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兵的這些「第一次」,我們都經歷過

新兵的這些「第一次」,我們都經歷過

來源:中國戰略支援微信公眾號 作者:宋闖闖、李玉龍 等

新兵的那些「第一次」

宋闖闖、李玉龍、李雙子、牟鄧冰

17歲,花樣年華到部隊,又是一年入伍季,離開親人,揣著軍旅夢走進軍營這個大家庭。17歲,他們伴隨著新世紀的曙光降生,在父母的關懷中成長,欣賞他們的人說他們有個性、有頭腦、有大思維。質疑他們的人說他們傲嬌、自私、沒勇氣。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軍營,來到他們身邊,近距離看一看這批「熊孩子」是怎樣邁出軍旅第一步的。

第一次上政治教育課

「姚鵬旭!」「到!」

在政治教育授課開始前,連隊例行組織了一次點名。姚鵬旭今年十七歲,黑龍江綏化人,從小就愛聽軍旅歌曲,愛看軍旅題材影視。今年,他主動和父母商量要來部隊,父母也非常支持他的決定。他告訴筆者:當大巴車駛入營門口的那一刻,心中有一個聲音告訴他,「我一定要讓父母為我感到驕傲」。

第一次學習條令條例

紀律是條高壓線,誰碰誰觸電。來到部隊後,第一本要讀的書就是條令條例。讀懂條令條例,牢記條令條例,遵守條令條令是一名軍人最基本的要求。

第一次洗衣服

新兵汪晨今年也只有十七歲。來到部隊大家庭後,他學會了自己手洗衣服。「衣服就一兩件,放到洗衣機里洗不值當的,還是自己手洗下吧。」他告訴筆者這是他長這麼大第一次洗衣服。來到部隊後,他們都會進入一個加速成長的階段,慢慢褪去身上的稚嫩,變得勇敢獨立,而這正是他們走入軍營的意義所在。

第一次站軍姿

「第一次站軍姿特別難受,班長說:『難受就對了,因為要幫你改掉十幾年的習慣,站出軍人的好形象』」。到部隊修整幾天後,訓練漸漸開始了。「兩腳跟靠攏並齊,兩腳尖向外分開約60度,兩腿挺直……」

第一次整理內務

「報告,我叫田興,今年十七歲,來自黑龍江蘭西。」田興是獨生子女,今年入伍是他自己做的決定,在家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偷偷報名參軍,通過各項身體檢查之後才告訴父母,父母著實為他捏了一把汗,生怕他到部隊吃不了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到時候同學們聚會,我可以驕傲地告訴同學們,我是軍人!」他這樣對筆者說。來到部隊後,他經歷的第一次是班長教他們幾個新兵疊被子。「整齊劃一的內務看著就讓人舒服。」

第一次跑三公里

「報告!我是2000年8月23日出生,今年17歲。」訓練場上有位新戰友名叫年科學,甘肅隴南人。年齡小,名字特別,總能讓人第一眼就注意到他。他小聲告訴筆者「我們班長真的很嚴,在訓練場上我動一下就對我『大吼大叫』。後來班長告訴我,服從命令更是部隊戰鬥力生成的根本要素。我一定會牢記班長的話,刻苦訓練,摒棄陋習,練好體能,練出血性」。

第一次寫家書

連隊組織每人給家裡寫了一封信,薄薄的一封信,不僅裝載了沉甸甸的思念,也記錄著他們對未來的期待。一封家信既緩解了新戰士的思鄉之情,同時也讓新兵家長了解了孩子到部隊後的情況,建立部隊與家庭共同教育的管理模式。「寫信既新鮮又飽含真情,在電話里不好意思說出口的話,在信里可以寫下來。」新兵班班長高彬向筆者說到。

新戰友,你們在最美的年華穿上迷彩,加入到了守衛祖國的行列。既來之,則安之。在部隊,你們還將經歷更多的第一次,願你們不忘初心,勇敢拼搏,不給青春留下遺憾。

歡迎大家評論

小編會精心挑選留言

作者 | 宋闖闖、李玉龍、李雙子、牟鄧冰

來源 | 解放軍報社戰略支援部隊分社

監製 | 鄒維榮

責編 | 韓阜業

編輯 | 李志勇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九一八」事變86周年:走近抗戰文物收藏愛好者
今天,你所在的城市拉響防空警報了嗎?
海軍新型訓練艦首次執行遠航實習 並出訪4國
王發明:一路格桑花
直擊南蘇丹維和戰士夜空下的實戰演練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