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沉迷期曙光與反思:騰訊研究院、浙大李峙研究組發布VR報告
9月14日,首部VR心理學×VR的專業報告《VR心潮》在京發布,報告分為心臨其境、VR影響心理認知、生理與心理健康以及人文社會共四個部分,由騰訊研究院S-Tech工作室與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李峙研究組聯合發布。
騰訊研究院助理院長程明霞表示,儘管VR當前仍處於相對沉寂的階段,甚至研究VR的專家遠不及研究AI專家的數量多,但是通過梳理會發現,VR在醫療、娛樂、社交、遊戲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開場「靈魂出竅」實驗
VR分娩鎮痛、緩解自閉症,減免悲劇
近日發生的「陝西榆林孕婦自殺」、99公益日自閉症「一元畫」等社會熱點事件,激起了人們對於分娩鎮痛、自閉症治療的關注,在VR中分別存在相應的VR鎮痛技術和自閉症緩解方法。這些方法不僅與VR技術相關,也和VR臨境感帶來的心理機制變化有關,如能多加利用,將有可能造福更多群體。
華盛頓大學人機交互技術實驗室此前的研究就發現,與沒有玩VR遊戲的受試者相比,沉浸在虛擬現實中的患者所感受到的疼痛要少一半。整體而言,患者聲稱可藉助VR減少60~75%的疼痛。在接受完一次VR治療之後立即詢問,患者聲稱可減少30~50%的疼痛。作為對比,嗎啡的平均鎮痛效果也才30%。
VR甚至可以製造類似瀕死體驗,來降低用戶對死亡的恐懼。S-Tech研究合伙人、浙大心理與行為科學系十百人研究員李峙表示,很多人都害怕死亡,這是人之常情,但研究發現,許多擁有過瀕死體驗的人,幸運存活下來後對死亡恐懼會明顯的下降。
浙江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騰訊研究院S-Tech特約研究員嚴晨毓表示,通過VR技術有望把康復訓練方法和行為學治療這兩種傳統自閉症治療方法相互結合。
據嚴晨毓介紹,2014年,英國紐卡斯大學做了一項震驚全世界的研究,他們為了治療孩子特殊恐懼症,為他們搭建了一個模擬的場景。這套系統的環境接近真實的場景,孩子在這種接近真實的場景中進行過天橋的訓練。這項實驗中的9個孩子在30分鐘的訓練之後,達到了很好的訓練效果,並且回到真實場景中,他們也敢過天橋。12個月之後,研究者對這些孩子進行了回訪,發現治療效果還在持續。VR環境具有高可控性和安全性,傳統的治療難以做到。
VR即將成為下一代內容載體
由於VR所帶來的全新的人機交互體驗,因此VR被期待成為未來重要的內容載體。依託谷歌、微軟、三星等科技公司的VR設備和分發平台,紐約時報、美國廣播公司、BBC、英國衛報等一批老牌媒體在新聞編輯室內增設VR部門、製作360全景新聞和真正意義上的VR新聞,並湧現出諸如《豐收的變化》、《流離失所》、《6×9:單獨監禁牢房的虛擬體驗》等一批優秀的VR新聞報道。
這些VR新聞作品都帶來有強烈的現實關照精神和反戰傾向,如在《6×9:單獨監禁牢房的虛擬體驗》中,用戶不僅能夠親身感受犯人的痛苦,還能聽到他們真實的聲音,那些看不見的犯人在尖叫、呻吟、拍打著牆壁,旨在推動英國監獄改革。在《流離失所》中,用戶通過滑動屏幕或藉助谷歌眼鏡,便可將那間被戰火摧毀、觸目驚心的教室全景盡收眼底,從而獲得一個在敘利亞戰爭中顛沛流離的兒童所遭遇的苦難。
在發布會上,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認為,VR作為未來媒體的三點可能性。其一,是VR能夠連接人與環境,其二,VR幫助人們實現對現實的把握、觀察以及認知,其三,VR可以提升人對世界的可控性。
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向陽認為,很多日常素材用VR看之後,實際沒有任何的新奇之處。VR對新聞業來說是一個甜點,是一個甜品,你不能天天吃魚翅,不能天天恐怖情緒上升,心臟會受不了。
北京師範大學數學媒體系博士後丁妮表示,傳統電影當中,觀看者是一個第三視角的旁觀者。電影情節的設計跟觀眾沒有太多的交流。但是在VR電影當中,觀影者很多是通過第一視角來觀看影片,他是作為一個角色參與到影片劇情裡面的,他並不能產生真正的互動,但是他可能會讓觀影者產生代入感的感覺。
不過,VR技術在新聞業和影視行業的應用仍然處於初級的階段,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政華認為原因主要有四點:首先,用戶接受VR技術需要有一個過程;其次,當前VR技術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如眩暈感等;再次,當前VR頭盔、眼鏡等硬體成本依然居高不下,阻礙了近一步普及;最後,內容公司仍在探索VR內容的商業化模式。
北師大數學媒體系博士後、影視心理學博士丁妮所做的VR電影研究,則嘗試將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除了在技術處理、觀影方式上的巨大不同外,丁妮強調,她更加關注VR電影的用戶觀影體驗。
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博士研究生李澤宇還介紹了VR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由於VR帶來的強烈的沉浸感,容易給用戶帶來「心流體驗」,全心投入於自己當前的活動,忘記周圍的環境,感覺到時間變慢。李澤宇認為,如果一個學習者能夠通過這樣的VR遊戲,進入到這樣的狀態下學習,他的學習效率肯定是驚人的。
騰訊研究院助理院長 程明霞
如何防範VR的負面效應
在發布會上,來自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李峙除了介紹了VR帶來的機遇之外,還提到了VR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例如,暈動症可能給人們帶來生理上的不適,VR中的空間壓縮和暴力行為,也將對人們在現實中的認知與行為造成不良影響。
李峙表示,和關注VR沉浸感的人不同,李峙及其團隊更加關注VR的臨境感,由於虛擬現實的臨境感非常強,當一小朋友看到有這種形象的暴力行為的時候,VR影響就會比傳統的文字、圖片、甚至視頻的影響要大得多。
清華大學中國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挺偉認為,身臨心境這個境,在藝術裡面叫意境,中國文化特彆強調意境,比如說我們中國畫的留白,不會填滿,VR是全視野的,這種東西對人類是需要的。我們需要空間,我們讓科技和藝術結合,看到你沒有看到的,看到你沒有想到的,同時還留有我們自己的空間,讓我們有更多的創造力去感受藝術,感受文化。
騰訊研究院助理院長程明霞提到,為什麼要在VR的沉寂時期對它保持關注呢?是因為VR蘊含著巨大的潛力,而真正的技術革命,必定是與人文與社會相適應的。下一步,《VR心潮》聯合項目組還將繼續挖掘和深化該研究。
點擊展開全文
※Facebook成為又一家在加拿大設立AI研究機構的科技巨頭
※外媒:華為登頂全球銷冠路上 榮耀品牌或成關鍵王牌
※15分鐘換電池 特斯拉新專利解決電動車充電慢的硬傷
※VR過時?英特爾告訴你它的用途還有這麼多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