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巴霍巴利王》腦洞有多大?說說古印度列國時代的軍隊武備

《巴霍巴利王》腦洞有多大?說說古印度列國時代的軍隊武備

2015年印度寶萊塢上映的《巴霍巴利王?開端》,一度掀起了一陣寶萊塢特效盛宴。雖說相比;於好萊塢的爆米花片,這部《巴霍巴利王》仍然多少有些五毛特效的既視感,更有很多各種腦洞和違反物理定理的超現實動作元素,但是就印度的電影產業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成就。不過其中古印度軍隊的鎧甲,倒是引起了不小的詬病,尤其是整齊劃一的板甲,引來了無數人的吐槽和嘲諷,那麼古印度時代的印度軍隊,到底什麼樣子的呢?

巴霍巴利王

古印度時代是一段充滿了神話與史詩的歷史,雖然沒有正式詳細的歷史記載,但是從亞歷山大東征時期,以及這些史詩中,我們還是可以多少一探古印度時代軍事的種種。在雅利安人征服南亞次大陸之後,吠陀時代這些雅利安人將自身的種姓制度移植到了印度。雖然早期的種姓制度還處於雛形階段,但是在軍隊方面,已經形成了以剎帝利階層為主的情況。

雅利安人文物

伴隨著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社會不斷發展,古印度的歷史也就因此進入了列國時代,也就是電影《巴霍巴利王》的背景時代。這一時期基本可以認為是古印度的城邦時代,各個雅利安人小國之間的戰爭,也促進了古印度的軍事發展。不過由於印度濕熱的氣候,因此印度在亞歷山大征服之前,其軍隊少有與其他軍事強國,尤其是當時作為人類文明密集區域的中東國家之間進行交流。因此古印度文明的軍事發展,在列國時代一直保持著一種緩慢的發展。其中可以為我們今天作為歷史參考的是公元前5到4世紀成書的《摩柯婆羅多》與公元前4到3世紀成書的《羅摩衍那》兩書。

關於《摩柯婆羅多》的壁畫

從《摩柯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中,可以明顯的看出雅利安人的軍事發展,正在伴隨著他們的社會發展,以及在對印度環境的適應所進行不斷的變化。列國時代的古印度,已經不僅僅只有步兵與騎兵,戰車、以及有熱帶叢林風格的戰象都紛紛加入到古印度軍隊的隊伍中來。雖然此時古印度的軍隊發展迅速,不過如果與當時地中海文明以及東亞文明的軍隊相比,古印度城邦的軍隊看起來仍然有些寒酸。尤其是在鎧甲方面,古印度的軍隊大多是以輕步兵為主,大部分士兵都並沒有什麼像樣的鎧甲防禦,不過古印度列國時代的軍隊仍然有著許多的亮點。

列國時代的輕步兵

首先不得不一提的,正是列國時代的輕步兵。與《巴霍巴利王》中鎧甲整齊的古印度戰士相比,歷史上為數眾多的古印度步兵們顯然並不是多麼的威風凜凜。不過從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時期的相關記載來看,這些古印度的輕步兵仍然是不可小覷的敵人。尤其是他們竹製的長弓,這種長弓長達1.3米~1.4米,並且力道十足,以至於這些古印度步兵想要給弓上弦都要費一番時間才能成功,因此這些弓兵必須要攜帶一把短劍來防身。除了竹製的重型弓箭之外,同樣受到古印度輕步兵喜愛的,還有一種需要雙手使用的闊劍。其沉重的重量,使得這種闊劍同樣有著驚人的殺傷力。不過古印度的精銳部隊,他們除了闊劍之外,還喜歡一種木製的巨大而又沉重棍棒,古印度的精銳們對這些木棒會給予與他們的利劍一樣精心的保護,並為其準備棒套。輕步兵還有一種標槍同樣是用竹子製作而成,雖然這種材料在印度算是頗為的廉價,但是由於竹子的結構,因此重量較輕,殺傷力較弱。

古印度列國時代的三種輕步兵

古印度輕步兵們使用的盾牌與波斯的盾牌有較大的差別,古印度步兵盾牌基本都是木製或者是藤製的,而且是一種狹長的矩形。

古印度的步兵皮甲,可謂是最能充分反應印度氣候的一種裝備,這種鎧甲只用來保護士兵腹部。這種皮甲的結構,很類似古埃及所使用的皮甲。不過卻也並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夠使用這種鎧甲,大部分輕步兵還是一種無甲狀態。

古印度騎兵

古印度的騎兵是一個長期容易被忽視的兵種,畢竟人們一提到印度,往往想到的是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戰象。不過即使如此,騎兵仍然是古印度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曾經作為游牧民的雅利安人,在入侵印度的時候就為其帶來了大量的馬匹。受限於印度的環境,到了列國時代,古印度的騎兵已經變的並不出眾。這些騎兵基本都是不穿戴鎧甲的輕騎兵。

與斯基泰人或者匈奴人的輕騎兵不同,古印度的輕騎兵並不使用弓箭,他們一般只攜帶兩隻標槍,以及一個輕巧但是形狀奇怪的盾牌。這脆弱的防禦以及貧乏的所組成的騎兵,在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時期,很輕易的被馬其頓的多民族騎兵輕易擊潰,不得不說是對這些游牧雅利安後代最大的嘲諷。

古印度的戰車

與中國的戰車一樣,戰車在古印度同樣是衡量國力的一個重要標準,而戰車在古印度的軍事中所佔地位可以說完全不亞於戰象。《摩柯婆羅多》中著名的兩個大英雄,伽爾納和他的異父同母兄弟阿周那之間的生死戰,正是在戰車之上進行的。因此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戰車在古印度的戰場上,也大量作為貴族們的座駕,他們所穿戴的青銅鱗甲也遠勝於步兵最好的皮甲。不過古印度的戰車相對於它的鄰居波斯使用的鐮刀戰車要簡易的許多,除了馭手之外,車上還有使用竹製長弓的弓手和使用標槍的戰士。

古印度戰象

說到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兵種,那麼戰象想必就是人們最心想深刻的兵種。不過古印度列國時代的戰象,與《亞歷山大大帝》中那威風凜凜的戰象倒是有這些微妙的不同。首先古印度的戰象,是絕對沒有電影中繼業者時代所出現的涼亭或是護欄裝結構。實際上從戰象的實用角度來看,繼業者的軍隊將這些沉重的部件放在戰象的背上是不折不扣的業餘之舉。因為戰象背部的實際承重能力,遠不如看上去那樣大,所以繼業者時代的戰象,常常因為長期承受過度的重量,而脊柱出現變形而失去行動能力。對於列國時代的城邦國家來說,戰象是一種與戰車一樣珍貴的武器,因此他們不會為了安全或者舒適,而像繼業者們那樣粗暴的對待這些珍貴的戰象。戰象上的士兵也基本被限定在了三個人左右,而且他們坐的相對分散,依靠著竹製的長弓與標槍,還有戰象本身來作為他們的武器。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

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可謂是打開了古印度世界通往外界的大門。至少在軍事層面,古印度開始更多的接觸到外部的軍事發展,尤其是繼業者戰爭以及後來大月氏人的征服並建立貴霜帝國。古印度雅利安人人後代的軍事獨立發展最終被更強的征服者所打斷,在一代又一代的征服與融合之後,古代印度的軍事發展最後也不斷被半強迫著向前發展。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明憶,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更多精彩的冷兵器內容請關注冷兵器研究所微信公眾號:lbqyj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歷史評論 的精彩文章:

周代,一個不斷擴張的社會
19-21世紀人類發展的重要瞬間,都在這裡了
李長莉‖中國近代城市生活史研究熱點與缺陷
他們想讓全世界都美國化,結果是一連串的失敗和憤怒

TAG:東方歷史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