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人禮?安魂曲?大逃殺

成人禮?安魂曲?大逃殺

銘記918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

於是我決定發這篇寫了很久的文章

內容涉及兩部極其暴力的禁片

還有一些膚淺的見解

關於戰爭、生存、青春、教育等壓抑的話題

我不是魯迅

但我感覺還是有說話的必要

娛樂至死、消費主義是這個時代的精神

戰火硝煙離我們太過遙遠

寫此文的我真像個傻瓜

深刻與膚淺都會被人淡忘

所以需要數不盡的人去提醒社會

這其中有睿智的哲人與淳樸的愚者

我的工作僅僅是轉述罷了

文章可能會很長

你若能讀完

我該說些什麼才好呢?

本來憧憬著溫馨的畢業旅行的初中生們,在軍隊鎮壓下囿於孤島,被迫參加一個互相殘殺的死亡競賽,誰也不能逃脫,而只有最後倖存的人才能回歸正常社會。

《大逃殺》的小說及電影推出之始就轟動世界 。該作離經叛道的設定,還有充滿腎上腺素的劇情,不斷被後人吸取養分。隨後十幾年,誕生了很多架空政治背景的青少年殺人故事(比如彈丸論破系列)。2017年的,以大逃殺為靈感的《H1Z1:殺戮之王》和《絕地求生大逃殺》更是成為吸金黑馬,牢牢霸佔遊戲銷量榜單。

這部電影不斷引起人們激烈的思考,而我的思考卻源自於另一個人——帕索里尼,世界級禁片《索多瑪的120天》「始作俑者」。

在《索多瑪》中,納粹法西斯在義大利某處成立了薩羅共和國,該國的首領命令軍隊挾持境內的少男少女,關押在私人宅邸中,而後進行一系列慘無人道的暴行。

索多瑪與大逃殺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然而這只是巧合那麼簡單嗎?

原罪

Innocent Child

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

在現代工業化大都市裡,年輕一代變得仇世而焦躁,反過來想想,他們四五十歲的父輩們究竟做了什麼?這些父親為了避免孩子走向不歸路做了什麼?

客觀的說,當孩子處於15到20歲時,父親已經沒有東西可教了。因為他們從沒體驗過孩子們的生活,他們沒有資格為孩子指路。他們年輕時,面臨的問題就是找到麵包,填飽肚子,而他們的孩子只想找輛摩托去兜風。所以他們不能教導孩子:『當我年輕時如何如何……』他們與孩子的生活方式已經截然不同,他們沒有資格去教育,只能保持安靜。

然而,是哪一代人創造了條件,能讓他們的孩子像他們現在一樣生活?這一直都是他們的錯!所以,這些可憐的蠢貨,對處理親子關係無能為力。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陷於如此地步,他們難辭其咎。

以上是帕索里尼在拍攝《索多瑪》時採訪片段。

他雖然承認成年人與未成年人之間有難以逾越的分歧,然而話鋒一轉,他表示他關心的是年輕人,他是站在年輕一方的,於是就有了以上那段話。成年人教育無方,卻在社會佔據主導權,他們帶了科技、思想進步,也創造了這個烏煙瘴氣的社會,使得下一代的心田裡埋下危險的種子。成年人必須為教育問題負責!

帕索里尼的父親是法西斯軍官,曾生活在德佔區,目睹過納粹的暴行,還有美軍轟炸機投下的死亡炸彈。

大逃殺的導演深作欣二也是二戰的倖存者,經歷過日本軍國主義的極盛與慘敗之時。隨後的一生他成為了「日本暴力電影」的代表人物。

成年人的戰火紛飛,犧牲了無數少年的青春。這兩個經歷相似的人,都創作出了自己獨特的「殘酷美學」;藝術家的靈魂又讓他們對那場人類的劫難進行反思。

人類社會已經度過相對漫長的和平年代,人性的極惡又太過於黑暗,這不是誰都能輕易接受的,但他們別無選擇,都使用了最極端的方式來表現當初他們所經歷的恐懼。在他們的電影里,年輕人一個接一個的慘死;而他們最希望的,是拯救現實里每一個被洗腦、被暴力支配的孩子。

救救孩子!

成人們遺下的,戰火廢墟當中,曾經有我的青春。

並且如今,在海的那邊,在正義之冠冕名義下,

被戰火燒傷的土地與天空,仍在不斷蔓延。

被爆炸的業火灼燙了,而成為火的犧牲與祭品的,

似乎總是一些個,踩著大人們足跡行走的孩子。

那麼,就請允准我斗膽,在這個號稱「和平」的國度里,

與孩子們比肩,開始另一次的作戰罷。

什麼叫做「大人」?

什麼叫做「孩子」?

什麼叫做「和平」?

什麼叫做「戰爭」?

什麼叫做「正義」?

還有,什麼叫做「恐怖主義」?……

青春時代曾經所有的那些疑問符,再次於我的腦中,逐個浮現湧起。

名叫「暴力」的那條寄生的蛆蟲,亦再次於我的體內扭曲盤蟄。

在這個富庶,然而獨獨匱乏了希望的國家裡,到底有些什麼,是我所能給予孩子?

不知何時,我亦老去了。

此刻,僅以我這瘡痍滿布的身軀,賭我電影人生里,最後一場戰役罷。

即便因了這場戰事,我的生涯宣告終結,於我,也都沒有絲毫的悔憾。

——深作欣二《最後的戰事》

無能

Great Depression

已經飽和的世界經濟給亞洲各國帶來了空前的經濟蕭條。新世紀伊始,有一個國家徹底崩潰了,完全失業率超過了15%,一千萬失業者遍及全國各地。失去了生存自信的人們開始威脅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全國有80萬兒童、學生拒絕上學。學校內的教師又遭受到學生的暴力行為,殉職者人數高達1200人。

成年人向未成年人宣戰。

這種行為不管怎麼想都感覺不可思議。然而故事的背後還隱藏著至關重要的設定:這個崩潰的東亞國家,是極權主義國家。Battle Royale,即「聖戰」,此名簡直就是狂熱分子的作品。實際上,BR大逃殺就是供「上層人物」觀賞取樂的。在強權之下,所有不合理一併不存。

權錢至上的社會,所有的社會關係都會被簡化成「吃與被吃」。弱者不配生存;強者吃著最肥的肉,手握最猛的武器。

經濟崩潰,政府毫無作為,酒池肉林。絕大多數成年人生活中絕望之中,軟弱無力,沒有尊嚴。連未成年人都看不起他們,他們是無法翻身的失敗者。

北野作為大逃殺的總指揮,對自己的學生冷酷無情。但在女兒面前,他和現實的大多數人一樣,是個忙於工作,很少顧家的上班族。

該片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即使是壞事干盡的成年人,也會讓人產生同情心。我指的「壞大人」的代表——就是北野老師。

在上上圖中,北野老師點了國信的名,是因為他曾被國信用刀子偷襲。國信不學無術,而北野是被學生討厭的失敗教師。

經常看日本影視劇的朋友應該知道,在日本某些學校,學生的素質相當的差勁,十分理直氣壯,不把老師放在眼裡,血氣方剛的少年哪會為老師考慮問題呢?北野確實可憐,工作失敗就算了,還與學生有暴力衝突,教學生涯黯淡無光。

從北野身上,我們能看到現代人不得不面對的中年危機。普通的中產以下的工薪階層,生活相當拮据,不得不靠努力工作才能養家糊口。將大量的時間用在工作,他們不僅失去陪家人的時間,還喪失了精力與熱情,除了休息,別無所求。長此以往,他們將與自己的家庭割裂。

北野已經沒有機會了。在與他女兒的通話中,他完全有理由憤怒:「我他媽為家庭做牛做馬,你們卻毫不領情!」北野並沒有這麼做,他只是木然的悲慟,吃一塊從學生那裡搶來的餅乾。

這他媽就是生存!

這群欺軟怕硬的人,反而是在最底層頑強掙扎的人,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去自殺,卻為了一個、兩個理由選擇活著。只可惜,這麼活著,就要獻祭出自己的靈魂,甚至人性!

自由與人權已經不是這些行屍走肉的追求,服從體制,侍奉權力,是生存的唯一手段。有的人雖然在陰溝,卻仍要仰望星空。這些腦子裡滿是「和平與正義」,卻連飯都吃不飽的空想家,已經喪失了活著的價值,只會被他人踩在腳下。只有「垃圾」才能活到最後。

無能的成年人

北野也許是個罪大惡極的變態,但他成為變態之前,就是如此平庸的中年人,你也無法保證二十年之後你過得比他好(但我由衷的祝願每個讀者都活得更精彩!)。這正是超越了意識形態、文化差異的成年人的悲劇,無法掙脫的生活漩渦。

話題再一次回到起點,「無能」的人為善而死,「有用」的人成為極權的幫凶。

當前這個和平的社會是幸運的,有太多太多的人處於灰色地帶,他們忍受著屈辱、利用著漏洞,維繫著社會微妙的平衡,沒有觸動社會治安的根基。如果有一天,換另一個「壓倒性的勢力」解放他們、或者欺壓他們,他們還不是迫於生存而接受嗎?在操控與恐嚇之下,人民的意志一旦形成,哪怕是神仙也被當成紙老虎撕給你看。別忘了,納粹黨,全稱即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

跑吧!

Battle Royale

BR法案是《新世紀教育改革法》的通稱。所謂BR法案,就是為了解消公民對學校的崩潰、對卑劣少年的惡性犯罪引起的憤恨;為了培養青少年們在逆境中排除各種困難,並由此獲得堅韌不拔的生存能力;使青少年們從大人們手裡奪回原本就屬於他們的權利。

成年人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而孩子們卻在溫室里自由快樂的成長。經歷過社會洗禮的失意者們,得出一個可怕的結論: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體驗他們所體驗的殘酷。

在《索多瑪》中,青少年悲劇性地走向不可逃離的煉獄,成為成年人的「玩物」。但深作欣二深信在這場無法改變的悲劇中,仍然埋藏著希望的種子。他許下了「與孩子們作伴,向成人發起戰爭」的諾言。在《大逃殺》里,他展現了孩子們內心蘊藏著的力量,成年人失而難得的凈土,人類最後的希望。這個希望,是孩子們獨有的,是這個世界最珍貴的力量——新生的力量

秋也的母親離家出走,父親不堪生活重負上吊自殺,他留下一封遺書,只有一句話,卻寫滿整張紙:「秋也加油!」

年少心氣,藐視權威,質疑規則,不服管教,這些在成人社會裡都是敢想不敢為的出格行為,未成年人卻有將其揮霍的資本。然而這難道都是孩子們簡單的荷爾蒙反應嗎?

孩子是最純真的,最不可欺騙的就是孩子。孩子的悲喜愛恨是如此直白,他們不懂成人的肉身之前還有一個隱形的面具。成人就是學習的榜樣,成年人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牢記於心。孩子的三觀靠大人的教導建立,而同樣是大人,可以摧毀孩子對世界的想像,這就是教育的問題。

孩子天生嚮往美麗,面對成人編織的精緻世界,孩子沒有理由不去相信。從中,孩子簡單的是非觀與價值觀漸漸形成,並且幼稚的倔強讓他們守護心中的美好。

對孩子來說,最殘酷的莫如成人的謊言。他們教育孩子何為善良與真理,卻在背後有自己的一套「生存之道」。殊不知孩子的好奇心愈發強烈,他們會一直睜大著明亮無暇的雙眼,觀察這個世界。

孩子正處在善於學習的黃金時段,他們雖然無知,卻看得懂大人的言行不一。孩子的倔強與成人的善變發生激烈的碰撞,也許他們不理解為什麼會這樣,但「學壞」是不可避免的。成人都沒有想明白生存的難題,更何況教育孩子。得不到解釋,不求甚解的模仿學習會引發嚴重的後果

孩子從來不會把問題想得很複雜。倘若他們心中懷揣著一個想法(或理想),那就去實現吧,至於途中有什麼未知的阻礙,不在他們的思考範圍。去實現!實現就對了!

所以孩子有時做的事出乎意料,不管是令人怦然心動的善舉,還是喪心病狂的惡作劇,他們只需要很簡單的理由就能行動,正因如此,孩子的行為才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相比之下,成人不再單純,常常要面對內心的「天使」與「惡魔」,每一個行為都要合乎理性,對不理智的行為表示不解。

北野老師辭職後,只有典子不顧同學眼光,去關心這個討人厭的老師。北野感到十分意外:「大人該對孩子說些什麼才好?」

深作欣二很有趣的在這部充滿血腥的電影里安插「安魂曲」的小情節。簡單來說,安魂曲是故事的插敘,是夢境與回憶交織的奇妙景象,是飽含著友情的珍貴瞬間,安撫著觀眾緊繃的心弦。其中有班級籃球賽,場上隊員奮力拚搏,場下同學加油吶喊。而北野與中川的秘密回憶——一起吃冰淇淋,也是一部安魂曲。

似乎,縱使每個人終究會從兒童成長為大人,但大人永遠不能理解孩子的內心。青春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矛盾時期。青春之所以美好,正因為它是不理智的,是一場規模宏大的壯烈犧牲。

青春期的少年無法信任大人,或者說誰也不信,以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闖出青春的迷霧。

不良青年相信暴力,優等生相信分數,窮苦學生相信努力,孤獨少年相信愛情……在諸多的相信中不斷試錯,懷疑自我,或堅定自我。但在最後的審判——「成人禮」中,若不摒棄幼稚的信仰就無法在社會存活。

一個個少年在「成人禮」中「死去」,然後以「統一模板」的大人身份「復活」。而埋葬在泥土裡的,是什麼呢?這不是成人應該在意的事,成人只顧著低頭前進,為了生存而奮鬥。

那是成人永遠找不回的東西,永遠填補不了的空洞。他們不記得身為少年的感覺,已經失去了打開少年心扉的鑰匙。

被埋葬就是成人的「安魂曲」。

成人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絕對的對立,成人可以呵護孩子,孩子可以喚醒大人。

當冷漠而堅毅的成人看到熱忱而脆弱的少年,內心空蕩蕩的房間突然感受到春意盎然。不安的靈魂在少年的微笑中得以休憩。

在《大逃殺》中,北野作為總指揮冷漠的看著昔日的學生互相殘殺,但唯獨對中川默默的守護。中川在北野心中就是善良的化身。他知道自己已經罪孽深重,所以他讓中川活到了最後,並懇求中川親手殺了自己。用善良之槍終結罪惡,這是北野的贖罪與解脫。

一梭子彈,換來成人與少年的和解。

故事的最後,荒誕中幽默,幽默中心酸

該片並沒有告訴我們如何改變社會

唯一能做的,只有向前

倖存的孩子已無同伴,他們必須向過去說再見

像每個過來人一樣

他們學會了攜帶防身刀具邁向社會

但不會像挫敗的成人那樣

他們是血色的衛道士

他們是反思的新哲學

他們是希望的新一代

讓孩子們告訴世界

什麼是真正的成年人

他們將永遠戰鬥

革命者永遠青春

為了開創新的明天

跑吧!

Wake up

Run for your life with me

In another perfect life

In another perfect light

We run

We run

We run

Run

蒸汽白日夢呈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和服少女不會騎馬
今天四海八荒最漲姿勢的九宮圖
任儒舉:修地球的孩子
9.18 歷史不會被忘記
大家都只想活得好一點(上)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