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彌留之言還心繫中國的傳教士-黎力基

彌留之言還心繫中國的傳教士-黎力基

1824年7月26日,黎力基(RudolphLechler)出生在德國西南部武騰堡郊區的一個牧師家庭,他是家裡第三個孩子。下圖為年輕時的黎力基。

1844年8月,20歲黎力基進入巴色會接受兩年的神學訓練後,被巴色會(今香港崇真會)差派前往中國宣教。不久,他的未婚妻也追隨而來。下圖為晚年在中國的黎力基夫婦。

1847年,黎力基和神學院同學韓山明(Rev.T.Hamberg)抵達香港,學習客家語及潮州語,還要每天學300個中文字。不久以後七次進出中國內地,在潮汕、梅州一帶的客家人當中探訪超過200多個城市和鄉村,屢次被驅逐,可見傳道工作之艱苦。下圖為他編寫的客家話讀本。

1874年,已是巴色會總牧師的黎力基與同工們建立了51所傳教站,56間學校。受洗者超過2000多人。下圖為巴色會在深圳浪口創辦的虔貞女校。

在傳教辦學間隙,黎力基先後編寫了《客語德華詞典》、《潮語德華字典》,《巴色會崇拜禮儀》,以羅馬拼音翻譯成客家話的《馬太福音》。下圖是他在晚年以中文出版了一本小型的兒童客語歌謠集與教會小孩三字歌。

1899年5月,75歲的黎力基結束了在中國52年宣教的工作,離開居住10年的興寧縣坪塘村回到德國威西姆安享晚年。下圖是威西姆馬田教堂的外牆上,為黎力基銘刻的「傳教先鋒」的紀念碑文。

1908年3月29日,黎力基在彌留之際,在病榻上不斷地說:「我們必須回家去!回香港去!回坪塘去!」此後安息主懷,享年84歲。下圖為黎力基墓地。在墓碑的上面放了一個客家涼帽,我想這是傳教士後代對他在中國客家地區宣教的最好紀念與致敬。

若有奉獻 可以讚賞或按住下面本微信專用二維碼,然後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為本尋訪宣教士足跡平台奉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訪宣教士的足跡 的精彩文章:

TAG:尋訪宣教士的足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