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俑帝價格不菲別「賤賣」

俑帝價格不菲別「賤賣」

中國的俑源遠流長,作為一種冥(明)器,做隨葬之用。在商和西周時期,人殉盛行,後隨著社會的發展,漸而出現以人形模擬物隨葬。據《禮記·檀弓》,孔子曾說:「謂為俑者不仁」。東漢鄭玄註:「俑,偶人也……」從這裡可以得知,至遲春秋末期,以俑隨葬的現象已存在。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孔孟儒家的聖人,昔日曾這樣指責俑葬風俗用心惡毒。但如今返觀歷史,這個觀點卻值得斟酌。事實上,正是俑才替代了更早期極其殘忍的活人殉葬。如秦始皇死後,秦二世一次性將後宮婦女全部殉葬。殉葬的宮女和被害工匠人數,竟「計以萬數」。秦的暴政亡國,留給了後世帝皇許多警示,即便威名顯赫如漢武帝死後,殉葬了大批金銀財寶、牲畜,也使用了大量的人俑予以替代活人殉葬,他的幾千名妃妾宮女也得以保全了性命。從這個角度看,人俑卻不失為一種社會文明進步的表徵。

西漢中期,漢帝國成為亞洲最繁榮的多民族國家,也是我國玉器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高峰時期。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君子貴玉」的思想得到了進一步發揚。儒家所提倡的孝道倫理觀念促使了厚葬習俗的廣泛流行,以玉隨葬成為風氣。同時,張騫出使西域,打開了玉料東運的通道,和田美玉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原。這一切,都促使了玉器手工業的蓬勃發展。隨著工具的改進,鏤空、浮雕等手法的普遍使用,制玉技藝更加精益求精,新的器類和器形陸續出現,無數精美絕倫的佳品大量問世,戰國時開始出現的玉舞人這時大為流行,並更加形神兼備,玲瓏可愛,楚楚動人。

玉舞人皆為長袖折腰翩翩起舞的女性,她們是典型的女樂形象,是專業的舞蹈伎人。歌舞是漢代人們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伴侶,帝王將相、達官顯貴、富豪鉅賈、士人小吏、學者隱士,他們隨時隨地都能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感情訴諸於歌舞。在宮廷,在民間,迷戀歌舞成為一時的社會時尚。漢代玉舞人形象充滿了人文主義精神和生動寫實的風貌,與早期流行的禮儀用玉中常見的那種神秘、怪異、玄奧、繁褥、刻板的玉器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這些精巧的作品已經揭去了上古時期原始宗教的神秘面紗,成為人們喜愛的裝飾品。漢代女俑作為時代的產物,不僅是其時禮法制度、「事死如事生」這一喪葬風俗的最佳寫照,也是墓主人的社會身份、地位和權威的宣示。她們寫實地再現了漢代女子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習俗風貌,對服飾、頭飾、首飾等裝飾的研究也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在今天的全民收藏熱潮中,漢代女俑也以其深厚的人文、藝術和歷史價值,在民間收藏界和藝術市場扮演著重要角色。

此雙面舞佣長袖飄拂,一袖上揚於頭上,另一袖橫於腰際,細腰束帶,秀裙曳地,五官清秀。制玉大師以獨特的構思和簡潔的刀法,把那且歌且舞時最傳神的一瞬間,定格在一塊靈巧的美玉之上,雕出了一個婀娜優雅,瀟洒大氣,極富律動美感的舞佣形象,正是「長袖善舞」的最佳寫照,頗具漢代玉舞人之風格。

俑是古代工匠的自由表達,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陶俑形象活潑生動,值得細細品味。它們靜靜的沐浴在燈光下,或喜或憂,或平靜或靈動,或嫵媚或陽剛,或質樸或精緻。栩栩如生,生動而賦有感染力。古代不知名的工匠,憑著自己雙手和靈感,賦予了小小陶俑鮮活的生命,彷彿是特意為後人留下的生活寫照,讓我們有機會穿越時空,回到千百年前的古老歲月,傾聽古人的裊裊餘音。一如此雙面舞佣彷彿再現了漢代舞蹈藝術的神韻,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歷史研究價值以及投資收藏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出師表》為什麼「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幾位男星的帥氣古裝照,看看誰臉最傷感
羅馬帝國與漢朝滅亡,為何一個不復存在,一個卻能偉大復興?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