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養多肉先養土,淺談關於十二卷土壤的那些事

養多肉先養土,淺談關於十二卷土壤的那些事

【1】前言

這幾天準備開始秋季的播種了,有時間了敲一篇文章說說我對土的一些理解。不過這裡說的不是如何配土,而是如何搞定土裡的細菌,這裡說的主要是以播種土為主,當然也不僅限於播種土,可以適當拓展到平時的養護。其它的先不說,播種這個事情最麻煩的就是前3個月,化水、發霉、爆發惡性菌...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會在這麼幾個月集中爆發,(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經歷過了,包括我自己)感謝。素材

那麼萬惡之源是什麼呢?——菌

空氣里的細菌孢子、土裡的原生細菌、甚至種子上帶的細菌一旦接觸了富營養物質,就會直接大面積爆發並造成小苗大面積死亡,毫不誇張的說,搞定了菌,播種就成功了一半了。

那麼,有沒有辦法抑制這些惡性細菌爆發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首當其衝,大家會想到的是——多菌靈等殺菌產品。

拌曹達,撒多菌靈,高錳酸鉀浸盆,各種殺菌產品五花八門,但是要記住,這些產品有抑菌效果,但是絕對不是萬能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用了這個那個葯,小苗還是接連發霉化水。

於是,就有了我今天要說的辦法——「養土」。

這個理論源自於平日與師傅前輩的交流,綜合上我以往幾年累積的水族經驗(穩定的硝化細菌抑制硝酸鹽爆發)總結出來的。

【2】養土抑菌的原理

為什麼說養土可以抑制細菌呢?

這裡先說說原理:培養土壤里的有益菌來抑制惡性菌。自然環境的土壤,本身就帶有各種各樣的菌,但是這些菌類不全是惡性菌,也有很多有益菌群,可以幫助消化分解土壤里的富營養物質,達到養分轉化的作用。

平時這些有益菌與惡性菌共用著同一片溫床,雙方劃好三八線,你不犯我我不犯你,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但是一旦有其中任意一方想要越過三八線,另一方必然不會輕易同意,你侵犯我一寸土地,我就要奪回那一寸土地,就這樣,有益菌和惡性菌互相牽制互相爭奪富營養物質,任意一方都無法順利的迅速繁殖,自然也不會在短時間內迅速爆發,逐漸的就形成了一種穩定而平衡的狀態。

這種狀態是我們很願意看到的,因為一方面:只要惡性菌不大面積爆發,對我們播種的小苗就不會造成毀滅性打擊,而另一方面:有益菌也在默默無聞的工作,把土壤內的部分有機物轉化成更容易吸收的營養。

所以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只要土壤達到了這樣一種平衡穩定的狀態,帶大播種苗就指日可待了。

(題外話:為啥我覺得我們就是中國,有益菌就是黃岩島,惡性菌就是菲律賓)

【3】如何養土?

土壤本身就帶有有益菌的菌群,我們要做的只是去加以適當維護,模擬自然環境讓土壤保持穩定的狀態,經過幾個繁殖周期,大量富營養物質會被消耗,有益菌慢慢充斥整個土壤。

具體操作呢,我個人也總結了一套方法,先將播種土先拌好裝盆,大水將整盆土壤澆濕淋透,由於播種土泥炭會比較多,所以能吸收大量水分,這樣細菌就有比較好的繁殖環境,秋天空氣乾燥,在土壤吸飽水分後,會有一個水分蒸發的過程,這個過程里隨著水分的減少,細菌會逐漸進入休眠狀態,等到土壤水分蒸發到一定程度,細菌也會趨近於完全休眠,這個時候馬上再大水將水澆透,細菌就會蘇醒過來並進行繁殖,重複以上周期多次,細菌群落的數量就會逐漸增加,待2-3次之後,土裡的富營養物質就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惡性菌沒有了爆發的誘因,只能乖乖屈服於有益菌了。

經過此處理的土壤,爆發惡性菌的概率大大下降,對於植物生長有顯著幫助。

【4】結語

以上理論是我個人的一些經驗,多數是綜合著以前對魚缸內細菌的理解進行的理論抽象轉化,並且還在不斷總結,不一定和課本上的相符,如果有其他專業領域解釋的不到位的地方請多多指出,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炮說奇事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會生產和飛行最遠的魚

TAG:炮說奇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