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她們的能力其實都不比武則天差!名氣也不輸於她!

歷史上她們的能力其實都不比武則天差!名氣也不輸於她!

中國女性的吃苦耐勞是世界聞名的,但是她們的英雄事迹卻很少為世人所知。在國難當頭時,她們巾幗不讓鬚眉,指揮千軍萬馬,馳騁在刀光劍影的疆場,勇氣可欽可敬,事迹可歌可泣。正如近代革命志士、巾幗英雄秋瑾詩中所說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1、婦好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有據可查的女英雄。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通過一連串戰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就是他的王后婦好。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後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此後,武丁讓她擔任統帥,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獨立的小國)。婦好不但能帶兵打仗,而且還是國家的主要祭祀活動主持,經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類祭典,又任占卜之官。商朝是個迷信鬼神的國家,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婦好又會打仗,又掌握了祭祀與占卜的權力,可能連武丁都要怕她三分。

2、花木蘭

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經好萊塢拍成動畫片後更是全球聞名。真正的花木蘭歷史上確有其人,生卒年不詳,魏氏女,西漢譙城(今亳州市譙城區)東魏村人。又名花弧,後稱花木蘭。其父名應,乃漢初材官騎士。木蘭從軍凡十二年,屢立殊勛,人終不知其為女子。後凱還,天子嘉其功,封尚書郎,不受,懇奏省親。及擁軍還譙,釋戎衣,服巾幗,同行者皆駭之。木蘭墓位於亳州城東魏村北,冢丘高大,蒼松環護,翠竹成林,鄉人又為立祠,每年四月初八為木蘭生日致祭。木蘭戍邊之地曲逆,即今河北省順平縣,該地人民為感激木蘭的恩德,從漢代起就為其立廟建祠,歷經各代,香煙不絕。唐朝乾封元年,木蘭被追封為「孝烈將軍」。

3、呂母

呂母,是西漢末年最早反抗王莽統治的農民起義領袖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的女領袖。她是琅琊海曲(現屬日照東港區)人。子呂育,任縣游徼,掌管一方巡察緝捕。王莽新朝天鳳元年( 公元14年),呂育因沒有按縣宰吩咐去懲罰那些交納不起捐稅的百姓,以至於被縣宰所殺。呂母滿懷悲憤,發誓為兒子報仇。天鳳四年(公元l7年),呂母登上奎山西麓的土台祭天,自稱「將軍」,率領起義大軍浩浩蕩蕩殺向海曲城。經過一番激戰,活捉縣宰,將其處死。從此,呂母聲名大振,遠近貧苦農民紛紛投奔於她。天鳳五年 (公元l8年),呂母病故,其部卒大部分參加了赤眉軍,其餘部分分別投奔到青犢和銅馬等農民起義軍中。

4、遲昭平

西漢農民起義的巾幗英雄。遲昭平,平原縣城南人,生卒年月無考。遲昭平也於呂母起義的同年秋,聚眾數千人在河阻中(現平原城西南)舉行起義,抗官稅,盪府衙,殺豪紳,掠貴族,扶危濟弱,分糧與貧苦百姓,一時聲威大震,成為眾豪傑中一位傑出的農民起義女領袖,,深受廣大貧民的擁護。由此,遲昭平的名子和業績,也載入秦漢農民起義史

5、冼夫人

周恩來總理曾稱頌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約520—601)是嶺南俚族(百越的一支)傑出的政治領袖。她是嶺南少數民族首領,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具備稱雄割據的條件。但她在全國處於混亂分裂之時,不搞割裂分治,而始終擁護封建朝廷和維護祖國的統一,成為支持南朝梁、陳兩代和隋與唐初穩定珠江流域政治局面的主要支柱。冼夫人始終維護中央集權和祖國統一,反對分裂割據的行為,深深影響了她的後代。後來她的孫子馮盎堅決不稱王割據,並歸附唐朝,對唐朝統一嶺南地區做出了巨大貢獻。後人為了紀念她的豐功偉業,高風亮節,在兩廣的高、雷、化、欽、廉等州建造了很多廟宇,其中茂名、化縣、電白等地一縣往往就有一二十處。海南島的崖州建有郡王夫人廟,儋縣等地也立了冼夫人廟。

如意公主,在歷史上被稱為楊妃。楊妃出生於最顯赫富貴的皇家,她的父親楊廣是一國之君,這個是無庸質疑的。關鍵是楊妃的母親。由於史料沒有記載,所以對她的生母是誰猜測很多。目前影視劇中所塑造的以楊妃為原型的隋朝公主,生母基本上都是蕭皇后——這位楊廣后妃中唯一資料詳細的妻子。隋書及唐書里提到的隋煬帝的后妃,除了蕭皇后,還有一位蕭嬪,另外的應該是尹氏和張氏(並不清楚具體封號,且以姓氏稱之)。楊妃母親是皇后,是正一品的夫人,還是嬪還是級別更低的侍妾無法得知了,因為資料嚴重缺乏,所以極難考證出一個確切答案。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十一月佔領長安,擁立隋煬帝孫子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遙尊楊廣為太上皇。李淵任大丞相,進封唐王。大興城破之後,楊妃的人生軌跡徹底改變,由皇女變為皇姑,冊封為大長公主。同年五月,李淵篡隋稱帝,定國號為唐,廢楊侑為酅國公,閑居長安,次年五月遇害。隋朝復國希望徹底覆滅,宣告滅亡,立國共三十八年。

楊妃從帝女之尊徹底淪為亡國之女。「覆巢之下無完卵」,亡國慘禍接踵而來,隋煬帝被害之後,楊妃的親兄弟齊王、年僅十三歲的趙王皆慘遭宇文化及逆臣殺害,親屬死者不計其數,如今都隨煬帝安葬於吳公台下。楊妃的嫡母蕭後和姐姐南陽公主等宗親被監禁隨宇文化及北上,竇建德擊潰宇文化及後,蕭後由義成公主迎至突厥,其後立隋煬帝之孫楊政道為隋王,南陽公主則回歸長安。

作為帝女的楊妃不知何故突然下嫁於唐高祖第二子,當時已封秦王的李世民。楊妃究竟是何時嫁入秦王府的,根據其子李恪出生基本時間可以推測出來。李恪,唐武德二年生人,與長子李承乾同年。楊妃最晚於武德元年要入秦王府,也就是唐受隋禪讓改元武德之時。至於她是以什麼身份嫁入秦王府,則不得而知。目前多數人傾向認為以大長公主(皇姑曰大長公主,皇姊妹曰長公主,皇女曰公主)身份嫁入秦王府可能較小,而是在武德元年五月後以國公親戚的身份禮聘入秦王府,其品階不詳。

楊妃至此在史料中銷聲匿跡,死後安葬地亦不詳。楊妃作為一個出生於皇宮,長於皇宮,又嫁入皇宮的亡國帝女,其父為亡國之君備受爭議,其子李恪在唐書中被史臣贊為「太宗諸子,吳王恪、濮王泰最賢。」李恪因被知人善任的唐太宗贊為英果「類己」而被提為立儲人選,威脅了特定集團的利益,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楊妃的榮辱和其一生關聯的父親隋煬帝、夫君唐太宗、兒子吳王李恪、蜀王李愔密不可分。雖然她保證了先天和後天的榮華,也親歷了隋朝的傾覆和唐朝崛起的歷史進

程,無論她一生隨波逐流還是波譎雲詭,但她初為帝女後為皇妃的經歷將留給後人無限的遐想,也隨著她兒子吳王與蜀王的命運悲劇而更加令人嘆惋。多年之後,唐高宗皇后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唐三代後女主武王的預言成為現實,李家子孫幾乎被誅滅殆盡,唯李恪一族長盛不衰,與唐朝享國同壽,也算是歷史的寬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則天 的精彩文章:

上官婉兒——唐朝時期一代「巾幗宰相」,才華不輸比武則天
呂后、武則天、孝庄、慈禧,誰最厲害?
俄版「武則天」,功績斐然,卻偏愛獨眼將軍

TAG:武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