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朝燒墳紙?匡衡考科舉?包公吃紅薯?不帶這麼忽悠人的!

秦朝燒墳紙?匡衡考科舉?包公吃紅薯?不帶這麼忽悠人的!

聽說愛讀歷史的夥伴們在互聯網大IP熱潮下經常會被一些描述氣得吐血,例如----

1、漢朝的匡衡鑿壁借光讀書為了考上秀才 (註:科舉是隋唐時期才開始的)

2、春秋的齊桓公殺人太多背佛經定神 (註:佛經是在兩漢時傳入中國)

3、北宋的包青天兜著個甜甜的紅薯 (註:紅薯大概在明朝傳入中國)

這種亂穿越跨朝代的歷史錯誤比比皆是!

月初中元節應節的86君挑了一本秦朝靈異小說打算啃完充實下自己,當看到書中寫到「一佝僂年邁的婆婆臉色忽青忽紅,拿著一疊墳紙安靜地燒祭」的時候,86君果!斷!刪!書!

身為一個有內涵的運營商86君吐血整理,科普一下各朝代是用什麼來記錄文字史料的?

縱觀中國文字載體的發展其演變歷程是從無到有、由笨重到輕薄、從有形物質到無形物質的演變歷程。

嗯,如果硬是要做個比喻的話這個就是一部減肥史詩……

一、口頭傳說

在無文字時代,只能通過口耳相授的方式傳遞知識,你說一句,我傳一句,信息容易失真。

你永遠不知道,明明我說的是雞腿,為啥遠方的他聽到的是人腿?

二、木刻結繩

後面稍微進化了點,有了刻木記事、結繩計時的操作。

以繩子和木片為材料,用打結解結和刻數的方式記錄事情。例如古人外出辦事兒,隨身帶著一根繩子。

去程一天打一個結,回程一天解一個結,醬紫就能準確計算日期和行程。

木刻結繩這種方法不太靠譜,萬一做飯的時候不小心燒著,那就OMG了!直到某天,祖先們發現用龜甲獸骨記事,長久又實用!

三、龜甲獸骨

盛行於商州時期。刻使用刀具鐫刻筆畫,在龜甲獸骨上面刻上文字。主要記錄祭祀、占卜,也有記錄尋常事件的。

龜甲獸骨這種載體,從商到周,歷經600多年,是漢字重要載體之一

四、青銅器皿

到了周代,冶煉技術發展,青銅器作為一種新的文字載體代替了甲骨的地位。

刻在青銅器上的字稱為「金文」。包含祀典、賜命、詔書、征戰、圍獵、盟約等內容,用來反映當時社會情況。

用青銅器皿記載文字,始於商代,盛於兩周,延續至秦。使用時間跨度達800多年。

五、兵器刻辭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老大相愛相殺。為了打勝仗,需要生產大量的兵器,因而兵器的質量非常重要。

各國國君為了保證刀劍的質量,在鑄好的兵器上刻上各級主管官吏的名字,便於追究責任。

青銅時代就像是載體的唐朝,以肥為美,不是鐵就是銅,又硬又重,讀起來費勁得很。

皇帝們想,醬紫不是辦法,怎麼傳遞老子的通知?難不成每個人發個鼎抱著看?

所以,有了竹簡木牘。

六、簡牘帛書

起於春秋,盛於秦漢。簡為竹,牘為木,將竹木削成薄片然後在上面刻字,相比青銅,竹簡可輕便得多。

另外,一種更輕的載體—帛書也在使用。帛書又名繒(zēng)書,就是白色絲帛,這種材料價格相當昂貴,只有上流社會用得起,因而使用範圍不廣。

但是,竹簡木牘寫個中短篇小說還行,寫個長篇就歇菜了。

按普通的一片竹簡長寬厚30*2*1cm,大約60克,寫30字左右。當年司馬遷的《史記》大概50萬字,竹簡要一噸以上。

讀個書,手估計能廢個十萬八千次。

七、紙張

發於漢,覆在魏晉。這裡順便八卦一下蔡倫,為啥天大地大就他把紙給造出來了呢?

據說,是為了討好上司!

其實西漢已經有紙張,但是不能書畫。當時蔡倫的靠山——漢和帝的老婆鄧皇后,是個才女。她喜歡吟詩作賦,舞文弄墨,所以想要一種材質既能書寫繪畫,又不能用帛這麼浪費。

蔡倫聽後,帶著一堆手下各種原料搗鼓折騰,最後發現木材樹皮等纖維能弄成紙漿,各種實驗之後,紙就出來了。

紙是人類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載體,輕便易寫易整理。但愛追求極致的人類還在思考,有沒有體積更輕、容量更大的載體?

八、電子科技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計算機問世,顛覆了紙張文字載體的霸主地位。各種紙質文字信息逐漸被各種網路信息所取代

人類以前從來沒想過,拿著一部手機一台電腦。可以收納整個圖書館

以前的「兩信海潮書不達」,現在微信一點回「收到」!

科技之路,讓信息傳播翻天覆地。

九、奇葩載體

我國十幾億人民在吃的方面腦洞大開,在用的方面也不會規規矩矩的。

除了上述載體形式,86君搜了各渠道,發現歷史上曾經作為文字載體的還有:玉石、陶器、泥拓、獸皮、礦物等。

還有一些更罕見的如人皮、樹葉也曾作為過文字載體。

現在,大家鑿一下腦洞,接下來,會是什麼代替網路成為信息的主要載體?

也許如電影《超體》所描述的。未來大腦獲得極大開發,不再需要載體傳遞信息。可通過互相感應了解對方所想,直接傳遞、複製、儲存知識。

那麼,人人都是學霸!

多讀歷史,看劇才不會被忽悠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朝 的精彩文章:

一代名相李斯的下場竟然這麼慘
秦朝還沒有經歷有效的融合便滅亡了
秦朝和它的郡縣制

TAG:秦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