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應對地震等重大災難後造成的心理創傷?

如何應對地震等重大災難後造成的心理創傷?

新媒體管家

上一篇已經教過大家一些地震前,地震中,地震後的預防以及應對措施,今天我就來談談創傷後應激障礙吧!

前幾天發生的九寨溝大地震讓人又記起512汶川大地震,當時造成的損失也是相當大的。很多傷員被搶救出來了,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療,身體開始癒合,家園也開始重建,似乎又可以開始新的生活。可是後續生活很多人卻陷入了新的痛苦中,他們焦慮,後悔,懊惱,抑鬱,恐懼……地震發生時的噩夢總是出現在眼前,甚至伴隨他們的一生,卻無法擺脫。無法開始新的正常生活,甚至無法融入社會中,不能正常工作,戀愛,結婚等。這是為什麼呢?地震明明已經結束了,身體也恢復得不錯,國家也給了大量的補助,生存也是不愁的,可是生活狀況為什麼還是那麼糟糕?這就是創傷後應激障礙所造成的影響。

什麼是創傷後應激障礙?看過心理罪的讀者可能會有一點印象和概念,裡面的主演方木總是會提到PTSD這個詞。對了,創傷後應激障礙也被稱為PTSD,是指一個人親眼看到或遭遇到一個或者多個人的死亡和死亡威脅,或者身體嚴重受傷,從而導致這個人延遲出現甚至以後的生活會一直出現的精神障礙。不僅受災者可能會患PTSD,救援者也可能因為目睹了這場災難而患上,比如沒有救出某個人而後期產生愧疚自責等心理。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更易患PTSD,患病可能性是男性的2倍。如果女性是在15歲之前遭遇創傷性事件,比率會更高。

心理罪中的方木警官和第二部中的被用來做實驗的教化場成員,還有楊芸心理諮詢師都是PTSD患者,他們都是以前經歷過一些對身心造成的嚴重創傷事件,導致以後的生活要麼因為腦子反覆出現某個場景而持續受到刺激無法正常工作,要麼走上了極端的道路,報復殺人。相信看到這裡大家會對創傷後應激障礙有一個基本的初步理解。

地震作為一個重大自然災難,對人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它威脅著人的生命甚至導致死亡,讓身體遭受到嚴重傷害。所以重大災難是可能會讓人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一個因素。那麼為什麼重大災難會讓人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症?我們先來看看災難中的人一般會有什麼體驗。人處在災難中,生命受到威脅,一般都會有一種巨大的壓力感,而這種不好的感覺讓人有一種窒息甚至崩潰的感覺。如果承受不了了,就會產生焦慮,抑鬱,恐懼和敵意以及憤怒和挫敗感。身體表現為異常疲勞,失眠多夢,頻繁感冒,甚至是胸悶和噁心。有的人在壓力下還會有異常的反應,比如來回踱步,大量進食,經常無故哭泣,大量吸煙和酗酒,甚至擊打或者摔東西,來發泄自己的不滿。所以巨大的難以承受的壓力是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一個來源。

在重大災難發生時,人因為無法承擔重大的壓力而產生焦慮障礙,也被稱為急性應激障礙。癥狀包括焦慮,噩夢連連,睡眠障礙,注意力很難集中,甚至有時候會在夢中重新體驗災難的過程,或者在災難發生一個月內大腦出現閃回現象,也就是大腦像快速放電影一樣還原當時的場景。當這些癥狀持續發生一個月以上時,就被稱為創傷後應激障礙。研究表明,可能有百分之三十八到百分之四十二的重大災難遭遇者會有患上PTSD的風險。在災難發生的兩年後可能依然受影響。

我們已經了解了什麼是創傷後應激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產生的原因和發生的癥狀。那麼怎麼治療了?這個就不能只靠自己的意志了,個人是很難自愈的,最好尋求專業人士比如心理醫生的幫助。

PTSD治療主要靠兩種手段,一種是用藥物干預控制癥狀,另一種就是心理療法,一般兩種方法結合來治療。這裡就不說藥物了,藥物的話只有精神科醫生才有權利開,他會根據你的癥狀給你開適合的藥物。

我們來說說心理療法。心理療法我就說得簡單一點,不然心理學上很多專業術語大家都看不懂。心理療法簡單來說就是人們把自己的問題告訴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傾聽來訪者的問題後嘗試幫助他理解這些問題或改變會引起來訪者不適的行為。大部分心理醫生都會採用洞察療法和行動療法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什麼是洞察療法?洞察療法是以了解人的動機和行為為目標的心理療法,使人心理達到健康,讓人更加了解自己。而行動療法是心理醫生直接改變行為失調或不合適的行為的療法。

舉個例子:一個患者來看心理醫生,醫生首先讓他談論自己的感受,其後直接指出他的思維方式在哪裡出現了偏差。其目標是幫助來訪者看清自己的思維模式是不合邏輯的。來訪者說自己總是感到恐懼,醫生對來訪者解釋這只是他大腦中的一小片區域本來是用來正常應對誘發恐懼的場景,卻被「錯誤激活」了,身體便以為有害怕的東西要出現了,從而產生恐懼,並不是自己「瘋了」。如果大家對心理學感興趣,可以詳查一些心理學資料,會有很多的療法以及解釋。這裡就不多說了,畢竟這是心理醫生要做的事,大家沒必要研究得很深入。

我們來看看個人需要做什麼吧,如果你患了創傷後應激障礙後怎麼辦?

除了積極配合心理醫生的治療,還要尋求朋友和親人的理解與幫助,可以去尋找一些和你有過相似經歷的團體,通過分享來相互分擔各自的痛苦,因為大家相互信任和支持,恥辱感會被減輕,對自己會恢復越來越有信心。最好有一份工作,能夠讓自己有成就感,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和強度小的運動,來幫助自己緩解壓力。為自己定一個目標,把目標分解,從小目標開始,一步步來。不要太著急,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癥狀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變好的,順其自然,讓自己放鬆,以自己最舒服的狀態和喜歡的人生活。

能踏出第一步就是一件勇敢的事,首先對自己贊一個!雖然治療的過程漫長又艱難,但一定要相信自己會變得越來越好,積極的心理暗示對人的影響還是挺大的。加油!!!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喵姐談人生 的精彩文章:

TAG:喵姐談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