瑋哥晨語 肉食者
老朋友殺了只雞,蒸了小米飯,叫我去鄉下打個牙祭,這事值得發到朋友圈裡嘚瑟嗎?
是的。孟浩然肯定地說。
於是,便有了流傳至今的詩篇: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過故人庄》)
類似的事,也發在陸遊的朋友圈裡: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游山西村》)
那時,即使你是個小地主,吃只雞,殺只豚,也有一點小小的奢侈。
原因很簡單。因為飼養家禽需要糧食。而糧食,總是不夠吃,總是很寶貴。
因此,有肉吃,就更不容易了。
相傳,孔子周遊列國,四處碰壁,心灰意冷,回去開館授徒,搞民辦教育,收了三千弟子。
這些學生來拜師,需要交學費嗎?
是的。孔子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
什麼意思?束脩,就是十條臘肉。孔子說:給我送了十條臘肉的,我沒有不好好教的。
牛。
那時,送得起十條臘肉的,恐怕不是土豪,也是中產。雖然,也有像顏回、子路、冉求、伯牛這些寒門學子,被他培養成了君子。
那也得考奧數,拼智商。
過了一千六七百年,南宋出了個大理學家朱熹,出來抱不平:束脩,其至薄者。意思是說,十條臘肉,學費太低了。
何出此言?可能是南宋的豬多了,豬肉不值錢了;也可能是臭老九翻身了,學問比豬貴了。
孔子收了這麼多臘肉,就有資本做吃貨了,才有底氣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鄉黨第十》)
也就是說,吃的食材越精越好,做的手工越細越好。
GIF/1K
他還說,食饐而潔,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惡臭不食;失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的確很講究。刀法差(割不正)的,不吃;沒醬蘸的,不吃;夾生或煮爛了,不吃;市場賣的酒肉,不吃……
這不是裝逼。有人說是因為祭祀規矩多。瑋哥認為,主要還是因為食品安全問題。
比如,魚肉腐爛了,變色了,氣味不正常了,祭肉過期了,以及剛釀好的酒(甲醇還沒揮發呢),當然都不能吃。吃了就會拉肚子,止不住就會要命。
由此,孔子可能是史上第一個最有知識的吃貨。
不僅很壕,有本錢大塊吃肉;而且有品位,細嚼慢咽;而且有知識,知道什麼不能吃。
這很了不起。
在孔子之前一兩百年,有個人更牛。
這個人叫曹劌。
魯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春,齊國攻伐魯國。魯庄公準備迎戰,曹劌請見。
曹的鄉人說:讓吃肉的人去想轍吧,你就別摻和了。
你猜曹劌怎麼說?他說: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什麼意思?那些吃肉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直接把他們鄙視了。
這是著名的「曹劌論戰」的故事,也記錄在很正經的《左傳》里。
還留下了一個很勵志的成語:一鼓作氣。
在長期短缺社會裡,能吃上肉,進入肉食階層,是一件讓人孜孜以求的事。
GIF/1K
據說,大清才子紀曉嵐,畢生嗜肉如命。
滿清貴族愛新覺羅·昭槤在《嘯亭雜錄》中記載:公今年已八十,猶好色不衰,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這個吃法,還真拉不出來。老爺子蹲在茅坑上,吭唷吭唷地叫喚,也算是咱大清國不為人知的一道風景了。
吃多了,怎麼消化,也是問題。清人采蘅子在《蟲鳴漫錄》上說,紀曉嵐主要靠搞女人: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民初筆記小說《棲霞閣野乘》還記載,紀大才子在編纂《四庫全書》時,因工作繁雜,時常要留在宮中,不能回家。結果因未有房事,兩睛暴赤,兩頰如火。乾隆爺一見,連忙賞了他兩名宮女。紀曉嵐「奉旨納妾」,與當年柳三變「奉旨填詞」,都是風流韻事。
比柳永僅晚五十年,佔據唐宋八大家三個席位的蘇氏父子,瑋哥最愛蘇軾。
北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看到當地豬多,肉好價賤,卻不解煮,就親自動手,炮製了著名的東坡肉。
他選擇上好的五花肉,經過大火沸煮,加冷水去沫,然後再大火沸煮,之後文火慢燉,大功告成。
東坡肉汁多肉嫩,肥而不膩,酥而不爛,入口微甜,可謂色香味俱全。即使你不愛肥肉,也很難抵禦這樣美味的誘惑。
順便說一句,後來南宋朱熹時豬也多。難怪後人說有宋一朝草民幸福指數最高,想必與豬多大有關係。
GIF/1K
後來,蘇軾又貶海南,發現巧做牡蠣,也是難得的美味。他向朋友寫信開玩笑:別讓朝中大夫知道了,恐爭南徙,以分此味。
這份豁達實屬難得。更多,我們看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詩史」,一副愁眉苦臉,憂心忡忡:
但使殘年飽吃飯,只願無事常相見。(《病後遇過王倚飲贈歌》)
有肉吃,真不易。難怪某朝宰相委屈地抱怨治下的刁民「吃肉罵娘」了。
TAG:讀來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