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未來的冷思考_推薦你讀《未來簡史》
書摘
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很有可能就是未來超人類和人類之間的關係。想知道超級聰明的半機械人可能怎麼對待只是一般血肉身軀的人類嗎?先去看看人類如何對待比較不聰明的動物表兄弟吧。當然,這絕不是一個完美的類推,但這是我們唯一能夠觀察而不只是想像的最佳原型。
人們之所以不願改變,是因為害怕未知。但歷史唯一不變的事實,就是一切都會改變。
傳統宗教經典對基因工程或人工智慧無法提出任何意見,不管是牧師、神父、拉比還是穆夫提,多半都並不了解生物學和計算機科學的最新突破。想了解這些突破別無他法,只能閱讀科技文章,進實驗室做實驗,而不是去背誦和辯論古代文本。
學才有話說
小時候,面對浩瀚星空,你是否數過星星、暢想過未來?
現在,忙碌完一天的工作,你是否想起當初自己對於未來的暢想,它們之中,有多少已經變成了現實?
不論身在何時何地,當你感到孤獨的時候,是否都對於未來、對於下一秒的未知感到迷茫?
如果我們能更好地認清未來的方向,那就好比開車的時候打開了遠光燈甚至超遠距大燈,前行的路上將會走得更加堅定、自如、和坦然。對未來不再迷惘擔憂,我們也就能更加關注如何更好地生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的美好。
那你要想了解未來的方向甚至是人類的結局嗎?
推薦你閱讀《未來簡史》。
《未來簡史》能讓你靜下心來,脫離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繁雜,從超越全人類的視角、在最大的尺度上看到未來。在閱讀過程中,你有時候會拍案叫絕、會心一笑,有時候會悲天憫人、掩卷深思,多看幾遍,甚至有可能大徹大悟,開啟自己獨立的一套思考模式。
按照書中的觀點,我們很可能是最後一代智人。
那些被我們的聰明才智開發出來的人工智慧、超人工智慧,他們的進化能力遠遠超過了人類的想像,以至於在將來,踢走了人類成為世界的主宰。我們可能親手把自己變成了生物智能(有機物智能)的最後一代。
作為被無機智能統治下的人類,我們是會生活在無憂無慮的伊甸園中呢還是無所事事的煉獄中?Who knows!
如果僅僅從效率、投入產出(Return On Investment)的角度考慮,人類生產工作的可替代性、人類組織制度(國家與公司)的可替代性,都是顯而易見的。機器人的工作效率越來越高、演算法掌握的信息越來越龐大、精準決策能力越來越強,所有這些的終點,就是人類和人類社會被無情地淘汰。
然而,我們人類賦予這個世界的意義,不僅僅是效率提升、物質增長,還有認知、愛、幸福感、審美、惻隱之心、團隊精神等這些主觀的東西。這些價值,無法像有形的物質一樣被衡量;這些理念,又能否直接導入到演算法體系當中呢?演算法又是否能理解抽象的概念?
比如,演算法能夠處理極大的數字,比如把腦洞能夠開成黑洞的葛利恆數1,卻未必能夠理解無窮(∞)這個抽象概念。
注1:這個數大到什麼程度呢?如果把葛立恆數存儲在你的大腦里,你的大腦會由於信息密度過大而坍縮成一個黑洞。這是因為存儲葛立恆數所需的信息熵遠大於一個體積與大腦相仿的黑洞所包含的信息熵總量,因此如果你真的嘗試把整個葛立恆數放在你的腦子裡,那麼在某個時間點你的大腦會不可避免地坍縮成黑洞。
《未來簡史》以比較穩健的邏輯,一步步地展示了我們人類可能並不願意承認的「真相」。
世界在不斷地向前進化,當前智人佔據了食物鏈的頂端,但這只是進化當中的一個環節,並非終點。
自由意志並不存在,生物只是受演算法控制而做出自然的反應。
如果超人工智慧可以模擬模擬複雜的人類感情和價值觀,加上它那無可爭議的物質效率,那還有什麼可以阻止它主宰世界?作為它的設計製造者,人類是否應該在這之前,有決心、智力與合作意願創造出演算法的自然屏障,從而確保人類自身的利益?
可若有一天超人工智慧突破了這一屏障,那就如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整個人類的命運命懸一線。最近熱議的自動化武器即殺人機器人的討論,可能就是其具體表現之一。
高級智能不會考慮低級智能的感受,就如「我們豢養家禽只是為了吃肉」的邏輯一樣簡單。
再如果,超人工智慧具有了同理心,具備了關懷弱勢群體的胸懷,人類的未來或許不會那麼悲慘?但生活在伊甸園當中的人類,是否將會以藝術為最終歸宿?這個問題,留待我們自己去思考。
對於用演算法實現,我個人持保留意見。把生物體類推成演算法可能是個誤導。
19 世紀, 科學家把大腦和思想比作蒸汽發動機。他們相信心靈和身體就像是由各種管道、汽缸、閥門和活塞構成的,能夠蓄積和釋放壓力,從而做出各種運動和行為。這種想法甚至也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影響甚深,至今仍有很多心理學術語來自機械工程。
那麼為什麼用蒸汽發動機做比喻呢? 因為這是當時最先進的科技,能夠推動火車、輪船和工廠,所以要解釋生命的時候,人們相信應該採用與最先進的技術類似的原則。
在幾次對人工智慧功能的檢驗中,從「不需要人工干預自動執行動作」,到「能夠針對不同的情景自動適應和調整動作」,再到「圖靈測試-判斷對方是否是真人」,人工智慧節節敗退。這是不是說明我們目前對(超)人工智慧和所謂演算法的理解,就像19世紀的人們用蒸汽機原理來解釋人類的身體和心靈,只是陷入了當下機械論、自動控制、機器學習的認知局限呢?很難說作者推崇的「演算法」會不會犯這種錯誤。
親愛的朋友們,我寫下這些文字,是我的自由意志的作用,還是演算法的鏈條反應呢?
我閱讀以下這首詩作出的感悟,是「演算法」能夠計算出來,從而必然觸動我的心靈的嗎?
They re both convinced
that a sudden passion joined them.
Such certainty is beautiful,
but uncertainty is more beautiful still.
對《未來簡史》反覆閱讀的冷思考,沒有對錯之分,只有被啟發和未被啟發的區別。就像作者期望的那樣,我會一直探索下去,你呢?
編輯:呼小樹
TAG:知淑darl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