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36個月:站起來,雙足走

36個月:站起來,雙足走

熟睡的嬰兒,圖片來自pixabay.com

「36個月」系列第2篇《知識分子》科學新聞實驗室第8篇

撰文 | 崔箏(《知識分子》科學新聞實驗室特邀作者)

責編 | 黃永明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你知道嬰兒生下來就會走路嗎?」

王派兩隻手伸進小床,把劉生和薩薩剛滿月的兒子「小狗子」拎了起來。

在人生的第一個月中,小狗子努力地完成著自己的任務,吃,睡,哭,排泄交替進行。經歷了人生最快速的增長,他一個月長了10厘米,體重也達到了出生時的1.5倍。

可他還是那麼孱弱,不過一隻大貓的重量,那顆毛髮稀疏的頭,佔據了小小身體的絕大部分。被拎在半空中的小狗子不樂意地嚎了兩聲,身體扭一扭,表達了一下抗議,但只能任由表舅擺布。

王派托起小狗子,撐著他的脖頸,托著他向前移動。小狗子整個身體豎起來,兩隻腳丫並不負重地輕觸地面。在父母擔心的驚叫聲中,小狗子兩條纖弱的小短腿先後向前邁,像一個蹣跚行走的老人,竟緩慢地踏出一串步子。

從嗷嗷待哺,用口唇和模糊的視覺感知世界的嬰孩,到蹣跚前行的兒童,一個孩子邁出的第一步,總是給予父母無限驚喜,也使得他/她獲得更多維度的能力和探索空間。在漫長的生物演化中,對於人類祖先來說,直立行走也是從古猿進化到人的具有決定意義的里程碑,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重要一步。

動物本能

「你們自己不要瞎嘗試啊,我這是經歷過專業訓練的。」王派把小狗子遞給薩薩,後者像一隻受驚的母猩猩,一把接過自己的兒子,緊緊摟在懷裡。小狗子立刻把臉轉到薩薩胸前,開始探索。

當年醫學院差點沒畢業的王派看著一臉驚恐的表妹,一邊以「過來人」的口吻嘲笑她,一邊拎起在地上爬來爬去的王奔奔。

奔奔已經十一個月了,被父親拎起來、腳碰地面時,卻顯得沒那麼「靈活」,並沒有邁出一步。

「這就是踏步反射,只有初生的小嬰兒才有,非常好玩。」王派說。

在新生兒的各種神奇的動物本能中,「踏步反射」是最有趣的之一。這當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走動作,大部分足月生產的嬰兒都會出現這樣的本能反射。

大部分嬰兒的踏步反射會在6~8周大時消失,專業人士的經驗中,如果超過八個月大的嬰兒還出現踏步反射,則可能要考慮腦癱或神經系統受損的可能。

除了「踏步」之外,嬰兒的原始反射還包括一些與動物本能類似的有趣動作:抓握反射會讓他們緊緊抓住手掌碰到的東西,覓食放射讓嬰兒的頭部跟隨母親乳頭,還有口唇有力的吸吮反射、受驚嚇時軀幹四肢協調的驚跳反射等等。這些動作不需學習,是神經系統對於外界刺激的本能反應。

在一些情況下,醫生會用這些反射的靈敏度,來鑒定嬰兒大腦和神經系統的正常活動情況。但大部分的原始反射都會在幾個月之內,隨著嬰兒的不斷學習和成長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他們日益強壯矯健的大運動,和漸漸靈巧敏捷的精細動作。

奔奔幾乎一刻停不下來,他靈活地用手膝爬行,像一隻小獸般在劉生和薩薩的公寓房間里探索,拉開柜子最底層抽屜,把裡面的衣服一件件拽出來。看到地板上一本嶄新的育兒書,也興奮地爬過去,一把將封面撕掉了一半,放到只長了八顆牙的嘴裡。

「長得真快呀,」劉生一邊說,一邊從奔奔手中搶過書本,好像不久之前,奔奔還和小狗子差不多大,趴在床上用力抬起頭,腦袋像個不倒翁一樣晃來晃去,四肢亂劃,但怎麼也翻不過身去。而這時,奔奔又迅速移動到茶几邊,慢慢站起來,嘗試伸手去抓果盤裡的葡萄。

「應該很快就要站起來走了。」王派說,「你們知道嗎?有一種假說,認為人類的祖先之所以演化成直立行走,就是為了騰出雙手去摘果子吃。」

邁出第一步

這幾位正在北京某套公寓中談論他們幼崽的的智人(Homo sapiens)是生物分類的靈長目-人科-人屬(Genus Homo)中目前僅存的唯一物種。漫長的演化史中,曾經存在過不少人屬物種,有的是智人的祖先,有的則可能是智人的「表兄弟」,但他們均已告滅絕。

從猿到人,人類經歷了數百萬年,而直立行走,則是人類漫漫演化之路上的重要一環。

在人屬中,距今數十萬年的直立人和現代人已經很像,他們有比猿類大出許多的腦容量,能夠站立雙足行走,並製造簡單的石器。在長相上,他們還帶著猿類的特徵,頭蓋骨低平,眉骨粗壯,口吻部前伸……在印尼爪哇島附近發現的爪哇人化石,周口店的北京人化石,還有藍田人、巫山人和元謀人等,都是直立人的例子。

生活在32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露西,她的骨架存放在東非國家衣索比亞國家博物館裡。露西是考古學家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雙足行走的人類祖先,再過約一百萬年,使用工具的人類祖先才開始出現。

為什麼露西與之前四足行動的猿類不同?她為什麼會站起來?研究者們前後提出數十種假說,多年來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

例如,有觀點認為,或許是因為人類祖先的地方變得草地茂盛,長達數英尺的草可能會遮擋視線,而人類祖先只有站起來,增加身高,才能看得更遠。時時瞭望獵物和敵人,也許會是促使他們最終直立雙足行走的原因。

還有假說認為,在漫長的演化進程中,靈長類越來越靈巧和聰明,他們發展出對生的拇指,精細動作發展,並且需要用前肢發明和使用工具。有一些研究者的觀點是,人站起來是因為打獵需要使用武器。然而也有反對觀點認為,在工具出現之前,人類祖先已經開始直立行走,所以兩者的因果關係也有可能是倒過來的。

還有學者認為,直立雙足行走比四足爬行在運動過程中消耗的能量更少,因此,在食物不充足、人類祖先只能攝取有限能量的前提下,直立雙足行走更有演化優勢。

生物學家達爾文曾認為,人類祖先的覓食方式和生存環境曾發生過改變,比如,直立行走在樹木比較稀疏的地方才可能進行。也有生物學家提出,環境的變化,讓這些人類的祖先需要走一段距離覓食,他們需要用手將食物帶回居住地,從而採用了直立姿勢行走。

這也是目前最廣為接受的說法。長期在野外和實驗室研究黑猩猩的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松澤哲郎在研究黑猩猩的行為時發現,當食物充足的時候,他們會前肢抓取更多的食物,而用後肢雙足行走。這一點與大部分哺乳動物不一樣——大部分的四足動物只會用嘴運送食物。

松澤哲郎等在西非幾內亞的野外實驗中,給黑猩猩準備了一般的果實,和比較珍稀美味的果實。他們發現,黑猩猩會為了摘取更好吃的珍稀果實,出現更多的直立行走的行為。

由此,他們推測,人類直立行走與覓食競爭有關,他們會為了摘到更美味的果子,運送更多的食物,而努力站起來。

直立的人類

「三月翻、六月坐、八月爬。老話還是很精闢的。」王派說,奔奔幾乎是踩著諺語中的時間點完成每一項技能的解鎖,王派和太太曉莉也立刻忙不迭地升級家中的安全設施。

翻身,意味著基本自主控制脖頸,手臂力量也發展到了可以推動身體轉動的水平,同時,嬰兒的這些靈活度帶來了從高處平面,例如父母的大床墜落的風險。

坐起,意味著腹肌、腰肌,脊柱的力量和上半身平衡的發展,可以支撐起上半身直立,兩隻手更加自由地探索。然而,對於隨時從床上坐起來的熊孩子,低矮欄杆的嬰兒床也不再安全。

等到奔奔的全身肌肉協調發展,開始四肢靈活地滿屋爬的時候,他的探索空間進一步擴展,王派急忙把家裡的所有傢具都做了防傾覆、防銳角的防護。

儘管這樣,奔奔仍然需要全天的看護,因為老人身體不好,王派的太太曉麗辭去了工作,全職帶娃。不同於許多哺乳動物生下來就能「生活自理」,人類嬰兒連自身的移動都需要長達數月才能實現。

「不敢想像,兩個月之後我怎麼去上班,」薩薩苦笑道地看著自己的兒子,「他為什麼不能像小貓小狗一樣,生出來一個月,就可以離開家門了?」

「說出來可能你不信,」王派說,「人類的嬰兒期比其他物種都要長,人類社會家庭結構、社會關係形成,也或多或少和直立行走相關。」

直立行走也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在人類祖先的前肢,即後來的「上肢」逐漸解放出來的過程中,從前的後肢和後背必須適應起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這對於人類的脊柱、下肢關節都帶來不少考驗,從「腰酸背疼」到椎間盤突出、膝蓋損傷等,都與人類的獨特姿勢有關係。

對於女性,直立行走帶來的影響更加深遠,人類祖先的骨盆開始變得比其他的大猿更加厚實,以支持其直立的上身,而這一過程的副作用,則是產道逐漸變得狹窄。

正如上篇所寫到的,人類祖先在演化過程中,腦容量越來越大,頭顱尺寸也越來越大,但同時生命的通道越來越窄——而隨著這個矛盾變得看似無解,如果沒有出現新的演化修正,人類或許早已經因為難產而滅絕。

最終,自然給出了解決方案,人類的後代遠未成熟之時就會降生,他們四肢柔弱,毫無生活能力,要經歷整個動物世界中最長的嬰兒時期。

大多數群居的哺乳動物中,雌性個體懷孕生育之後,隨著後代迅速獨立,它們也會很快回歸原有的社會地位。然而,在人類的大部分歷史中,生育和照顧幼兒幾乎是女性壯年時期的全職工作。有研究認為,人類嬰兒的脆弱性,讓人類與母親的關係與一般的動物相比更加緊密,也讓原始社會、家庭成員的分工,更加明顯出現。

「但是現代社會的女性太不容易,」雖然現在對小狗子愛不釋手,薩薩還是決定,產假休完要回去上班,讓父母來幫忙。而曾經在工作和兒子之間艱難選擇的曉麗,則想再等兩年。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月之後的一個下午,正扶著欄杆玩耍的奔奔看到了桌上一個畫著汽車的玩具盒子。他不假思索地鬆開手,跌跌撞撞地,向自己的一歲生日禮物,邁出了第一步。

「36個月」這個系列的文章是要講述人出生後的36個月中,從柔弱無力的新生兒,成長為人性鮮明的兒童中所經歷的關鍵發展。而這些發展,也正是自然界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決定了人類之所以成為「人」的那些里程碑。

下一篇將會談到「情感」——從簡單的滿足到複雜、深沉的愛,我們需要走多遠?

製版編輯: 許逸|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今天穿什麼?高校青年女教師的著裝焦慮 | 繆斯夫人
陳十一、謝曉亮獲2017年度「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 快訊
每周播報:卡西尼號墜入土星;看照片可判斷人的性取向?
中外人工合成胰島素優先權之爭背後
卡西尼號墜入土星;看照片可判斷人的性取向?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