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年,他在漢中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深受毛澤東讚譽,也是《桃花源記》的參照摹本!
《桃花源記》是東晉陶淵明的傑出代表作之一。他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後順序,把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奇的情節貫串起來,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也是作者所嚮往的一種理想社會。
這種理想社會,並不是子虛烏有。在陶淵明之前的東漢末年,群雄逐鹿,戰亂頻繁,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地處秦巴山區的漢中,在張魯的治理下,「民夷便樂之」和「民夷信向,朝廷不能討」。所以說,那時的漢中,就是一處名副其實、貨真價實的「世外桃源。」,也是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參照摹本。
張魯,生年不詳,卒於公元216年,沛國豐(今江蘇省豐縣)人,先祖為西漢開國元勛張良。東漢末年,成為割據漢中的梟雄,統治漢中達30年之久。西晉史學家陳壽的《三國志》不惜篇墨,專為張魯作傳,南朝宋時史學家裴松之也曾為《張魯傳》作注,介紹了張魯及他治理下的漢中社會。
張魯是五斗米道教祖張陵的孫子。祖父張陵,遷移蜀國,創五斗米教。張陵死,子張衡行其道。張衡死,張魯繼為首領。張魯的母親「好養生,有少容,兼挾鬼道,往來益州牧劉焉家。」張魯通過其母跟劉焉家的非常關係,得到信任。東漢初平二年(公元191)劉焉任命張魯為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修帶兵同擊漢中太守蘇固。張修殺蘇固後,張魯又殺張修,奪其兵眾,並截斷斜穀道,殺害朝廷使者。斷絕了漢中與外部的聯繫,割據漢中為王。(三國志·張魯傳)
張魯漢中稱王后,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權。張魯「因襲張修教法」,並「增飾之」。自稱「師君」。來學道者,初稱「鬼卒」,受本道已信,則號「祭酒」,各領部眾;領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不置長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務。繼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懲處;若為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又依照《月令》,春夏兩季萬物生長之時禁止屠殺,又禁酗酒。他還創立義舍,置義米義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並宣稱,取得過多,將得罪鬼神而患病。(三國志·張魯傳)
張魯還得到巴夷(今四川巴中)少數民族首領杜濩、朴胡、袁約等人的支持。他採取寬惠的政策統治漢中,「民夷便樂之」。「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五斗米道信徒入道,只需交五斗米,五斗米道憑藉政權的力量擴大了影響。張魯在漢中信徒眾多,成為漢末一支頗有實力的割據勢力。
張魯擔任「漢寧太守」職位,是漢中郡(漢寧郡)的地方首長。同時,又是五斗米道首領,自稱「師君」。他是政治首領,也是宗教領袖,這在中國歷史上非常少見。張魯的政教合一政權「雄據巴漢,垂三十年」。在這三十年里,他實行的是一系列原始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措施,倡導天地中一切財物都為社會公有,積財應「救窮周急」,強調人人自食其力,反對「強取人物」,主張人人平等、公平的平均主義原則。
同時,張魯政權的法令,不是嚴刑峻罰,而是教化優先。有錯,原諒;再錯,原諒;還錯,還是原諒。超過三次,才司法處理。而司法也不用治亂世用重典那一套,如果所犯的罪不重,可能罰他修路。這和現代法律處以勞役的概念差不多。(裴松子典略:「有小過者,當治道百步,則罪除。」
張魯政權統治漢中三十年,實行這些管束措施,顯現成效,轄區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其樂融融,在東漢末的戰亂年代,儼然一個世外桃源,四方前來依附的人甚多。盤踞扶風一帶的軍閥韓遂、馬超和曹操打仗期間,關西數萬家百姓攜家帶口從子午谷避難進入漢中。以至於「民夷便樂之」和「民夷信向,朝廷不能討」。(三國志·張魯傳)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曹操親率十萬大軍西征漢中,張魯弟張衛以數萬人馬據陽平關堅守,為曹操所破,張魯避走巴中時,「左右欲悉燒寶貨倉庫,魯不從,遂封藏而去」,留給了曹操。不久,張魯主動降操。因本有降意,又為曹軍保留了財物糧草,曹操既往不咎,拜張魯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邑萬戶。其五子皆封侯,且與曹操聯姻。後世道教徒從此稱張魯為「張鎮南」。曹操從漢中退兵時,將張魯家族隨軍遷回洛鄴。次年,張魯卒,謚原侯,葬於鄴城(今河北臨漳)東。張魯投降曹操後,大量徒眾也跟隨北遷,使五斗米道的勢力發展至北方和中原地區。(三國志·張魯傳)
元武宗至大元年(公元1308),追封張魯為「正一系師太清昭化廣德真君」,正式把張魯敕封為道教尊神。
毛澤東對張魯也多有讚譽。他一生喜歡讀《三國》,《三國》成了他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智慧源泉。毛澤東生前曾多次對三國歷史人物不惜重墨,批語點評。1958年秋,毛澤東在參加鄭州會議時,直接坦露了對張魯施政的讚譽。他說:「漢中有個張魯,他搞過吃飯不要錢,凡是過路人,在飯鋪吃飯吃肉都不要錢。他搞了30年,人們都高興那個制度,這有種社會主義的作風,我們的社會主義由來已久了」。
在同年黨的八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批示將《張魯傳》印發中央委員學習,從黨的歷史看,在高規格的中央全會上把古代的個人傳記作為會議材料下發的,只有《張魯傳》,也唯有這一次。
漢江人物檔案
秦晉,陝西省作協會員,漢中市黨史特約研究員,曾出版《生命的接力》《飛翔的月光》《秦巴山水間》三部散文集。退休後居住漢中。
漢江精彩內容推薦
TAG:漢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