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之前,就已經有三支日軍踏上了中國土地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是十四年抗戰的開始。但很少有人想到,日本和中國並沒有領土接壤,那麼為何在「九一八事變」時,日軍就已經踏上了中國的土地,而且在中國土地上駐紮的日軍還多達三支,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九一八事變」中進攻瀋陽北大營的日軍
第一支部隊:關東軍
1931年9月18日,日軍進攻瀋陽北大營,史稱「九一八事變」,拉開了中國十四年抗戰的大幕。但是日本和中國並不接壤,兩國隔海相望,戰爭還沒開始,怎麼就有日本軍隊出現在中國的土地上?
挑起「九一八事變」的就是日軍的關東軍,關東軍的名字就是因「關東州」而來。早在1898年,沙俄政府就強迫清政府把旅順和大連灣「租借」給俄國,並把這塊租借地命名為「關東州」。
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日本打敗了俄國,雙方簽署《朴次茅斯條約》,俄國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切特權都落到了日本手裡。俄國的關東州也就成了日本的關東州。日本為了維護其在東北的殖民利益,派出2個師團約4萬人的部隊進駐關東州及南滿鐵路沿線,並設立關東總督府作為指揮機關。1905年,日本為鞏固在關東州的殖民統治,在遼陽成立了關東都督府,在都督府內設立陸軍部負責指揮在關東州的駐軍。同時還和清朝簽訂了《清日東三省事宜正約》,從而在名義上取得了在東北駐軍的合法性。對於這樣完全漠視主權的不平等協議,軟弱的清政府根本無力拒絕。
1919年4月,日本將關東都督府改為關東廳,以都督府陸軍部為基礎,組建了關東軍司令部,實行軍政分治:關東廳作為司法、行政的最高機關;關東軍司令部則是最高軍事機關。此時關東軍下轄1個師團和6個鐵道守備大隊、1個炮兵大隊、1個憲兵隊,總兵力約3萬人。司令為陸軍中將,關東軍雖然只是方面軍級別,但和其他方面軍不同,直接隸屬於天皇,這也彰顯了關東軍在日軍中的特殊地位。
關東軍司令部最早在瀋陽,後來遷往旅順,然後又遷回瀋陽,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後,再遷到長春。而且關東軍司令兼任日本駐偽滿大使和關東廳長官,掌握偽滿軍政大權,是偽滿洲國真正的太上皇。到1945年8月蘇聯紅軍出兵東北,關東軍司令部才一路向通化、臨江撤退。
關東軍司令部舊址
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關東軍已經擴充到3個師團,總兵力增至約8萬人。此後兵力進一步膨脹,到1932年又翻了一番,達到6個師團。從1933年到1936年就一直保持著5個師團左右的規模。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兵力規模更是逐年遞增,1938年9個師團,1939年11個師團,1940年12個師團。
1939年5月,關東軍和蘇聯、蒙古軍隊在諾門罕發生武裝衝突,結果關東軍遭到慘敗,日本全國震動,平沼內閣因此辭職,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和參謀長磯谷廉介被撤職。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日本為了在戰略上配合德國,在7月間組織了以蘇聯為假想敵的大規模特別演習——關特演,所轄部隊也井噴式擴張,達到了31個師團,總兵力更是達到85萬,這也是關東軍最鼎盛的時期。而且由於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關東軍也被譽為「皇軍之花」,成為日本陸軍中最精銳的一支力量。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關東軍主要擔負維持「北方靜謐狀態」的重任,並於1942年10月升格為總軍,關東軍司令部也隨之改稱關東軍總司令部。總軍是日本陸軍在二戰期間最高級別的部隊編製,下轄若干方面軍,司令為陸軍大將,相當於蘇聯的方面軍或美國的集團軍群,在戰時日本陸軍總共只有6個總軍。
從1943年下半年起,為挽回太平洋戰場的頹勢,日本大本營開始不斷從關東軍抽調兵力和作戰物資增援太平洋戰場,不完全統計就有多達13個師團被抽調到太平洋戰場。1945年4月,美軍發起沖繩戰役,眼看本土危在旦夕,日軍又從關東軍抽調了7個師團用於加強本土防禦。關東軍最高峰時期(1942年)80%的兵力和三分之二的作戰物資被調走,曾經不可一世的關東軍已經淪落到只剩空架子的「稻草人部隊」。
儘管日軍徵召了25萬在東北的僑民組建16個新的師團,並從關內調來了4個師團,使關東軍恢復到24個師團又9個獨立混成旅團以及若干邊境守備隊,總兵力達到約57萬人。但其中大部分都是1944年以後組建的毫無作戰經驗的新部隊,而且裝備奇缺,甚至連人手一支步槍都做不到。因此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蘇軍出兵東北,關東軍雖然拚死抵抗也無異於螳臂擋車。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戰敗投降,關東軍也因此煙消雲散。
關東軍向蘇軍投降
第二支部隊:中國駐屯軍
1937年7月挑起「盧溝橋事變」的則是另一支在中國的日軍部隊——支那駐屯軍。它是日本1901年9月根據《辛丑條約》而獲得的在北京和從北京到山海關沿線駐軍的特權而組建的。其實早在《辛丑條約》簽訂三個月前的1901年6月,日本就以「護僑」、「護路」為名,成立「清國駐屯軍」,司令部設在天津海光寺,兵營分別位於海光寺和北京東交民巷,另外在北京、天津、塘沽、秦皇島、山海關等地也有小分隊部署,根據條約規定,這支部隊的總兵力為1650人。這也是日本在中國最早的駐軍。
位於天津海光寺的日軍支那駐屯軍司令部
1912年,清朝被推翻後,「清國駐屯軍」也隨之改名「支那駐屯軍」,由於很多人覺得「支那」是日本對中國的蔑稱,所以就改稱「中國駐屯軍」,也因為這支部隊駐紮華北而又被叫做「華北駐屯軍」,還有因為其司令部位於天津而稱之為「天津駐屯軍」。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出於進一步侵略中國的目的,支那駐屯軍擴充到10個步兵中隊、1個炮兵中隊和1個工兵中隊,總兵力達到了2500人,遠遠超過了《辛丑條約》所規定的人數。
1935年12月,在支那駐屯軍的策劃和支持下,由漢奸殷汝耕等人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控制了冀東22個縣和察哈爾3個縣,面積約8200平方公里,人口約600萬,還組織了一支約1.7萬人的自治武裝,相當於華北地區的「偽滿洲國」。
到了1936年4月,日本更是加快了侵略備戰的腳步,徹底將《辛丑條約》的規定拋在腦後,肆無忌憚地擴充支那駐屯軍的編製,達到了1個步兵旅團又2個聯隊的規模。根據日本公布的數據,總兵力為5700人,而實際上遠遠不止這個數字,有人認為達到了1.4萬人,甚至還有人認為超過2萬人。
這樣龐大的兵力部署在北平、天津、塘沽、灤縣、青皇島和山海關,華北地區的重要城市都在其威脅之下,而且支那駐屯軍除了步兵,還有戰軍隊、騎兵隊、炮兵隊、工兵隊,以及航空大隊,是一支兵種配置齊全,具備極強作戰能力的野戰兵團。同時其司令官也升級為陸軍中將級別,由原來軍部任命改為由日本天皇直接任命。這次大規模的增兵其實就是在為下一步的侵略布局。
盧溝橋事變前夕在北平的日軍支那駐屯軍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日軍立即從關東軍和朝鮮駐屯軍調集早已做好準備的5個師團和18個飛行中隊,開入華北劃歸支那駐屯軍指揮,並將其中的第20師團和獨立混成第1旅團正式劃入支那駐屯軍作戰序列。
1937年8月,在中國華北地區的日軍部隊已經達到十多個師團,總兵力高達38萬人,因此日本陸軍省決定撤銷支那駐屯軍,以原來駐屯軍為基幹,將大部分在華北的日軍部隊整編為方面軍級別的北支那派遣軍,通常被稱為華北方面軍。司令官為陸軍中將,司令部最早在天津海光寺,1938年遷到北平。華北方面軍下轄2個軍,在抗戰期間,一直都保持大約相當於9個師團的規模,總兵力約20萬。
北支那派遣軍最初直接隸屬於天皇,後來改為由大本營直屬。1939年9月,日軍成立總軍級別的中國派遣軍,北支那派遣軍隨即被劃入中國派遣軍作戰序列。1945年10月,北支那派遣軍司令官根本博中將率領所部在北京太和殿向中國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上將投降。
1945年10月日軍北支那派遣軍在北平故宮太和殿向中國投降
第三支部隊:上海特別陸戰隊
和上兩支部隊不同,在上海的第三支日軍不是陸軍,而是屬於海軍的陸戰隊。日本海軍在創建之初,並沒有海軍陸戰隊的編製。日本1886年頒布的《海軍陸戰隊概則》中,更是明確規定日本海軍不設立海軍陸戰隊,僅在必要時,艦隊指揮官可將艦員臨時組織起來,發給武器參與陸上作戰。
從1894年甲午戰爭開始,日本就開始派軍艦常駐上海。1897年,上海小車工人示威,日軍從「大島」號軍艦上抽調20名水兵登陸,守備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這是日軍在上海派駐地面部隊的開始。
1900年,義和團運動興起,日軍見局勢危急,下令駐紮在天津的日本海軍「愛宕」號炮艦派出數十名水兵,攜帶步槍火炮進入北京東交民巷,參與使館區的防禦。這支被稱為「海兵隊」的臨時編組的海軍陸戰部隊在此後的作戰中幾乎被全殲,但對阻止義和團攻入使館區,保障使館區的安全發揮了很大作用。此後,從軍艦上抽調水兵參與陸上作戰就開始成為日本海軍一種常態化的作戰樣式,在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戰爭,以及1914年日軍進攻青島德軍的作戰中,日本海軍抽調水兵組成的陸戰部隊表現都相當搶眼。
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與日本在中國的侵略行動日益頻繁和深入,日本海軍終於意識到需要建立一支具有較強陸上作戰能力的正規陸戰隊。
1924年,日軍在東江灣路和四川北路交匯處的四川北路2121號(原東江灣路1號)建造了堅固的陸戰隊司令部大樓。這幢外形酷似軍艦的大樓在兩次淞滬事變中都是中國軍隊最重要的攻擊目標。
位於東江灣路和四川北路交匯處,外形酷似軍艦的日軍陸戰隊司令部
1927年,北伐戰爭開始,中國政局發生劇變。為了應對局勢變化和隨時準備干涉中國,日本海軍於1927年3月派遣「天龍」號巡洋艦掩護來自本土吳、橫須賀、佐世保三個鎮守府的特別陸戰隊共計3個大隊在上海登陸,與駐防上海的「利根」號巡洋艦上的臨時陸戰隊共同組成「聯合陸戰隊」,總兵力約1400人,由植松磨練海軍大佐統一指揮。這支聯合陸戰隊在上海阻止北伐軍進入日租界,以及1928年5月在濟南阻止北伐軍進攻的「濟南事變」中都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在北伐戰爭結束後,日軍沒有將這支部隊解散,反而在1928年6月從這支聯合陸戰隊中挑選精銳,正式組建「上海陸戰隊」,編入「遣支第一艦隊」的作戰序列常駐上海。
相比之下,日本支那駐屯軍是根據1901年《辛丑條約》的有關規定,關東軍則是根據《朴茨茅斯條約》和1905年《清日東三省事宜正約》的相關規定而組建並進駐中國,儘管這兩個條約都是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但好歹還算有個法理依據來遮羞,而日軍進駐上海的海軍陸戰隊,則完全是赤裸裸地踐踏中國的主權。
上海陸戰隊成立後,日軍便覺得有了可以在上海大撈一把的本錢。因此於1932年1月28日向中國在上海的駐軍發動進攻,以為能夠一舉解決上海守軍,佔領整個上海。但遭到了駐防上海的十九路軍頑強抵抗。十九路軍不僅擊退了日軍的進攻,更一度對日租界展開反攻。日本海軍只得於1月31日緊急從本土抽調陸戰隊增援上海。中國也派出由最精銳的87師、88師和教導總隊組成第5軍趕赴上海參戰,雙方在上海展開激戰,日軍見戰局不利,於2月調動陸軍第9師團和第12師團在上海登陸投入戰鬥,最後雙方於3月達成停戰協定。
「一·二八事變」中的日軍上海陸戰隊
在這場局部戰爭中,日本海軍陸戰隊的表現顯然不盡如人意,但是日本海軍還是注意到了這支部隊的價值——如果沒有這支陸戰隊,日本在上海的租界很可能在陸軍到達之前就被中國軍隊攻佔,那麼日軍陷入巨大的被動,而且日本數十年來在上海的苦心經營也將付諸東流。
日軍認為上海陸戰隊表現不佳的原因是沒有裝備足夠的重武器,因此,1932年10月日本海軍發布《海軍特別陸戰隊令》,將上海陸戰隊升格為與海軍鎮守府平級的「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編製包括5個步兵大隊、1個炮兵大隊和若干直屬部隊,總兵力達到約4000人,裝備120毫米榴彈炮8門,75毫米山炮、速射炮等32門,戰車、裝甲汽車約20輛,而且士兵主要武器不是日軍最普遍的三八大蓋,而是更有利於巷戰和近戰的德制伯格曼MP-18衝鋒槍,也就是當時中國俗稱的「花機關槍」,火力遠比三八大蓋要猛烈。
在上海街頭列隊的日軍特別陸戰隊
從最早的「上海陸戰隊」到後來的「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並不簡單的只是名字上多了幾個字,編製上是從大隊級別一躍提升到聯隊級別,兵力從1400人擴編到4000人,整整增加了兩倍,裝備也比一般海軍鎮守府的陸戰隊甚至比陸軍部隊都要精良,而且還是當時日本海軍唯一常設的陸上作戰部隊,可見日本海軍對這支部隊的厚望。
實力大為擴充後的上海特別陸戰隊也確實沒有讓日本海軍高層失望,在1937年8月的淞滬抗戰中,這支4000人的部隊頂住了中國軍隊3個最精銳的德械師在2個裝備150毫米榴彈炮的重炮團和空軍支援下整整十天的猛攻,堅持到了本土的援軍趕來,成為淞滬會戰中具有決定意義的部隊。
從上述三支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前就已經駐紮在中國領土上的日軍,可以看出日本對中國的野心是處心積慮的,也從一個側面看出清末以來積貧積弱的中國面對列強的欺凌,連最起碼的主權都無法維護,實在令人唏噓。
點擊展開全文
※又是世紀佳緣!女子網上結識「IT主任」,7天損失36萬
※輕鬆又好吃的長假食物指南
※清朝滅亡的四大歷史原因
※張新穎隨筆集《讀書這麼好的事》:這些邊角料很珍貴
※淞滬會戰初期,日本海軍陸戰隊真的只有三千人嗎?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