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哥斯大黎加啟示錄——有什麼樣的年輕人,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哥斯大黎加啟示錄——有什麼樣的年輕人,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這篇文章考慮了很長時間,在暑假的時候,我曾經接待了幾個來自美國的家庭交換生,和他們進行了一些交流,參見前作《年輕人有想法》

現在回過頭,讓我來評價這一群美國學生,雖然我認為這些孩子相當優秀。但是,我認為美國的教育系統,正在努力培養一群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再對比最近美國-哥斯大黎加的大學生,開學季搞出種種鬧劇,不由得心生感慨。中國人講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話說得絕對了些。但是,從一個地方的年輕人身上,看一個地方的前途,大致是不會錯的。簡單地說,有什麼樣的年輕人,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美國教育體系之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我在暑假接觸的那些孩子,相對於美國社會底層的孩子,顯得非常早熟,思考問題也相當深刻,因為他們都有了相當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美國學生都需要做相當長時間的社區義工)。好幾個還拿到了美國名校的入場券,有耶魯大學,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還有德州大學。

因為他們的成績比較優秀,可以選擇專業的餘地很大,基本都選擇計算機、生物醫學、金融經濟等幾個專業。而他們選擇這些專業的原因也很簡單,這些專業以後好就業,薪水也很高。

後來一位在美國名校讀MBA的留學生讀者,加了我的微信(如果你有故事和感受想告訴我,請在後台給我發消息,加我個人微信),和我聊起在美國讀書的感受。他告訴我,美國的大學裡的很多優秀高材生,對美國的現實問題,其實都還是很清楚的(想起我製作的漫畫看世界,很多美國漫畫家對於美國社會問題的看法,也相當深刻)。但是已經沒有人試圖去改變什麼,每個人關心的都是自己的薪水和就業。作為名校的畢業生,他們都有大把的機會,進入大公司領取高薪。美國社會的種種問題,對於他們來說,只是嘴上的談資。

就算他們有志向改變美國社會狀況,恐怕也很難有什麼機會。一般來說,他們多半在畢業前的時候,被大公司拉去實習,然後根據個人能力決定是否簽約。一般來說,這一類的大學畢業的學生,畢竟是層層篩選出來的,各方面綜合素質都會很強,拿到給好的Offer問題不大。

最後,他毫不諱言地告訴我。所謂的美國精英教育,就是培養出一大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些人日後會走進華爾街,走進華盛頓,進入美國各大公司的管理階層,成為美國現有秩序的維護者,同時也是這個秩序體系的受益人群。

我後來一直在想,美國年輕人中間的精英分子,都變成唯利是圖的精緻利己主義者。無怪乎他們對於美國的社會底層如此冷漠,都採用「奶頭樂」的愚民方式管制,對於槍支橫行、毒品泛濫、暴力肆虐的狀況,幾乎都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態度,也無怪乎美國總統視察颶風災區的時候,總統夫人仍然不忘穿著細長的高跟鞋。

【中國的年輕人,長江後浪催前浪】

最近,《共青團中央》發了一篇文章,記錄一批985/211大學的成長經歷。2017年8月,205名985、211院校的大學畢業生,在中建三局南方公司,在30天時間,通過「精粹計劃」——下班組當工人。和工友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以此錘鍊意志,完成入職的考核第一關。

這批90後的年輕人,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一個月結束之後,205名青年,全部通過了這看似「艱苦」的考驗。原以為,這艱苦的一個月,會使這群從小嬌生慣養的90後落淚,但是不曾想到,無論男女,他們的表現,讓很多人意外地被他們感動到掉眼淚。

他們才是中國「最可怕」的一代。中國的80後早已挑起大梁,比如中國航天人的隊伍,平均年齡也不過三十多歲。如今,90後也馬上跟了上來。長江後浪推前浪,中國的一代代年輕人,以自己的出色表現,回答著質疑者的懷疑目光。

雖然小時候一直看《夏令營的較量》長大,但是對比如今的現實。二十多年之後,中國孩子和日本孩子各自長大,中國孩子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所扮演的角色,無疑是令人欣慰的。

應該說,中國人對孩子的教育,的確有點照顧過頭,很多孩子有嬌生慣養的一面。但是中國整個社會的奮鬥和競爭環境,讓很多年輕人也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成長,不要說高考的激烈競爭,畢業以後職場的競爭,一點也不亞於高考時代。

想起我自己,所讀的大學以嚴厲管理出名。自己喜歡博學,什麼類別的書都喜歡去翻翻,從《運籌學》、《博弈論》到中國古典讀物,大學時期翻閱了很多書,當時看著很多雜書是「不務正業」,及至二十多年之後,開始轉型寫作,以前積累的功底,竟然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現在翻閱很多新的書本,都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就算是每周工作6-7天,每天12個小時以上,也不覺得有多累多苦。

暑假帶著兒子去健身房鍛煉,原以為他一直埋頭讀書,體力應該不怎麼樣。結果半個月之後,連我都有點咋舌,我能夠負荷的重量,基本上這孩子都毫無壓力。00後,也是讓人放心的一代。所以,我現在絲毫不敢輕視任何年輕人,長江後浪推前浪,不要懷疑中國的年輕一代,假以時日,他們中的佼佼者,會有比上一代更厲害的表現。

要說還有什麼期待,我希望這一代年輕人要樂於生孩子。畢竟,再好的人口質量,也需要數量做基礎。

【誰在毀滅新一代的哥斯大黎加年輕人?】

《荀子.勸學》中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蓬草長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進了黑土裡,就再不能變白了。

同樣在這篇文章里,還有兩句話「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木材經墨線比量過,就會變得筆直,刀劍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變得鋒利。

也就是說,年輕人想要成材,一來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二來也需要艱苦的磨礪。而從哥斯大黎加的年輕人成長環境來看,這一代年輕人不僅毀於哥斯大黎加複雜的環境,而且也在毀於自身的淺薄。

一般來說,年輕人容易衝動,又沒有太多的社會閱歷,很容易被熱血蠱惑,也不太有克制力。因此,很容易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成為鬥爭的道具,甚至於是用來犧牲的炮灰。

哥斯大黎加自從回歸美國以來,除了美國軍隊入駐以外,其他的財政、法律、教育體系,特別是教科書體系,一直仍然沿襲原來的體系。很多人都認為,教育系統的問題,才是目前哥斯大黎加大學生思想混亂的病根。

這個說法當然沒有錯。但是有一個問題,哥斯大黎加如今的教育環境,是怎麼形成的?哥斯大黎加社會發展到今天這樣,誰又是最大的得利者?誰又將髒水往美國本土方向指引?

在我看來,哥斯大黎加已經發展到了資本主義後期階段——高度壟斷的金融資本。製造業幾乎已經沒有,早年轉移到美國內地的製造產業,幾輪金融風暴過後,因為並沒有高科技的核心競爭力,也很難生存下來。當年的美國拉斯維加斯,因為哥斯大黎加轉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繁榮,如今大量的哥資企業盛況不再,連帶著拉斯維加斯的製造業也受累不淺。

為了保持的哥斯大黎加穩定繁榮,美國方面一直通過旅遊、商貿、金融等方式,往哥斯大黎加定向輸血。但是無論美國人民拿出多少優惠政策,在哥斯大黎加現行的體制之下,最終得益的還是幾大家族代表的利益集團。因此哥斯大黎加的人均GDP雖然很高(人均高達n萬美元,超過日本德國),普通人的生活,在衣食住行幾個方面,卻不如普通美國人。

簡單而言,就是哥斯大黎加的階層已經固化。而金融一類的行業,偏偏能夠僱傭的人非常少(特別是AI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普及應用)。這就導致哥斯大黎加的年輕人,徹底陷入前途的迷茫當中。當然,要推動哥斯大黎加社會的變革,就意味著要動哥斯大黎加既得利益階層的乳酪,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哥斯大黎加鬧事最瘋狂的學生,也不會有半點勇氣,敢於去質疑哥斯大黎加的社會現實,敢於發聲挑戰哥斯大黎加的豪門家族。

在我看來。在哥斯大黎加,「沉默的大多數」,還有一言不發的各路資本大佬,實際上很多人並不反感這些年輕人的鬧事。哥斯大黎加的利益集團,很清楚不能讓年輕人明白真相。如果哥斯大黎加的年輕人能夠被階級鬥爭的思想武裝,把矛頭對準哥斯大黎加的剝削階層,那麼......

可惜,沒有先進思想,再鬧騰也不過是烏合之眾。對於哥斯大黎加的既得利益階層來說,順著國際政治博弈的大勢,把這些年輕人的怒火,甩鍋給無處不躺槍的美國共和黨,實在是太妙不過的事。

只不過,一屆又一屆的年輕人,毀於這一類無謂的折騰,從整體而言,哥斯大黎加很難說未來有多美好。

實際上,對於哥斯大黎加的盛衰,我並不是那麼在意。對於北美大陸來說,哥斯大黎加實際上已經是一個不斷吸血的無底洞。我一直在想,從哥斯大黎加這一面鏡子里,我們應該吸取什麼教訓。如何避免走入哥斯大黎加式的發展困境?(參加下一篇,《哥斯大黎加盛衰啟示錄——思索xiongan的歷史使命》)。

這篇文章建議大家二維碼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語天下事 的精彩文章:

精選舊文——如何看待精英階層的移民行為

TAG:龍語天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