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一周回顧:做了11年的消費者基因檢測,23andMe最新估值15億美元;全新的單細胞建庫方法BaseMTLP即將發布,推動測序方法從二代向三代邁進;GEN公布被過度濫用的20種藥物;意想不到:阿司匹林的應用跨界進入再生醫學;迄今最大規模HPV16全基因組研究找到保守致癌蛋白;「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與Atf3基因密切相關;腸道菌群是孕期感染導致後代自閉症的罪魁禍首;6.3萬人、11年跟蹤研究:紅肉、家禽肉顯著增加糖尿病風險……更多資訊,請跟隨小編一起回顧吧。

1

做了11年的消費者基因檢測,猜猜23andMe最新估值是多少?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據外媒報道,DNA鑒定公司23andMe計劃融資2億美元,由紅杉資本領投,目前正在做融資前的估值。相比於去年的10億美元估值,今年分析師給予23andMe的估值是15億美元。23andMe已經走過了11年的歷史。在成功地完成了一系列複雜的規章制度之後,它也被賦予了充分運作的機會。

Kite被收購了,這2家公司是華爾街下一個目標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前不久,吉利德科學宣布以119億美元現金收購Kite Pharma。財經顧問公司The Motley Fool稱,華爾街正在討論下一輪該收購哪家企業:腫瘤免疫療法領域的朱諾醫療和醫療機器人領域的馬祖機器人有望成為下一個目標。

全新的單細胞建庫方法BaseMTLP即將發布,推動測序方法從二代向三代邁進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全球基因測序領域領導者Thermo Fisher(賽默飛)與貝康醫療合作,將其全球生殖與遺傳臨床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該中心」)落戶在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BioBAY)。通過該中心的建立,賽默飛希望推動其二代測序、單細胞擴增等技術在生殖健康領域的臨床研究。據記者了解,9月17日,在該中心舉辦的高峰論壇上,貝康醫療將發布全新的單細胞建庫方法BaseMTLPTM 。這是單細胞擴增與二代測序技術應用的一次突破性進展。

GEN:被過度濫用的20種藥物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每當提到藥物濫用時,公眾的第一反應便是「藥物成癮」。近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公布了一組數據:截至2017年1月的近12個月里,藥物過量致死高達64070例,較2015年報告的52898例增加了21%,其中83%涉及四大阿片類藥物(海洛因、天然和半合成阿片類藥物、美沙酮等)。

政策轉暖!為鼓勵孤兒葯上市,這10年CFDA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孤兒葯的研究熱情曾一度受「低發病率」「投資回報率」「研發難度大」、「適用患者少」等因素影響,不少製藥企業也因此不願涉足該領域。現在,隨著社會認知度提高、支持政策出台、診斷及治療手段增多,罕見病藥物開發風向正在轉暖。

專訪澳大利亞皇家醫學院院士Tarun Weeramanthri:因罕見而珍貴,因合作而共贏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罕見病患者在「求醫問葯」這條路上,常常面臨著「病無所醫」、「醫無所葯」、「葯無所保」的問題和挑戰。如何打破這些困境?西澳大利亞州衛生部公共衛生主任Tarun Weeramanthri院士認為,合作很重要!藉助於合作,我們能夠整合資源、技術、人才等多重資源,從而造福更多的罕見病患者。

2

同日2篇Cell突破成果!除了溶瘤病毒,這種藥物竟也能讓免疫療法更有效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免疫療法的成功正顛覆著癌症治療。9月7日,Cell雜誌發表了2項免疫療法重要成果。一項研究證實,PD-1抗體Keytruda與溶瘤病毒療法T-VEC聯合治療黑色素瘤患者,緩解率提升至了62%。另一項研究發現,一種用於增加血液流動的藥物竟能夠提高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的有效性。

Cell:迄今最大規模HPV16全基因組研究找到保守致癌蛋白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人類乳頭瘤病毒HPV16在所有宮頸癌中約佔一半,但9月7日在Cell上報道的研究人員發現,並非所有的感染都是平均的。5570例人類細胞和組織樣本的HPV16基因組分析顯示,該病毒實際上是由成千上萬的獨特基因組組成,這使得生活在同一地區的感染婦女有不同的HPV16序列和癌症風險。癌前病變或患癌的女性大都有病毒基因E7特定版本,這是研究人員現在感興趣的目標。

PNAS:「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紫杉醇(Paclitaxel,PTX)別名紅豆杉醇,泰素,紫素,特素,是目前已發現的最優秀的天然抗癌藥物,在臨床上已經廣泛用於乳腺癌、卵巢癌和部分頭頸癌和肺癌的治療,被稱作「化療明星」。最新研究發現:紫杉醇是把雙刃劍,在利用細胞毒性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增加癌細胞對化療劑的抗性並促進癌細胞轉移,機制跟Atf3基因密切相關。

PNAS:甲狀腺激素如何促成紅細胞生成?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一個多世紀以來,醫生們一直在強調,甲狀腺功能障礙(多由碘缺乏引發)患者常常伴隨有貧血。但是,甲狀腺激素(TH)與紅細胞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繫?我們並不知道。現在,《PNAS》期刊發表一篇文章揭示,來自於Whitehead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正試圖打破未知。他們以細胞和動物為模型證實,甲狀腺激素負責紅細胞成熟的最後一步,並找到了調控這一過程的關鍵因子。

兩篇Nature揭示孕期感染導致後代自閉症的機理,腸道菌群是罪魁禍首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麻省大學醫學院Jun R. huh和MIT的Gloria B. Choi合作於9月13日在Nature上在線發表了兩篇文章揭示母親消化道中細菌的組成會影響母體感染導致後代的自閉症樣的行為。他們還發現了產生這些行為的特定腦部變化,並確定了防止這種現象的可能途徑。

Science:抗氧化劑或能在帕金森病早期阻斷神經退化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作為威脅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第三殺手」,帕金森病僅次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黑質紋狀體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經元死亡, DA含量顯著減少。其中,α-synuclein(α-突觸核蛋白)在中樞神經系統的細胞中錯誤摺疊形成路易小體,產生異常聚集和積累,導致細胞損傷,被認為是多巴胺能神經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意想不到:阿司匹林的應用跨界進入再生醫學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阿司匹林作為解熱鎮痛葯問世已有120多年,從最初的作用到抗炎、抗風濕和抗血小板聚集等多方面的藥理效果,以及最近被發現的預防癌症、「助攻」癌症免疫療法等等作用,真的成為了「萬靈藥」。如今它又跨界進入了再生醫學領域。

兩篇PNAS共同揭示:腸道微生物與多發性硬化症有關!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腸道微生物的熱門程度毋庸置疑,數以萬億計的細菌生活在腸道中,它們被稱為一個「隱形器官」,與多種疾病有關。9月11日,《PNAS》期刊同時發表兩篇文章,揭示了又一種與腸道細菌有關聯的疾病——多發性硬化症(MS)!

6.3萬人、11年跟蹤研究!紅肉、家禽肉顯著增加糖尿病風險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雖然植物性飲食通常被認為比肉類飲食在預防糖尿病風險方面更加健康,但並不是所有肉類對糖尿病風險都有同樣的影響。近日,發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雜誌上題為「Meat, Dietary Heme Iron,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Singapore Chinese Health Study」的研究發現,較高的紅肉和家禽肉( red meat and poultry)攝入量與糖尿病風險顯著增加有關。

關於神經調控免疫系統,兩篇Nature想到一起去了!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9月6日Nature在線發表了兩篇很相似的文章,題目都很容易讓人看花了眼。這兩篇文章都涉及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協作,也都圍繞一個單詞——neuromedin U 。neuromedin U 叫做神經介質U,是在神經介質中最後被發現的多肽,因其能讓子宮收縮而得名。神經介質U廣泛地分布於哺乳動物腸胃道、泌尿生殖和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中,一個重要的生物活性是刺激平滑肌收縮。

PNAS:繪製情緒圖譜,人類內心的表情包其實很豐富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傳統的心理學觀點把人類情緒分為快樂、悲傷、憤怒、恐懼、驚訝、厭惡等6個基本類別。近日,UC Berkeley的一項新研究向這個心理學中長期存在的假設發起了挑戰。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新統計模型分析了800多名參與者對兩千多個情感喚起視頻片段的反應,從中辨別出27種不同的情感類別,並創建了一個多維的互動式「地圖」來展示它們是如何相互關聯的。

驚人發現!Science子刊:癌症「幫凶」竟讓免疫療法更強

BioWeek一周資訊回顧:「化療明星」紫杉醇促進癌轉移,要怪這個基因!

淋巴管能夠在腫瘤周圍和內部擴張,這一過程被稱為淋巴管生成(lymphangiogenesis),長期以來被認為與癌症轉移到新部位的能力有關。然而,9月13日,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一項題為「Tumor lymphangiogenesis promotes T cell infiltration and potentiates immunotherapy in melanoma」的研究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在癌症免疫療法中,淋巴管起到了一種相反的作用。

關於BioWeek

為了幫助讀者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前沿生物技術研究和生物行業內的成功商業模式。生物探索推出BioWeek資訊回顧欄目。通過匯總生物圈內一周的產業動態和研究前沿,來讓您更充分地認識生物業內的「生態圈」。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再來1篇!發論文「專業戶」CRISPR又登上了Science……
「健康胖子」不「健康」,又一篇「打臉」文章
2017全球生殖與遺傳高峰論壇在蘇城「預見未來」
JAMA:醫生是否有義務響應飛機上的醫療援助?
阿爾茨海默病新突破:在發現-澱粉樣蛋白100多年後,科學家終於確定其高清結構!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