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沒有分離就難以成長

沒有分離就難以成長

幼兒園開學了,孩子哭天抹淚,家長憂心忡忡。這是因為有了「分離焦慮」情緒。不必擔心,這其實是孩子在表達對家長的依戀,同時,也是他社會化的必經階段。克服「分離焦慮」的過程,其實對父母和孩子都是難得的成長體驗。

指導專家:西英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心理危機干預與壓力管理中心主任)

保健時報記者 楚超 實習記者 夏淼

「我家女兒剛送去幼兒園那陣兒,每天哭得撕心裂肺,喊著要媽媽。我甚至懷疑這個年齡送去幼兒園是不是太早了。」

提到這一現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心理危機干預與壓力管理中心西英俊主任分析說,這是典型的「分離焦慮」。這是一種由分離帶來的焦慮情緒,伴隨著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反應。親密關係的驟然分離,往往會帶來「分離焦慮」,只是程度不一。

三類孩子焦慮期更長

「孩子去幼兒園之前,我們告訴他幼兒園有很小朋友、很多玩具。第一天順利送孩子去了,第二天他怎麼也不肯去了。儘管孩子不愛去,但我們還是堅持把他送去,雖然他還是會哭,但是慢慢就接受、習慣了。」

「幼兒園老師說所有的孩子都會有『分離焦慮』多數孩子『分離焦慮』會持續一個月左右,但我們園裡有一個孩子持續了半年。」西主任介紹,有三類孩子最容易陷入「分離焦慮」。

沒有分離就難以成長

◎被過度呵護的孩子

有些家長怕孩子有危險,不讓他接觸外界。這樣的孩子缺乏與陌生人交往的鍛煉,沒有經歷過人際交往中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很難形成健康的自我狀態,同時還缺乏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維護能力。

◎情感缺失的孩子

許多留守兒童,或父母雖在身邊卻經常在外奔波的孩子,其內心渴望得到家人的關注,當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關注自己後,很擔心離開家人。情感忽略會導致孩子把心門封鎖,不願意和他人建立關係。

◎家庭有虐待行為的孩子

這裡說的虐待行為,有精神虐待和軀體虐待兩種。家庭暴力行為可能是目睹父母之間的暴力,也可能自己親身遭受。

家長做得好,孩子焦慮少

如果孩子的「分離焦慮」情緒嚴重,家長就要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還不夠。想幫孩子減少焦慮,家長不妨試試下面幾件事。

◎讓孩子帶上他心愛的東西

「我家孩子有段時間特喜歡一塊破木頭,給什麼玩具都不換。」西主任說,這種被孩子特別鍾愛的物品在心理學上叫「過渡性客體」,這個物品能夠給孩子營造一種熟悉感和安全感。這就要求家長用心觀察,看寶寶平時特別鍾情哪件物品。

◎遵守承諾,每天按時接送孩子

一旦說了要去接孩子,就一定要遵守。這樣在你不在的一天里,孩子就會因有所期待而不那麼焦慮。當自己無法按時接送時,要提前告知老師,並安排其他人來接。在你對孩子做出承諾並嚴格遵守的過程中,你和孩子之間的信任感就逐漸建立起來了。

◎多給孩子植入正面信息

在孩子還沒上學的時候,家長要多帶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並告訴他幼兒園裡有很多小朋友可以跟他一起玩;孩子從幼兒園回來,父母可以問問他在幼兒園都做了什麼。當孩子表示在幼兒園學會新東西時,要讓他展示。慢慢地,他會覺得去幼兒園是一件很有收穫的事情。這個展示成果的過程還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多與老師溝通

老師是孩子離開家庭進入社會、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的重要客體。家長與老師的溝通,實際上是在搭建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橋樑。多與老師溝通不僅可以了解孩子的情況,還可以讓老師對孩子有更多積極的關注。

有時候,是家長更離不開孩子

「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把孩子送去後,自己一天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經常看微信里孩子班級的群聊,有時還感覺能聽到孩子在哭。」無獨有偶,最近有個標題為《他們不是人販子,他們只是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的新聞備受關注。圖片中,家長們扒著幼兒園外的鐵柵欄,奮力向園內望去。這些家長的心態,有可能比孩子更焦慮。

◎直面自己:不是孩子焦慮,而是你更焦慮

自身具有「分離焦慮」情緒的家長,更容易關注孩子因分離所出現的消極情緒反應。成人的「分離焦慮」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已經形成,最終在與孩子漸漸分開的過程中被激發了出來。西主任說,這在心理學上叫「投射」,是把自身潛在的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這類家長首先要意識到,有些時候焦慮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

◎多信任,勤溝通:不必過度擔心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受到傷害,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社會治安、幼兒園的安全措施都在不斷地改善。多跟老師、孩子、其他家長溝通,有助於打消不必要的焦慮。還有一些家長,害怕孩子受欺負、被冷落。其實,幼兒園是一個集體環境,孩子只是集體中普通的一員,不是被關注的焦點,這種變化是孩子要去適應的。在幼兒園裡,他能學會去關心、照顧其他人,學習如何與其他小朋友交流。

◎多關注自己的生活:你和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當人的生活沒有重心時,會更加關注自己與他人的關係。針對這類家長,西主任建議:不要把孩子作為自己生活的全部,要相信隨著孩子長大,他對你的需要會越來越少,會慢慢地離開你。這時你需要調整自己,把對孩子的培養轉變到對自己生活的經營上來。

人一生中要經歷諸多分離,從離開母體,呱呱墜地,就完成了第一次分離。長大後,外出求學、組建新家庭甚至生離死別……親密關係的分離必然會帶來焦慮。但是,沒有分離的過程,沒有焦慮的感受,一個人難以成長。育兒實際上是一種成長,很多父母隨著孩子的成長,自己也在成長。化解「分離焦慮」,就是一個逐漸磨合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看似是我們在教育孩子,其實也是在完成自身的成長。

成長圖書推薦《先知》(紀伯倫)獨立的智慧

沒有分離就難以成長

◎論子女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是弓,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的箭矢。

◎論婚姻

彼此相愛,卻不要讓愛成為束縛:讓它成為涌動在你們魂靈岸間的大海。

要斟滿每個人的杯盞,卻不是從一隻中啜飲。

一起快樂地唱歌跳舞,但要讓你們中的每個人都能獨立。

《目送》(龍應台)人生就是一場接一場的離別

沒有分離就難以成長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西藏生死書》(索甲仁波切)未知死,焉知生?

沒有分離就難以成長

只有嚴肅而真切地懂得死亡,才能嚴肅而真切地生活,從而獲得認識生命的積極真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房顫本身會加劇房顫
青春耗盡,只為曾走失的母親!震驚,中國每天1370位老人走失!
5個動作可有效預防腰椎間盤突出,別等疼了才鍛煉!
做飯加點檸檬汁,居然有這麼多好處,你一定不知道!
胰島素這樣打最好,專家教你注射法,內附圖解!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