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你們今天和我一樣大
新媒體管家
在新的一季《爸爸去哪兒》的開頭,每一組親子都收到一個任務:親愛的爸爸,你今天4歲了。
在這個環節中,節目組要求爸爸們聽從孩子的話來做事情。
很多人把這環節當成是一個笑料來看,卻不曾想過這其中蘊含的意義:通常都是小孩子聽從父母的話,那是否可以轉換下角色改為,父母聽孩子的話呢?
如果將來我當了父母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幻想著自己如果是父母去處理事情會是怎樣。
比如說,做完作業被爸媽叫著繼續看書或者參加輔導班的時候,會想:如果將來我當了父母,我一定不會要求孩子做完作業繼續學習,我會讓他看電視,玩玩具。
上了中學上了大學,聽著爸媽的嘮叨,會想著:如果將來我當了父母,我一定不會嘮叨自己的孩子...... 那麼,曾經想著如何當父母的你們如今做到了嗎?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父母經常地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按著預設的軌道一直走。
認為孩子很多方面都不如大人有經驗,父母考慮得比較周到,因而一直把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沒有考慮到孩子自身的想法。
可是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思想有靈魂,他不是一個需要被灌注思想、限制行動的木偶。
如果每個小孩的成長軌跡都被設定
如果每一個小孩的成長軌跡都被設定,那世界是否永遠地一成不變?當有一天父母都老去,孩子該如何自處?
如果每一個小孩都是父母的衍生品,是父母所有一切的複製粘貼,那麼科學家的孩子是否永遠是科學家?農民的孩子是否都是農民了?
我有站在孩子的角度
考慮問題
很多人說,我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啊,但這也許只是你維護自身想法的一種借口。
所有一切的我站在你的角度考慮事情都是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別人身上,試想一下,你如何去想像一個人所處的情景呢?
想像終究只是想像,跟現實總歸存在差距。再怎麼想像恐怕也有考慮不到的一點,那麼這就不能說是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只能說把自己的想法附著在別人身上,並且嘴上一直說著:「我這是為你好。」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
孩子的世界永遠純粹而精彩。
當你試圖操控孩子的生活,把控孩子的人生軌跡時,請想想現在的自己是否是當初期待的模樣?想想自己是否過多地干預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對孩子好並不是說替他鋪好道路,讓他成長得舒適。真正對孩子好是給出作為父母的建議,聽從孩子的想法,然後讓他去執行。
即使難免有磕磕碰碰,也要讓他明白路是自己選的,要承擔應有的責任。
點擊展開全文
※崽,你真的不是充話費送的啊
※《銀魂》真人版上映!又雙叒叕有動漫被改編了!
TAG:天天愛玩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