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你的壞情緒,其實比快樂更懂你

你的壞情緒,其實比快樂更懂你

新媒體管家




本期主播 | 雪冬


點擊音頻,即可聆聽


更多音頻可在喜馬拉雅搜索:張德芬空間




人就像一所客棧,


每個早晨都有新的客旅光臨。


不管來者是「惡毒」、「羞慚」還是「怨懟」,


你都當站在門口,笑臉相迎,


邀他們入內。


對任何來客都要心存感念,


因為他們每一個,

都是另一世界,


派來指引你的嚮導。


——魯米




你的情緒拼圖,


決定了你以什麼樣的姿態活著





大概沒有人會想要主動去追尋難過、悲傷、憤怒、恐懼等壞情緒,我們都是很本能地嚮往快樂。但是,你有沒有想像過這樣一種情境:

如果人生中只剩下快樂,那會是什麼樣子?




美國作家喬治桑德斯在他充滿未來寓言的短篇小說《逃離蜘蛛頭》中,就幫我們設想了這種情境。




小說主人公是某項實驗的研究對象,該實驗通過手術將一個叫「隨身滴」的儀器移植到他的後腰上,然後將可以改變思維和情緒的藥物輸入他的體內。在一次實驗中,他被安排和一個叫希瑟的女人同處一室,起初,他覺得這個女人讓人很倒胃口,可是當身體被輸入進去一種經過精準確定的愛/性的藥物之後,他立即就被迷得神魂顛倒了,並且確認希瑟就是自己的完美伴侶、夢中情人。也就是說,通過「隨身滴」的調節,這位男主人公的世界裡不再有難過、憤怒、厭惡等壞情緒,他的世界裡只剩下快樂。




想像一下,也給你的身體也裝一個這樣的「隨身滴」:





你開始愛上原本特別討厭的一個人;


你開始享受最不喜歡的洋蔥派和榴槤;


你面對凌亂不堪的房間竟然覺得舒適;


你眼看著愛人逝去卻平靜到嘴角上揚……




你願意嗎?





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回答:不願意。




之所以不願意,是因為僅存的快樂情緒剝奪掉了我們的選擇權,我」不再是「我」。




看到凌亂的房間,我會生氣會大發雷霆;面對討厭的人,我會針鋒相對會翻白眼;聞到榴槤味,我會感覺噁心到想吐;眼見愛人離去,我會難過到痛哭流涕……




「生氣」、「惡性」、「難過」,這些都是不受歡迎的壞情緒,但是恰恰是它們,能夠確認我們的存在,證明「我」是「我」,幫助我們抵抗潛意識裡對孤獨和死亡最根本性的焦慮。




在這世上,有人眾望所歸地活著、有人不可理喻地活著、有人怪異地活著、有人精明地活著、有人正確地活著、有人傻傻地活著……

比起那些外顯出來的表演姿態,你的情緒拼圖,更能夠闡明你以什麼樣的姿態活著,也更能證明你為何是獨一無二。




所以,不要再戴著有色眼鏡,呵斥跑出來的壞情緒,它們可是你的代言人,表達你、演繹你,譜寫你人生里的動人斑斕。


 


壞情緒里,藏著你不想面對的自己






情緒的本質,是我們面對一件事情或者一個人,所給出的反應,個體不同,反應模式也不同。




譬如同樣面對朋友的建議「你今天的口紅顏色好像不太適合你」,有的人會說:「謝謝你的提醒,我等會換一個顏色」;也有人可能會說:「又不是你給的錢,你管得著我塗什麼顏色嘛」。




後者的表達里,很顯然夾雜著自己憤怒的情緒。




為什麼面對同樣一件事情,有的人體驗到的是溫和或者快樂的情緒,而有的人感受到的卻是憤怒或者難過的情緒?




是因為我們所產生的每個情緒,都不是單純的當下事件導致的,它都伴隨著過往未處理的怨恨和委屈。




讓我們再玩一個遊戲,這次要穿越回你的童年,假想一下,你生活在一個不那麼有愛的家庭里。




那是你三四歲的時候,一個落日餘暉散漫的傍晚,你素來就脾氣暴躁的父親因為你的媽媽下班遲遲未歸,而大發雷霆,在家裡大吵大鬧、破口大罵。好不容易,你的媽媽終於滿臉疲倦地回到了家,這個時候,你那已經被憤怒之火控制的父親,二話不說,一伸手過去,就是對你母親幾個掌摑,母親手裡的水果還來不及放好,就散落滿地……而這一切,都被你這個三四歲的小朋友目睹了。




想想看,彼時彼刻的你,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 你覺得你的世界烏雲密布、風雨飄搖,你想去抵抗或者逃跑,但是你根本就辦不到,很絕望,是不是?





  • 你只能躲在家裡的某個角落裡,無助地哇哇大哭。你感受到了被忽略、被拋棄、被否定,內心被害怕、恐懼、憤怒等情緒填滿。




後來,你長大了,你以為過去的一切,都隨著時間煙消雲散了。但是你不知道的是,那個三四歲的你,通過記憶、潛意識等各種途徑,成為了一部分現在的你。




當有類似的場景再出現的時候,譬如另一半對你表現出冷漠、同事對你表現出否定,你都會本能地火冒三丈。是因為重現的場景,喚醒了潛意識裡的那個三四歲的你,那個充滿無助和絕望的你,你不想再次體驗那種糟糕的境遇,所以你選擇用憤怒去抵抗。




所以,每當有壞情緒襲來的時候,它都隱藏了一段悲傷的往事,那裡更是隱藏了一部分我們不願去面對的自我——

那個內心不安、充滿恐懼、無效抵抗、改變不了、痛徹心扉……的自我。




相比快樂,壞情緒可能更加深邃,它雖然會帶我們重回黑暗,但也同時在提醒我們,作為一個曾經探望過深淵的人,更應該強大到無所畏懼。


 


所有的壞情緒,都是通往成長的契機






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被壞情緒襲擊,憤怒、悲傷、難過……在這些不願意被體驗的情緒里,除了在敘說我們早前的故事之外,更隱藏了諸多成長的契機。




前幾天和我的好朋友張大妮一起吃飯,席間因為某個話題,她有點憤怒,對此,有朋友說她有點小題大作,還有朋友運用心理學原理,分析指出張大妮內心很脆弱才會容易憤怒。




不過對這些反應,張大妮不屑一顧,理直氣壯地說:「我表達憤怒,是為了維護我的邊界,世道如此驚險,如果我不強悍點,還怎麼賺錢,怎麼養家,怎麼讓人生開出燦爛的繁花?」




寥寥數語,卻贏得掌聲一片。




是的,

壞情緒本身沒有錯,甚至表達壞情緒也沒有錯。唯一可能錯誤的就是你如何看待它以及轉化它。





大學期間有個同學,來自雲南,長得有點弱小,也不太懂時尚,普通話又不好,所以同宿舍甚至同班的同學都不怎麼理她。身為當時的班長,為了維護班級的團結和諧,我還總是適當地找她聊聊天。




可是經常在我找她的時候,她不是在圖書館裡看書,就是在體育場上跑步。四年過去,那個曾經不別人待見的醜小鴨,最後考上了北大傳媒學院研究生,時尚品味也一路飆升,蛻變成為白天鵝。




我們有的任何情緒,包括傷心、委屈、絕望、無助等,本質上來說都是一種攻擊,對於這種攻擊,發泄抱負是一種表現形式,升華轉化也是另外一種表現形式。




就好像我的那位同學,在同學們冷漠的對待里,她一定感受並覺察到了自己的難過。但是,她並沒有讓難過肆意蔓延,變成對別人的不滿和指責,而是轉化為內在的動力,發憤圖強,完成蛻變。






  • 我們不必像個小孩子一樣,難過了就哇哇大哭,開心了就哈哈大學,不爽了就懟懟別人。





  • 我們需要像個成年人一樣,正視那些悄然出現的壞情緒,聽聽它到底在說什麼,你的潛意識裡又在抵抗什麼,然後學會智慧地去處理它。




只有當你不再對壞情緒抱有偏見,勇敢地正視它的時候,成長的可能才會出現。




你會在和它的共處中,倒掉過往的悲傷,修剪出大氣磅礴的自己。




作者 | 楊思遠,專欄作者,心理諮詢師。追求有用的反雞湯主義者,擁有積極態度的悲觀主義者。個人微信公眾號:拉姐(ID:byjzlajie)




主播 | 雪冬,電台主播,二級心理諮詢師 ,冥想引導師 ,身心靈成長探索者。




你還可能喜歡看




比有錢更重要的,是擁有「選擇權」


與人交往,會提問的人更受歡迎


你在婚姻里得到足夠滋養了嗎?








不論過去未來,我們一直都在路上。


不分內在外在,我們從未停止成長。





長按上方二維碼,即可加入我們





如果你也有志於投入心靈成長,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人「遇見未知的自己」,歡迎加入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德芬空間 的精彩文章:

人人都需要親密關係嗎?
7天綻放你的女性魅力 | 免費微課
俞飛鴻:活得漂亮,從來就不是為了取悅誰
人到中年,要活得通透一些
你的愛情基因,決定你會愛上怎樣的人

TAG:張德芬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