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辭,短歌信手拈
文/馬進彪
——秋高季節讀吳剛詩詞
吳剛(筆名:杏壇西冷)1964年生於范仲淹故里,成長在北京,半生與詩結緣。「秀筆能敲皓月,風華亦傲春秋」。現為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理事。石景山區作家協會理事、作品散見於《中國當代詩人大典》、《心靈文苑》、《石景山文藝》、《詩詞百家》及各種報刊網路媒體,多次獲獎。
9月16日,吳剛古體詩詞吟誦會在京舉行,吟誦會上,多位詩人、作家及專業主持人吟誦了吳剛的詩。本人也吟誦了兩首,一首是《石牛山寨游感》,此詩是吳剛獲全國詩歌大獎賽金獎的一首;另一首是《西山秋吟》,此詩也是全國獲獎作品。當然,吳剛獲獎的作品還有很多,而且,每一首都有其不同的才情流露,讀吳剛的詩,總會有意想不以的身臨其境之感。
「翠竹蒼峰彩傘游,碧溪依舊老河流。入山追憶千年史,登頂遙看五大洲」這是石牛山寨游感。吟誦這首詩時,給人的感覺非常獨特,因為這是一首小詩,按常規詩論來說,小詩不易將人帶入大意境,因為詩小,鋪墊和預熱的空間極其有限,如果要將讀者瞬時帶入詩人的胸懷,那絕不是件容易的事。
然而,吳剛的這首詩做到了,開口一吟,便像是將讀者送上了直達車的月台,手裡拿著吳剛的詩,亦如拿著一張將要開啟心靈之旅的車票。情境是一種心靈中需要溝通的東西,但它並不僅僅需要詩的語言表達,因為詩的語言只是詩的一部,而它更需要的是將人帶入情境之中,情境才是詩詞最美的核心。
而吳剛的這首詩,以簡練的詩語,讓人直接抵達了意境的深外,所有的風景無間隔地來到了眼前,那種感覺,就是一種滋養心靈的穿越,走的越遠,感受的越真,走的越深,感受的越是廣闊,即使去過了那個意境,也還會令人流連忘返,因而,吳剛的小詩,就是一張張值得留藏的並讓人悸動的票根。
吳剛作詩,不拘一格,雖然他讀過很多古體詩,從中學到了很多精髓,但他並沒有完全將自己複製為歷史的過往,而是將現在生活當成創作的大背景。古體詩需要當代詩人的傳承與堅守,但是複製只是一種外在的殼,如果沒有了其中的靈魂,那就只能成為一種空洞的腳手架,無疑,那樣的複製,不符合詩人吳剛藝術價值觀。
讀吳剛的詩,還像是開啟了自己舌上的味蕾。一些詩早上讀來,像是一杯清淡的龍井;一些詩中午讀來,像是一壺陳年的普耳。而一些詩晚上讀來,由其是在月光之下,則是一壇醇厚的老酒,總會讓人想起毛澤東的詩句:「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而對詩人吳剛來說,詩詞里的確什麼都有,正他《西山秋吟》寫的那句:歸去來兮辭,短歌信手拈。
點擊展開全文
※一路腳印,一路詩,在路上的感覺最美
※「中國幸福地圖」出爐:「幸福」怎能成為數碼指標?
※產婦跳樓:尊重女性意志,人性刻度的命題
※武警接墜樓老人:對英雄價值觀該有怎樣的回應?
※「一招擒拿」抱孩婦女:暴力執法是法治社會不和諧的底色
TAG:熱點冷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