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夢 文化行——四書道統的現實意義》

《中國夢 文化行——四書道統的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翟鳳祥,北京人,1986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90年畢業,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學院,歷任助教、講師、學院團委書記、學員隊教導員、系辦公室主任,2001年轉業自主擇業,先後任職於中華工商時報,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兆維集團,清華大學。2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文化品牌策劃,文學寫作,宣傳片、專題片製作,先後出版報告文學、長篇小說、教材十餘部,其中,《托起明天的輝煌——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叢書》獲五個一工程獎;發表論文、雜文、長篇通訊等各類文章百餘篇;為機關、學院、研究所、企業製作宣傳片、專題片200多部,其中,《不朽的豐碑——兩彈一星精神教育》專題片在央視播出,獲得強烈反響!英雄印象品牌聯合創始人,智本經濟的開拓者,新科學運動的發起人,致力於互聯網+事業,現為金水河文化傳媒董事長。

編者按:本書共計13萬多字,將採用專欄連載形式刊發!兩天一次,一次兩萬字!

文化名人:翟鳳祥

【序】 中國夢-文化行

當今世界,人類文明無論在物質還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進步,特別是物質的極大豐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像的。同時,當代人類也面臨著許多突出的難題,比如,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物慾追求奢華無度,個人主義惡性膨脹,社會誠信不斷消減,倫理道德每況愈下,人與自然關係日趨緊張,等等。要解決這些難題,不僅需要運用人類今天發現和發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運用人類歷史上積累和儲存的智慧和力量。

世界上一些有識之士認為,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比如,關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關於天下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關於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關於以民為本、安民富民樂民的思想;關於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關於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關於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關於經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實踐的思想;關於集思廣益、博施眾利、群策群力的思想;關於仁者愛人、以德立人的思想;關於以誠待人、講信修睦的思想;關於清廉從政、勤勉奉公的思想;關於儉約自守、力戒奢華的思想;關於中和、泰和、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和諧相處的思想;關於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亂、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對傳統文化中適合於調理社會關係和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內容,我們要結合時代條件加以繼承和發揚,賦予其新的涵義。希望中國和各國學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把這個課題研究好,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同世界各國優秀文化一道造福人類。」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集會,呼籲全世界:「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裡汲取智慧。」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今天的中國,經過30年的社會主義建設和40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雖然在世界經濟發展中還不具備充分的話語權,但是,我們看到我們的領導人正在積極謀劃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一帶一路、亞投行等戰略發展布局,充分展示了中華文化「和而不同」的發展理念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不是靠窮兵黷武,不是靠對外擴張,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們的先人早就認識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道理。闡釋中華民族稟賦、中華民族特點、中華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我國領導人在 「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提出尊重文化多樣性四項原則: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尊重各國各民族文明;正確進行文明學習借鑒;科學對待文化傳統。這為我們中國物聯網數字貨幣推動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互學互鑒、互利共贏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中國物聯網數字貨幣要在世界範圍內推廣和應用,必須借重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以文化為靈魂,以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逐步完成中國7億中和階級的歷史使命,完成「和而不同」的世界大同理想。

古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更是一條知識交流之路。沿著古絲綢之路,中國將絲綢、瓷器、漆器、鐵器傳到西方,也為中國帶來了胡椒、亞麻、香料、葡萄、石榴。沿著古絲綢之路,佛教、伊斯蘭教及阿拉伯的天文、曆法、醫藥傳入中國,中國的四大發明、養蠶技術也由此傳向世界。更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識交流帶來了觀念創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國發揚光大,在東南亞得到傳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國,受到歐洲萊布尼茨、伏爾泰等思想家的推崇。這是交流的魅力、互鑒的成果。

當今社會,科技的昌明並沒有給人們帶來意想中的快樂和滿足,人們精神上的壓力與心靈的苦悶與日俱增,全盤「西化」 已經在年輕一代愈演愈烈,民族精神已經在年輕一代逐步淡忘,許多人不了解岳飛、文天祥、鄭成功、林則徐的民族氣節;對民族近代百年的屈辱史更是置若罔聞,抗日戰爭成為「過去的故事」;誠信、尊老、愛國、敬業被認為是「不合時宜」,跟不上時代;少數國人在國外的諸多不好行為也日益引起外國人的反感,「反華」、「仇華 」、「厭華」現象在一些國家和地區不同程度存在,中華民族精神在當今社會有「斷代」的危險。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有140個國家(地區)建立512所孔子學院和1073個孔子課堂。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致力於適應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漢語學習的需要,增進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發展中國與外國的友好關係,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發展,構建和諧世界。

中華文化必將以其和而不同的理念影響世界的大同與和諧。

【前言】

天道至誠

四書道統概括起來不外乎天道世道人道王道。其《中庸》對應天道,《大學》對應世道,《論語》對應人道,《孟子》對應王道。這樣可以對四書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和把握。歷史上對儒學的解讀有二個極端:要麼把道神秘化,特別是魏晉玄學和宋代理學及明代心學,把原本直觀的倫理思辯抽象成遠離人情世道的玄學、性學、心學,極大的脫離了現實,成為了讀書人的精神自慰;要麼把道極端功利化,成為統治階級的御用工具,極大地削弱了儒學在思辯上的經典意義。

一、天道的精神價值

天道是《中庸》的主體思想,是世道、人道、王道的哲學思辨和理論基礎,集中體現了孔子的道德理想,可以用誠、明、靜、遠四個字來概括。「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中庸》)孔子認為,真誠是天的本性,道是本性內在的規律。真誠是事物的發端和歸宿,沒有真誠就沒有萬物。因此君子以真誠為貴。不過,真誠並不是自我完善就夠了,而是還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於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與外物的準則,所以任何時候施行都是適宜的。孟子也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真誠是天的本性,使自我真誠是人的本性。我們看到,一個真誠的天,它所展現的除了誠的本性,還有明、靜、高、遠的特徵。所以用誠、明、靜、遠來概括創始儒學的道德理想,是恰當的。

誠。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論語·泰伯》)孔子說:帝堯作為一代君王是多麼偉大啊!他像崇山一樣高高聳立,上天是最高大的,帝堯就是在效法上天啊!在孔子看來,「天」是那麼高大、偉大,連聖王堯也要效法它,表明「天」是至高、至善的存在。這裡的誠,就是澄明高大、靜穆深遠的意思。人法天性,即要內心澄明,坦坦蕩蕩,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孔子說:君子胸懷坦蕩,小人經常憂愁。「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中庸》)這裡,人與天地為三,並非泛指人本思想,而是還道出了人與天地為三的資格,他必須是領悟了天地本性的真誠的人。

明。因為誠,即天空澄澈,所以清朗明亮,無所隱藏。「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中庸》)意思是,極端真誠永遠沒有止息,沒有止息就會生命長久,生命長久就會顯露表徵,顯露表徵就會無窮無盡,無窮無盡就會廣博深厚,廣博深厚就會高大光明。廣博深厚可以承載萬物,高大光明可以覆蓋萬物,無窮無盡可以使萬物生生不息。廣博深厚可以與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與天相比,悠遠長久就是生命無窮無盡永無止境。像這樣認識天地萬物的規律,不需要揭示它會自然顯露,不需要人為推動它會自然變化,順應自然規律就會有所成就。這就是「明」,既是天性的顯性特徵,也是人性的習性(悟性)特徵。「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中庸》)意思是,由真誠而自然明白道理,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而後做到真誠,這叫做人為的化育。真誠也就會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後也自然能做到真誠。因此,孔子所說的明,是順應天性的明智,而非自作聰明。這裡的明含有智的意思,所以「知者不惑」。

靜。天是澄明高大、靜穆深遠的。「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中庸》)意思是,天地的法則,可以用一個「誠」字來囊括:誠作為天性本身是專一不二的,但它生化萬物則是變化莫測的。天地的法則,就是廣博、深厚、高大、光明、悠遠、長久。現在我們看到的天高明闊遠、渾然一體,如果窮盡它的變化,則日月星辰都靠它維繫,世界萬物都靠它覆蓋;今天我們看到的地,原本不過是由一撮撮土構成,可等到它廣博深厚時,承載像華山那樣的崇山峻岭也不覺得重,容納眾多的江河湖海也不會泄漏,世間萬物都由它承載著;今天我們看到的山,原本不過是由拳頭大的石塊構成,可等到它高大無比時,草木生長在上面,禽獸居住在上面,寶藏儲藏在上面;今天我們看到的水,原本不過是一勺之多,可等到它浩渺無邊時,大龜蛟龍魚鱉等都在裡面生長,珍珠珊瑚等珍貴的東西都在裡面繁殖。靜,在天為一,為廣博、深厚、高大、光明、悠遠、長久。在人為中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也就是說,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奏,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行其責,萬物便生長繁育了。《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中庸》)意思是說,《詩經》說:「天命啊,多麼靜穆深遠無窮無盡啊!」這大概是說的天之所以為天的原因吧。「德布四海而不炫耀,文王的品德多麼純真無邪啊!」這大概是說周文王之所以被稱為「文王」的原因吧。純真是沒有止境的。無論是天靜,還是人靜,都是內心充滿敬畏,只有敬畏,才能使人靜穆高遠。

遠。天是廣博、高明、悠遠的,當然也是真誠、純粹、自由的。天的澄明高遠,決定了人的心靈空間博大悠遠,人只有在無限的心靈空間才是最自由的。孔子的一生雖然掙扎在現實的人生中,但他的思想卻馳騁於無限自由的心靈空間,因為他無惑、無憂、無懼,所以他是最自由的。他的恭、寬、信、敏、惠,溫、良、恭、儉、讓,在別人看來是一種束縛,而在孔子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敬畏,就像對澄明高遠的天空一樣,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寄託。

人相對於天地實在微不足道!打個比方,宇宙好比是個蘋果,那麼,我們現在人類探索的範圍也不過是果核而已,假使把果核比作銀河系的話,那太陽系不過是果核生了個蛆拉的一堆蛆糞而已,每個星球不過是一粒蛆屎,人又能算得了什麼?我們說天澄明靜遠,地廣博深厚,那麼這個地可不僅僅是我們所在地球的這粒蛆屎,它和整個95%的果肉部分(暗物質)是能量相通的。所以,天的澄明靜遠我們是能看得到的,而地的廣博深厚我們只能用想像去體會。

那麼,人生於天地間,怎樣去敬畏天的澄明靜遠和地的廣博深厚,怎樣延續人世的悠久與和諧?那一定是順應天道的忠孝仁義。

何為忠?忠有二層含義:一是誠明坦蕩,二是忠於自己的內心。這是《中庸》的本意:「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意思是說,只有天下最真誠的人能充分發揮他的天性;能充分發揮他的天性,就能充分發揮人的本性;能充分發揮人的本性,就能充分發揮萬物的本性;能充分發揮萬物的本性,就可以幫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幫助天地培育生命,就可以與天地並列為三了。所以忠的首義是誠,而誠的首義是遵從自己的內心。

何謂孝?孝,形聲、會意字,從老從子,老聲。即老慈愛小,小扶持老。孝不僅是小對老的孝順孝敬,也有老對小的慈愛呵護。同時,還有謹慎地對待父母的離世和先人的祭奠。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也就是說,恭謹地對待父母的喪事和追念祖先,就能使民風淳樸。也即是說,孝不僅是一種德性,一種善行,還是一種傳承。既然上天澄明靜遠,大地廣博深厚,而人卻顯得微不足道。那麼,人就應該選擇一種良好的品性將天地的美好的德性延續下去,要對天地人倫心存敬畏,心存敬畏方知廉恥,知廉恥才懂禮節。

何謂仁?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意思是,孔子說:仁德的人,自己立身也幫助別人立身,自己通達事理也幫助別人通達事理。凡事能將心比心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同時,仁體現在處事交往中還有寬恕容人的意思。子貢問:「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呼?」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孔子說:大概是恕(寬恕)吧!自己不願意做的,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意思是,不要把仁神秘化了,仁遠嗎?我想為仁,仁就在身邊了。如同「我心即佛」,本著善心做事就是佛了。同理,本著善心做事就是仁了。

何謂義?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論語·季氏》)意思是,看到善良的行為,就擔心自己達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為,就好像把手伸到開水中一樣趕快避開。我見到過這樣的人,也聽到過這樣的話。以隱居避世來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道義而貫徹自己的主張。我聽到過這種話,卻沒有見到過這樣的人。子曰:「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而稱之。其斯之謂與?」(《論語·季氏》)意思是,齊景公有馬千駟(即有一千輛車,每車四馬為駟),很富有,但死的時候,老百姓卻覺得沒有什麼美德可以稱道他。而伯夷叔齊因守道而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老百姓到現在都稱道他們。這大概就是義吧!這裡義也沒有固定標準,針對每件事、每個人,他們行義的方式方法都是不一樣的,但出於本心且守道向善者即可稱為義。義是人們骨子裡的凜然正氣。沒有深入骨髓的凜然正氣,一切具體的道德規範在利慾面前都不堪一擊。

有了天道,才能運籌世道,完善人道,遂行王道。因此,《中庸》在儒學中有不可替代的統領作用。

二、天道的現實意義

四書道統可分為:心源性悟道即天道;自律性修道,即世道人道王道。悟道在於開啟心性,修道在於塑造人格。開啟心性在於人主體自我完善的內心需要和精神追求;塑造人格在於人主體社會功能的和諧需要和價值體現。

(一)天道的永恆價值

孔子的道德理想是誠、明、靜、遠,即真誠、光明、靜穆、悠遠,這種心靈的自由,不管任何年代都是人所共求的。孔子把真誠看作人類道德的第一要義,「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中庸》)孔子認為,真誠是天的本性,道是天的本性的內在規律。真誠是事物的發端和歸宿,沒有真誠就沒有萬物。因此君子以真誠為貴。不過,真誠並不是自我完善就夠了,而是還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於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與外物的準則,所以任何時候施行都是適宜的。孟子也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真誠是天的本性,使自我真誠是人的本性。一個人沒有真誠,就不可能做到光明磊落,也不可能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有惑有憂有懼,怎麼可能做到內心寧靜,「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寧靜致遠」,心不靜自然難以修身,不修身則萬事為物所役,何來心靈自由。

孔子主張,在物質生活基本滿足的情況下,應該把追求崇高理想人格作為人生需求的一種最高層次需要。他甚至認為,即使在物質生活條件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只要抱有一種高尚的追求,仍然可以生活得樂觀愉快、奮發有為。他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意思是,粗茶淡飯,曲起胳膊枕著睡覺,樂也在其中啊!不合道義的富貴,對於我就像浮雲一般。(《論語·述而》)他特別推崇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樂道精神,他說「君子憂道不憂貧」。孟子也特別推崇理想人格,他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意思是,富貴不能淫其行,貧賤不能移其志,威武不能屈其尊,這才叫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當然,這裡孟子已經把孔子的道德理想社會功能化,使之成為大丈夫克己守節的一種人格操守。

天道是常人難以企及的理想高度,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意思是說,一個人可以把天下國家的權柄平分給別人,可以把爵祿推讓給別人,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可是做到中庸(天道)真的很難。儘管很難做到,但天道永遠是每個人心中的一桿稱。當我們有時因為生活的困頓暫時迷失了心性,當我們個人的企劃有時高於現實甚至脫離現實而迷失了自我,我們可以回過頭來看看孔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的一生,有困頓,有輝煌,甚至花甲之年還屢遭恥辱,但他從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追求。聖人,並不是虛無飄渺離我們很遠,而是在現實生活中摩肩接踵離我們很近,所差的是理想的距離。

(二)人格道德的旺盛生命力

所謂人格道德,即是世道人道王道。孔子踐行人格道德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愛人。」(《論語·顏淵》)他認為,判斷一個人有無道德或道德覺悟的高低,最重要的標準就是看他能不能「愛人」。「愛人」主要體現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意思是,自己立身也要幫助別人立身,自己通達也要幫助別人通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既要幫助別人,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曾子說,老師的學說可以用二個字概括,那就是忠、恕。

忠,就是真誠,尊從自己的內心。孔子認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並不需要非得做什麼驚天大事,只要「能近取譬」,做力所能及的事就好。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論語·陽貨》)五者,即恭、寬、信、敏、惠,孔子說:「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意思是,恭敬就能不受輕慢,寬厚就能贏得大眾,誠實守信就能受到重用,聰敏就能有所建樹,施恩澤就能使人願意為你做事。孔子強調做什麼事都要尊從自己的內心,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孔子提倡並努力實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論語·述而》)的精神,鄙視「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論語·陽貨》)的人生態度,推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的創新意識。如果自己能做到恭寬信敏惠,也能幫助別人做到自強自立,這就是仁,就是忠。《易傳》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像天體運行,周而復始,剛健有力。現代人更應該效法這種精神,力求進步,持之以恆,勇於進取,開拓創新。

恕,即寬容,「己所不欲,勿適於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換位思考,推己及人。恕不僅是指意志上不勉強人,更是指行為上要寬容人。有人問孔子的學生子貢:你的老師怎麼每到一地都能全面了解那裡的風土人情呢?子貢說,因為我的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能受到他人的禮遇,那麼得到這些信息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孔子主張「和為貴」(《論語·學而》)的社會和諧理想,提倡「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主張人與人之間、人與家庭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相互共生,共同發展。溫和、善良、謙恭、勤儉、禮讓,這也是現代人應該具備的美德。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受各種利益的驅使,淡漠了溫和、善良、謙恭、勤儉、禮讓的為人處事態度,而這些品德恰恰是構建現代和諧社會所不能缺少的。

儒家道德文化強調個體與群體、個體與社會之間的統一性,個體生命價值必須同整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統一起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強調的就是這種集體主義精神,它本質上是先公後私,個人私利服從社會公利,個人對社會、民族、國家要有責任感、使命感,要「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要做到公而忘私,必須信守重義輕利的處世原則。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他要求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要超脫功利,追求道義,「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孟子甚至認為,當物質利益與道義不能兼顧時,寧願捨去物質利益甚至生命也要維護道義。這種「捨生取義」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的志士仁人,為維護國家民族的整體利益,為了堅持真理,奮不顧身,視死如歸。

這些道德人格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品格,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里,任憑外力如何摧殘,任憑物慾怎樣誘惑,這條血脈都不會斷,都會在注入新鮮的血液後生生不息。

【目錄】

前言 天道至誠

一、天道的精神價值

二、天道的現實意義

第一章:《中庸》與天道

每一節:天道論

第二節:天命論

第三節:天性論

第二章:《大學》與世道

第一節:在明明德

第二節:在親民

第三節:在止於至善

第三章:《論語》與人道

第一節:人道的思想基礎

第二節:人道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人道的現實意義

第四章:《孟子》與王道

第一節:王道與人道

第二節:王道與仁政

第三節:王道的現實意義

第五章:四書道統的現代意義

第一節:大力傳承四書道統的社會凝聚力

第二節: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倫理道德體系

第三節:追求社會和諧的人文精神

【前言】

天道至誠

四書道統概括起來不外乎天道世道人道王道。其《中庸》對應天道,《大學》對應世道,《論語》對應人道,《孟子》對應王道。這樣可以對四書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和把握。歷史上對儒學的解讀有二個極端:要麼把道神秘化,特別是魏晉玄學和宋代理學及明代心學,把原本直觀的倫理思辯抽象成遠離人情世道的玄學、性學、心學,極大的脫離了現實,成為了讀書人的精神自慰;要麼把道極端功利化,成為統治階級的御用工具,極大地削弱了儒學在思辯上的經典意義。

一、天道的精神價值

天道是《中庸》的主體思想,是世道、人道、王道的哲學思辨和理論基礎,集中體現了孔子的道德理想,可以用誠、明、靜、遠四個字來概括。「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中庸》)孔子認為,真誠是天的本性,道是本性內在的規律。真誠是事物的發端和歸宿,沒有真誠就沒有萬物。因此君子以真誠為貴。不過,真誠並不是自我完善就夠了,而是還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於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與外物的準則,所以任何時候施行都是適宜的。孟子也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真誠是天的本性,使自我真誠是人的本性。我們看到,一個真誠的天,它所展現的除了誠的本性,還有明、靜、高、遠的特徵。所以用誠、明、靜、遠來概括創始儒學的道德理想,是恰當的。

誠。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論語·泰伯》)孔子說:帝堯作為一代君王是多麼偉大啊!他像崇山一樣高高聳立,上天是最高大的,帝堯就是在效法上天啊!在孔子看來,「天」是那麼高大、偉大,連聖王堯也要效法它,表明「天」是至高、至善的存在。這裡的誠,就是澄明高大、靜穆深遠的意思。人法天性,即要內心澄明,坦坦蕩蕩,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孔子說:君子胸懷坦蕩,小人經常憂愁。「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中庸》)這裡,人與天地為三,並非泛指人本思想,而是還道出了人與天地為三的資格,他必須是領悟了天地本性的真誠的人。

明。因為誠,即天空澄澈,所以清朗明亮,無所隱藏。「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中庸》)意思是,極端真誠永遠沒有止息,沒有止息就會生命長久,生命長久就會顯露表徵,顯露表徵就會無窮無盡,無窮無盡就會廣博深厚,廣博深厚就會高大光明。廣博深厚可以承載萬物,高大光明可以覆蓋萬物,無窮無盡可以使萬物生生不息。廣博深厚可以與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與天相比,悠遠長久就是生命無窮無盡永無止境。像這樣認識天地萬物的規律,不需要揭示它會自然顯露,不需要人為推動它會自然變化,順應自然規律就會有所成就。這就是「明」,既是天性的顯性特徵,也是人性的習性(悟性)特徵。「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中庸》)意思是,由真誠而自然明白道理,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而後做到真誠,這叫做人為的化育。真誠也就會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後也自然能做到真誠。因此,孔子所說的明,是順應天性的明智,而非自作聰明。這裡的明含有智的意思,所以「知者不惑」。

靜。天是澄明高大、靜穆深遠的。「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中庸》)意思是,天地的法則,可以用一個「誠」字來囊括:誠作為天性本身是專一不二的,但它生化萬物則是變化莫測的。天地的法則,就是廣博、深厚、高大、光明、悠遠、長久。現在我們看到的天高明闊遠、渾然一體,如果窮盡它的變化,則日月星辰都靠它維繫,世界萬物都靠它覆蓋;今天我們看到的地,原本不過是由一撮撮土構成,可等到它廣博深厚時,承載像華山那樣的崇山峻岭也不覺得重,容納眾多的江河湖海也不會泄漏,世間萬物都由它承載著;今天我們看到的山,原本不過是由拳頭大的石塊構成,可等到它高大無比時,草木生長在上面,禽獸居住在上面,寶藏儲藏在上面;今天我們看到的水,原本不過是一勺之多,可等到它浩渺無邊時,大龜蛟龍魚鱉等都在裡面生長,珍珠珊瑚等珍貴的東西都在裡面繁殖。靜,在天為一,為廣博、深厚、高大、光明、悠遠、長久。在人為中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也就是說,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奏,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行其責,萬物便生長繁育了。《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中庸》)意思是說,《詩經》說:「天命啊,多麼靜穆深遠無窮無盡啊!」這大概是說的天之所以為天的原因吧。「德布四海而不炫耀,文王的品德多麼純真無邪啊!」這大概是說周文王之所以被稱為「文王」的原因吧。純真是沒有止境的。無論是天靜,還是人靜,都是內心充滿敬畏,只有敬畏,才能使人靜穆高遠。

遠。天是廣博、高明、悠遠的,當然也是真誠、純粹、自由的。天的澄明高遠,決定了人的心靈空間博大悠遠,人只有在無限的心靈空間才是最自由的。孔子的一生雖然掙扎在現實的人生中,但他的思想卻馳騁於無限自由的心靈空間,因為他無惑、無憂、無懼,所以他是最自由的。他的恭、寬、信、敏、惠,溫、良、恭、儉、讓,在別人看來是一種束縛,而在孔子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敬畏,就像對澄明高遠的天空一樣,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寄託。

人相對於天地實在微不足道!打個比方,宇宙好比是個蘋果,那麼,我們現在人類探索的範圍也不過是果核而已,假使把果核比作銀河系的話,那太陽系不過是果核生了個蛆拉的一堆蛆糞而已,每個星球不過是一粒蛆屎,人又能算得了什麼?我們說天澄明靜遠,地廣博深厚,那麼這個地可不僅僅是我們所在地球的這粒蛆屎,它和整個95%的果肉部分(暗物質)是能量相通的。所以,天的澄明靜遠我們是能看得到的,而地的廣博深厚我們只能用想像去體會。

那麼,人生於天地間,怎樣去敬畏天的澄明靜遠和地的廣博深厚,怎樣延續人世的悠久與和諧?那一定是順應天道的忠孝仁義。

何為忠?忠有二層含義:一是誠明坦蕩,二是忠於自己的內心。這是《中庸》的本意:「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意思是說,只有天下最真誠的人能充分發揮他的天性;能充分發揮他的天性,就能充分發揮人的本性;能充分發揮人的本性,就能充分發揮萬物的本性;能充分發揮萬物的本性,就可以幫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幫助天地培育生命,就可以與天地並列為三了。所以忠的首義是誠,而誠的首義是遵從自己的內心。

何謂孝?孝,形聲、會意字,從老從子,老聲。即老慈愛小,小扶持老。孝不僅是小對老的孝順孝敬,也有老對小的慈愛呵護。同時,還有謹慎地對待父母的離世和先人的祭奠。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也就是說,恭謹地對待父母的喪事和追念祖先,就能使民風淳樸。也即是說,孝不僅是一種德性,一種善行,還是一種傳承。既然上天澄明靜遠,大地廣博深厚,而人卻顯得微不足道。那麼,人就應該選擇一種良好的品性將天地的美好的德性延續下去,要對天地人倫心存敬畏,心存敬畏方知廉恥,知廉恥才懂禮節。

何謂仁?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意思是,孔子說:仁德的人,自己立身也幫助別人立身,自己通達事理也幫助別人通達事理。凡事能將心比心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同時,仁體現在處事交往中還有寬恕容人的意思。子貢問:「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呼?」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孔子說:大概是恕(寬恕)吧!自己不願意做的,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意思是,不要把仁神秘化了,仁遠嗎?我想為仁,仁就在身邊了。如同「我心即佛」,本著善心做事就是佛了。同理,本著善心做事就是仁了。

何謂義?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論語·季氏》)意思是,看到善良的行為,就擔心自己達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為,就好像把手伸到開水中一樣趕快避開。我見到過這樣的人,也聽到過這樣的話。以隱居避世來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道義而貫徹自己的主張。我聽到過這種話,卻沒有見到過這樣的人。子曰:「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而稱之。其斯之謂與?」(《論語·季氏》)意思是,齊景公有馬千駟(即有一千輛車,每車四馬為駟),很富有,但死的時候,老百姓卻覺得沒有什麼美德可以稱道他。而伯夷叔齊因守道而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老百姓到現在都稱道他們。這大概就是義吧!這裡義也沒有固定標準,針對每件事、每個人,他們行義的方式方法都是不一樣的,但出於本心且守道向善者即可稱為義。義是人們骨子裡的凜然正氣。沒有深入骨髓的凜然正氣,一切具體的道德規範在利慾面前都不堪一擊。

有了天道,才能運籌世道,完善人道,遂行王道。因此,《中庸》在儒學中有不可替代的統領作用。

二、天道的現實意義

四書道統可分為:心源性悟道即天道;自律性修道,即世道人道王道。悟道在於開啟心性,修道在於塑造人格。開啟心性在於人主體自我完善的內心需要和精神追求;塑造人格在於人主體社會功能的和諧需要和價值體現。

(一)天道的永恆價值

孔子的道德理想是誠、明、靜、遠,即真誠、光明、靜穆、悠遠,這種心靈的自由,不管任何年代都是人所共求的。孔子把真誠看作人類道德的第一要義,「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中庸》)孔子認為,真誠是天的本性,道是天的本性的內在規律。真誠是事物的發端和歸宿,沒有真誠就沒有萬物。因此君子以真誠為貴。不過,真誠並不是自我完善就夠了,而是還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於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與外物的準則,所以任何時候施行都是適宜的。孟子也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真誠是天的本性,使自我真誠是人的本性。一個人沒有真誠,就不可能做到光明磊落,也不可能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有惑有憂有懼,怎麼可能做到內心寧靜,「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寧靜致遠」,心不靜自然難以修身,不修身則萬事為物所役,何來心靈自由。

孔子主張,在物質生活基本滿足的情況下,應該把追求崇高理想人格作為人生需求的一種最高層次需要。他甚至認為,即使在物質生活條件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只要抱有一種高尚的追求,仍然可以生活得樂觀愉快、奮發有為。他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意思是,粗茶淡飯,曲起胳膊枕著睡覺,樂也在其中啊!不合道義的富貴,對於我就像浮雲一般。(《論語·述而》)他特別推崇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樂道精神,他說「君子憂道不憂貧」。孟子也特別推崇理想人格,他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意思是,富貴不能淫其行,貧賤不能移其志,威武不能屈其尊,這才叫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當然,這裡孟子已經把孔子的道德理想社會功能化,使之成為大丈夫克己守節的一種人格操守。

天道是常人難以企及的理想高度,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意思是說,一個人可以把天下國家的權柄平分給別人,可以把爵祿推讓給別人,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可是做到中庸(天道)真的很難。儘管很難做到,但天道永遠是每個人心中的一桿稱。當我們有時因為生活的困頓暫時迷失了心性,當我們個人的企劃有時高於現實甚至脫離現實而迷失了自我,我們可以回過頭來看看孔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的一生,有困頓,有輝煌,甚至花甲之年還屢遭恥辱,但他從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追求。聖人,並不是虛無飄渺離我們很遠,而是在現實生活中摩肩接踵離我們很近,所差的是理想的距離。

(二)人格道德的旺盛生命力

所謂人格道德,即是世道人道王道。孔子踐行人格道德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愛人。」(《論語·顏淵》)他認為,判斷一個人有無道德或道德覺悟的高低,最重要的標準就是看他能不能「愛人」。「愛人」主要體現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意思是,自己立身也要幫助別人立身,自己通達也要幫助別人通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既要幫助別人,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曾子說,老師的學說可以用二個字概括,那就是忠、恕。

忠,就是真誠,尊從自己的內心。孔子認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並不需要非得做什麼驚天大事,只要「能近取譬」,做力所能及的事就好。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論語·陽貨》)五者,即恭、寬、信、敏、惠,孔子說:「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意思是,恭敬就能不受輕慢,寬厚就能贏得大眾,誠實守信就能受到重用,聰敏就能有所建樹,施恩澤就能使人願意為你做事。孔子強調做什麼事都要尊從自己的內心,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孔子提倡並努力實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論語·述而》)的精神,鄙視「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論語·陽貨》)的人生態度,推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的創新意識。如果自己能做到恭寬信敏惠,也能幫助別人做到自強自立,這就是仁,就是忠。《易傳》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就像天體運行,周而復始,剛健有力。現代人更應該效法這種精神,力求進步,持之以恆,勇於進取,開拓創新。

恕,即寬容,「己所不欲,勿適於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換位思考,推己及人。恕不僅是指意志上不勉強人,更是指行為上要寬容人。有人問孔子的學生子貢:你的老師怎麼每到一地都能全面了解那裡的風土人情呢?子貢說,因為我的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能受到他人的禮遇,那麼得到這些信息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孔子主張「和為貴」(《論語·學而》)的社會和諧理想,提倡「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主張人與人之間、人與家庭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相互共生,共同發展。溫和、善良、謙恭、勤儉、禮讓,這也是現代人應該具備的美德。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受各種利益的驅使,淡漠了溫和、善良、謙恭、勤儉、禮讓的為人處事態度,而這些品德恰恰是構建現代和諧社會所不能缺少的。

儒家道德文化強調個體與群體、個體與社會之間的統一性,個體生命價值必須同整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統一起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強調的就是這種集體主義精神,它本質上是先公後私,個人私利服從社會公利,個人對社會、民族、國家要有責任感、使命感,要「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要做到公而忘私,必須信守重義輕利的處世原則。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他要求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要超脫功利,追求道義,「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孟子甚至認為,當物質利益與道義不能兼顧時,寧願捨去物質利益甚至生命也要維護道義。這種「捨生取義」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的志士仁人,為維護國家民族的整體利益,為了堅持真理,奮不顧身,視死如歸。

這些道德人格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品格,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里,任憑外力如何摧殘,任憑物慾怎樣誘惑,這條血脈都不會斷,都會在注入新鮮的血液後生生不息。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悅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