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隋文帝究竟幹了啥,讓學者認為被低估的皇帝,國內稱頌,國外讚揚

隋文帝究竟幹了啥,讓學者認為被低估的皇帝,國內稱頌,國外讚揚

隋文帝究竟幹了什麼,讓學者認為被低估的皇帝,國內稱頌,國外讚揚,死後令人遺憾、痛心、惋惜。

楊堅的這三點一直都是得到足夠肯定的。甚至他在歷史上留下的記載里實在是表現得太勤儉太聖明太偉大了,以致於只要有人想到他,就必定會泛起疑問:這麼一個偉光正的開國大帝,怎麼就突然被倒霉兒子送了江山呢?

首先,底子好。北周與陳朝的經濟都比較富庶,而且隋代周並非武力奪取,滅陳也沒廢太多事,整個南北社會都沒受到太多的破壞。

隋文帝究竟幹了啥,讓學者認為被低估的皇帝,國內稱頌,國外讚揚

北周留給隋朝690萬戶以及大量隱瞞的人口戶口,隋朝通過接手北周、陳的大量人口以及清查他們留下的隱瞞戶口,在開皇年間就達到了860萬戶。

隋文帝究竟幹了啥,讓學者認為被低估的皇帝,國內稱頌,國外讚揚

隋文帝以身作則,崇尚節儉,並且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整個社會的生產力也恢復的非常迅速。隋文帝又廢除了州郡縣三級行政,更改為州縣兩級,裁撤了大量沒有必要的官員。

隋文帝究竟幹了啥,讓學者認為被低估的皇帝,國內稱頌,國外讚揚

據統計隋初中央政府開支減省三分之二,地方政府之開支減省四分之三,全國於行政之經費,僅及南北朝時代開支三分一而已。

隋文帝究竟幹了啥,讓學者認為被低估的皇帝,國內稱頌,國外讚揚

隋文帝在位長達23年,對於國祚僅僅38年的隋朝來說,已經很長,此外,隋文帝開創隋朝以前,在北周已經是大權獨攬,開始隨著自己的心意來領略天下,所以開皇之治的強盛,有著深厚的基底。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皇帝的改革力度最大,一個是秦始皇,另一個就是隋文帝。隋文帝在位期間,對國家管理體制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在西方人眼中隋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

首先,確立三省六部制度。中央設尚書、門下、內史三省,以尚書令、納言、內史令為長官,行使宰相職能,輔助皇帝處理國家事務。內史省和門下省系機要之司,內史省負責起草並宣行皇帝的制詔;門下省負責審查內史省起草的制詔和尚書省擬制的奏抄。尚書省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其下設吏部、禮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6部。每部設尚書為長官。尚書令下有尚書左、右僕射各一,左僕射分管吏、禮、兵三部事,右僕射分管度支、都官、工部三部。這樣不僅加強了中央集權,而且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三權分立體制的新階段。

其次,簡化地方行政機構。南北朝時期,地方紛亂,各自為政,州、郡、縣三級政區極其混亂,統治者為了讓自己的親戚朋友能當官,不惜濫增行政機構,地無百里,數縣並置;戶不滿千,二郡分領。至隋初,全國竟有241州、608郡、1524縣,合計有2373個縣以上行政建制。鑒於這種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弊病,本著存要去閑、並小為大的原則,隋文帝於開皇三年大刀闊斧進行機構改革,通過廢郡,實行州縣兩級制,以州轄縣,同時又省並了一些州縣。隋煬帝大業三年,改州為郡,把州縣制恢復為秦漢的郡縣制。至隋煬帝時,全國已精簡地方機構達40%,僅存郡190,縣1255個。在精簡行政機構的同時,隋文帝還嚴格實行定編定崗:上上州官吏的編製為323人,到下下州遞減為167人;上上縣官吏編製為99人,到下下縣遞減為49人。這不但大大節省了國家開支,減輕了百姓負擔,而且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再次,廢除酷刑,修訂《開皇律》。對前代81條死罪、150條流罪、1000餘條徒、杖等酷刑以及滅族等惡法,都一概廢止,大大減少了法律的殘酷和野蠻性,在中國法制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第四,繼續實行均田制度。隋初,在前朝均田制的基礎上,隋文帝規定:丁男、中男受露田(種植五穀)80畝,永業田20畝,婦女受露田40畝。露田在受田者死後歸還,永業田則無須歸還。對一般農民,實行輕徭薄賦鼓勵農桑的政策;對於豪強貴族兼并土地的行為,則給予打擊。從而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增加了國家賦稅收入。

第五,設置義倉賑濟饑民。隋文帝所設的義倉,又稱社倉,設置於鄉間,其儲糧由百姓捐納,以備饑荒時賑濟災民。而且明確規定民戶捐糧於社倉的標準:「上戶不過一石,中戶不過七斗,下戶不過四斗。」一般百姓都捐獻得起,對窮苦百姓是一項有效的社會保障。

第六,建立科舉選士制度。隋以前,門閥世族壟斷朝政。隋文帝實行科舉選士制度,重才學而不重門第,雖庶族寒門,只要有才能也有機會當官。這種「任人唯賢」的改革,削弱了門閥大族世襲特權,對後代影響很大。

獨孤皇后去世後,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都受到楊堅的寵愛。

仁壽四年(604年),楊堅患病住在仁壽宮,尚書左僕射楊素、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都進入仁壽宮侍病。楊堅召楊廣入內居崐住在大寶殿。楊廣考慮到如果楊堅去世,必須預先作好防備措施,他親手寫了一封信封好,派人送出來詢問楊素。楊素把情況一條條寫下來回復楊廣。宮人誤把回信送到了楊堅的寢宮,楊堅看後極為憤怒。天剛亮,宣華夫人出去更衣,被楊廣所逼迫。宣華夫人拒絕了他才得以脫身。她回到文帝的寢宮,楊堅奇怪她神色不對,問什麼原因,宣華夫人流著淚說:「太子無禮!」楊堅憤怒,捶著床說:「這個畜生!怎麼可以將國家大事交付給他!獨孤誤了我!」於是他叫來柳述、元岩說:「召見我的兒子!」柳述等人要叫楊廣來。楊堅說:「是楊勇。」柳述、元岩出了楊堅的寢宮,起草敕書。楊素聞知此事,告訴了楊廣。楊廣假傳楊堅的旨意將柳述、元岩逮捕,關進大理獄。他們迅速調來東宮的裨將兵士來宿衛仁壽宮,宮門禁止出入,並派宇文述、郭衍進入調度指揮;命令右庶子張衡進入仁壽宮侍侯楊堅。後宮的人員全被趕到別的房間去。隨後,楊堅在大寶殿駕崩,在位23年,終年64歲,廟號高祖,謚號文皇帝,葬於泰陵(今天陝西省楊陵區城西5公里處)。

《劍橋中國隋唐史》:「楊堅易於發怒,有時在狂怒以後又深自懊悔。這顯然與他個人的自危感有關,到了晚年,與上面談到的追求最高權勢的變態心理有關。一次他在殿上鞭打一個人,然後又肯定此事與天子的身份不符,並主張廢除笞刑。但不久,他在暴怒時又用馬鞭把一人鞭打致死。他常常似乎對帝王應仁慈寬厚的呼籲充耳不聞,不加限制地施行當時普遍的酷刑。」「雖然有這些局限性,又處於這種精神狀態,楊堅仍是一位堅強和有成就的統治者。他酷愛工作,並把大量文牘從議政殿帶回住處審批。他似乎經常干預各級政府的事務:插手(有時粗暴地)司法機構的工作;重新審理所有重罪判決,以之作為自己的職責;接見朝集使,並告誡他們要勤奮工作和成為有德之人;考察補缺者和官員的表現;讚譽有成績的官員,譴責疲沓和貪污;主持早朝,與大臣們討論國內外政策;巡視全國。從他的工作作風和從他對法律、對儒生和官員的總的態度可以看出,他受了法家傳統和當時常見的個人對佛教的信仰兩者兼而有之的強烈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天下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中國貴族血統很偉大,一個姓出了66個皇帝,你的姓是貴族血統嗎
曹操最後悔的事是沒能爭取到這七個人,否則早就統一天下了
武則天的成就除了美貌,還有難以啟齒一個歷史真相,實至名歸
一名死囚,讓唐朝安定四方數百年,最後成為唐朝統一的最大的功臣
歷史四位功高蓋主而放棄做皇帝的功臣,最終也沒保住自己的性命

TAG:觀天下知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