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唐學雷詩集《綠籬》出版

唐學雷詩集《綠籬》出版

《綠籬》

唐學雷 著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7月

定價:26元

內容提要:山藥花開滿綠籬。綠籬是綠色的籬笆,是鄉愁依附的載體。本詩集從作者生於斯長於斯的湘東大地瀏陽北鄉撈刀河畔著筆,有關北鄉的歷史印痕、秀麗山水、風雲人物、特色物產都是作者歌吟的對象。作者筆觸同時也部分涉及祖國各地的風光、鄉鎮園區的風景、內心世界的告白和過去兒時的記憶。

作者簡介:唐學雷,湖南省瀏陽市人,大專文化,曾在教育、文化、宣傳、紀檢、園區、地方志、檔案等部門工作過。湖南省作協會員,瀏陽市作協理事。作品主要有散文、詩歌及文學評論,多見於各級各類報刊,或收入作品集。出版散文集《桐花滿地》。

真誠的歌者

——唐學雷詩集《綠籬》序

朱玉喜

因為文學,我和學雷10多年前就成了朋友。雖然他工作繁忙,而且還是單位的負責人之一,但是對文學他從未放棄,孜孜以求,寫下了100多萬字文字。特別是作為作協會員,他總是克服一切困難,積極而主動參加協會組織的一些採風交流活動,熱情幫助協會做一些服務會員的工作,使我深受感動。上次去長沙作協參加年會,他突然跟我說,想出個詩歌集子,請我寫點文字。我為之一怔,這麼多年來,只知道他寫散文,還出版了散文集《桐花滿地》,卻不知道他還創作了這麼多長短句,現在居然要出詩集,真使我詫異!

先說說學雷的散文。我讀過他的《桐花滿地》,深深感到,他對生活對社會的抒寫意識十分強烈,充滿激情。他善於在平凡的日子中尋找題材,發現閃光點,歌唱真善美。整個集子使人感到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嶄新的城市風貌。「又到了桐花盛開的季節,你看那白中透紫、紫中帶黃的桐花一串串開在枝頭,把個仲春裝扮得多姿多彩。然而桐花的花期很短,沒過多久,在微風細雨中桐花飄飄洒洒撲向大地的懷抱,門前街邊便如同鋪了一床花地毯。」這文字是那麼清新純樸,這意境是那麼美妙誘人。

打開學雷的詩稿,慢慢品讀,又是欣喜。詩竟寫得如此像模像樣,有血有肉。有的作品還使我拍案叫好!首先是題材,這個集子百多首作品,幾乎都是寫土地、河流、季節、農事、糧食,寫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人和事。整個集子又如他的散文充滿著鄉土氣息。我以為,這是很好的選擇。關切天下興亡,憂患國計民生,是中國詩歌的優良傳統。農村題材詩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廣泛的群眾基礎。詩人李小雨說過,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之後,面對飛速發展的高科技網路化時代,面對眾說紛紜多元化的詩歌寫作現狀,詩人不能僅憑一縷小哀傷、一點小感動、一滴小抒情,便匆忙寫作;也不能滿足於點擊滑鼠、僅憑技巧與想像力來寫作,更不應滿足於類型化、雷同化的重複性寫作。詩人要善於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詩意,要有對生活的提升和概括能力。時代需要有思想、有力度、有高度、有溫度的詩,需要接地氣、根植基層根植人民群眾的詩。集子中無論是文化之光耀北鄉,還是情深桑梓憶將軍,無論是茶園綠葉鋪春色,還是山藥花開滿綠籬……都充盈著濃濃的家鄉情思和連綿不斷的鄉愁。品讀這些作品,就好像遊覽瀏陽美麗鄉村,品嘗家鄉美味佳肴,幸福穿越與歷史交談,自由徜徉和鄉親聊天。「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在歷史上,詩歌從來都是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真正優秀的詩人,必須以人為本,既要大眾化創作,也要為大眾創作,努力成為所處時代人民大眾的代言人。

其次,學雷的詩作充分體現了真誠。寫詩和做人一樣,需要真誠。誠實、真誠被人們視為優秀詩歌的重要品質。動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動於衷,莫貴乎真。詩歌的本質是心靈的禮物,詩人是上帝的使者,是進入人心靈的通靈者,是美的化身,是自然的兒子,是大地上的歌手。「水因山而秀/山因水而奇∕這頭大象流連于山水間∕玩性十足情趣盎然∥也許它走累了∕也許它口乾了∕一甩大耳一聲嗷叫∕將鼻子插進河裡∥喝就喝個夠飽∕休憩不想再走∕就這樣定格於此∕成為一幀永恆的風景照」(《象形山風景照》)。像這樣的作品,完全可以感受到,沒有虛情假意,故弄玄虛,也沒有附庸風雅,雲里霧裡,反映的都是真實的物象,真誠的情感,真切的體驗。所以說,詩歌是對生活中的真善美的頌揚和人們對自然事物悲憫情懷的感知與認同,是美好心靈的傾訴與表白,是作用於對故鄉與異鄉、天空與大地之間,時空流轉所產生的審美過程的真實記錄。當今詩壇,假冒詩歌的名義不說人話者大有人在,他們或者把詩歌當作行為藝術來表演,或者把詩歌寫成不知所云的昏亂囈語,或者在詩歌中津津樂道失去人的基本道德底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話語,這些,都與詩歌無關。詩人必須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眼中有人,不說神話鬼話,不要故弄玄虛,裝腔作勢。好詩要靠真誠打動讀者。

其三,語言樸實自然也是學雷詩作的特點。詩歌是語言的藝術,是美妙語言的結晶,是律動文字的精靈。清代袁枚說過:「詩如言也,口齒不清,挾雜萬語,愈多愈厭;口齒清矣,又須言之有味,聽之可愛,方妙。」因此,詩人要錘鍊語言,簡約明快,自然樸實。同時,詩歌又是最精微的文學,要求作者惜墨如金,以少勝多,避免繁複、蕪雜、糾纏不清。「大圍山白雲喲∕你是山姑捎來潔白的紗巾∕輕柔的指尖∕為遠方客人消除疲憊揩去汗塵∥大圍山白雲喲∕你是溪流牽來泛綠的雨雲∕青青的翠竹∕為大自然抒發蜜意傾訴柔情∥大圍山白雲喲∕你是相思鳥銜來壯實的花種∕火紅的杜鵑∕在五月山谷燃燒著青春∥大圍山白雲喲∕我願攬你入懷擁你入夢∕緊緊地相伴∕攜手走千里天涯踏萬里征程」(《山姑捎來的白紗巾》)。以這首詩的語言為例,就體現了學雷詩歌創作的自然樸實、平民化、口語化的特色。我以為,真正的傳世之作,應該是老百姓喜聞樂見。像「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等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都是從詩人心中真情流露出的明白如話、通俗易懂的經典。應該說,學雷在詩歌創作中,在語言形式上,把握了新詩在繼承與創變中的「度」,力圖使自己的創作傳承古典詩歌雅俗共賞的優秀文化特徵,把詩儘可能寫得短小生動,明白曉暢,朗朗上口,親和群眾。我真心期待學雷在今後的創作中,沿著這條正確的路子走下去。把心掏給讀者,把真情奉獻給讀者,形成文化的自覺,從而創作出有高度有溫度有血有肉的精品力作,成為時代的藝術,歷史的留存。

2017.1.18

【作者朱玉喜系長沙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瀏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瀏陽市作家協會主席】

那一縷牽腸掛肚的鄉愁

——《綠籬》後記

唐學雷

接到出版社同意出版我的新詩集的信息後,我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進行認真的整理,包括書名、輯名、篇名,或徵求網路意見,或吸收文友建議,更多是自己進行反思。詩歌同任何文學作品都一樣,需要在「文」字上下功夫,在形象思維上多給力。因此,我盡量對詩作減弱抽象化,增強具象化。修改固然是費力的,但有了這個方向,改起來還是較順心,改後的結果也較滿意。

我愛人在瀏陽鄉下她弟弟的鞭炮廠打工,這家工廠是中國大地改革開放以來無數私營企業的一個縮影,用人靈活,自負盈虧。愛人因剛剛接手,又未從事過電算會計,自然加班很多,加上每天回城很辛苦,於是我去廠里陪她的日子比較多。廠區的環境很好,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從領導幹部的崗位上退下來以後,我便有了更多的時間,在這樣安靜的場所打理文學創作,讀書寫作,怡然自樂。

我自200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桐花滿地》以後,在作品集出版上沉寂多年。為什麼積極性不高呢?除了需要自己準備一筆不小數目的出版經費,發行也很成問題。書出來後往往贈送他人為多,而且人家也不見得重視閱讀,那豈不是一種浪費嗎?因此這些年來我就只潛心寫些單篇,也有些見諸報刊。

另一方面,我感覺結集出版要有一個相對集中的主題思想,這是一部作品的靈魂。只有這樣,它才能抓住讀者的心,吸引讀者的眼球。反之,將是一盤散沙,是零碎的拼湊。確立什麼樣的主題呢?我看到瀏陽河、撈刀河、南川河作為瀏陽市的三大河流,寫瀏陽河的作者比較多,其他兩條河就相對不多。我從小生長在撈刀河畔,對北鄉這塊沃土熱土了解較多,兒時的經歷記憶猶新,能否在文學作品中反映這一流域的風土人情呢?答案是肯定的。我選擇了詩歌這一長於抒情的表現形式,有意識地以瀏陽北鄉風物為創作題材,來展示這裡的人文歷史、自然景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等各個方面,從而喚起人們共有的鄉愁,記住鄉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鄉愁是要有依附的,我記起兒時經常光顧的屋後菜園子或稱後花園,那裡有胡蘿蔔、茼蒿、白菜等各種蔬菜,有柑橘、柚子、板栗等各種果木。記憶中我曾和堂叔比賽起早去園子里撿板栗,那些帶刺的果殼開裂,露出成熟的果實,散落在菜地里、草叢中,總是充滿了誘惑,也是我童年的歡樂。園子的籬笆是木棍竹片編織的柵欄,上面爬滿了山藥翠綠的藤蔓。入秋以後,鳴叫了整整一個夏天的蟬蟲就將空殼蛻留在籬笆上。我們很容易拾到,聽說是一味很好的中藥。這就是我今天這部詩集的中心具象,即攀附著兒時鄉愁記憶的綠籬。

要說這部詩集有什麼特點?我回顧總結我的詩歌創作,一是內容上以敘事為主,如歷史、風景、人物、特產等,是以詩的語言來形象地展現;二是形式上以整齊為主,如分段來寫,每段行數基本相同,每行字數差不多,押大致的韻腳;三是主題上以鄉愁為主,每首詩有一句詩眼,從而給讀者品出「有點味」的感覺,以反映詩作的意義。需要說明的是,因為要反映某個特定的事物內容,形式上放不開,思想的野馬難免不受韁繩的限制,故我的詩歌相對來說,現實主義多一些,浪漫主義少一些。

在這部詩集的出版過程中,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和幫助。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北京詩歌出版中心總監周瑟瑟先生擔任本書策劃,百花洲文藝出版社編輯王豐林先生、朱強先生擔任本書責任編輯。儘管我的詩歌多是一些「土貨」,經過他們的辛勤勞動使拙作得以面世。長沙市作協副主席、瀏陽市文聯副主席、瀏陽市作協主席朱玉喜先生在百忙之中抽空為本書作序,闡明了自己的詩歌觀點,分析了作者的詩歌特點並寄予厚望。瀏陽市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中國書協會員唐運樂先生欣然為本書題寫書名。 兒子唐思遙是卡通畫創作高手,價格不菲,當聽說老爸要出詩集時,專門創作封面畫以示支持。還有許多背後的人給予此書出版各種支持,恕不一一點名。在此一併致以誠摯的謝意!

希望讀者朋友能喜歡這本詩集。

2017年1月20日於金豐

【唐學雷詩選】

流淌關公傳說的河

當剛強遇上溫柔 我想起了你

你的名字讓我感覺特別親昵

何況剛強到無比鋒利

何況溫柔到萬頃碧波奔來心底

三國的美髯公有多少柔情

秉燭夜讀不為美色所動

湘江的風潮卻讓他把持不穩

青龍偃月刀掉進河中

多虧部將周倉身似蛟龍

一個猛子扎進浪谷波峰

十多里水路去追趕「青龍」

在「頂托」的上游終將寶刀撈起

一千桶野生桂花酒傾倒進周洛

醉了踏青漂流遊人的笑渦

長龍奔流流過稻香滿壠的塅里

流過工廠林立的高新產業基地

啊撈刀河 我美麗動人的母親河

因為接納 你閃爍著傳說波光

因為包容 你孕育了文明珍寶

因為開放 你揚起理想的風帆

綠谷秋風野桂花

石柱峰下的大峽谷

滿眼綠色四季常青

野生桂花群是天女撒下的花種

流丹鍍金香了每季秋風

是吃了野果飲了山泉

周洛在某一天意外懷孕

接瀑布納溪水成深潭

生下撈刀河流出深山老林

後周兵部的袁侍郎

經夜合山每晚回家與妻子團聚

可惜皇帝不通人之常情

御筆劃開的是一段依戀

當現代都市人厭倦了水泥鋼筋

大巴小車喧鬧著公路與鄉村

於是,步履將山谷叩醒

激流中身心與浪花親吻

四季如畫萬豐湖

從山巔或雲層看你是一小塊明鏡

從湖邊國道上看你是流動的風景

紅瓦白牆的房子長在湖岸邊

宛如綠草地雨後拱出的蘑菇菌

春天是你的豐水期

江南梅雨總牽來蕉嶺的小溪

夏天是你的大舞台

翩翩起舞的是滿湖荷花仙子

秋天是你的豐收季

蓮藕肥 魚兒躍 水果滿枝頭

冬天是你的大畫布

飛舞的雪花是最神奇的畫筆

萬頃碧波奔來眼底 萬豐湖

你這面新農村建設的旗幟

飄揚在四季牧歌的故土

飄揚在我渴望鄉愁的心裡

茶園綠葉鋪春色

北鄉人好客是出了名

拖一張交椅就像釘了釘

好水泡好茶再加川芎

一杯接著一杯端上來喲

清香裊裊醒腦又提神

小河之水繞著青山流

丘陵地帶黃土坡嶺

開墾的茶山一壟又一壟

一眼望去碧綠綠喲

滿園茶葉無邊風景

採茶的姑娘今年十八歲

鮮艷的衣裳就像花蝴蝶飛

一雙巧手采春光呀

串串銀鈴遺落在路旁

山歌又伴笑聲揚

采來的茶葉滿背簍

制茶廠里機聲隆隆叫得歡

制出的茶葉媲美「洞庭春」

「瀏陽銀針」印上包裝盒

遠銷海外直把美名揚

你看那張蘋果的臉

iPhone,一個殘缺的蘋果

卻有著數以千萬計的果粉

我不清楚她的神奇到底在哪裡

令無數少男少女為之著迷

原先在工業園經貿局的他

給我們講了一個枯燥的故事

那天周群飛夫婦來到園區

下班了他仍熱情地接待了他們

儘管他們夫婦其貌不揚

儘管當時也沒有達成任何意向

瀏陽老區人特有的眼光

卻在投資商心中留下美好印象

沿海工業向內地梯級轉移

藍思科技果斷地選中了瀏陽

四五萬的產業大軍湧來

電子信息使園區人財兩旺

這裡生產的蘋果手機顯示屏

源源不斷漂洋過海運往全球各地

你看,你看,那張蘋果的臉

她的微笑是通行世界的名片

書中詩作選書法:葉燁文

《幽林石子詩刊》簡介與徵稿:

1、本刊主要刊發和轉載名家、重磅詩人、實力詩人、新人、海外詩人作品,包括原創詩歌、詩歌評論、散文詩。同時發布詩壇大事及詩集出版消息,增設「名家專欄」、「寧鄉文壇」。

2、本刊顧問:周瑟瑟、吳投文、鄒聯安、南鷗、梁爾源、羅鹿鳴、曾冬、長篙、陳樹文。編委:陳建軍、吳廣平。主編:石世紅。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幽林石子詩刊 的精彩文章:

TAG:幽林石子詩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