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語言裡面無真相,有的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語言裡面無真相,有的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榆林孕婦跳樓案

眾口鑠金,最近的孕婦跳樓案,又因為各方的不統一的證詞繁衍出各個故事版本,故事版本又衍生出各種道德評論、經驗教訓。

每件真實的事件,在現實當中沒有真正的原因。只有可能導致其發生的因素「群」,輿論總能找到最能激發眾議的那一個,然後打開「羅生門」。

程序員被逼跳樓案

比如蘇享茂為什麼會被前妻「逼」的自殺,我想只要不是翟欣欣親自逼他從樓上一躍而下,那也不算是真正的「逼」!即使真的拿著手槍逼你跳,作為更加強壯的男人,你不懂得反抗嗎?

你自己放棄其他更有效的解決辦法,又何苦給生人扣上一個這麼大,一輩子都洗不清、道不明的罪名呢?

思考

內化什麼樣的

認知很重要

這裡不是為虐人方說話,包括馬蓉和王寶強案,從公眾輿論角度可以去譴責這些有失公義的人和行為。只是所謂的受害者,你們除了選擇「雙輸」的解脫方法外,你儘力了嗎?

怎樣才可以避免類似的悲劇或者惡性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才是我們每個看客需要思考的地方,參與輿論發泄自己雷同的情緒不見得是有長遠的好處;通過各色人各色事件,去認識這個世界,分辨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方法:多看書,多體悟,多思考,多總結,一日三省吾身!

捷徑:良師益友,或者是好的心理諮詢師!

為什麼?

文化傳承的

局限性

下面細細道來:

能真實還原事實的,只能是在一個世界裡面重新構造一個模型,而這個模型也只能無限的去接近真相,而無法還原真相。因為真相的每個細節都如分型藝術一樣,展開無限層的解析度。

多年前學習數學裡面的一門藝術叫「分型」,感覺美妙絕倫;後來做了幾年的程序員,發現嵌套和遞歸的精緻和有效。現在再用這些眼光去觀察每個人內心世界的信條,覺得太適於其份了。

運用語言所描述出來的客觀世界,好處是可以在時間長河裡面來回穿越,也可以採用不同的視角,引導它們互相辯論,允許呈現事物的多面性

但是如果回到某一歷史斷面的描述,還不如一個有解析度的照相機拍攝下來的照片,如果你能拿到解析度高一個幾何級別的照相機拍攝,再細看這個照片,你完全看到的是另外一個世界。

就更別提是我們大腦可以保存的一個信念的粗糙了——注意,人很難把每個認識的描述都回歸到它的多面性,特別是當這個信念言簡意賅的存在你的意識系統當中,成為信條的時候

只要你能把它用語言表述事件,就決定了它是離散的,片面的,就如某一定解析度照相機一樣。根據某個時間點、某個角度和距離為參數所拍下的照片。對真相而言只是一個參考,一個代表性的符號。

而真正的一個真相,往往是一個多維(絕對超過四維)真實的「動態」系統。要了解真相,你非得把這個系統的模型(也具備解析度)拿在手上反覆把玩端詳才有可能掌握足夠可以全面地信息。通常你到了這個時候會發現,語言是灰階甚至是黑白的。

除非你是以某種不以描述真相為目的的動機時,才可能真正讓語言散發光彩,而這個帶著其他動機的語言,往往為了那個動機顯得狡黠而且閃爍。絕大多數人不明就裡的人很容易採信,這也是文化傳承中出現的問題和局限性。

聖人教誨之道

不守成訓

如王陽明跟自己的弟子說:

「聖賢教人,如醫用藥,皆因病立方,酌其虛實溫涼、陰陽內外而時時加減之。要在去病,初無定說。若拘執一方,鮮不殺人矣。今某與諸君不過各就偏蔽箴切砥礪,但能改化,即吾言已為贅疣。若遂守為成訓,他日誤己誤人,某之罪過可復追贖乎?

(譯文:聖人教導人,就像醫生用藥,都是根據病情來開方子,考察病人體質的虛實溫涼、病理的陰陽內外來時時增減藥量。關鍵只在治病,怎樣用藥本來就沒有固定的說法。如果拘泥於一種藥方,很少不害人的。現在我同大家不過是針對各自的毛病努力磨鍊,只要能夠改正,那麼我的話也只不過是無用的累贅罷了。如果你們不知變通地死守我說的話,到時候誤人誤己,我的罪過還彌補得了嗎?)」

——摘自《傳習錄》

因此,對每個心理諮詢的個案,心理諮詢師更需要的,就是這種非教條的運化。

——根據各個案例本身反應所有信息,構建內在參照標準,形成一個人的相對穩定的模型後,才可以針對性的提供諮詢服務。比如修正模型不穩定的組成部分,理順內部邏輯關係,辨明選擇,價值替換,以及大力拓寬其視野和主觀能動性。

題外話

思想的寫作,好難

怪不得作者早前感覺寫作真是好難,因為每次寫作都不得不把思想給固化和單線條化,外加上文風就不怎麼討喜。

還有,沒有目的的「光說不練」,這本身就是對思想的褻瀆。

沒有動力去把自己的觀點和思想寫出來,因為只要表達成文字,就覺得思想就被整的支離破碎。

更別提擔心別人怎麼看了。

——所以寫作的慾望自然下降。

最好的遺言

我心光明,夫復何言

——王陽明遺言

將死的人,總想給活著的人留下點什麼忠告和秘密。如那句「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一樣,可惜這也是有情景性的。很多橋段,比如臨終託孤,我就覺得「累」人不淺。死者為大,但是請不要以死相脅。死亡事件對其他人都是有很大衝擊力的,但是如果遺言的內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僵化,未必是件什麼好事。

所以我最喜歡的遺言還是王陽明的那句

「我心光明、夫復何言?」

心理在進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含沙小屋 的精彩文章:

說說九月的兩場「地震」事件
穿過《我們的愛》,明白「我們的心」

TAG:含沙小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