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840年英軍突襲天津,教書先生左宗棠出計一絕二奇

1840年英軍突襲天津,教書先生左宗棠出計一絕二奇

上篇文章,左宗棠聽說了英國人和我軍的戰鬥情況。預料,那時,左宗棠或者不知道英軍已經進攻天津,或者確實沒有進攻天津,否則,這麼重要的軍事情況也不可能不說。第二篇文章就提到了天津。

在第一篇文章中,左宗棠已經預計:英軍對我軍最大的可能是:伍子胥滅楚,匈奴困漢的方式。

建議我軍對英軍作戰的各個省份,首先要嚴格軍紀;其次特別加強民防建設,這點是林則徐和左宗棠對外軍事戰略中特別相近的一點,他們都對老百姓的倚重很強,由此可以看出林則徐對清軍正規軍的信任已經很低。

其實,清軍的民團組織在乾隆末期的「白蓮教大起義」中,非常發達。湘淮軍的崛起其實是清朝的第二次,民間武裝的崛起。然而,清軍以及封建社會的政府,對於老百姓都有一種懼怕趁機造反的心理,特別是清軍少數民族統領地特點。

最後,左宗棠認為,英軍很可能長期消耗我軍,各個省份的軍隊要有自己做好長期的準備。

當聽到英軍進攻天津之後,左宗棠的心情非常沮喪。為此,他說「洋事卒支離至此,令人憤懣。」在此,他非常無奈地說「冒重險而屢進不已,知豨突而不知狼顧,志劣氣驕,知其無能為矣」。並為此得出:一絕計、二奇兵。

1)清軍有什麼威脅,我們該怎麼辦:評左公的一絕

此時,左宗棠認為這時的威脅比第一篇時更大了。總體上的威脅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敵兵起於粵東,從夏至到秋風,東南、西南飄忽不定,整個東部沿海地區都是戰區。兵力調配、軍餉運籌和運轉等非常艱難。

第二:現在就一國,九萬里外越洋而來竟屢戰屢勝,若與我們通國的三十多個國家皆來怎麼辦?

第三:奸民、海盜等如果趁機造反,怎麼辦?這一點,清朝的現實威脅很大。然而,這並非說我們漢人王朝就沒有這個問題。明朝自嘉慶朝到崇禎朝,在歷次外國侵略者如日本、葡萄牙、西班牙的進攻中,東南沿海地區的奸民、海盜沒少幫忙。因此,這並非僅僅是民族問題,而是利益問題。正如今天,本來民族問題不大,但卻有人非要唯恐天下不亂一樣。

2)左宗棠認為該怎麼辦

在這種「亡國」的危險比之前更大的時候,左宗棠認為,應該首先:「盡撤海口小船」「片版不許下海」「海岸居民行堅壁清野之策」「各港口水勇自行抵禦」,並對拒絕「堅壁清野」的人進行嚴懲。

總體上很無奈地說,左宗棠的辦法是沒有好的辦法與1840年的英軍進行較好地抗衡地。這種辦法只是對付明末時期的倭寇以及火器技術並不優秀的葡萄牙、西班牙、英軍、荷蘭軍等,以及康熙年間的鄭家部隊。在1840年代,這一戰法的效果已經不小了。但好在,英軍那時的實力尚不足以并吞中國。

左宗棠的辦法有一個好處:即使知道英軍與之前的敵人大不相同,很難對付,但是仍有必勝之心,而且他的必勝之心也被日後的歷史證明是正確的。

(3)英俄法與印中奧三大新老強國

現在有一種過高看待西方殖民國家的論調。印度、中國、奧斯曼土耳其三大文明古國的實例是逐漸增強的。

英國在侵略印度的二百年的時間裡(16世紀下半期到19世紀上半期),採用的方式並非是我們頭腦中的以武力為主,而是採用:拉攏分化為主、武力為輔。

英國先是利用土邦間的不合打一個服一個,然後以經濟收買土邦內的權貴,將土邦權力合併後再吞併之,最終,對於不服從的土邦再進行武力打擊。而這種武力打擊則是,英軍和另外一些土邦合力為之。這就是對待像印度這樣國家不統一的地區。

像阿富汗這種意志比較強悍的國家,英國也是沒有什麼好辦法。而中國這樣的國家問題就是:國家意志並不強硬,但其國力又有。在火器、軍事戰略戰術等方面雖然已經不是近代國家,但在古代國家中卻是最接近近代軍事國家的國家。因此,以英國當時的實力根本無法打贏。

最後我們要說說,當時從「中興五大名臣」曾左胡李彭來說,對軍事了解最多、對國際嘴了解的是左宗棠,原因很簡單,李和彭都還太年輕,曾國藩在忙著向上走因為穆彰阿的關係還看不上林則徐,胡潤之論能力能與之相比但那時他在忙於搞基層工作。唯有左宗棠能看看書、想想事情,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左宗棠利用自己的「晚起」成就了晚清第一帥、第一軍事家的成就。雖然,在現代社會的觀點看來,他的軍事觀點沒能打敗英軍,但卻是唯一能打敗英軍的觀點。

1840年英軍入侵,28歲農民左宗棠說:伍子胥滅楚、匈奴困漢

用《元史》看看「四種人制度」:趙孟頫、張弘范、史天澤、賀惟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蕪湖開埠,李鴻章家族的米市大業
1840年英軍入侵,28歲農民左宗棠說:伍子胥滅楚、匈奴困漢
南宋的百姓為啥可以打敗元朝?主要是政權延續的50年與70年一關
大明華縣大地震!王維楨拒逃跑,嚴嵩主祭救母孝子
明朝的商業稅三十稅一元朝多少呢?稅收又有多少?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