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為何那麼慫?九一八事變之後放棄了抵抗!
主要是張學良對日本人的野心估計不足,認為日本是小打小鬧。即使發生衝突,也會如中村事件一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維持中日大局是關鍵。第二,張學良也深知自己的部隊不是日本人的對手,以退保存實力。從萬福麟部華北抗戰的表現可見一斑。第三,張學良聽了蔣介石的話,忍辱顧全大局,以圖以後依靠蔣介石的全國力量收復失地。
依靠自己無論如何難以光復東北。第四,張學良對榮臻,張景惠等迅速投敵,導致許多大城市淪陷也缺乏正確評估。第五,張學良認為東北日本人少,難以成大事。沒有想到在朝鮮的日本人迅速跨江作戰,配合關東軍作戰。第六,張學良認為東北是蘇聯和美國等國利益所在,決不會容忍日本獨霸東北,一定會有強烈反應。
但列強除派了李頓調查團外,還有美國發表了個:不承認主義外,其它就不了了之了。張學良的政治不成熟,對國際格局缺乏清醒認識,導致他選擇不敵抵抗。
一:如果開戰,張學良最擔心的就是如果蔣介石不支持他,他很可能陷入孤立無援,孤軍奮戰的境地。如:在1928年4月,國民政府軍第二次北伐到達濟南時,日本製造了「濟南慘案」。最後的結果是蔣介石對日採取了綏靖妥協政策,繞道北伐。
二:1929年4月後,張學良欲取消蘇聯在東北的特權,在哈爾濱,把蘇聯的總領事,副領事全部抓起來,查封了蘇聯鐵路總工會。隨後南京政府和蘇聯宣戰,結果東北軍慘敗。灰頭土臉的張學良不但沒有取締蘇聯在東北的特權,還屈辱的和蘇聯在伯力簽訂停戰協議書。
三:當時英法為主的國際輿論或是中立,或是公開的偏袒日本,當時又因中東鐵路和蘇聯交惡,當時中國可以說在世界上處於孤立無緣境地。加上當時日本軍國主義一心想製造入侵東北的借口,轉移國內因經濟危機所引發的各種矛盾。只要張學良還擊,日本一定會出動駐朝或是本土的軍隊。在淞滬會戰中,我們已經看到了當時舉全國之力和日本一拼的結果。
點擊展開全文
TAG:禹涵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