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樣的大米,可以煮出差不多的飯;同樣的文化,為什麼不可以培養出差不多的人才?

同樣的大米,可以煮出差不多的飯;同樣的文化,為什麼不可以培養出差不多的人才?

同樣的大米,可以煮出差不多的飯; 同樣的文化,為什麼不可以培養出差不多的人才?

大米說

(一)

我們從煮飯的過程來給大家講一個「大米說」。

現在的任何人,只要有大米,應該都會做飯。

買個電飯鍋,放點水,通上電就行了,佳佳都會。

兩個人吃的話,放兩勺米,水放到第二格,很輕鬆。

不同的人煮飯時的水可能會放得多一點或少一點,所以做起來飯會硬一點、軟一點,不是說你的硬一點就更好,軟一點就不好,因為每個人的喜好也不一樣。

所以,這個沒關係,已經是次要問題了,關鍵是你能夠用大米做出飯來。

然而,做飯的過程中,如果不用大米,而是用昨天剩下的半碗飯來做,你會做成什麼?

加點水,就做成粥了。

那明天吃完了,剩下一碗粥,沒有大米,叫你再做飯,你就做成了稀飯,對不對?

繼續地加水稀釋,過了十多天,你做成什麼東西了?米湯。

是什麼樣的米湯?是餿了的米湯,已經咽不下去了,因為過了十多天,味道全變了。

可惜的是,中國文化就走了一條這樣的道路!

第一碗「大米」養出了孔子,孔子加水,做出了《論語》,《論語》就是「粥」了;《論語》中的一句話,再加水稀釋,成了《弟子規》,

《弟子規》已經是「米湯」了,而且從《論語》到《弟子規》,中間經歷了2000餘年,這個米湯,已經是餿了的「米湯」。

《弟子規》跟中國文化的邊都沾不上,它完全沒有《易經》中的味道了,沒有《易經》中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些句子,也完全解決不了根本性、系統性等等問題,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它裡面還有一點孝道。

但是,《弟子規》里的孝跟中國文化的孝也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只不過是一個聽話的孝。

聽話也是孝的一種,但是孝可不只是聽話。

孝要「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但靠《弟子規》能揚名後世嗎?

顯然做不到。

這樣去理解「大米說」,就知道為什麼中國文化會沒落了。

因為現在我們學來學去的東西,根本就不到「大米」的層面,只在《弟子規》這樣的「稀飯」或者「米湯」的層面。

即使回到《論語》,也只是在「粥」的層面上,根本沒到「大米」。

因為孔子學的根本就不是《論語》,

老子學的根本就不是《論語》,

莊子、孟子統統都不是學《論語》,他們學的是「六經」。

「六經」才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聖賢艱苦努力總結出來的中國的「大米」。

在中國文化流傳過程當中,我們把這些全部忘記了。

因為「四書五經」出現以後,基本上百分之九十的讀書人讀的是「四書」。

而讀「四書」,我們用看象的方法去看,「四書」為「死書」,所以讀「四書」就是讀「死書」。

「書」就是輸掉的「輸」,所以拚命讀書就是拚命輸掉而已。

不讀經,光讀書,就輸得乾乾淨淨,還想什麼成才啊!

為什麼出現了那麼多的書獃子、窮秀才?

九儒十丐,那些所謂儒家就跟乞丐差不多了。

現在自稱儒家的,根本不是真正的儒家。

真正的儒家絕對不是這些學「四書」的人。

回到孔子當年學的那些學問上去,才能找到真正的儒家。

(2011-05-15)

(二)

《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我們沒有辦法回到源頭,所以沒有辦法產生超越源頭的經典。

而且《易經》是數千年許多聖賢集體共同努力完成的,後世成為聖賢的人都不再有,更不可能產生超越《易經》的經典,並且也沒有必要。

但是孔子不一樣,他是通過學習中華文化的許多經典培養出來的人才。

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方法得當,我們完全可以培養出同樣的人才。

就像煮飯,如果我們知道煮第一碗飯用的是大米,我們找到同樣的大米,遵守一定的原則和方法,我們就有可能做出同樣的飯。

這方面,我們不但提出了思考,我們正在用實踐試圖恢復孔子的培養過程,通過「六經」之學,培養孩子。

但是也比較難。

當年孔子沒有《論語》《孟子》之擾;沒有《三字經》《弟子規》之憂,現在我們都要面對。

起碼我們提出了這樣的思考,這是之前從來沒有人敢提出來的。

即使我們培養不出孔子那樣的人才,差一些,也是了不起的。

如果我們能夠善用各種材料,並且有更為科學的方法,也許我們可以培養出超越孔子的人才。

所以,當前我們育心經典的努力,將來必然是會影響整個中國文化的。

仍然有不少人,不願意接受我們的做法,這也是陰陽,更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我們還要感謝他們的。

論語派、弟子規派,仍然是當前讀經的主流,我們只能做好自己,勇敢承擔我們的使命。

孔子的「六經」之學不興,真正的人才就永遠不可能培養出來,超越孔子,就成為沒人敢想的問題。

同樣的大米,可以煮出差不多的飯;

同樣的文化,為什麼不可以培養出差不多的人才?

我們有理由相信,用累積法培養出來的孩子,必有大賢大德之才。

(2011-05-16)

(三)

我在山東講學的時候,提出一個問題:中國的文化為什麼只培養了一位孔子?我們的文化,一直把「四書」,特別是《論語》,當成最高級的經典,有沒有問題?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承認孔子至聖先師的地位,我們學習孔子,那麼孔子的學問,到底是不是在《論語》中?

這些問題,不值得我們進行思考嗎?

或者說,因為我們不懂孔子之學,特別是不懂孔子的學問來源,所以後世沒有辦法再造孔子了。

舉個例子,我們知道大米可以煮飯。

如果我們用大米,可以煮出飯,雖然有差別,但是只要方法差不多,煮出來的飯也應該是差不多的;

但是,如果我們忘記了用大米煮飯,而是用飯再煮飯,煮成粥,再用粥煮成稀飯,再用稀飯煮成湯,再用湯……結果是,我們永遠也煮不出飯了!

煮到最後,都餿了,臭了,全變味了,哪裡還有大米飯香噴噴的味道!

就吃這樣的東西,還能培養出人才?

可惜的是,在中國文化中,我們已經不曉得去找「大米」了!

我們在曲阜、濟南所住的賓館裡都擺放著《論語》。

這個《論語》,根本不是孔子的學問,那只是孔子生活中的言論,隻言片語,是孔子的弟子憑記憶回憶的,未經孔子本人校對。

而且許多內容是孔子年輕時說的,並不成熟和完善。

孔子以「六經」為教材,教育弟子,我們後世不找孔子編的教材學習,而學習這些弟子的筆記,所以無法再造孔子!

希望大家警醒、珍惜!

這樣的道理,看起來簡單,但是千百年來,無人清楚,無人明白。

千年聖賢,孔子,寂寞地站在孔廟,看著後人亂搞,一籌莫展。

孔子的偶像,周公,則孤獨地站在周公廟,一派寂寞。

望周公雙眼,我淚盈雙眸,芸芸眾生學孔子,其中幾個清醒人?

聖賢自古皆寂寞,千古知音何處尋?

懵懵懂懂的世人,自以為是的世人!

知我者謂我心憂,面對世人我心怎能不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等到他們的孩子網遊了,自殺了,甚至殺父母了,幾人知道賴老師所求為何。

恐怕大多數的人,是沒有辦法清醒的!

進到我們的群里不說話,不修改名片,被踢了,就生氣質問我們,為什麼踢他。我們要傳稀世寶,不踢幾腳怎能傳?

「大米」在哪裡?

其實孔子說過的,只是沒人理解:「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孔子說,自己活到這把年紀了,還沒吃飽,還想學《易經》。

結果後世弄成孔子五十歲才學《易》了。到五十歲,還怎麼學「易」,早變成學「難」了!

(2011-05-20)

(四)

南懷瑾先生說過,書不讀秦漢之後。

如果把秦漢之後的書,統統歸於「假經」,肯定會有很多人不同意,認為什麼書都有一定的營養,都可以學習。

我們換個概念就會看得非常清楚:大米、飯、粥、稀飯、米湯、米水——真正的大米,是能夠做飯的,只有前面一項;

後面的,全部可以稱做「假大米」,全部是不能做飯的。

所以,如果我們要吃大米飯,就一定要找到能做大米飯的材料:大米。

我們在教育孩子時,雖然都說是讀經,但是這個「經」,區別實在是太大了,如同上面所列,雖然都可以稱做「吃飯」,但是因為選擇的內容不同,其中的營養區別真的是太大了。

(2011-06-23)

(五)

要想讓孩子變得最有智慧,就讓孩子學習最有智慧的東西;

要想讓孩子變得沒有智慧,就讓孩子學習最沒有智慧的東西。

千古皆然的道理,只是到現在,滿世界的人幾乎全部失去了思考能力,連用大米做飯的道理都不懂了,試圖用變餿了的米水、米湯,再做大米飯。

因為失去了中國文化的「大米」,因此再也無法再造聖賢,悲哉!

《易經》,培養了周公、老子、孔子等等聖賢,是真正的中國文化的「大米」。

批量培養人才是可行的,只要懂得做飯的道理。

在我們育心,毫無疑問,將批量培養出真正的聖賢。

聖賢群世的奇觀,將在我們育心經典出現。

舍《易經》,安可為哉!

看看那些整天讀《弟子規》《論語》的孩子,真為他們可惜。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當我們充滿激情地告訴大家真相,什麼才是真正的經典,卻有無數的人,說我們在指責別人。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

我們就充當被別人誤解的人吧,但願有那麼幾個能夠醒過來,則吾獨受世人之所罵,又何辭哉!

(2012-03-21)

特別公告:

對生活都有疑問、

對教育都很盲目、

對孩子完全沒辦法的新老朋友,可以加我微信號,領取提問模板,

你愛孩子,我會告訴你,應該怎麼愛;

你關心教育,我就告訴你,真正的教育是什麼;

你想成長,我就告訴你,如何快速成長自己。

以下課堂均為免費,請儘管放心積極主動去學習。

明德之家YY語音頻道早課安排:

時間:早上5:40-6:40

周一:家長課堂

周二:文化講壇

周三:養生有道

周四:文化論壇

周五:心靈之約

周六:日記分享

明德之家QQ群/微信群文字日課安排:

時間:周一到周五的每天上午10點。

地點:明德之家QQ群/微信群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賴國全育心經典 的精彩文章:

從人類的「類」字結合蓋房子的步驟來認識經典教育是如何分類的?
不管任何教育,不懂陰陽,將註定是失敗的教育
家裡來了兩次外賣,都不是我家點的,這是怎麼回事?
如何在家裡通過誦讀經典來培養孩子甚至大人的專註力?
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知道今後應該怎麼做,如何努力

TAG:賴國全育心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