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探討了客家的稱謂、源流、形成的時間和結構後,那麼客家究竟是什麼?

在探討了客家的稱謂、源流、形成的時間和結構後,那麼客家究竟是什麼?

客家的概念界定研究:在探討了客家的稱謂、源流、形成的時間和結構後,那麼客家究竟是什麼?它的話語權力的合法性根基在哪裡,因此客家概念的界定論爭又開始了。

認為客家是民族的說法已經被學術界所摒棄,目前客家的概念界定主要有集中在民系說抑或族群說,這兩大學說論爭的焦點是客家文化究竟是以「文化的普同性」為主還是「文化的差異性」為主。黃向春分析到:「客家研究者往往在把從不同時空層面抽取出來的文化現象人為地整合為一個普同的『客家文化』並以之界定『客家民系』時,顯然過於強調文化的『客觀性』,也過高估計了文化的規約力,人成了文化的奴隸。

實際上,即使在贛南閩西粵東這一『客家大本營』內,『客家文化』也存在著豐富多彩的地方性,人們早已注意到這種地方性差異似乎並不是以『民系』為界線,而是以地域之別為轉移。這些地方性差異更生動地反映了族群活動的歷史,為我們理解與把握人群與文化的關係提供了更具體而可靠的資料,遺憾的是,它們在現行的客家研究中不是被忽略不計,就是被當作天下大同的『客家文化』的附屬而一筆帶過」。

由於在語音研究中,客家話保存了大量的中古語音,並且這一點也在學術界達成共識。在客家被長期「邊緣化」「野蠻化」的過程中,迸發了以羅香林為代表的「民族中心主義」研究,其中語言往往成為被視作判斷客家身份屬於中原士大夫後裔即「精英化」的依據,成為了「血統論」的強力支撐。語言研究也是客家研究中最早被視作重點的研究對象,它是作為不同族群區分最外顯,最容易感知的要素之一。

因此,如果我們採取族群的視角來看待客家,可以採取一種更自由、更真實、更加凸顯文化的地域性差異的態度,並且能從內部真正發現客家文化強大的張力和生命力。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厓兜 的精彩文章:

客家應節菜-子姜炒子鴨
客家鄉俗有「送鬼」風俗
客家人在釀娘酒前很看重日子

TAG:厓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