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青報:中醫如何用現代語言與科學界對話?

中青報:中醫如何用現代語言與科學界對話?

卜彌格(Michal Boym,1612~1659)是明清之際來到中國的西方傳教士,是第一個向西方系統傳播中國本土文化、中醫中藥知識的歐洲人,他深入研究了中國傳統醫學,完成了多部關於中醫的著作,圖為1682年出版的《中醫指南》一書的插圖。

近日,英國《經濟學人》發表文章《China Is Ramping Up Its Promotion Of Its Ancient Medical Arts》。這篇文章被哈爾濱商業大學副校長程偉轉到學生微信群中,引起強烈關注。程偉曾任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現在仍在該校任中醫醫史文獻專業教授,微信群中的學生都是從該專業畢業或在讀。

「《經濟學人》的這篇文章給我觸動很大。」該文指出,大力提倡中醫是對科學的挑戰,而程偉則認為:「中醫學不僅對醫療事業,而且對科學事業有獨特的價值。中醫認識世界、解釋世界的邏輯有其合理性。」程偉是在9月7日召開的第九屆國際醫學史大會的分論壇上陳述上述觀點的。

巧合還是必然

國際醫學史學會(ISHM)成立於1921年,這是該機構第一次在東亞地區召開國際學術會議。第九屆國際醫學史大會的主題是「全民健康:跨越文化與疆界的歷史經驗」。

參加會議的一名年輕學者、陸軍軍醫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教師史如松發現,這次參會的學者要麼來自「一帶一路」輻射到的國家,要麼研究的主題是與「一帶一路」相關的醫學。經大會組織者證實,這並非刻意安排,會議通知一經發出,就有來自近30個國家的200多名學者報名參會。

「傳統醫學在現代社會的價值」是與會學者共同關心的話題之一。

傳統醫藥尤其是中醫藥在世界舞台上的實際處境,與本次會議形成鮮明對比。

《歐盟草藥製品法》2011年4月後開始實施,此後所有中成藥進口必須註冊、申請許可;英國藥品管理局曾宣布從2014年年初起,全面禁止中成藥在英國的銷售;2009年12月,日本政府也宣稱將部分漢方葯(即日式中藥)排除於公共醫療保險的適用對象之外,作為醫保藥品的日式中藥在日本可能成為自費葯,個人購葯成本大幅提高。

學界正在大力推動中國醫學研究者和實踐者與國際社會的交流。

2015年,94歲的國際醫學史協會迎來了8位中國朋友。這讓國際醫學史學會的司庫阿爾費雷多·穆薩約-索馬(Alfredo Musajo-Somma)感到興奮:「這是自1921年學會建立以來,第一次有這麼多優秀的中國人加入。」他說,「很明顯,我們正在適應你們的思考方式,但是仍然很不了解。」

推動中國醫學史專家加入這個協會的是北京大學醫學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技史協會醫學史專業委員會主任張大慶教授,在他看來,時至今日,ISHM的歐洲中心主義色彩依然濃烈。目前這個學會的會員已經增加到800人,來自50多個國家。

而不可否認的是,醫學史專業在中國還是一個小眾專業。

但在全國政協副主席、北京大學醫學史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本屆大會主席韓啟德院士看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對於什麼是健康,如何處置病痛既有共同的認識,也有各自的理解,由此構成了人類醫學的豐富性與多樣性。醫學史研究有助於掌握醫學發展規律,從前人的研究歷程中獲得經驗和靈感,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助於認識豐富多樣的健康文化,增進對於疾病與痛苦的理解;有助於認識醫療保健活動與社會、政治、經濟及文化之間複雜的互動關係;也有助於在現代醫療技術高速發展之時,保持警醒,維護醫學的人文價值。

絲綢之路上除了絲綢還有大黃

伊卜拉欣·沙伊克博士(Ibrahim Shaikh)現任曼徹斯特大學研究員,他曾經是外科醫生,與同為醫生的朋友納西姆·H·納克維(Nasim H.Naqvi)做了一項絲綢之路上的醫藥研究。

納西姆·H·納克維耗費數千英鎊重走絲綢之路。他造訪了絲綢之路上的博物館、考古遺址,查閱了流傳下來的手抄稿。

納西姆·H·納克維和伊卜拉欣·沙伊克的研究顯示,絲綢和大黃是絲綢之路上最早運輸的商品,因為羅馬的女人喜歡絲綢,而羅馬的男人需要大黃——他們常因酗酒引發胃疾,而中國的大黃對他們有幫助。

納西姆·H·納克維(左)體驗絲綢之路沿途國家的中醫診療。

此外,中國人還將針刺、艾灸、脈診等中醫療法介紹到沿線國家。伊卜拉欣·沙伊克認為,現在曼徹斯特的桑樹也是那個時候傳入的。

國際醫學史學會主席卡洛斯-維斯卡·特雷維諾(Carlos Viesca Trevino)在大會閉幕式上臨時追加了一個報告,他給與會者講述了一個19世紀早期的故事。

當時,西班牙國王支持了一支探險隊,將預防天花的牛痘疫苗的接種方法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探險隊隊長巴米斯(Retrato de F. J. Balmis. Grabado)曾致力於成為醫生。探險途中,他了解到中國有很多有用的藥用植物,比如決明子、木賊、半夏等,並將它們帶回了西班牙。有些藥用植物在西班牙種植,如今馬德里的皇家植物園裡,還有當時巴米斯帶回的植物物種。

事實上,在積極推動中國加入國際醫學史學會的張大慶看來,中國傳統醫學是具有中國烙印的文化標籤,而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成為中國宣傳傳統中醫藥,發揮文化和醫學外交作用的重要平台。

1949年~1978年,WHO是中國唯一主動建立合作關係的國際衛生機構,是中國多邊衛生外交之肇始。

張大慶的學生、北京大學醫學史與醫學哲學系青年學者蘇靜靜在大會報告中陳述:「在後現代的反思中,人們對現代生物醫學日益不滿,對人工的或化學的藥物和療法感到失望,取而代之的是對自然的追求,補充與替代醫學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追捧。尼克松訪華期間,針刺麻醉技術在西方世界引起轟動,並激發了世界各國針灸愛好者學習針灸的熱情與願望。」

自1975年開始,受WHO的委託,上海中醫學院、南京的江蘇新醫學院和北京的中國中醫研究院先後開辦了外國醫師針灸班,接受由WHO派遣、通過雙邊關係(根據國家之間的文化技術交流協定)及自費的各國醫師前來學習針灸。

隨著國家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除了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學員,也不斷有發達國家的學員前來學習針灸。截至1982年12月,3個國際針灸班共舉辦32期,為世界五大洲9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訓了586名針灸醫生。

衝突碰撞 對話融合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袁冰等人的研究課題是民國時期唯一國立中醫醫院——陪都中醫醫院的命運。

民國時期政府以中醫「不科學」為由,未將中醫納入正規教育體系,經中醫界努力抗爭終獲辦學資格。1929年4月,民國政府衛生部依據《管理醫院規則》,禁止中醫稱醫院。各中醫醫院按照要求改進醫院條件和人員配置,終於1938年獲得允許,可稱醫院,但要稱「中醫醫院」。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醫界積極投入到抗戰救護工作中,在陪都重慶,中醫獲得支持,於1944年5月成立民國唯一一個國立中醫醫院,但是條件簡陋、無病房、無藥房,診費低廉,這個醫院只存續了兩年。

袁冰認為,民國政府無視中醫自身特點,簡單地以西醫的醫院管理規則管理中醫醫院,「西醫醫院的優秀在於先進的設備、規範化的診療和管理,而中醫診所的優勢在於名醫的臨床診療經驗。」

袁冰做這個研究,也是希望能為當下中西醫管理和發展存在的問題提供借鑒。

義大利人吉奧爾吉奧·贊欽(Giorgio Zanchin)曾連任國際醫學史學會主席,任職8年,今年1月剛剛卸任,他是一名神經科醫生。他說,本屆大會,他從不同領域看到了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衝突、碰撞和融合,感到非常欣慰。在他生活的地方,針灸讓很多義大利人知道了中醫,但是應用不多。同時,他也看到了中醫在很多領域更安全、更容易操作,比如「在麻醉方面」。「很多從事醫學方面工作的人願意來中國深入了解中醫」。

「中國人缺乏解剖學知識;中國的生理學知識不能正確指導臨床治療,脈學理論晦澀難懂;中國的外科學與內科學一樣停滯不前;常用藥物、放血治療、拔火罐、洗浴法、醫學術語、艾灸、針灸、推拿、道教的迷信儀式;中國的氣候、生產、人口、風俗、生活方式、常見疾病。」這些是復旦大學歷史學教授高晞在其報告《19世紀以來西方中國醫學史研究》中指出的早期西方對中醫傳播的語境關鍵詞。

高晞認為,十六十七世紀以來西方對中醫的認識,受限於當時的譯者對中醫的了解和譯者的中文理解力。

程偉認為,「中醫的歷史就活在今天,這麼長的積累,形成了自己的眼光。」這一點與西醫不同,但是「西醫滿足社會需求的能力很強」,越來越現代是醫學發展的趨勢,中醫如何用現代的語言與科學界對話,是程偉提出的問題。

中醫藥界的學者、醫生已經開始實踐。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文化研究中心王思特的研究課題是《古代音樂治療醫案的現代醫學價值與文化價值》,她在報告中說,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這些案例中古老的音樂治療原理獲得了現代科學的解讀,除了「聲波治療」「誘發α波」「音樂引導想像」等價值被現代醫學揭示外,其「自然療法」的特點對現代醫學也有借鑒意義。

王思特的這場報告是分組討論中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個議題,主辦方並沒有安排一個很大的會議室,但是這個話題突然爆冷,現場很多外國專家提問、探討,也出乎主辦方的意料。

國際醫學史學會主席卡洛斯-維斯卡·特雷維諾是墨西哥人,他說:「中國傳統醫學有數千年歷史,墨西哥或者說西班牙的傳統醫學也有幾千年的歷史,我們並行發展,建立體系理解世界、理解人與世界的關係,我們共同關注的重點就是健康,國家的、世界的健康,最終實現全民的健康,2017年在北京,我非常高興聽到大家的報告。」

中醫是成熟的醫學科學

中醫是成熟的醫學科學

文/李致重

編者按

5月26日,本版刊登了《韓啟德:中醫不科學不代表不正確》一文,文中韓啟德院士稱「不太同意中醫是科學」,同時提醒「不要把科學跟絕對正確聯繫起來」。6月16日,本報一版轉載人民日報文章《莫讓中醫「削足適履」》,對有些人抱有的「『不科學』的中醫需要科學的西醫來驗證,中藥的有效性需要按西藥的方法進行臨床試驗」等觀念進行了批判,呼籲「千萬別讓所謂『科學』束縛了中醫的發展」。

中醫科學與否既是一個老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新問題。為此長期糾結的根源,全在究竟什麼是科學這一點上。為此這裡談一些看法,以期共同討論。

當代辭書對科學的解釋多為「關於自然、社會、思維的知識體系」。近代科學一般指的是歐洲文藝復興以來在物理學、化學基礎上衍生的分科之學及其技術體系,並不是人類科學的全部,科學也不是近代物理學、化學的專利。

《周易》形上與形下之說揭示了人類科學分類的公理性原則。形上類的科學以哲學為其主要帶頭學科,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等皆屬之,其中包括中醫;形下類的科學以物理學、化學為其主要帶頭學科,自然科學裡凡研究形態結構、功能的學科皆屬之,其中包括西醫。

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中醫理論科學體系,建立在中醫的先哲們運用哲學的普遍規律之上,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成熟的醫學科學。當今擺在中醫面前最重要的任務是,釐正「中醫我是誰」「我是怎麼來的」這兩項事關中醫科學定位的學術問題。

一、近代科學不代表科學的全部

科學一詞,英文為science,源於拉丁文的scio,本意為知識、學問。19世紀後半葉,西方近代科學湧入東方。中國的學者將英文的science譯為格致或格致之學,日本的學者則譯為科學。科,是分門別類的意思;格,是量度的意思,引申為分門別類;學,皆是知識或學問的意思。19世紀末年,科學一詞從日本引入中國,隨即在中國通行至今。

當代辭書對科學的解釋大體一致,即「關於自然、社會、思維的知識體系」。這裡的「自然、社會、思維」三者,是從知識範圍上對科學的大體劃分,不是以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為根據的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分類。這裡的知識體系,指的是以概念、範疇的邏輯形式對學科內容的系統表述。各個不同的學科,皆有各自確切的、系統的、理論性的概念範疇體系。另外,各個不同的學科體系,大體都可以劃分為科學、技術、經驗三個層次。在三個層次中,理論科學是其本,應用技術是其用,經驗部分是尚未融入其科學、技術體系的知識內容。所以理論科學體系不僅集中地反映了一個學科的本質屬性與特點,而且也是一個學科成熟的標誌。嚴復先生當年說:「學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術者,據已知之理,求可成之功。」這一說法,既精當,又準確。

近代科學,一般指的是歐洲文藝復興以來在物理學、化學基礎上衍生的分科之學及其技術體系,習慣上也稱西方近代科學。它產生於西方,傳播於全世界,對近代人類的物質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近代科學並不是人類科學的全部,科學也不是近代物理學、化學的專利。社會科學與思維科學,都不是近代物理學、化學派生出來的知識體系。至於自然科學,古代有、現代有,西方有、東方也有,有綜合性的、也有分析性的。可見即便自然科學這一領域,也不能視之為是近代物理學、化學的獨家領地。

二、哲學是科學的科學

哲學一詞,英文為philosophia,源於希臘文的philosophy,本意為「愛智慧」。19世紀後半葉日本的學者參照中文裡「知人則哲」「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的意思,第一次將philosophia譯為哲學。有趣的是,19世紀後半葉,中國的學者將science譯為格致或格致之學,到20世紀之初,馬相伯先生在翻譯西方哲學時,也將philosophia譯為格致之學。可見在當時中國學者的意識里,科學與哲學是同一性的,皆屬於不可忽視的知識、學問。然而,希臘文中的「愛智慧」,強調了學者對智慧真誠熱愛、忘我追求和批判反省的勇氣與激情;中文裡的「知人則哲」,說明哲學是有更高知識才能的人士所問津的高深學問。所以科學的本意是知識、學問,由大學問家的勇氣與激情所催生的智慧,則應視為科學的科學。

當代人們對哲學一詞的普遍理解是,哲學是「關於自然、社會、思維的一般規律的高度概括」。一般,指的是普遍、全面的意思;高度,顯然是基於科學而對哲學的褒揚、推崇之辭。從純學術的角度來講,哲學首先是關於自然、社會、思維研究的理論科學。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人文、歷史、哲學,而核心中的核心是哲學。正是哲學所承載的精神、思想、方法論、認識論、價值觀等,造就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與繁榮。人類科學發展的歷史表明,自然、社會、思維領域的普遍規律,歷來是哲學研究的對象或任務。自然、社會、思維領域的學術大師,首先就是哲人。哲學為人類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思維科學的開路先鋒,才有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不斷繁榮。從這個意義上講,哲學就是科學的科學。

中醫的先哲們明智地運用了哲學的普遍規律,於是出現了《黃帝內經》這一醫學理論巨著。人常說哲學是中醫之本,同樣可以說哲學是催生中醫的科學。

三、儘快根治民族文化自卑症

一百年來,東西方文化在中國的整合與重構,這一至關重要的戰略課題,中國人至今沒有交出合格的答卷。與此同時,中國人患上了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自卑症。不僅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了長期的自殘、自虐,而且至今依然陷身於哲學貧困與近代科學主義的桎梏里。

由民族文化自卑症派生的哲學貧困與近代科學主義,是近代中醫學術的兩大障礙。我們長期以近代物理學、化學的觀念與方法,作為評價中醫學術是非的至上信條和唯一標準。在中醫事業發展上,游談無根的口號天天在喊,中醫西化的路子天天在走。「不太同意中醫是科學」之說,是中醫西化背景下哲學貧困與近代科學主義的一種變調。這種言論必將使混亂的思維更混亂,不堪的中醫更不堪。

東西方文化在中國整合與重構的文化發展新時代,發揮中西醫兩種醫學的特色與優勢,果斷告別中醫西化,是中醫面臨的首要任務。然而,不論文化發展還是告別中醫西化,都需要儘快根治民族文化自卑症,方能振奮民族精神,煥發勃勃生機。

四、《周易》對人類科學分類的啟示

在人類科學的分類上,最早、最準確、至今仍不失其指導意義的,當推中國春秋時期的《周易》。《易傳·繫辭第十二》上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裡的「形」,指的是自然生成的客觀實在,今天可以理解為天然之物。這裡的「器」,指的是由人加工而成的客觀實在,今天可以理解為人造之物。人類面對天然的萬事萬物,認識、研究其發生、發展、運動、變化的形式與規律,形成了哲學以及哲學體系下的科學——這叫做形而上者謂之道。人類面對天然的萬事萬物,在有能力拆開或分析原生態的前提下,認識、研究其局部的結構與功能,形成了物理學、化學體系下的科學及其技術,並由此獲得了製作人造之器的材料,製造出種種人造之器來——這叫做形而下者謂之器。全部的人類科學哲學的知識與智慧,從古代到今天,從東方到西方,盡囊括在形上和形下這兩大類之中。與現行的自然、社會、思維三個領域的劃分相比,形上和形下中既有明確的研究對象,也有準確的研究方向與方法。科學體系的分類,歷來是以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為根據的。由此可見,《周易》形上與形下之說凝聚著中國前哲的智慧之光,揭示了人類科學分類的公理性原則。

按照形上與形下的科學分類原則,形上類的科學以哲學為其主要帶頭學科。社會科學、思維科學(包括邏輯學),以及自然科學裡的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物候學、氣象學、生態學、生物進化等皆屬之,其中包括我國的中醫。形下類的科學以物理學、化學為其主要帶頭學科。自然科學裡凡研究的形態結構、功能的學科,或研究人造之器的學科皆屬之,其中包括西醫。

形上和形下的分類,過去如此,今天依然如此。它是人類科學分類的歷史上最早、最準確的公理性原則,只要地球不毀滅,這一公理性原則必將永遠如此。

五、中醫是成熟的科學

中醫的理論科學體系,由藏象、病機、診法、治則、方劑、中藥六大範疇組成。中醫的臨床技術體系,由此而派生。藏象學說是中醫的核心,其學術意義與西醫的生理學相當,支撐著中醫科學與技術體系的大廈。《黃帝內經》的《陰陽應象大論》,是講述中醫藏象學說的代表篇章。該篇針對其藏象理論說:「論理人形,列別藏府,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名處;豀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裡。」這裡用「各從其經」「各有名處」「皆有所起」「各有條理」「盡有經紀」「皆有表裡」如此準確鮮明、擲地有聲的語詞,既是《黃帝內經》充分自信與自我肯定的表現,也是藏象理論模型成熟的見證。兩千多年來中醫成功的理論思維與臨床實踐證明了這一點。

《黃帝內經》是中醫理論體系形成的標誌。那時候,中醫以證候為研究對象,以陰陽五行學說為方法論,形成了人類醫學史上成熟的、也是最早的一種醫學體系。兩千多年以後的20統論代表的系統性科學的問世而興奮不已的時候,沒有被近代科學主義蒙蔽的中國人驀然發現:原來,世界上第一個信息系統模型,是中國的陰陽五行學說;而人類醫學上經歷了數千年防病治病實踐檢驗的第一個成功的人體信息系統模型,是中國的中醫學。

德國著名漢學家、中醫學家滿晰博教授,2005年接受《科技中國》記者的採訪。他指出:「中醫是成熟的科學,而且兩千五百年前就達到了成熟科學的水平。」他講了成熟的科學應當具備的三條標準:一是以正面經驗為基礎,即針對確鑿的事實所取得的實際效果,而且是能夠重複和驗證的。二是陳述的單一性,即該學科使用名詞術語的準確、一致。三是經驗資料的嚴格、合理的綜合,即這一理論體系不是任意的、含糊的、近似的,而是合乎邏輯聯繫的理論體系。用滿晰駁教授的這三條標準來衡量,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中醫理論科學體系,是當之無愧的成熟的科學。

中醫是成熟的醫學科學,中國歷史上的指南針、火藥、印刷和造紙四大技術發明,不可與中醫相比;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傳統醫學也不可與中醫相比。中西兩種醫學在中國「並存並重、共同繁榮,相互配合、優勢互補」,將會帶來人類醫學一場真正的革命。所以世界不能沒有中醫,人類已經把醫學未來發展的目光投向中國的中醫。

當今擺在我們面前最重要的任務是,釐正「中醫我是誰」「我是怎麼來的」這兩項事關中醫科學定位的學術問題。中醫科學定位明確之後,中醫科學不科學的爭論則自然冰釋。

(原載《中國中醫藥報》2014年6月26日)

經典為基,臨床為本

醫路漫漫,初心不忘

堅持雖難,諸君為伴

- END -

回復「學習」兩個字即可加入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中醫 的精彩文章: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血餘炭!
傷寒論的人體模型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蒲黃!
97歲老中醫,死後刻在墓碑上的秘方!震驚世人!
五味學苑:辨厥陰病脈證並治(一)

TAG:古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