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科普日 還要錯過科學博物館嗎?
焦鄭珊(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引言
這兩天,你可能已經被全國科普日的相關新聞刷了屏。
沒錯,2017年全國科普日主體活動在9月16日至22日陸續開展,北京科學嘉年華、破除愚昧專題片展映、全國科普日特別節目等豐富多彩、形式靈活多樣的活動為公眾提供一場科學技術的饕餮盛宴。
「科普活動好有趣!好想參加!可是我要加班/孩子上興趣班/老公不在家,去不了怎麼辦?!」
GIF/198K
沒關係,儘管每年全國科普日的主題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為提升公民科學素養、培養公民科學興趣、促進公眾參與科學、加強公眾與科學工作者的交流等,所以只要能達到上述效果,每天都可以是科普日啊!
俗話說「有心千里可飛渡,無心咫尺是天涯」,更何況我們身邊就有大量或高端大氣上檔次,或簡潔精練有內涵的科普場館——科學博物館呢!
今天,就讓大院er帶你來一趟博物館奇妙之旅吧。
科學博物館通常指,自然博物館、科學與技術博物館、科學史博物館、科學中心等與科學、技術緊密相關的博物館,以及交通、航天、礦冶、地質、醫學等專業博物館。據《世界博物館2015》(Museum of the World 2015)統計,當今共有約55000座博物館,其中8000座可以劃歸為科學博物館。
提到科學博物館,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學生時代在老師帶領下的參觀經歷、與父母朋友一起遊覽的難忘記憶、自然博物館裡書目繁多的標本、中國科技館內多種多樣的互動展品、近幾年興起的博物學熱潮及其與科學博物館緊密的內在聯繫……
對於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來說,科學博物館似乎是身邊隨處可見、唾手可得的巨大寶箱,是居家旅行、課外學習、朋友約會甚至是打發時間之必備。
正因如此,當前科學博物館具有強大的觀眾基礎和社會影響力,對科普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然而,你以為博物館就單單是你看到的樣子嗎?
NO, NO, NO!博物館的前世今生也可謂歷史悠久、跌宕起伏。
一
博物館「名不符實」,不關注「物」?!
見文生義,博物館和藏品通常被聯繫在一起:在很多人心中,博物館就是眾多藏品的儲藏室和展示室,藏品越多越稀有,博物館的地位就越高。
再結合個人的參觀經歷,博物館似乎有了一些既定的形象。於是,電影中的博物館是這樣的:
(電影《博物館奇妙夜》場景)
常見的博物館有這樣的:
(德意志博物館內景)
還有這樣的:
(中國科技館華夏之光展廳內景)
然而,博物館萌芽之初與藏品並無太大聯繫。
博物館(Museum)和亞歷山大里亞時期(約公元前3世紀)出現的機構繆塞昂(Mouseion)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繆塞昂也因此被一些學者視為博物館的前身。
公元前290年左右,在亞歷山大里亞港口托勒密·索托(Poltemy I Soter)建立了集研究室、圖書館、交流大廳、動植物園於一身的機構,供學者在其中交流、研究。除此以外,還專門為古希臘傳說中主管文化藝術的女神繆斯(Muses)建立了神廟,其中收藏有一些文化珍品。
然而,這些收藏往往是象徵性的,崇拜、紀念的作用遠大於藏品本身。簡單說,儘管繆塞昂和繆斯神廟看上去和博物館的拼寫很相似,其內涵卻千差萬別:前者更像是學術機構,各行業的專家、大牛匯聚在此,共同為知識搜索、研究與傳播而工作,阿基米德、歐幾里得等學者都曾經在此工作;後者則是以收藏、展示為主要目的的公共場所。
哦!原來博物館曾經是一個學者社群,「院士專屬,閑人勿進」!
(Mouseion想像圖)
二
博物館不是你想進,想進就能進!
繆塞昂是逐漸發展成今天我們熟悉的博物館了嗎?
很可惜,NO!
公元一世紀起,繆塞昂幾次蒙受戰火,最終於公元三世紀末徹底被毀。
此後,博物館及類似的機構並沒有很大的發展,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博物館才迎來了真正的起源與發展。
文藝復興運動使古典學問受到關注,學者致力於尋求能夠記載古希臘、羅馬時期信息的資料與實物,於是收藏古物之風蔚然興起。古典文獻、藝術品、奇珍異寶等均成為收藏對象,專門用於儲藏、展示藏品的珍寶櫃(curiosity cabinet)應運而生。
當時的收藏者仍舊集中在貴族、學者等上層階級,藏品的種類及數量往往取決於收藏者的個人興趣和財力。於是,儘管最初的珍寶櫃兼具學術價值,在某種程度上它們也是私人展示自己財力及社會地位的手段。
作為私人收藏的珍寶櫃,儘管內容多樣、信息豐富,但卻採用的是「邀請制」,普通公眾是無緣一見的:只有收藏者邀請的客人才能近距離參觀這些藏品。
可以說,文藝復興時期博物館具有了其最根本的基礎——藏品,卻是私人的、不開放的,距其成為真正意義上開放的、具有科普功能的科學博物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簡單說,精英的藏品,不是你想看就能看的。
(展示文藝復興時期珍寶櫃的插圖)
三
博物館成為科學技術的朋友圈
文藝復興及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等一系列文化運動解放了人類的思想,第一次科技革命又帶來了科學技術的爆髮式發展,人類開始意識到,科學技術對生產力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並積累了大量的物質財富。
近代科學技術誕生之初,公眾為之感到新奇與驚嘆:
火車在與馬匹的賽跑中輕易獲勝、初代珍妮紡紗機的效率就是傳統紡紗機的8倍之多……
科學技術似乎是超然又偉大的,因而一方面,人們希望展示科學技術的偉大成果來歌頌人類的偉大;另一方面,為發展生產力,相較於人力和自然力而言,更加高效的科學技術亟需被普及、推廣。
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一個向公眾開放的、擁有科技類藏品的博物館——巴黎工藝博物館在1794年建立,隨後類似的博物館在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等西方國家快速發展。
可以說,法國大革命及歐洲工業革命以來的科技類博物館是現代科學體系建立、新技術發展的產物,博物館不再作為精英及貴族階層特權的象徵,而是作為教育公民、傳播科學技術的工具而存在,其展示內容大多為當地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英雄式的科學人物、科技對人類生活的改變等等。
可以說,科學博物館一度是科學技術的榮譽廳,參觀者在裡面讚美科學、學科學、愛科學。如果說科學技術有微信,那麼博物館就是它的朋友圈:更新狀態為求贊。
四
從天上到人間:科學技術與科學博物館的共同轉變
如果說,「知識就是力量」、「科技點亮生活」是曾經社會的主旋律的話,那麼節能環保、綠色生活、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等理念則滲入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也反映出人類科學觀的轉變:
科學技術不再是只給人類帶來希望、發展與財富等恩澤的「上帝」,也有可能是帶來傷害與毀滅的「魔鬼」。
科學技術經歷了一個從天上到人間的轉變過程:從高高在上、公眾不可觸碰的神聖存在,到和世人一樣有優點、也有缺點的普通存在。
受這種觀念的影響,科學博物館不再單純地強調科學的正面影響與內在價值,而是開始將人類放在聚焦的中心:人類如何學習科學、如何利用科學、如何正確地理解科學都成為博物館的關注點。
除了展覽外,更加多樣的手段開始在科學博物館中出現:互動展品、科學實驗展示、球幕影院等。
新形式的科學博物館即科學中心,更加註重互動性、趣味性、參與性與啟發性。觀眾不再簡單地接收科學知識、了解科技應用,而是被鼓勵親自動手參與科學研究、被啟發關於科學的辯證思考。
至此,博物館也可以說經歷了一個從天上到人間的轉變: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貴族收藏室,而是面向公眾的、致力於科學教育與科學普及的公共機構。
公眾在科學博物館
經過2000多年的發展,科學博物館才呈現出今天這樣開放、多元的可愛面貌,真可謂是寓教於樂、勞逸結合的絕佳場所。
乘著2017年全國科普日的東風,大量有趣的科普活動將在各個科學博物館開展,找時間一起去博物館裡體驗一下自己的「博物館奇妙夜」吧!
點擊展開全文
※這是誰的剪影?
※水母的身體98%都是水 能留下化石嗎?
※旅遊帶回的「鹽湖鹽」,能吃嗎?好吃嗎?怎麼吃?
※烈日下,植物都是如何抗旱的?
※無尾兩棲類如何進化出如此複雜的鳴聲?
TAG:科學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