了馬達加斯加,等等等等。

但是英國人贏了。

我有時候會想,損失那麼慘,那麼絕望的情況下,是什麼讓英國人撐了下來。

大概就是這個Be British吧。人得非常堅強,才能面對那些脆弱和不堪,勇敢地活下去。

當年在日德蘭,貝蒂看著自己的戰巡被德國人打沉了好幾艘,只是嘟嚷了一句,我們這些該死的船今天有點兒毛病(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our bloody ships today)。然後什麼都沒說,繼續帶著剩下的船去跟德國人死磕。

敦刻爾克的電影里,這個Be British是在很多時候能感受到的。那個遊艇的老船長經歷了那麼多悲痛,在電影里一滴淚都沒掉。那個海軍軍官留下來幫著法國人逃生,那些個逃回來的士兵在國內受到的英雄般的歡迎,等等等等。有人把這個斥之為「西方主旋律」,關於這個我不做評價,但我想說,如果沒有這種Be British的精神,就算有戈林元帥幫忙,英國1940年想必也早投降了吧。

1805年10月21日,納爾遜在特拉法爾加他的旗艦上升起了Z字旗——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one will do his duty(英格蘭希望諸位恪盡職守).後來,海戰打贏了,他自己卻被流彈擊中,死在戰場上。

這樣的國家實在沒什麼理由去輕視和詆毀。1915年,即使在英國在土耳其的登陸被打退了,凱末爾也還是說出了這樣的話:永遠不要跟英國為敵,歷史證明,他們這一方總是獲勝的——這比100年後的許多人見解真的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即使現在,有時候這種Be British還是會偶爾地冒出來一下,我有幸看球,就會在球場上見識的多些。1999年曼聯在諾坎普最後補時絕殺拜仁,2005年伊斯坦布爾之夜利物浦從0比3的絕境一路逆轉,那些蕩氣迴腸的歷史是可以永遠永遠傳誦下去的。弗格森在逆轉拜仁之後說,這該死的足球(Football, bloody hell),在我眼裡這是一個典型的英國紳士的做派,面對了那些難以想像的困難之後,或者成功,或者失敗,淡然地抱怨一句,繼續勇敢地活下去。

還好英超聯賽里這種戲碼很多,不像敦刻爾克這種電影要等的。

5,對電影的吐槽和讚賞(Pros and Cons)

看過電影之後我曾經小吐槽了下敦刻爾克,比如我說過,這幾架噴火飛機跟開掛一樣的打怪練級么,打掉一架,level up,再打掉一架,又是level up,然後最後沒油了,game over。Luftwafe(德國空軍)再怎麼戰略失誤,自己的Bf-109被噴火這麼揍也實在荒唐;而且,竟然讓He-111這種低空性能奇差的飛機去炸船么?表示空戰那裡儼然有一丟丟抗德神劇的感覺。還有還有,電影里的德國戰鬥機Bf-109,其實機頭不應該是黃色的,那些被盟軍稱為「黃頭雜種」的德國戰鬥機是JG-2戰鬥機聯隊(海峽聯隊)1941年開始採用的塗裝。關於這點諾蘭也說了,黃色機頭的Bf-109是一種更好的視覺衝擊效果,雖然他知道這樣的飛機歷史上不存在。

站在英國人的角度,真實的空戰比電影里的殘酷很多。德國空軍的戰鬥機雙機編隊(Rotte)比電影里三架噴火的那種編隊要有效得多,雖然戈林元帥的水平怎麼樣我不評價,但那些飛行員顯然不是吃素的。敦刻爾剋期間沒有發生過英國飛行員一次出擊就可以當王牌的事情,更不會發生「一架燃油耗盡,沒有動力的噴火不知道怎麼了就打下了斯圖卡」的事情。反正,真實的空戰比電影里反映的慘烈許多。

我一些朋友會覺得這個片子不算戰爭片,會覺得這個抗德神劇的氣氛過於濃重。但我覺得,即使如此,這還是一部特別好的戰爭片。就算那幾架噴火的戰鬥力真的爆表,電影當中看到的那些飛行員也不會因為擊落了德國轟炸機而狂喜或者怎麼樣的。就是麻木,用麻木壓下恐懼,在麻木當中做出自己的選擇,如此而已。

這個片子最贊的那個片段我覺得是接近片尾失去燃料的噴火戰鬥機划過敦刻爾克的海灘的時候。從天上看,是個很優雅的慢動作,如詩如畫。

但從地上看,天上的飛機如流星般划過天際,這兩個鏡頭交替著反覆出現,會讓人強烈地感受到,嗯,既然宿命不可抗,那就享受它吧,這樣的感覺。

而且這個宿命最終的結局是在片尾才展現的,中間有好長好長一段時間,諾蘭在敘述別的事情,那些士兵回到了家鄉,等等等等。

諾蘭這種把很多事情打碎之後如魔幻的蒙太奇拼接,像極了我愛的作家卡爾維諾。他的電影有很多別的東西,別人都已經吹過了,這個敘事風格,我一定要單獨拿出來吹一波。

6,一個不算結尾的結尾 (Some Haste Ending)

片子接近結束的時候,英國的士兵們在看報紙上,丘吉爾的演講。那個是我中學的時候偶然看到,印象極深的一篇演講辭——

I say to the House as I said to Ministers who have joined this government,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We have before us an ordeal of the most grievous kind. We have before us many, many months of struggle and suffering.

You ask, what is our policy I say it is to wage war by land, sea and air. War with all our might and with all the strength God has given us, and to wage war against a monstrous tyranny never surpassed in the dark and lamentable catalogue of human crime. That is our policy.

猛一看會覺得,嗯,用的詞,寫的句子都蠻平實的嘛,沒什麼大不了的。但仔細一想,真的,沒幾個人能夠寫出這樣的東西來,這篇東西的史詩感如此強烈,它超越演講,超越文學,已經很難用具體的語言來形容。這個演講辭被普通的士兵讀出來,放在敦刻爾克的結尾,很好。

末了忽然想起來William Faulkner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的那段頒獎辭,跟丘吉爾這篇相比,亦毫無遜色,摘錄如下,在我看來,它道出了好的文學,好的電影,當然還有好的藝術,一條最重要的標準。

He must learn them again. He must teach himself that the basest of all things is to be afraid; and, teaching himself that, forget it forever, leaving no room in his workshop for anything but the old verities and truths of the heart, the old universal truths lacking which any story is ephemeral and doomed -- love and honor and pity and pride and compassion and sacrifice. ......

Until he relearns these things, he will write as though he stood among and watched the end of man. I decline to accept the end of man. It is easy enough to say that man is immortal simply because he will endure: that when the last ding-dong of doom has clanged and faded from the last worthless rock hanging tideless in the last red and dying evening, that even then there will still be one more sound: that of his puny inexhaustible voice, still talking. ......

The poet"s, the writer"s, duty is to write about these things. It is his privilege to help man endure by lifting his heart, by reminding him of the courage and honor and hope and pride and compassion and pity and sacrifice which have been the glory of his past. The poet"s voice need not merely be the record of man, it can be one of the props, the pillars to help him endure and prevail.

塵歸塵,土歸土,唯人性,光輝的,醜陋的,複雜的,該死的人性,一直都在,嗯。

PS:本文授權微信公眾號「尼伯龍根工廠」轉載

(全文完)

本文作者「瑞鶴」,現居上海,目前已發表了14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瑞鶴」關注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每年規模最大的傢具展開展,關於年輕化趨勢,我們總結了15個看點
豆瓣日記:黑科技創造嶄新世界,玩遊戲也能拯救人類
豆瓣日記:托馬斯迴旋
豆瓣日記:書桌上方的牆面怎麼整?教你幾種簡單但夠唬人的牆面裝飾教程
豆瓣日記:在午後

TAG:每日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