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事老敲壺,是病,得治

沒事老敲壺,是病,得治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

記得以前聽到過這麼一句話,叫「叩之如磬」。意思是用手敲擊它,發出如同金玉一樣動聽的聲音。

什麼是磬?

,起源於某種片狀石制勞動工具,其形在後來有多種變化,質地也從原始的石制進一步有了玉制、銅製的磬。

磬最早用於漢民族的樂舞活動,後來用於歷代帝王、上層統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禮儀活動中的樂隊演奏,成為象徵其身份地位的「禮器」。唐宋以後新樂興起,磬僅用於祭祀儀式的雅樂樂隊。

照這麼說,是不是每次買紫砂壺前,每一個紫砂壺都得先敲一敲,聽一聽聲音?

別說,還真有。有一些慕名前來宜興的人,進店就拿起壺敲啊敲的,把當地匠人們都給整蒙圈兒「這搞的是啥玩意兒?」

經過打聽,我了解到一點來龍去脈:紫砂壺的選擇中,有這麼一種信息:敲擊後聲音脆、音頻高的就是好壺。

住手!快住手!!別敲了!!!那不是木魚!接下來我就為大家解釋一下敲壺聽聲為什麼不靠譜!

解開「叩之如磬」的聲音之謎

1、聲音產生的原理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並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最初發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聲音是聲波通過任何物質傳播形成的運動。

2、聲音的感受因人而異

人耳聽覺範圍20~20000Hz(20Hz以下稱為次聲波,20000Hz以上稱為超聲波),老人對高頻的感受範圍差一些,大約只到10000Hz。有人覺著很清脆的聲音,對其他人來說可能覺著有點低沉。個人感覺的不同會導致,即使聽測相同的音頻,不同的人的描述會不盡相同。

3、聲音「變啞」

如果紫砂壺內部有暗傷,聲音在紫砂壺這個介質上傳遞時,暗傷(可能是裂痕,也有可能是雜質)導致聲音的傳遞不那麼順暢,聽起來會不連貫,通俗說法叫「變啞」。

舉個例子:古瓷器,特別是經過地下長期埋藏的古瓷器,老化過程中或多或少地會吸入水或某些物質,內部也可能會產生某些暗傷,胎體變質。這樣,不管它原來聲音如何清亮,都會變啞。

4、聲音清亮,聲音低沉

紫砂壺的聲音和密度有關係,密度大的,聲音較清脆,密度小的,聲音較低沉。密度跟泥料和燒成時的溫度有關。燒結程度高,強度大。聲音清脆=>材質緻密=>燒結程度高=>強度大。和化學結構、原子組成關係不大。

5、器型不同聲音不同

不同的器形,開口的,收口的,直筒的,大腹的··· ···,迴音腔不同,產生的音效也不同。

這下明了哦,不是僅靠某一種聲音就能判定某一個壺的好壞的。

大多是壺友敲壺都是想聽聽聲音夠不夠響,是不是清脆,雖然這種辦法是可以簡單判斷紫砂壺燒結度的情況,但是對於很多壺友來說,沒有任何意義。紫砂壺畢竟是喝茶用的茶具,並不是樂器,紫砂壺又不是鈸,要是真想聽聲音的話,應該買的樂器,而不是紫砂壺,相信大家都能夠理性的去判斷,聽聲音這種說法完全是瞎扯淡。

敲擊壺對紫砂壺本身傷害很大

一把壺好不好不是靠聲音判斷而是要看泥料,看製做工藝的。有些壺友說,聽聲音能辨別出是否是好紫砂泥做的壺,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壺不是靠敲聲能看出好壞的,那都是誤導,紫砂壺的泥料不同,燒的溫度不同,聲音是不一樣的,泡茶之前和泡茶之後敲擊的聲音又不同。陶土也能敲出紫砂的聲,主要是看眼力,不是靠聲!

「有關聽聲,古今書籍有很多記載,如"聲如馨"、"聲音清越"、"聲音悠揚""聲如擊木"等等。這些描述都是比較抽象和難以把握的,聽聲只是一種感覺。奉勸玩壺的人不要把自己或別人的壺當樂器敲擊,這樣對紫砂壺的傷害是很大,如果你真有這樣的喜歡,那就算別人有好壺,也不會拿出來給你欣賞,說不定一下就給您敲壞了。」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張勇強、張家芳——紫砂集緣堂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集緣堂紫砂陶藝 的精彩文章:

TAG:集緣堂紫砂陶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