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讀《未來簡史》七;來看看你子孫在人工智慧時代是怎麼過的

精讀《未來簡史》七;來看看你子孫在人工智慧時代是怎麼過的

新媒體管家

GIF/1K

洗耳

恭聽

由蔡書騰為我們精讀《未來簡史》!

大家好,歡迎來到「書騰鑒書」欄目。過去一周,我們都在談論赫拉利的新書未來簡史,今天是講述這本書的最後一天,我會介紹二十一世紀正在醞釀的兩大新宗教,然後對全書的脈絡進行簡單的回顧,最後談一下我自己對這本書的看法。

昨天我們談到,統治著現代社會的宗教自由主義有三個基本的事實假設,但是這三個假設都經不起考驗,更為嚴峻的是,自由主義在過去兩百多年的發展得益於人力在工業化時代發揮著重要的經濟和軍事價值,而新的趨勢則是智能革命正在削弱人力的價值,將會逐步製造出一個龐大的無用階層。

與此相伴的,還有另外一個趨勢,那就是有一些十分富裕而且聰明的人,藉助於生物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升級改造成了超人,這也是未來簡史這本書的主標題。這些超人可能掌控著人工智慧,而人工智慧則掌控著其他所有人。昨天我們談到了軍方用於提高戰鬥力的頭盔,談到了未來擁有高級版本的智能秘書的有錢人,都在某種程度上預示了超級精英的出現。

假如人類真的徹底分化成了超人和無用人兩個階層,那麼傳統的自由主義很有可能讓位於一門新的宗教,赫拉利稱之為「技術人文主義」。技術人文主義其實就是前面說過的進化人文主義的一個新版本,它也認為人的體驗是最寶貴的,但它關注的是超人的體驗——也許是我們現在這些智人和未來的無用人所完全無法體會的一種體驗。

我們之前多次提到,智人在7萬年前發生的一次微小的基因突變,使得我們獲得了三寸不爛之舌,從此可以說書傳教、嘯聚山林、稱霸天下。那也許未來利用新技術對智人的基因組再來一些額外的改變,我們就足以發起第二次認知革命,進而統治銀河系,同時避免人工智慧反客為主。

所以這種技術人文主義希望拓展人類的思維,讓人類獲得未知的經驗和不熟悉的意識狀態。

就像我們能夠看到的光線僅僅是整個光譜很小的一部分,迄今為止,人類有所研究的意識狀態僅僅是現代的正常人和精神病人這兩種,還有許許多多的意識狀態我們未曾了解和體驗到。

你比如說原始人的意識狀態我們就不是很了解,雖然現在還有一些原始部落,但是他們多少也受到了現代化的影響。有人調侃說:在卡拉哈里沙漠里,一個典型的原始部落由20個獵人、20個採集者以及50個人類學家組成。所以,研究這樣的原始部落也很難拓展人類的意識邊界。

除了原始人,其他動物也有我們人類幾乎無法想像的體驗。比如我們都知道蝙蝠是通過回聲來定位的,但你有沒有辦法想像蝙蝠的世界呢?在蝙蝠的腦海里,每個對象都有它的回聲圖案,蝙蝠可以通過昆蟲拍擊翅膀所折返的回聲,區別美味的飛蛾和有毒的飛蛾。而飛蛾們也在不停進化,一些無毒的飛蛾為了保護自己,演化出類似於有毒飛蛾的反彈回聲的模式;另外一些飛蛾能夠使蝙蝠發射的雷達偏轉方向。這是一個現在的我們完全陌生的神奇世界,

但是,新技術在未來可能打開通往這些意識光譜的通道。其實,近年來已經有發明家在這些領域做出探索,比如設計了能夠提供豐富觸覺的背心,幫助智障人士與正常人進行交流。

赫拉立認為,技術人文主義有兩個缺陷。第一,人的體驗和能力在升級的同時,也可能是另外一些體驗和能力的降級。比如智人培養了大規模合作所需的能力,但是卻逐步喪失了原有的許多能力。古代的人嗅覺非常靈敏,能夠從遠處聞出各種動植物的味道,甚至能聞出別人的情緒狀態,因為當人處於害怕或勇敢的時候,他分泌的化學物質是不一樣的。再比如說之前提到的注意力頭盔,它能夠提高人的專註力,但是同時會削弱人的懷疑能力和同情心理,可能使人降級為冷酷的機器人。

技術人文主義的第二個缺陷是,它試圖操縱人的慾望。傳統的人文主義告訴我們要「forrow your heart」,但是真實的內心是充滿各種噪音的,許多「內心的聲音」和「真實的願望」只不過是生化失衡和神經疾病的產物。一些抑鬱病人最終恢復健康,靠的不是傾聽內心的聲音,而是學會把內心一些聲音關閉掉。技術人文主義要的不是傾聽,而是徹底的掌控。新技術有可能幫助超人們輕鬆和準確地控制內心不同的慾望,隨意放大或縮小某一種慾望。問題時,既然沒有一個確定的真我,你如何決定哪些聲音要放大或縮小?

比如未來某一天,一個備受社會輿論壓力的年輕的同性戀小夥子來到診所,進門之前,他打算這麼跟醫生說:「麻煩讓我從此喜歡上女人,對男人不再感興趣!」這時候突然從診所里出來一個大帥哥,小夥子一下子被迷住了,於是改變了主意,跟醫生說:「麻煩把我那些尋求社會認同的聲音去除掉,我要成為一個堅定的同性戀者。」

也就是說,一旦人們可以重新設計他們的慾望和意志,我們就不能再把人的慾望和意志看作是意義和權威的最終來源。赫拉利說,技術人文主義者這條路走到最後將會無所適從。他們會再次面臨「意義」危機。

另外一個不言而喻的是,未來超人和其他人的關係即使不是像納粹德國和猶太人的關係,也一定是不平等的關係,如同智人殘忍地對待其他動物一樣,我們不能奢望超人有著太高的道德水準。

除了技術人文主義,還有另外一種新的宗教正在發芽,赫拉立把它稱為數據主義。數據主義認為,宇宙是由數據流組成的,任何現象或實體的價值取決於它對數據處理的貢獻。我們可以把一個人、一隻動物、一個公司或者一個國家看成一個數據處理系統。比如說生物體無非就是各種演算法的集合,經濟學無非就是把參與各方的慾望和能力的數據收集在一起,然後將數據轉化為決策。

你可能覺得這種觀念很奇怪,但實際上它已經基本徵服了的科學機構。數據主義源自兩個學科的爆炸性匯合,一個是達爾文開創的進化論,另一個則是圖靈創立的計算機科學,數據主義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指出完全相同的數學定律適用於生物進化和電子演算法。

傳統上,人們認為數據只是智力活動的第一步。人類會把數據轉化為信息,將信息轉化為知識,最後將知識轉化為智慧。但是現代數據主義者認為,有些東西的數據太過複雜,遠遠超過人類大腦的處理能力,不如交給計算機演算法去處理,從中發現規律拿來用就行。這也是大數據的思想。換言之,人類是一款過時的數據處理器,計算機演算法則是更高級的數據處理器。

再舉兩個例子幫助大家加深理解。根據數據主義的理解,自由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數據處理系統,市場經濟是分散式的數據處理系統,容錯率高,能夠迅速適應新局面,計劃經濟則是集中式的數據處理系統,只有一個決策中心,一旦犯錯就覆水難收。這也是市場經濟最終能戰勝計劃經濟的根本原因。

與此相似的,民主就是一套分散式的數據處理系統,專制則是集中式的數據處理系統。在過去幾十年里,民主能夠佔得上風,是因為在二十世紀後期的獨特條件下,分散式處理工作效果更好。我們經常認為,民主和自由市場贏了,因為他們是更有道德的。事實上,他們贏了,是因為他們改進了全球數據處理系統。

如果人類確實是一個單一的數據處理系統,那麼它的產出是什麼?數據主義者宣稱,人類的最終產出將是創建一個新的甚至更高效的數據處理系統,稱為「萬物互聯網」。根據數據主義,人類的經驗不是神聖的,而智人只是創造這個萬物互聯的工具,這個宇宙數據處理系統就像上帝,它將無處不在,控制一切。它包含各種演算法,比任何一個人都要更了解他自己,能夠幫人類解決各種問題,替我們做出各種決定。到那個時候,與其信奉個人、信奉超人,還不如信奉這個網路!

假設未來真有這麼一個超級數據處理器,那麼一開始,這個萬物互聯網是為人類服務的,讓我們活的更健康,幫我們做出更好的決定。慢慢的,人們就會認為完善這個萬物之網是最值得乾的工作。你無論是搞科研,還是採集患者數據,又或者是搞藝術創作,都是在為萬物之網服務。終有一日,萬物之網會發展到人類無法理解的地步。演算法之間互相配合和升級,演算法自己產生新的演算法,萬物之網將獨立於人類而存在。

既然說數據主義是一門新宗教,那麼這門宗教就要有自己的價值觀和戒律。

赫拉利說,數據主義的價值觀就是信息要流動。過去我們說「言論自由」,這是「人」的權利。而將來我們會說「信息自由」,這不是人權,而是「信息」自己的權利。數據主義者認為哪怕是這個信息的生產者,也不能擁有和控制這個信息,信息自己「想要」讓更多的人看到它。

數據主義的戒律則有兩個。第一是你要跟儘可能多的媒體和信息連接,不斷生產和消化信息,最大化自己的信息流;二是你要把更多的東西跟萬物之網相連,哪怕是有些東西自己不願意聯網,你也要設法讓它連上網。

在數據主義者眼中,你的經歷哪怕再驚心動魄,如果萬物之網不知道,那就沒有價值。所以一個人寫的私密日記就沒有價值。而把這篇日記放在網上,哪怕沒有一個人去讀它,只要萬物之網讀到了它,這段經歷也許就對哪個演算法有完善的作用。分享體驗、完善萬物之網這個人類知識的總和,才是你的體驗的價值所在。

宗教得有許諾。數據主義的許諾就是如果你允許信息自由流動,讓萬物之網越來越完善,它就能造福每一個人。

這個新宗教表面上聽起來挺美好,但是裡頭暗藏凶機。我們之前說了,人類在二十一世紀的三大目標是追求不朽、幸福和強大的超能力。為了達到這三個目標,我們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遠遠超出了人類大腦的能力,需要依託於計算機演算法。然而,一旦權力從人類轉變為演算法,人類的健康和幸福可能變得不再那麼重要。當一個更好地數據處理系統出現之後,為何還要保留過時的數據處理系統?

在書的結尾,赫拉立邀請我們繼續關注三個大問題。這三個問題涉及到全書的基本假設,也許將來科學進步,會有不同的答案:

1.生物真的只是一堆演算法嗎?生命真的只是數據處理嗎?

2.智能和意識,到底哪個更有價值?

3.如果那些沒有意識但是有高度智能的演算法比我們自己更了解我們,社會、政治和日常生活將是什麼樣的?

Ok,我們基本把《未來簡史》這本書的核心內容講完了。現在我按時間順序簡單總結下這本書的基本脈絡:

七萬年前,智人發生基因突變,具備了「講故事」的能力,於是大規模建構想像,虛構出上帝、國家、金錢、民族、公司、愛情、道德、價值觀等一系列的東西。

我們發現,當一個故事失去吸引力,總會有新的故事站出來,這些應運而生的故事聚合了人們,改造了世界,於是我們來到了今天這樣一個新老交替的十字路口。

在遠古的狩獵採集年代,最重要的故事是泛靈論,也就是萬物有靈,人和動物是平等的。

農業革命後,人類馴服了動物和植物,「泛靈論」自然就不適用了,於是新的故事——「神」出現了,上帝說我給了人靈魂,你們其它都沒有,此時,上帝第一,人類第二。

進化論出現後:「神」這個故事也講不下去了,人可以說老子天下第一,那人究竟比其它動物牛逼之處在哪呢?一大批科技界哲學界的先驅們絞盡腦汁費盡心思,最終發現只有人才有「意識」這個東西,於是又一個故事出現了——那就是「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分為三大流派,一是歐美自由主義:即用人性取代過去神的位置,用人的體驗給外部世界製造意義;二是社會主義,比如中國等國家,特別突出集體的作用。

三是進化人文主義,認為世界就是應該由一部分智商更高能力更強的人來治理,這個東西走到極端就是種族主義,比如納粹。

最近幾十年,可以說歐美自由主義完勝,是當今世界的主流。可是,現在歐美自由主義卻也開始有所動搖了,為什麼?

一方面是因為它的三大前提假設被現代科學技術尤其是生物學給推翻了。第一個假設時:人都有不可分割的自我。可是,如今誰不是常常體驗到口是心非、知行不合一、身體背叛心靈?

第二個假設是:人都有自由意志。可是,你的信息接受渠道和流量就決定了你的認知、觀點、行為,談何自由?何況你怎麼知道你的信息源不是被操控的?

第三個假設是:人都了解自己。可是,連下一盤棋都是旁觀者清,能說自己了解自己?尤其是人工智慧的發展,演算法在某些方面比你還要了解你自己。

另一方面,同樣要怪人工智慧,未來將有一大批人失業,成為無用階層,另外有一小撮人則升級為超人。

事到如今,既然人文主義這個故事講不下去了,按照規律,新的故事即將出現。

未來會是一個什麼故事?既然人不過是一個帶著「意識」這種副產品的計算機,當有更強智能的計算機出現,我們怎麼辦?

赫拉利提出了兩個新故事——技術人文主義和數據主義。前者就是通過基因技術、生物工程和人工智慧讓人成神,注意,由於成本限制,能成神的只可能是極少數人。所以,如果按此發展則人類可能重回奴隸社會,因為成不了神的絕大多數人只有成為「神」的奴隸。

關於數據主義,就是說既然一切都是數據處理,一切都可以萬物互聯,那就有可能出現一個「萬物之網」。既然數據主義是「新故事」——「新宗教」,人們就得遵守教規:比如無條件共享個人所有數據。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這個「萬物之網」進化到人類再也無法理解了怎麼辦?

最後說一點個人的評論。這本書除了增加我們對人工智慧大潮到來的危機感以便未雨綢繆,其實不具有太強的實用價值,滿足好奇心和激發想像力的作用要更多一些。這本書的結論雖然讀起來有點暗黑,但是赫拉立已經在書中說了,未來簡史一書雖然是一種預測,但是一來預測經常錯得離譜,而且經常會出現一個叫做預測悖論的東西,二來歷史沒有必然,人對於未來是具有選擇權的。所以大家一方面可以把這本書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另一方面藉助此書進一步了解人類發展的來龍去脈,增加一些看待日常生活的思維角度。

最後,歡迎大家聽完該錄音之後與我交流書中觀點或者分享音頻給其他朋友。我們下一本書再見!

意猶未盡?沒關係,咱下次繼續。

凡是在留言區連續三天精彩評論者發放小紅包一枚。今天你評論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IT學堂陪你一起做二級office2017年9月選擇題
終生的多樣性學習
與內心深處另一個自己鬥智斗勇
南寧特色小吃,哪個是你最愛?
榨乾我們錢包的耐克Q317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