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給馬看病,診斷準確率高達89.7%
醫學是一門不確定的科學和充滿可能性的藝術。
作者| 夏飛夷
來源 | 醫學界智庫
2012年,東北農業大學的科研團隊提出了一個聽上去有點好玩的計劃:研發一款能給馬準確看病的機器人。
這個項目後來通過了審批,得到國家科技基金支持。它的立項基於一個迫切的現實需求:中國極缺獸醫,尤其是有經驗的、能獨立診治馬病的獸醫。我國是馬產業第二大國,另外多種畜、禽飼養量居世界第一,但至2016年,我國註冊在案的執業獸醫人數僅7.68萬,參考國際組織的測算,執業獸醫缺口近100萬。
單從數字上看,這幾乎是一個和執業醫師缺口相近的群體。而短期、甚至在可以預見的相對長時間內,依靠教育都難以填補這個缺口——怎麼辦?
不少科研團隊將希望寄於人工智慧上。
醫學的AI基因
在一些人的想像中,人工智慧這門學科就是為了造齣電影中全知全能的機器人,與自己關係不大。事實上,人工智慧中的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信息處理等技術正滲入各行各業,甚至已經打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解鎖手機的指紋識別,谷歌的智能搜索,iphone的siri,還有時下大熱的無人駕駛等。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這個詞,最早出現於1955年,並在次年的Dartmouth會議上有了較清晰的表述:
是一門研究開發在機器上模擬、拓展人類智能的科技工程學。
但相關概念與醫學的糾纏,要出現的更早一點。1943年,心理學家W.S.McCulloch和數理邏輯學家W.Pitts提出了人工神經網路系統ANN;1966年,美國醫生Gwilym S.Lodwick引入電腦輔助影像診斷的概念(CAD)——半個多世紀前提出的這個概念後來廣泛用於臨床,大大提高了診斷效率;到90年代,數據挖掘和邏輯分析在醫學診斷中的應用邁入黃金時期。
(從50年代至今醫學資料庫中AI相關文獻發表數)
醫學天然具有接入人工智慧應用的基因,它是一門基於大量實踐總結歸納出的科學,有一套既定的邏輯,從癥狀、病理改變、病因接觸、遺傳組學信息等前提線索,導出診斷結果及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如果有一套系統,能收錄所有的醫學知識點,兼有能將之串聯起來的邏輯(包括不斷的鑒別診斷、排查),理論上是能用AI來實現看病的。
以上述的馬病「專家」為例,核心系統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醫學知識資料庫,囊括了癥狀、診斷、鑒別診斷、治療等知識;另一個核心則是診斷交互網,即推理機制。通過輸入年齡、種系、癥狀、影像圖片,則可得出診斷和推薦的治療方案。
通過不斷完善模型,目前這個馬病輔助診斷系統可診斷91種常見馬病,診斷準確率已提高到89.7%。
重複勞力的解決方案
給馬看病和給人看病當然不是一碼事,但邏輯卻是相通的。類似這種專家系統,在給人看病的領域有更早的嘗試。最早的輔助診斷系統可能是20世紀70年代斯坦福大學研發的MYCIN系統,這是一款針對感染患者的系統,通過輸入患者的病史、癥狀和化驗結果,即可輸出診斷意見,並推薦抗菌素類藥物的選用方案。
就像醫生分全科和專科一樣,人工智慧在醫學上的應用研發也分大而廣和專而精的兩個方向,前者如美國的在線諮詢網站ask the docor和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合作的一個項目,嘗試應用IBM的「沃森」系統,對患者在線上提出的各類問題提供輕問診解答。這類系統的核心是資料庫中足夠豐富的問題和解答,演算法上並不複雜,就像一張飛行棋地圖一樣,只要按著甩出骰子的點數,就能走到相應的目的地。
但如果想要系統更「智能」一點,比如加上讀取影像片子、病理切片等功能,就需要結合計算機視覺理論了——而這個方向,正是目前臨床醫生喜聞樂見的。
隨著醫學的精細化發展,CT掃描的層間距越來越小(可以檢出越小的結節),醫生需要讀的片數目則越來越多。美國的「可視人計劃」甚至將層厚壓到0.33mm,掃出5000張片子。2011年5月,Radiology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標題道出了廣大醫生的心聲:one 5000-section CT scan can ruin your whole day(5000層CT掃描片會毀了你的一整天)!
早在1966年,一位美國醫生就曾斷言:「在影像學中,沒有哪一種重複性的工作,是電腦不能幫我們做到的。」他就是提出電腦輔助診斷系統CAD概念的Gwilym S.Lodwick。直到近幾年,CAD仍在臨床上兢兢業業,努力發現病灶,為醫生作診斷提供參考的「第二意見」(second opinion)。它將醫生從大量無明顯病灶的片子中解放了出來,提高了閱片效率,被親切地稱為醫生的「第三隻眼」。
從按圖索驥到自我學習
但是,「醫學是一門不確定的科學和充滿可能性的藝術。」——正如現代醫學之父威廉·奧斯勒說的那樣,醫學並非簡單的演算法公式。在一些檢查報告條目背後,有著極為寬泛的參考值範圍,有人可能指標爆表了,仍能照吃照睡,而有些人可能所有檢查都正常,但就是出現了嚴重的癥狀。同樣一個肺部的小結節,它可能是早期肺癌,可能是結核球,還可能是其他多種病變。如何做出最優的診斷,有時更像一門藝術,是無法簡單按邏輯演算法就能言之鑿鑿做決策的。
不過近年來,隨著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理論的發展,科學家們對AI有了新的期待。機器學習,是一門致力於讓機器在數據中自我學習的學科,通過建立「學習演算法」,機器可以基於經驗數據自動產生新模型,自我訓練並不斷矯正。如果說原本的機器只會依照既定程序按部就班,那機器學習理論就起到了「點睛」的效果,為它「啟蒙」了。
而大數據時代醫學數據爆髮式的增長,恰為機器學習提供了海量的測試數據,包括影像數據、基因數據、葯敏測試數據、電子病歷等等。
有它的加持,目前專家系統在診斷準確性上有了質的提升。近一年來,國內舉辦了多種專家系統與人類醫生的讀片賽,AI讀片的速度和同質化的精確度讓人印象深刻,且許多產品的準確率都超過了90%。其中備受矚目的IBM Watson系統,在今年5月份對同一位複雜的癌症患者,和北京協和醫院的專家給出了「基本一致」的治療方案。
目前,AI診斷系統在肺癌、皮膚病、眼病、心血管疾病、婦科腫瘤的診斷上都有令人驚喜的表現。
除了疾病診斷,AI的高靈敏度,讓其在疾病早期識別和預防上展現出人力難及的機會。今年4月份,Kaggle大賽為一支年輕的團隊頒發了百萬美金大獎,因為他們成功建立了一個肺癌預測模型,可以根據患者的胸部CT檢查準確預測一年內診斷為癌症的可能性。在2016年,英國團隊發布了一套臨床決策評估系統,用於女性宮頸問題的個人管理:通過細胞學、HPV相關生物標記物和陰道鏡檢查,其在檢出CIN2+上的靈敏度、精確度分別達93%和99%。而癌前病變的早期識別,能有效避免後期併發症等不良後果。
(電影《超能陸戰隊》劇照)
也許我們理想中的醫療機器人,是電影《超能陸戰隊》中又萌又暖的大白,能掃描檢查,能診斷治療。但顯然,離這樣的機器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在騰訊研究院近日公布的《2017中美人工智慧創投現狀與趨勢研究報告》中,將目前AI的發展水平稱為「微智時代」,與人類真正的智能還相去甚遠;不過,即使隨著技術的發展,擔心醫生會被機器取代的憂慮也是不必要的——再次引用偶像的一句話:醫學是不確定的科學,也是充滿可能性的藝術;人在醫學中充滿溫暖的力量,是機器永遠都無法取代的。
本文囿於篇幅,僅述AI在醫療輔助診斷中的一二研發方向,另有手術輔助、藥物配給、醫學統計等多方面應用,歡迎有興趣者留言與作者交流。
參考資料:
【1】Horse-Expert:An aided expert system for diagnosing horse diseases.Pol J Vet Sci.2016 Dec.
【2】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Metabolism.2017 Apr.
【3】Fifty years of computer analysis in chest imaging:rule-based,machine learning,deep learning.Radiol Phys Technol.2017;10(1).
【4】Major clinical research advances in gynecologic cancer in 2016:10-year special edition.J Gynecol Oncol.2017 May;28(3).
【5】Cardiac imaging:working towards fully-automated machine analysis&interpretation.Expert Rev Med Devices.2017 Mar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歡迎轉發朋友圈
投稿郵箱 |yxjtougao@126.com
商務合作 |021-58545118
過往的君子給我贊~
※成本失控,營收下滑,現代醫院運營管理實戰研修班報名還剩2周!
※揭秘協和醫院內科大查房,佩服!
※對不起,你是患者,真的不是上帝!
※自由執業:重在打造醫生個人品牌
※很多醫生表白同一個男人,聽說你也會淪陷……
TAG:醫學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