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殺了光緒?慈禧、袁世凱、隆裕、李蓮英?病死之說有點搞笑!

誰殺了光緒?慈禧、袁世凱、隆裕、李蓮英?病死之說有點搞笑!

影視劇中的光緒

要說史上最憋屈的皇帝光緒應該算一個。光緒四歲登基,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登基之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好不容易熬到18歲,名義上歸政,實際上大權仍掌握在慈禧手中。

影視劇中的慈禧

光緒一生都受到慈禧的挾制,未曾掌握實權。終於忍無可忍來了個「戊戌變法」,卻遭到以慈禧為首的保守派的打擊。光緒打算依靠袁世凱囚禁慈禧,但被袁世凱出賣,從此光緒帝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台。

1908年,光緒於慈禧太后死亡前一天,暴死,享年38歲,葬於清西陵的清崇陵。

光緒之死被稱為清宮八大疑案之一。至今仍是中所紛紜。當然流傳最廣的是慈禧毒殺說。

如果不是西太后想在親兒子死後還「垂簾聽政」下去,選中了他入繼大統,也許他的日子會好過得多,做一個悠哉游哉的王子公孫,自然少不了幾十年的榮華富貴。自打4歲入宮以後,這位原本就懦弱膽小,一聽見打雷就渾身哆嗦的小皇帝,就一直生活在一個超級「女強人」的陰影里。雖然不至於像有些人說得那樣水深火熱,但日子沒有在親爹親媽身邊好過是肯定的了。

光緒懂事以後,雖然說還在所謂「同光中興」時代的尾巴里,但已經又一次進入了多事之秋,列強虎視,外侮不斷,糟心事一個接一個,如果他是劉阿斗、明禧宗那樣的沒心沒肺皇帝也就罷了,可偏偏他又有那麼點心氣,不甘心作個吃飽了什麼事也不幹的皇帝,但是身為「九五之尊」的他,就是什麼也說了不算。好容易西太后挪到了頤和園,手鬆了那麼一點點,皇帝身後的帘子沒了人,戊戌變法,剛剛說了幾句硬話,轉瞬之間就被關進了四面環水的瀛台,過起了以淚洗面的日子,長嘆「吾漢獻帝不如也!」光緒的老爸醇親王奕譞看來真是有先見之明,當年他一聽說西太后要立他兒子為皇帝,就立馬昏倒在地,人事不省,讓在場的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以為他得了恩寵還裝蒜。

光緒皇帝年幼繼位,慈禧太后在他幼年時一直垂簾聽政,所以他就是在這位老佛爺的陰影下成長起來。長大後名義上他雖然親政,但是實際上也逃不開慈禧的控制。否則維新運動也不會那樣迅速的失敗。

政變後,政權再次歸於慈禧手中,光緒已然連傀儡都算不上,甚至被幽禁起來。

史載,囚禁瀛台的光緒帝面色蒼白,神經極度衰弱。後期,更是表現出比較嚴重的抑鬱,常患遺泄、頭疼、發熱,脊骨痛,無胃口,腰部有病,尿中有蛋白質。偶爾參加臣工奏對,或一言不發,或說了也沒用。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進攻中國時,光緒皇帝曾參加慈禧太后主持的御前會議,討論是否向八國聯軍宣戰。值此國家存亡之際,光緒帝憑著對八國的有限了解,認為無法取勝,所以主張和談。

應該說,光緒帝的這種主張是充分考慮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而做出的正確選擇。所以,光緒帝忍不住發話問大臣許景澄說:「許卿出使外洋多年,又在總署當差,外國的情況卿最知曉,卿以為大清有無與外國一戰的實力?」許景澄激動的說:「聖上垂問,臣就據實而言,依大清目前的實力,似難敵其中一國,更不用說數國聯軍了。臣以為和談是上策。」但此時慈禧太后從榮祿處得到「和談後八國將勒令皇太后歸政」的消息,所以心中做出開戰決定。

慈禧享年74歲,而光緒帝34歲暴崩,巧的是兩人死亡時間僅差一天,光緒死後第二天老太太才咽氣。這樣的巧合使得直到如今光緒的死因都眾說紛紜。第一種說法認為,慈禧太后病危時,生怕自己死後,被他廢黜的光緒重新主政,繼續推行維新變法,所以指使太監下毒手把光緒帝害死,以絕後患。第二種說法,則認定光緒帝是被袁世凱、奕劻進葯毒死的。第三種說法持光緒自然病死之說,這在正史或官修史籍內敘述非常詳盡。第四種說法,經一些學者從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的光緒脈案中考證,光緒是由於長期多系統的慢性消耗疾病,最後體力衰竭而死。

在2008年11月2日公布的「光緒死因報告」上,專家們先後提取了光緒分別長26厘米、65厘米的兩小縷頭髮,清洗後晾乾,剪成1厘米長的截斷,逐一編號、稱重和封裝,然後用核分析方法逐段檢測光緒頭髮中的元素含量。

結果顯示,光緒頭髮中含有高濃度的元素砷,且各截段含量差異很大,第1縷頭髮的砷高峰值出現在第10段(2404微克/克),第2縷頭髮的砷高峰值出現在第26段(362.7微克/克)和第45段(202.1微克/克)。而同時對比測試的頭髮砷含量,當代人為0.14至0.59微克/克,與光緒同時代並埋在一起的隆裕皇后為9.20微克/克,清末一個草料官乾屍頭髮為18.2微克/克。

先說奕劻、袁世凱等人有沒有可能毒死光緒。

據《國聞備乘》記載:「迨奕劻薦商部郎中力均入宮,進利劑,遂腹瀉不止。次日均再入視,上怒目視之,不敢言。均懼,遂託疾不往。謂恐他日以大不逆之名,賣己以謝天下也。」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十分明確地說:「我還聽到一個叫李長安的老太監說起光緒之死的疑案,照他說,光緒在死的前一天還是好好的,只是因為用了一劑葯就壞了,後來才知道這劑葯是袁世凱使人送來的。」持這一說法的學者因此認定,戊戌政變是源於袁世凱的告密,光緒帝因此被囚,險些被廢。這樣,慈禧病危之時,袁世凱擔心慈禧死後光緒帝會重新執政,遂先與慶親王奕劻勾結,準備廢光緒立奕劻之子。但這一行動沒有成功,於是別無他法進葯毒死了光緒。

《走向共和》第41集前半部分:慈禧、光緒均重病纏身,李蓮英奉旨前去恩裳袁世凱大壽。臨行前,袁世凱趁機向李蓮英打探纏繞他心頭的最大困擾與擔憂!

原話大概是這麼說的:李公公,也沒什麼大事,就是宮裡有件小事,世凱總也鬧不明白,又不好問別人,所以只好請教公公。聽說太后召見臣子,常常在頤和園邊走邊說,這種情況下是太后走在前面,還是臣子走在前面?在得到李蓮英「自然是太后走在前面的」回答後,袁世凱話鋒一轉,眉頭緊皺、深沉發問:假如這個人是皇上,誰會走在前頭呢?袁世凱急切追問,請公公直言相告:太后和皇上誰走在前頭?李蓮英此時方知袁世凱的真意,一臉驚愕:告辭!

略對歷史或者袁世凱生平有所了解的都能聽得出來,這是話裡有話、一語雙關。袁世凱曾因戊戌變法與光緒結仇,如若慈溪先於光緒病亡,在袁世凱看來,自己顯然會遭清算,輕則罷官免職、重則殺頭謝罪!

所以,必須在慈禧病逝之前為自己保命,欲保命就必須先知道太后這個大靠山的真實想法,假若慈禧也有意讓皇上死在自己前面,那當然是皆大歡喜,假若太后並無此意,自己也就必須另作打算了!

歷史細節當然無法考究,但是導演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在深入揣摩歷史人物性格後,模擬合情合理的人物對話,從而最大限度的還原歷史。

據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戴逸先生分析,奕劻是沒有這個可能的。奕劻是遠支宗室親王,是乾隆的後代,到光緒的時候已經是第五代了,他和光緒的關係很遠。原來他的職務很低,後來慈禧太后信任他,封他為親王。他本身也是昏庸無能的人,既不掌握權力,也不掌握軍隊;而且光緒死前幾天,慈禧派他去東陵看自己的墳修得怎麼樣了,因為當時慈禧也病危了,知道自己不行了,就派奕劻去。所以奕劻是不可能的。戴逸先生還分析,袁世凱也是沒有可能的。袁世凱確實是掌握了新軍六個鎮在北京、天津這一帶,但是袁世凱還不能指揮各省督撫的軍隊,還沒有控制京城和皇宮。可見袁世凱雖然有權,但是他不可能跟清朝的皇權對抗。

李蓮英害死光緒

孫耀廷自傳里寫到:1924年,孫耀庭結束了太監生涯,此後住進廣化寺,直到1996年逝世,終年94歲。孫耀庭在他的自傳中寫道,溥儀曾三次被嚇哭。第一次是見到慈禧,也就是慈禧去世的前一天,當時慈禧很不痛快的說:「這個孩子真彆扭,讓他邊上玩去吧」;第二次大哭是在太和殿的登基大典上;第三次大哭是在慈禧出殯那一天。

自傳中還寫道,慈禧和光緒兩人都是被大太監李蓮英陷害死的,而兩人死後不久,李蓮英自己也被人砍下頭顱,其幕後的主謀正是袁世凱。此後,隆裕太后在小德張的穿針引線下,接受了袁世凱兩萬兩白銀的「貢品。袁世凱還將崇文門稅官這個「京師肥差」給了隆裕的父親桂祥。當時宮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兩次大貢兩萬兩,萬里江山換到手。」在隆裕太后頒布「宣統遜位詔書」之前,溥儀的父親載灃曾到太廟祭祀,當時廟裡的烏鴉驚飛四散。宣統三年,溥儀的父親載灃辭去攝政王,但世人罕知的是,在此期間,袁世凱私下跟奕劻密謀,哄騙他說,事成之後,由奕劻的兒子載振即位皇帝。當時慶親王府私下預備了大紅宮燈,準備「登基」時使用。

慈溪害死光緒

而在2008年,「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組發布研究報告,稱專家們歷時5年,由光緒帝頭髮中的砷含量入手,利用「中子活化」、「X射線熒光分析」、「原子熒光光度」等一系列現代專業技術手段,通過開展對比、模擬實驗、雙向圖例等工作,對清西陵文物管理處提供的光緒帝遺體的頭髮、遺骨、衣服以及墓內外環境樣品進行了反覆的檢測、研究和縝密的分析後,最終確證:光緒帝突然「駕崩」系急性胃腸性砒霜中毒所致。

這個結論,證實了光緒不是突如其來的死亡,確實是屬於他殺。

而能夠對光緒下毒的,除了身邊的人,很難做其他想。而能夠指使光緒身邊下毒的那個人,答案也已經呼之欲出,正是當時一手遮天的慈禧。而她要先毒害光緒的理由很簡單,他們二人政見不同,尤其在戊戌變法之後,慈禧身為太后,卻將作為皇上的光緒,囚禁軟禁起來,不僅把持朝政,還限制了光緒的自由,甚至後來還害死了光緒的寵妃珍妃,光緒對慈禧,早已經是滿心的恨意。

再加上光緒寫的日記,慈禧害怕,如果光緒死在自己後面,會推翻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甚至不能保證自己死後的榮譽,而這些嗎,都是慈禧所不能忍受的,於是權衡再三,她或許選擇了,先將光緒害死,自己才可以無後顧之憂的接受死亡。

隆裕太后害死光緒

光緒傷隆裕傷的很深。隆裕的母親是慈禧的胞妹,七歲開始就在慈禧身邊,後來就強指婚嫁給光緒。光緒對隆裕無半點情分,指婚當天,光緒的定親信物還是被慈禧威逼之下強制給的隆裕。當時有一婚俗,大婚後的第四天,皇帝要宴請皇后的娘家,但是卻被光緒勞累為由取消,還把筵宴的禮品都分發給了皇宮大臣。對自己娘家的無禮,隆裕想必定會耿耿於懷吧。

光緒只鍾情珍妃,二人有夫妻之名卻無夫妻之時,面對隆裕,光緒從無好面孔。有一次,隆裕見光緒請安,光緒令其退下,隆裕卻假裝未聽見還惡狠狠地瞪著珍妃,光緒一氣之下將隆裕一枚價值連城的發簪摔碎。

隆裕皇后本是生性柔弱之人,但是長期受慈禧「熏陶感染」,又有光緒冷漠待之,後來變得心狠手辣。經常找茬打罵宮女,她養的貓不超過半個月就會被她踩傷。

隆裕還撞上了一個時機,慈禧病重之後,宮中大小事務轉交她主持,而且打理的也井井有條。為慈禧畫像的英國人在自己的作品中描述:「皇后其才能如何,雖不可知,然當太后退休之際,宮中諸事,皆有後勾當之,其舉措井井,殊不亞於乃姑也。」如果光緒不死,慈禧過世後定會執掌朝政,廢后可能性極大,所以鋌而走險,維持自己的權威,謀害親夫的嫌疑也是很大的。

光緒病死?

問題來了:光緒到底是怎麼死的?

光緒身體不好,常年患病,甚至重病的消息,在當時都是公開的秘密。清廷曾多次發布上諭,向全國徵求名醫。媒體比如《申報》也長時間關注光緒的病情發展。

早在光緒病逝前十年,法國駐京使館醫官多德福就曾赴瀛台為光緒治病。當年年紀輕輕的光緒已疾病纏身。後來慈禧決定為光緒過繼一個大阿哥,提前預設接班人,榮祿想出來的理由正是,皇上多病不能生育。

清宮檔案中現存有光緒死前一年其自述病情的檔案,裡面寫道:「遺精之病將二十年,前數年每月必發十數次,近數年每月不過二三次,且有無夢不舉即自遺泄之時,冬天較甚。近數年遺泄較少者,並非漸愈,乃系腎經虧損太甚,無力發泄之故。」

由此可知,光緒從青春期就頻繁遺精,他說最初白天一聽到鑼聲「即覺心動而自泄」。到了30歲出頭,幾乎無精可泄了。

除此之外,光緒還記載了以遺精為主的其他併發症:怕風寒、耳鳴、腰酸背沉、肢體寒冷、尿頻、尿後滴瀝、下體潮濕等。中醫認為,這都是腎虛精虧導致的癥狀。

到了光緒三十四年,光緒帝的病情更為嚴重。宮中御醫無計可施,清廷兩次公開徵召名醫入京診視。

這兩批入京名醫中,江蘇名醫杜鍾駿是在光緒病重時的七月應召入宮,直到光緒死後才岀宮,是少數幾個目擊光緒帝彌留及死狀的御醫之一,他在民國初年所寫的回憶錄《德宗請脈記》中並未懷疑光緒為非正常死亡。

福建名醫周景濤是光緒去世之日在宮內入值的御醫。據徐一士《凌霄一士隨筆》,光緒去世當天上午九時,諸名醫入診,周景濤先到了,就替光緒把脈說:「上下焦不通。」光緒嘆說:「我一輩子不通了。」其時光緒已病危,載灃對隆裕說宜預備後事。

此前一天,慈禧已經發現光緒病露危象,於是當機立斷,連發三道諭旨,授醇親王載灃為攝政王,溥儀入宮。

朱金甫、周文泉曾利用清宮醫案記錄研究了光緒與慈禧的死因,指出光緒實因長期患有癆瘵,病入膏肓,臟腑皆已壞死,最後心力衰竭而亡;慈禧則因年邁體衰,病情逐漸加重,在光緒死後次日發生突變,很快死去。兩人相繼病死完全是一種巧合。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屌絲煙灰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趙匡胤一世英雄,而今墓地卻在麥田當中,盡顯荒涼
劉禪:污衊我報復諸葛亮?污衊我是昏君?你懂啥?
此人曾擒關羽、射殺黃忠,墓中出土一件東西直接打臉日本
日本戰敗後,徵召女人伺候美國大兵,男人伺候美國女兵
項羽:君子不好當啊!

TAG:屌絲煙灰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